一、多给安全气囊一些关心(论文文献综述)
祝贤双[1](2020)在《家庭轿车正面碰撞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人类的交通工具也不断的改革创新,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最常用的工具。截止2018年底,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了20574.93万辆,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随着汽车数量的大量增加,汽车交通事故发生率也急剧上升。据统计,2018年汽车交通事故发生高达166906起,造成46161人死亡,169046人受伤,汽车安全问题也成为了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提高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以保证在碰撞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也是汽车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开发性能之一。在良好车体结构的前提下,提高汽车约束系统的性能是保护乘员最有效,也是最节约汽车被动安全性能开发成本的途径。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法规,认可度最高的是新车评价规程(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简称NCAP,我国目前执行的版本是2018年版的C-NCAP管理规则。本文是以现行的C-NCAP为基础,依托于某汽车企业的项目开发,对某乘用车驾驶员侧约束系统作了研究。首先,通过分析2018版C-NCAP中汽车碰撞的试验方法及假人各个部位的性能指标、汽车碰撞理论、乘员受伤机理,而阐述乘员约束系统中主要的零部件对车内乘员的保护作用。其次,运用Madymo、Primer软件搭建该车型的正面碰撞驾驶员侧的约束系统模型,包括安全带的创建,安全气囊模型的折叠等,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并分析模型的车体运动、安全带受力以及假人各部位的伤害值。最后,该车型严格按照2018版C-NCAP管理规则进行实车碰撞试验,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作对比分析,针对得分薄弱部位提出相应的措施,并汇总该车型主动安全及行人保护的得分,对其进行星级评价。
李文杰[2](2019)在《基于LabVIEW的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验证平台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渐增多,交通事故也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然成为了人们关心的重中之重。面对日益复杂的汽车电子系统,如何精确可靠地验证这些系统模块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的监控方法需要定时定点的人工操作测试,不仅测试周期长、效率低,而且采集的数据精度不够,为了满足高质量高效率的测试要求,本文从可靠性测试的角度出发,以安全气囊控制单元为测试对象,基于Lab VIEW开发了自动化测试平台,以解决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的功能测试和参数监控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测试平台的硬件进行了搭建,并对系统的各模块进行了设计。为了模拟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的负载,电路负载板上设计了外部信号模块、外部传感器模块、点火回路模块、开关模块和电源电路模块;在数据采集模块中,通过电子矩阵卡接通测试样品的通电通道和CAN通信的通道,实现了对测试样品的参数监控。通过数据采集设备抓取点火电压的数据,实现了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的功能测试;在温湿度箱触发信号检测模块中,通过RS-232串口实现测试软件和温湿度箱间的直接通信。其次,使用Lab VIEW软件对验证平台的测试软件进行了设计。该软件包括:人机交互界面、配置模块、执行模块以及报告模块。在分析了参数监控软件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对以上各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在对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点火模块的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给出了一种高可靠的点火电压抓取方法。通过对用于生产诊断的CAN传输协议的设计,实现了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和测试软件间通信。最后,对整个验证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动化测试平台可以快速地进行试验操作,相较于传统的测试方法,操作时间的效率可以提升200%。抓取的数据精度高,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所开发的测试平台应用Lab VIEW编写程序,可视性强,人机界面友好,测试人员不仅可以根据项目信息填写测试内容、生成测试报告,还可以根据测试需求调整模块参数。同时测试过程中的每一个测试状态都可以实时地显示在设备显示器上,实验出现问题时可以强制按下停止键中断程序运行。设备已经应用到测试项目中。
刘璐[3](2018)在《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密集,城市交通逐渐从地面空间扩展至地下空间,地铁建设即为减缓交通压力的一大工程。地铁交通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由于地铁处于较低的地势也给地下空间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如洪涝灾害和有毒气体的蔓延。目前,地下空间对于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有防淹门的设置、沙包堆砌、备用泵等。这类防洪措施需人工搬运、效率较低、防洪效果有待提高。因此,一种轻质的、安全的、有效的、高效的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装置成为国内外竞相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目前美国研究团队对隧道用空气塞织物的一系列研究证明空气塞织物能够应用到地铁隧道内用于抵御洪水、有害气体的蔓延,给目前隧道内防洪防灾害措施提供了新型有效的研究方向。