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修订的基本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法论文,基本要求论文,概论论文,基本思路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2528(2002)08-0019-10
修订的总体思路
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研讨会于2001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就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调整问题,以原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的目录为蓝本,开展深入的讨论。现对研讨会上提出的意见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写出修订的基本思路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为便于吸取同志们宝贵的意见,谨作如下说明:
第一、为什么调整?
自原国家教委1988年颁发《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1991年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出版以来,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
在指导思想上,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七一”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世界发展形势上,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这一全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共同关注的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体系与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与科学技术观),必须紧紧扣住时代的课题,围绕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科学的论述。
在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上,“科学-技术-生产-社会一体化”的过程日益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已经成为国家民族生命攸关的问题。自然辩证法既然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它必须反映这些新的情况。
第二、有哪些调整?
一、课程体系方面。由三篇改为四篇,把第二篇“科学技术方法论”中的技术与科学分开。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技术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现代技术有许多新的问题与新的内容,故宜另作一篇。
二、课程内容方面。根据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根据世界形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对各篇、章的内容作了相应调整。
第一篇 自然观
调整的思路
原书从辩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的与系统的)出发,根据现代科学的状况,论述自然界的辩证发展。20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复杂性科学、信息科学与生态学三大科学的发展,加深与发展了辩证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以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细胞、能的转化与进化论三大发现为基础,确立了辩证自然观。它阐明了自然界从天体、地球到生命与人类的辩证发展。当代复杂性科学、信息科学与生态学的进展,全球环境问题的提出,把辩证自然观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成为自然界辩证发展的首要问题。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随着自然科学、技术与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自然观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因而这一篇把重点从辩证自然观转移到它的现代发展形式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上。在这两大观点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都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现代科学技术加深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
调整的内容
1.第一章作了如下的调整:(1)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标题“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改为“系统自然观”。(2)根据信息科学的发展,自然观的基本范畴除物质与能量之外,应加上信息。信息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但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3)恩格斯关于自然界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观点是辩证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应结合系统科学的发展加以阐述。
2.第二章作了如下的调整:(1)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把标题“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改为“自然界的系统演化”。(2)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史与社会史相互联系的深刻观点,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把科学技术作为自然史与社会史的联系环节。(3)在自然界系统演化的方向性与规律性问题上,尽量吸收复杂性科学与信息科学的研究成果。
3.第三章作了如下的调整:(1)从生态自然观出发,把标题“人和自然界”改为“生态自然观”。(2)增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及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3)增加近代以来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观点的形成与发展。(4)增加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生态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4.增加了第四章“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主要论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个基本问题:(1)人和自然协调发展要有中介——人工自然(科学技术的物化);(2)在可持续发展中,自然界的再生产能力(自净能力与再生能力)是首要条件;(3)在可持续发展中,各部门经济的再生产过程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与互相促进的,必须从生态自然观出发考虑人们的经济活动,这就是要建立生态产业,这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技术与经济的基础。而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因为农业劳动不同于其他劳动的根本特点在于:一是它不能离开土壤、水分、空气、气候、阳光等自然环境条件;二是它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东西。
第二篇 科学观
调整的思路
第一,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科学的认识是科学认识过程和科学认识结果的辩证统一。20世纪上半期由罗素、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与奈格尔等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西方科学哲学,受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影响,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证明的逻辑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认识的结果方面,即从已经形成的科学理论方面,来研究科学、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而科学认识的过程方面即科学理论发展方面,则长期被置于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科学观,虽然提出了关于科学发现的猜想-反驳方法论,并经过历史主义者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和新历史主义者夏佩尔、劳丹等的发展,但是仍然没有跳出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因为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同样都没有解决从问题到猜想的过程,即假说的提出与形成的过程,而这正是科学发现的关键所在。在提出假说与形成假说的过程中,爱因斯坦深刻地指出,其中“没有逻辑通道”,必须借助于“思维的自由创造”,即借助于创造性思维(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