但是,对安全空气塞织物的一次成型的工艺研究和尺寸设计没有提供合理的方案。本课题目的是制备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使之以达到有效的防御功能。本课题通过探究胶囊型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制备方法,从而制备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安全空气塞织物。通过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织物的充气压力、织物强力及轴向稳定性三种系统主要防御性能指标,在织物满足三种性能指标的前提下进行隧道模拟试验,以验证制备的安全空气塞织物是否能达到有效的防御功能。首先,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安全空气塞织物并进行下机织物对比选取更合适的制备方式,本课题选取450D/144F的涤纶网络丝进行织造,目标织物为直径6cm的胶囊型织物。第一种方法为变直径织造法:在半自动小样织机上通过安装梯形钢筘和升降台装置,按照设计要求制备胶囊型安全空气塞织物;第二种方法为双层织造法:在全自动剑杆小样织机上进行胶囊型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制备。对比两种方法的下机织物可知,变直径织造法制备的织物变直径部分连续性好,但在织机上两端不能实现完全封口,需下机后使用缝合法封口;双层织造法能在织机上实现完全封口,所以织物强力均匀性好,且下机织物精确度高。因此,本课题认为双层织造法为更适合制备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的方法。其次,通过极限状态设计法对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充气压力、织物强力及轴向稳定性三个系统主要防御性能指标进行设计计算得到,当织物满足充气压力为90kPa、强度大于1.57N/mm、圆柱体部分长度大于4cm时,安全空气塞织物可抵御60kPa(170N)的冲击力。通过对制备的织物进行拉伸强力测试,得到织物的强度为21.471N/mm;测量制备的安全空气塞织物圆柱体部分长度为6cm。即强度和轴向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充气压力为可控的。因此制备的安全空气塞织物满足系统主要防御性能指标。最后,进行隧道模拟试验。选取与隧道内壁摩擦系数最接近的砂纸进行隧道内壁的模拟并对模拟隧道试验装置进行搭建,随后进行水平推力试验。试验证明织物无论在干燥或完全润湿的情况下,均可承受170N的推力且与隧道内壁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即轴向稳定性好。因此可证明,制备的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能够达到有效的防御功能。
姚仁俊[4](2017)在《基于AUTOSAR的安全气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主要设备之一,可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并已经在碰撞事故中成功挽救了无数生命,是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必备组成部分,其控制器的可靠性是重中之重。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控制点爆的核心电子单元,如今全世界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给了它越来越多的重视。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点火电路和电能存储电路等。主要的功能就是对车辆的行驶状态实时采样并进行分析,及时探测到车辆发生碰撞,并且对碰撞的猛烈程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来判断是否需要点爆安全带预拉紧器和安全气囊来保护车上乘员。嵌入式汽车软件是汽车电子系统和控制器发展的产物,是汽车电子系统和控制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解决软件的安全性和兼容性更是问题的核心。AUTOSAR规定了一套支持分布式、功能驱动的汽车电子软件的开发方法和电子控制单元的软件架构标准,确定了应用层接口标准,说明了一套标准的汽车电子软件需要的开发过程,可以用来指导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商开发过程,开发出符合标准的汽车电子软件。论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以安全气囊控制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电气参数要求分析和功能需求分析。(2)对安全气囊控制器进行了整体系统设计,将系统分解成子系统和功能块。(3)论文分析了AUTOSAR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掌握了分层式软件架构设计的操作和流程。(4)基于AUTOSAR定义了对系统进行软件架构设计和对模块进行软件详细设计的方法并通过可视化的UML建模方式完成了软件架构设计以及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最后论文通过硬件在环仿真方法(HIL)模拟实车模型和外界环境,对产品的重要功能进行测试,附上了实验的相关数据和图表,并进行结果分析,确保了安全气囊控制器功能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开发的控制器确实起到了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作用,证明了论文所开展工作的正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汪剑慧[5](2016)在《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功能测试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和被动安全系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被动安全系统相比较主动安全系统是在车辆发生事故以后才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对车内乘员的伤害。安全气囊控制器做为被动安全的核心元器件,其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安全气囊控制器有两大性能指标,一个是功能性指标,包括自诊断功能,碰撞输出功能,一个是鲁棒性指标,包括抗老化,抗干扰等等。本课题研究设计的测试系统是用来检验安全气囊控制器的功能性指标是否满足客户要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化的方式,或将控制器置于整车内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都需要靠测试人员手动记录,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非正常状态不能被可靠地记录下来,当控制器在测试过程中发生问题时很难分析原因。将控制器置于整车内进行测试虽然比较可靠,但是单次的测试成本十分巨大。本文围绕解决人工测试和整车测试的不足,建立了一套安全气囊控制器自动化测试系统,在测试过程中既有精密仪器进行监测,又可控制整个过程,对测试结果做到有据可循。碰撞输出是安全气囊控制器最主要的功能:在碰撞发生后,安全气囊控制器发出一系列信号来引爆气囊,并将碰撞信息广播到整车网络上。本课题的设计主要通过构建仿真系统与外围环境,模拟出安全气囊控制器需要的整车环境,再通过建立存储碰撞信号的数据库,通过特殊的信号发生器,设计精准的信号导入流程,使得碰撞信号可控地传输到经过改造的安全气囊控制器中,通过它的表现行为来判断测试结果。从而实现了在模拟的整车环境中对碰撞输出功能进行测试。自诊断功能是安全气囊控制器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对被动安全系统的各个节点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的结果通过不同的代码表现出来,其实就是对外围环境参数变化的反馈。本课题的设计是在安全气囊控制器与外围环境间搭建一台动态配置器,通过改变动态配置器里继电器的状态从而对控制器的外围环境参数进行改变,通过与安全气囊控制器相联的仪器观察记录它的表现行为,经过运行测试脚本自动评估测试结果。最终实现自动化测试。本课题通过实例论证了设计的安全气囊控制器功能测试系统相比于传统的测试方法既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可靠性,又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最后本文归纳了一些在研究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并对未来的智能测试系统进行了展望。
周登科[6](2016)在《客车前撞吸能特性与乘员损伤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客车是旅客公路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其特点是载客量大,发生事故的时候极容易造成群死群伤。近年来与营运客车有关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客车的安全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普通客车的前端缺乏吸能结构和吸能空间,发生正面碰撞时客车的动能几乎全部由车身吸收,从而导致客车的驾驶舱发生严重变形,客车乘员受到较大的碰撞加速度,这对乘员尤其是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我国汽车正面碰撞法规制定尚不完善,而现有的乘员保护法规也多是针对特定身材假人制订的保护标准,相应的,现有乘员约束系统往往也只是围绕有限的特定身材假人而设计的。随着乘员约束系统的广泛应用,交通事故调查分析表明,普通乘员约束系统在应对复杂多样的实际碰撞事故时已呈现明显的局限性。为了弥补国内外对于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的客车约束系统研究的不足,同时为未来客车正面碰撞法规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本论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客车约束系统参数对不同身材类型乘员损伤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客车整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以整车50km/h正面碰撞工况为研究对象。在台车试验的基础上,针对该客车耐撞性差、吸能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客车车身骨架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在客车前端增加了吸能结构;对改进后客车模型进行仿真,得到客车正面50km/h的碰撞加速度波形和方向盘入侵量曲线。2)利用MADYMO软件分别建立了包含5百分位女性、50百分位女性、95百分位女性、50百分位男性、95百分位男性假人的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多刚体仿真模型,将从有限元仿真模型中得到的碰撞波形输入到约束系统多刚体模型中进行仿真运算。3)在MODEFRONT IER软件的平台上通过均匀拉丁方法选出对不同身材乘员约束系统有显着影响的参数。利用MOGA-II模块构建约束系统灵敏参数的响应面,对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约束系统模型进行最优化求解,将求得的最优参数代入多刚体模型中进行仿真运输,验证代理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得到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约束系统最优的参数组合。论文研究表明,针对50百分位男性假人设计的约束系统参数对于其他身材类型的乘员并不合适。在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参数研究中发现,安全带参数与安全气囊参数相互配合才能使乘员保护达到最佳的状态;安全带预紧量对乘员的损伤影响并不显着,而安全带的限力值对乘员胸部损伤有着显着影响;随着乘员体型的增大,气囊的直径、气囊起爆时间、气囊拉带长度以及安全带限力值在设计时都应该相应的增大。
王德[7](2016)在《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及气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文中提出根据CIDAS(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中国车辆与道路交通条件下,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是人员伤亡概率较高的碰撞工况,也是气囊误作用概率较高的碰撞工况。为了更好的降低和消除今后该工况下气囊误作用的概率,减少交通事故中人员和财产的损失。本文结合CIDAS统计得到的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典型特征和碰撞冲击方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再现的方式建立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仿真工况,对有代表性的某SUV进行碰撞事故模拟再现,深入研究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动态响应规律和碰撞响应特性。