创造性思想在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过程中起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核心。国外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对其职工开设了“创造工程”的课程。“智力激励法”(直译为头脑风暴法)创立者美国人奥斯本先后发表了《思考的方法》(1941)和《创造性想象》(1953)。德国人韦特海姆发表的《创造性思维》(1943)则是第一部研究创造性思维的专著,从此推动了一股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热潮。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有必要从源头上、从科学创新上作出理论的阐述。
第二,早在19世纪末,恩格斯从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的观点出发,曾经指出,从物理学(分子运动)到化学(原子运动)直到生物学(蛋白质的运动)的辩证转化过程,说明科学的发展必将出现辩证的综合。20世纪60年代,在自然科学不断分化的基础上,从统一的、整体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各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综合化趋势,并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交叉科学研究热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大量复杂的重大问题(如全球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许多大科学、大技术、大工程与大生产问题的研究,决不是一两个专门学科所能解决的。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必须对公认的交叉科学的方法作出论述。
调整的内容
1.增加第五章“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主要从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立场上阐明三个问题:(1)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是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这三种科学观的区别;(2)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哪些要素,通过什么过程进行;(3)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和结构特征,阐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
2.把原书三章(第四、第五、第六章)的内容,按科学认识的结果与科学认识的过程两个方面调整为两章(第六、第七章)。
从实践论的观点看,整个科学认识过程,实际上是实践→理论→实践,即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
第六章“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认识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在近代自然科学时期,这个过程表现为“以归纳为主的方法”(爱因斯坦语)。它在逻辑经验主义那里,把培根的经验归纳法和罗素的逻辑方法相结合,重点是对科学理论进行逻辑分析,由此得出的科学理论形成过程是:观察、实验→归纳、演绎→假说(科学理论)→证实。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在现代自然科学时期,表现为以演绎为主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爱因斯坦语)。它在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那里,把赖欣巴哈的概率测度理论和罗素的逻辑方法相结合,重点是对科学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考查,由此得出的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是:猜想(假说或科学理论)→证伪→猜想(假说或科学理论)。
第七章“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要解决从实践到理论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即假说的提出与形成的问题。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归纳法与批判理性主义的概率测度法都不能解决从经验到理论,即假说的提出与形成的问题。关于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如果不解决假说如何提出与形成的问题,科学便不能发展,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便会中断。
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实践到理论、从观察实验到假说这一重要的、科学发现的关键性环节,在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中得到了深入的、广泛的发展,它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精神——创新精神。为此,在第七章中,分别从宏观方面(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与微观方面(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与过程)展开论述
3.交叉科学不同于各门科学,它具有综合性、横断性的特点,因而有它不同于各门科学的特殊方法。公认的交叉科学方法是教学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对立统一,数学方法是研究量的规定性的方法,它不仅是各门科学所必需的,而且也是交叉科学所必需的。在整个大宇宙中,系统无处不在。恩格斯说过:“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系统科学方法是研究系统的状态与演化的方法,它不仅是各门科学所必需的,而且也是交叉科学中广泛使用的方法。由上述可知,数学方法与系统方法在交叉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方法,因而分别在第八章与第九章中讲授。
第三篇 技术观
调整的思路
从18世纪末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发展史上一次极其深刻的、全面的变革。正是在科学、技术、社会与思想迅猛发展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概括总结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自然观、科学观与技术观,同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方法论。这几观与方法是相互联系的。在历史观、自然观与科学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技术观的极其深刻的思想。
关于技术的本质问题,他们认为:“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劳动工具是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中介物,它“延长了他(人类)的自然的肢体”。同时代被认为技术哲学创始人的卡普提出的“人体器官投影说”,实际上不过是“人的肢体的延长”的形象说法罢了。
关于技术科学(即应用科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问题,他们指出:机器大生产“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机器的使用要遵照严格的科学规律”;“机器生产的原则是把生产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并且应用力学、化学等等,总之就是应用自然科学来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传动机构的作用是“调节运动,在必要时改变运动的形式,(例如把垂直运动变为圆周运动),把运动分配并传送到工具机上”,等等。科学技术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
从20世纪中叶起,我们又经历一场更为深刻的、全面的变革,这就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产业革命。我们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观为指导,分析当代技术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从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开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从爱迪生的工业实验研究室、泰罗的科学管理和福特的汽车生产流水线起,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生产-社会一体化”的过程(实际上即科学经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终于形成,并且整个过程的周期越来越短。在这一过程中,基础研究(基础科学)→应用研究(技术科学)→发展研究(工程技术)起主导的、关键的作用。