结合现有汽车安全气囊标定方案中车辆高速碰撞标定工况,仿真分析相似工况中车辆响应模式,与汽车碰撞高速公路工况进行加速度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约束系统假人伤害,进一步说明在该工况下安全气囊展开的必要性。根据对比分析结果,指出汽车碰撞高速公路护栏过程中气囊误作用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事故发生后车辆的响应模式和乘员的伤害特征,提出降低该工况气囊误作用具体修改优化设计方案。事故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常用新车标定方案中,适当修改或增加标定碰撞工况,对碰撞速度和碰撞角度等安全标定测试方案进行优化;同时在车辆前端结构几个敏感位置加装ACU外围传感器可以有效降低车辆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中气囊误作用概率。
宋海清[8](2016)在《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叠方式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普及程度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随之产生的汽车安全事故也逐年增加,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世界各个国家对汽车的安全程度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制定发布了很多关于汽车安全方面的法规。愈来愈多的碰撞表明汽车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保护乘员安全,是汽车重要的安全设备。在过去几年逐渐成为轿车必备的安全装置。如今,如何使安全气囊更加安全,有效的保护汽车驾驶员和乘员是汽车安全行业从业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汽车消费者日益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安全气囊性能影响较为重要的折叠方式进行了应用研究,在实际项目上应用最适合的折叠方式增强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1)结合公司项目经验,总结了安全气囊的法规以及各个部件的设计要求,分析了驾驶员安全气囊常见的失效现象以及原因(2)通过FMVSS法规要求的驾驶员离位保护试验,对比了Z型折叠,环形折叠以及星形折叠这三种折叠方式下对驾驶员保护的性能,初步确定较优的折叠方式;(3)基于MADYMOD仿真软件对于环形折叠以及星形折叠进行了仿真建模,通过两种折叠方式下安全气囊系统仿真分析对比,结合前文的离位试验结果确定星形折叠作为C项目驾驶员安全气囊的折叠方式。(4)基于安全气囊的设计要求,对星形折叠方式下驾驶员安全气囊进行摸底试验验证,分析了试验中发生的问题,并进行了失效分析,提出星形折叠的优化步骤,改进了折叠方案,通过试验验证,达到设计要求。
张健[9](2014)在《某乘用车安全气囊模块总成的开发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在众多交通事故中,汽车交通事故发生频率居首,严重威胁人类安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越来越多的走进普通家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普及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的普及,人们对于汽车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其安全性必将提出新的要求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以减少汽车交通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汽车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是汽车被动安全相关领域目前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汽车乘员约束系统是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安全气囊在乘用车上的配比率越来越高,如何协调好气囊与安全带等安全件,与车身很好的匹配,达到对乘员的最优保护效果是安全气囊系统优化的难点,本文结合安全气囊开发流程,详细介绍了某乘用车前排双气囊的开发设计过程及实验研究该乘用车气囊开发主要分两条主线:零部件开发与系统开发零部件开发充分考虑平台化,降低零部件成本ǐ减少开发周期,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气囊壳体采用平台结构的情况下,气体发生器ǐ气袋容积基本确定,开发重点在于气囊饰盖(注塑模具)的开发ǐ与环境件的连接结构设计等气囊模块需外观符合主机才要求ǐ与环境件匹配合格,性能实验(包括设计验证实验ǐ生产验证实验)合格之后可获得主机厂PPAP认可,达到量产状态气囊系统开发主要分为仿真阶段ǐ数据采集阶段ǐ滑台优化阶段ǐ实车验证阶段,贯穿整个过程的是安全气囊ECU的标定仿真阶段可以获得初步气袋参数,用于初次滑台优化实验,滑台优化实验与仿真交互进行,最终获得满足整车开发目标的气袋参数数据采集阶段获得ECU(安全气囊控制器)位置加速度数据ǐB柱加速度数据及安全带压力传感器数据等,之后确定法规速度下安全气囊ECU的碰撞点火时刻,用于滑台优化实验滑台优化实验确定最终的气袋参数之后,使用安装此参数气袋的气囊模块与安全气囊ECU进行实车验证实验,最后使用此次实验获得的车身数据与数据采集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行安全气囊ECU的标定调整,从而确定安全气囊ECU的最终参数,导入生产ǐ获得主机厂PPAP认可,达到量产状态
吴亮亮[10](2014)在《多级预点火安全气囊的控制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装置,汽车发生碰撞时对保护乘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安全气囊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双气室、多气室等安全气囊技术。双气室安全气囊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打开的方式,可实现对气囊内部升压速率和峰值压力的调节,从而可以实现较单气室安全气囊对乘员更为完善的保护。点火控制算法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核心,控制算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以及气囊的安全可靠性。本文在传统安全气囊控制算法的基础上,研究驾驶员一侧正面双气室安全气囊的点火控制算法,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安全气囊多级预测点火控制算法。其网络结构共分为上下两层,一层用于预测乘员头部位移,另一层用于对点火模式(一个气室点火、两个气室间隔10ms依次点火、两个气室同时点火和不点火的多级模式)的选择。双气室安全气囊只有满足两个条件,系统才会按照指定的点火模式点火:一个是根据安全气囊“127mm-30ms”点火规则,网络上层的纯神经网络预测驾驶人头部30ms后的位移是否达到127mm,达到则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另一个是模糊神经网络层对点火做出点火决策,即作出是否需要点火,若点火按照哪一种方式点火,算法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按照某一种方式点火(单气室点火、两个气室间隔一定时间依次点火、两个气室同时点火)。网络经过MATLAB模糊与神经网络工具箱建模并训练后,用样本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能够较准确地完成双气室安全气囊对点火时刻和点火条件的判定。结果表明,本控制算法对研究汽车双气室安全气囊的智能点火有一定的意义。
二、多给安全气囊一些关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给安全气囊一些关心(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轿车正面碰撞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安全法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安全法规发展现状 |
1.2.3 世界NCAP发展 |
1.3 本文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C-NCAP乘员保护部分管理规则 |
2.1 碰撞试验及评价指标 |
2.1.1 汽车正面完全碰撞试验 |
2.1.2 汽车正面偏置碰撞试验 |
2.1.3 汽车侧面碰撞试验 |
2.2 假人简介 |
2.3 假人伤害指标分析 |
2.3.1 头部伤害指标 |
2.3.2 颈部伤害指标 |
2.3.3 胸部伤害指标 |
2.3.4 下肢伤害指标 |
2.3.5 完全伤害评价 |
2.4 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乘员保护的分析 |
3.1 碰撞理论分析 |
3.2 乘员受伤机理分析 |
3.3 乘员约束系统分析 |
3.3.1 汽车座椅安全带 |
3.3.2 乘员保护安全气囊 |
3.3.3 乘员安全座椅 |
3.3.4 车辆转向机构 |
3.4 零部件试验简介 |
3.4.1 安全带试验 |
3.4.2 安全气囊试验 |
3.4.3 汽车座椅试验 |
3.4.4 转向管柱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乘员约束系统仿真分析 |
4.1 车型介绍 |
4.2 软件介绍 |
4.3 驾驶员侧正面约束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4.3.1 车体结构模型 |
4.3.2 转向系统模型 |
4.3.3 假人定位 |
4.3.4 安全带建模 |
4.3.5 安全气囊模型建立 |
4.3.6 接触定义及加载加速度曲线 |
4.4 仿真结果查看及分析 |
4.4.1 约束系统仿真运动分析 |
4.4.2 安全带受力分析 |
4.4.3 假人伤害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整车试验验证 |
5.1 整车碰撞试验技术简介 |
5.2 整车碰撞试验室简介 |
5.3 整车碰撞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正面完全碰撞试验结果 |
5.3.2 正面偏置碰撞试验结果 |
5.3.3 侧面碰撞试验结果 |
5.4 该车型星级评价 |
5.5 下肢损伤及防护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LabVIEW的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验证平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验证平台的必要性 |
1.4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验证平台的设计要求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验证平台的基本架构与模块设计 |
2.1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验证平台的基本结构 |
2.2 电路负载板的设计 |
2.3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2.3.1 电子矩阵卡及其控制软件的设计 |
2.3.2 数据采集设备的选取和滤波器的设计 |
2.4 温湿度箱触发信号检测模块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验证平台的软件设计 |
3.1 LabVIEW软件的简单介绍 |
3.2 测试软件架构设计 |
3.3 参数监控测试软件的工作流程设计 |
3.4 测试软件的界面设计 |
3.5 配置模块的设计 |
3.6 主程序的执行模块设计 |
3.6.1 用于生产诊断的CAN传输协议的设计 |
3.6.2 登录ECU模块的程序设计 |
3.6.3 读取ECU故障信息的程序设计 |
3.6.4 诊断CAN消息的程序设计 |
3.6.5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点火模块的程序设计 |
3.6.6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参数监控模块的程序设计 |
3.7 报告模块的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验证平台的测试 |
4.1 温湿度箱触发信号检测模块的测试 |
4.2 安全气囊控制单元点火模块的测试 |
4.3 高温高湿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验证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系统实物图 |
致谢 |
(3)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隧道用安全空气塞织物的背景及应用 |
1.3 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发展现状 |
1.4 工程结构设计方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
2.1 安全空气塞织物制备前期准备 |
2.2 变直径织造法 |
2.3 双层织造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极限状态设计法的系统防御性能指标的确定 |
3.1 极限状态设计法 |
3.2 充气压力最小极限值的确定 |
3.3 织物强度最小极限值的确定 |
3.4 织物轴向稳定性最小极限值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空气塞隧道模拟测试 |
4.1 装置的结构设计 |
4.2 测试过程 |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AUTOSAR的安全气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取得的成果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的关键技术 |
1.4.3 论文取得的成果 |
1.4.4 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2 安全气囊控制器的需求分析 |
2.1 基本需求分析 |
2.1.1 使用环境 |
2.1.2 主要参数指标 |
2.1.3 电气参数 |
2.1.4 电子构造需求 |
2.2 功能需求概述 |
2.2.1 乘客保护传感器系统 |
2.2.2 乘客开关输入系统 |
2.2.3 乘客保护执行器 |
2.2.4 行人碰撞检测 |
2.2.5 行人保护执行单元 |
2.2.6 安全带锁扣提醒功能 |
2.2.7 车辆惯性测量功能 |
2.2.8 事件数据记录功能 |
2.2.9 安全气囊警告灯 |
2.2.10 前排安全气囊状态指示灯 |
2.2.11 车辆诊断通信 |
2.2.12 碰撞前处理功能 |
2.2.13 碰撞后处理功能 |
2.2.14 报废车辆点爆功能 |
2.2.15 机械接口 |
2.3 本章小结 |
3 安全气囊控制器的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概述 |
3.1.1 系统电压功能 |
3.1.2 系统状态 |
3.1.3 系统启动时间 |
3.1.4 支持的传感器以及采样频率 |
3.2 模块功能规格设计 |
3.2.1 模拟输入–开关 |
3.2.2 模拟输出–点爆回路驱动 |
3.2.3 模拟输出–低端灯驱动 |
3.2.4 总线接口–车辆总线CAN |
3.2.5 总线接口-远程传感器通讯驱动 |
3.2.6 处理器内存 |
3.2.7 电源–电容存储/释放 |
3.2.8 内部传感器-X 向/Y向加速度传感器 |
3.2.9 内部传感器-Z 向加速度传感器 |
3.2.10 安全气囊控制器警告灯 |
3.2.11 报废车辆点爆 |
3.2.12 自动碰撞通知 |
3.3 功能安全概念需求和设计 |
3.3.1 功能安全概念介绍 |
3.3.2 功能安全设计 |
3.3.3 错误容忍时间和紧急情况操作间隔 |
3.4 本章小结 |
4 安全气囊控制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架构概述 |
4.1.1 安全气囊软件架构概述 |
4.1.2 软件架构设计的要求和方法 |
4.2 基于AUTOSAR的软件架构设计准侧 |
4.2.1 概述 |
4.2.2 上下文视图 |
4.2.3 数据流视图 |
4.2.4 接口视图 |
4.2.5 时序视图 |
4.2.6 状态视图 |
4.2.7 集成视图 |
4.3 基于AUTOSAR的软件详细设计准侧 |
4.3.1 概述 |
4.3.2 软件组件视图 |
4.3.3 软件组件功能视图 |
4.3.4 功能流程图 |
4.3.5 功能状态视图 |
4.4 本章小结 |
5 安全气囊控制器的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台架介绍 |
5.2 功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5.2.1 点爆逻辑测试 |
5.2.2 远程加速度传感器 |
5.2.3 点爆回路 |
5.2.4 输入输出功能 |
5.2.5 CAN通讯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5)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功能测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NCAP介绍 |
1.3 被动安全测试系统的工业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与理论基础 |
2.1 总体架构与设计方案 |
2.2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介绍 |
2.3 测试方法与设备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系统及实例 |
3.1 整车网络系统 |
3.2 仿真的架构与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碰撞输出功能测试系统 |
4.1 安全气囊控制器碰撞输出功能 |
4.2 测试原理与测试设备 |
4.3 测试流程与程序设计 |
4.4 测试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诊断功能测试系统 |
5.1 安全气囊控制器自诊断功能 |
5.2 测试原理及测试设备 |
5.3 测试流程与程序设计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客车前撞吸能特性与乘员损伤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碰撞安全法规以及约束系统的先进技术 |
1.3.1 国内外安全碰撞法规 |
1.3.2 现代约束系统的先进技术 |
1.4 本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客车正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结构改进 |
2.1 有限元分析方法基础理论简介 |
2.2 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整车客车几何模型的建立 |
2.2.2 客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 吸能结构试验验证 |
2.3.1 台车仿真模型的建立 |
2.3.2 试验台车的准备 |
2.3.3 台车验证结果分析 |
2.4 客车正面碰撞仿真 |
2.5 客车的结构改进研究 |
2.5.1 正面碰撞中理想的客车结构 |
2.5.2 整车正面碰撞安全性结构改进 |
2.5.3 客车前端吸能结构布置方案的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乘员约束系统多刚体模型的建立 |
3.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3.2 建模所用MADYMO软件模块 |
3.3 非标准假人模型的缩放 |
3.4 乘员约束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3.4.1 假人坐姿的确定 |
3.4.2 安全气囊建模以及相关研究参数的确定 |
3.4.3 安全带建模以及相关研究参数的确定 |
3.4.4 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的约束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约束系统参数对乘员损伤的影响 |
4.1 MODEFRONTIER模型的建立 |
4.1.1 MODEFRONTIER软件简介 |
4.1.2 MODEFRONTIER模型的建立 |
4.2 参数灵敏度分析 |
4.2.1 参数灵敏度分析 |
4.2.2 乘员损伤机理分析 |
4.2.3 乘员损伤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
5.1 乘员约束系统优化理论 |
5.2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及优化 |
5.3 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约束系统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不同身材类型乘员的约束系统参数 |
致谢 |
(7)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及气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汽车安全技术及有限元仿真 |
1.3 安全气囊标定技术 |
1.3.1 安全气囊工作原理 |
1.3.2 安全气囊标定概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 高速公路护栏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1.1 高速公路护栏有限元模型 |
2.1.2 高速公路护栏冲击力学验证 |
2.1.3 高速公路护栏跨数的选取 |
2.2 汽车有限元模型建立 |
2.2.1 有限元网格划分 |
2.2.2 材料和属性设置 |
2.2.3 车身连接关系 |
2.2.4 整车参数说明 |
2.3 确定碰撞工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分析 |
3.1 事故影响参数及表现特征分析 |
3.2 汽车不同位置响应分析 |
3.2.1 主要部位加速度响应 |
3.2.2 主要结构变形 |
3.3 不同工况汽车响应分析 |
3.3.1 相同角度不同速度碰撞工况 |
3.3.2 不同角度相同速度碰撞工况 |
3.3.3 不同角度不同速度碰撞综合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全气囊有效性分析 |
4.1 人员损伤响应分析 |
4.1.1 人员损伤机理 |
4.1.2 气囊误作用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3 误作用时伤害分析 |
4.2 安全气囊标定工况选择 |
4.2.1 安全气囊标定工况分析 |
4.2.2 安全气囊相似工况选择 |
4.3 安全气囊未有效展开的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低气囊误作用方案研究 |
5.1 安全气囊设计改进 |
5.2.1 传感器布置形式 |
5.2.2 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改进 |
5.2.3 智能安全气囊控制形式 |
5.2 安全气囊标定方案改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叠方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的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安全气囊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安全气囊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安全气囊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安全气囊基本结构及设计要求 |
2.1 安全气囊构成 |
2.1.1 发生器 |
2.1.2 气袋 |
2.1.3 罩盖 |
2.1.4 时钟弹簧 |
2.2 驾驶员安全气囊设计要求 |
2.2.1 法规要求 |
2.2.2 展开形态 |
2.2.3 气囊盖弱化线走向 |
2.2.4 气袋的完整性 |
2.2.5 飞出物 |
2.3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基于离位乘客保护气囊折叠研究 |
3.1 FMVSS 208法规损伤计算原理 |
3.1.1 头部损伤指标 |
3.1.2 3ms胸部加速度(Chest-3ms) |
3.1.3 胸骨压缩变形量(Chest-D) |
3.1.4 颈部轴向力(FZ) |
3.1.5 颈部损伤耐受限度(N_(ij)) |
3.2 安全气囊折叠方式 |
3.2.1 Z型折叠 |
3.2.2 环形折叠 |
3.2.3 星形折叠 |
3.3 驾驶员安全气囊低风险展开试验(OOP试验) |
3.3.1 试验设置要求 |
3.3.2 试验结果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ADYMO的安全气囊折叠研究 |
4.1 MADYMO软件介绍 |
4.2 气囊充气模型-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
4.3 气囊折叠模型-初始矩阵法 |
4.4 C项目气囊模型建立 |
4.4.1 气囊织物模型建立 |
4.4.2 两种折叠模型建立 |
4.4.3 气囊充气模型建立 |
4.4.4 气囊附件模型建立 |
4.5 安全气囊静态点爆仿真 |
4.5.1 两种折叠仿真录像对比 |
4.5.2 气囊附件零件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星形折叠在C项目上的应用及改进设计 |
5.1 摸底试验 |
5.1.1 静态点爆试验 |
5.1.2 躯干碰撞试验 |
5.1.3 头部冲击试验 |
5.2 烧洞失效总结 |
5.2.1 典型问题样件 |
5.2.2 试验录像 |
5.2.3 问题样件记录曲线 |
5.3 失效分析 |
5.3.1 潜在原因分析 |
5.3.2 星形折叠分析 |
5.3.3 分析结果 |
5.4 改进方案设计 |
5.4.1 第一次改进的折叠方案 |
5.4.2 第一次改进的方案 |
5.5 改进后试验验证 |
5.5.1 改进方案 |
5.5.2 改进后试验验证及分析 |
5.5.3 改进后试验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某乘用车安全气囊模块总成的开发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ǐ发展动态 |
1.2.1 国外安全气囊的发展 |
1.2.2 国内安全气囊的发展 |
第2章 气囊模块零部件开发 |
2.1 气囊模块布置 |
2.1.1 主气囊模块布置 |
2.1.2 副气囊布置 |
2.1.3 安全气囊 ECU 布置 |
2.2 饰盖结构设计及注塑模具开发 |
2.2.1 饰盖结构设计 |
2.2.2 主气囊和副气囊饰盖注塑模具开发 |
2.3 设计验证实验和生产验证实验 |
2.3.1 设计验证试验 |
2.3.2 生产验证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安全气囊系统仿真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1.1 驾驶员侧气囊模型 |
3.1.2 副驾驶员侧气囊模型 |
3.2 仿真模型的验证 |
3.2.1 安全气囊零部件的验证 |
3.2.2 整体模型的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气囊系统开发 |
4.1 数据采集试验 |
4.2 台车优化试验 |
4.3 实车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多级预点火安全气囊的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概况 |
1.2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状况 |
1.2.3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双气室安全气囊简介 |
2.1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
2.1.1 控制系统组件 |
2.1.1.1 传感器 |
2.1.1.2 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单元(ECU) |
2.1.2 气体发生器 |
2.1.4 安全气囊气袋 |
2.2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双气室安全气囊简介 |
2.3.1 双气室安全气囊产生背景 |
2.3.2 双气室安全气囊结构 |
2.3.3 双气室安全气囊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分析 |
3.1 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的基础 |
3.1.1 乘员损伤评价标准 |
3.1.2 安全气囊点火的基本准则 |
3.2 安全气囊的传统点火控制算法分析 |
3.2.1 加速度法 |
3.2.1.1 加速度峰值法 |
3.2.1.2 加速度坡度法 |
3.2.2 速度变量法 |
3.2.3 移动窗式积分法 |
3.2.4 比功率法 |
3.2.5 ARMA 模型预报法 |
3.3 本章小结 |
4 双气室安全气囊控制策略的确定和判定参数的选择 |
4.1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 |
4.1.1 模糊控制基础 |
4.1.2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
4.2 神经网络技术 |
4.2.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4.2.2 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组成 |
4.2.3 BP 神经网络 |
4.3 模糊逻辑推理与神经网络的集合 |
4.4 控制策略的确定 |
4.4.1 算法的总体思路 |
4.4.2 双气室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的决策策略 |
4.5 控制算法中参数的选择 |
4.5.1 整个算法网络参数的选择 |
4.5.2 神经网络层输入参数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双气室安全气囊控制算法的模型 |
5.1 神经网络层预测头部位移的模型的建立 |
5.1.1 神经网络层结构 |
5.1.2 神经网络层隐含层的确定 |
5.2 模糊神经网络层点火模式选择模型的建立 |
5.2.1 模糊神经网络层模型结构 |
5.2.2 模糊神经网络层建立过程 |
5.3 双气室安全气囊控制算法整体模型 |
5.3.1 控制算法整体模型结构 |
5.3.2 模型的算法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6 预测点火控制算法的验证 |
6.1 汽车碰撞曲线模拟 |
6.1.1 汽车参考碰撞曲线 |
6.1.2 碰撞曲线的计算机模拟原理 |
6.2 算法验证的方法 |
6.2.1 算法验证工具 |
6.2.2 多级预测点火控制算法的验证方法 |
6.2.2.1 神经网络层的检验方法 |
6.2.2.2 模糊神经网络层的检验方法 |
6.3 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 |
6.3.1 上层纯神经网络的训练 |
6.3.1.1 梯度下降训练法 |
6.3.1.2 Levenberg-Marguardt 训练法 |
6.3.2 下层模糊神经网络的训练 |
6.4 算法的验证 |
6.4.1 神经网络部分 |
6.4.2 模糊神经网络部分 |
6.5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多给安全气囊一些关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轿车正面碰撞性能研究[D]. 祝贤双. 长安大学, 2020(06)
- [2]基于LabVIEW的安全气囊控制单元验证平台的开发[D]. 李文杰. 苏州大学, 2019(02)
- [3]隧道防洪用安全空气塞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璐. 东华大学, 2018(01)
- [4]基于AUTOSAR的安全气囊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D]. 姚仁俊.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2)
- [5]汽车安全气囊控制器功能测试系统研究[D]. 汪剑慧. 苏州大学, 2016(05)
- [6]客车前撞吸能特性与乘员损伤机理的研究[D]. 周登科. 湖南大学, 2016(02)
- [7]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响应模式及气囊有效性分析与研究[D]. 王德.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8]汽车驾驶员安全气囊折叠方式应用研究[D]. 宋海清.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某乘用车安全气囊模块总成的开发设计及试验研究[D]. 张健. 吉林大学, 2014(09)
- [10]多级预点火安全气囊的控制算法研究[D]. 吴亮亮. 重庆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