从上述三个研究环节来看,通常所说的技术实际上应分为两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部分,即: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原书所讲的“技术方法”属于工程技术方法。而技术科学方法则不同于工程技术方法,它是以自然科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即普遍出现于几门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问题,统一处理而形成的(如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等)。技术科学的任务是创建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理论,从而使传统工程摆脱以经验为主的局限性,以加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推崇马克思的观点与方法的经济学家熊比特,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提出“创新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它把技术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因为熊比特所说的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明带来的经济效果,如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材料来源和新组织形式;如果只有技术发明而无经济效果,则仍停留在技术发明阶段,不能说是技术创新。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熊比特的观点看来,它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1)技术创新引起“产业突变”(industrial mutation),由此破坏旧的产业结构,创造新的产业结构,因此要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2)在技术体系中,有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由此引起不同层次的经济周期,即:由高层次技术(如19世纪的蒸汽技术与钢铁技术)引起的康德拉捷夫周期(长波,约50年)、由中层次技术引起的尤格拉周期(中波,约9年)与由基层技术引起的基钦周期(短波,约3年)。
在当代,技术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我国1999年8月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工业时代,“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发达国家在新工业(高技术工业)的产业化道路上,有不少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1876年建立的爱迪生研究实验室,推动了美国电气工业的产业化;1925年成立的贝尔实验室,推动美国通信工业的产业化。目前它囊托了微电子和光通信的各个前沿,并在基础科学方面遍及各个基础科学和高技术领域。正是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措施。
调整的内容
1.增设第十章“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重点阐述两个内容:
(1)从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出发,阐明技术的本质(包括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技术的价值(包括技术的两重性、技术中性论与技术伦理)、技术的活动过程(主要是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区分应用研究过程与发展研究过程)等基本问题。
(2)技术科学的方法。从科学技术活动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过程,包括以下三个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阶段:
基础研究(基础科学)→应用研究(技术科学)→发展研究(工程技术)。其中应用研究(技术科学)是桥梁,是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间环节,因而有必要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技术科学方法的特点、基础与程序作出阐述。
2.把原书第七章“技术方法”,改为第十一章“工程技术的方法”,与前面的“技术科学的方法”相衔接。这一章重点讲述两个问题:
(1)工程技术方法的程序,这是从微观方面,即主要从工程技术本身方面对工程技术方法的程序进行解剖分析,它包括发明构思、方案设计、方案试验与实施、方案的评价与预测等环节。
(2)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这是从宏观方面,即不仅从工程技术本身考虑,尤其重要的是要从工程技术的自然资源、技术储备、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来考虑。在国外,系统工程方法是比较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如20世纪60~70年代霍尔的“三维结构”模式和切克兰德的“调查学习”模式;在国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创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系统工程,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重大创新。
3.增设第十二章“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技术创新,“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技术创新实质上是生产力的进步,它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变革,因而技术创新必须有体制、管理、组织形式与知识产权观念的变革与之配套,否则技术创新会成为空中楼阁。
4.增设第十三章“高技术产业化”。这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提出的新问题,它事关我国兴衰存亡。高技术产业化实质上是高技术的社会化,工业革命时代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社会化过程有不少宝贵的经验,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各种跨国组织,创建风险投资机制等等;信息革命时代高技术产业化有不同的情况与不同的问题,从我国现代化的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与论证如何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问题,应是本课程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第四篇 科学技术观
调整的思路
科学技术观是唯物史观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深入发展,它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活动,作为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联系环节;作为理论研究对象,是自然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的交叉领域,因而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的一个生长点,是“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极为重要的内容。
工业革命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特别是在《资本论》中,详细地分析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中的作用。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深刻的观点,这里略举其要者。
1.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如: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它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生产力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以致资产阶级对生产力的管理愈来愈不能胜任,等等。
2.关于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如:只有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实验和观察才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
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资产阶级没有科学是不行的。
科学不费资本家“分文”,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成为阻碍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愈来愈大的障碍,成为阻碍科学和艺术发展,特别是阻碍文明交际方式发展的愈来愈大的障碍,等等。
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已非工业时代同日而语,它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自然辩证法既然是一个开放的学科领域,它必须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来充实与丰富自己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有价值的成果,主要是:
1.科学社会学的发展。1935年默顿的《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开科学社会学的先河。他考察了英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及军事技术之间的关系,概括了现代科学的精神(普遍性、公有性、无偏见性和有条件的怀疑论),探讨了优先权在科学报酬中的作用等等。20世纪60年代科学社会学已经成熟,在默顿的影响下,出现了巴伯(B.Barber)、朱克曼(H·Zuckerman)、哈格斯特龙(WO·Hagstrom)、克兰(D·Crane)、斯托勒(N·Storer)等的著作。
2.科学学的发展。与默顿同时代的贝尔纳,则以《科学的社会功能》(1938)开创科学学的研究领域。贝尔纳考察了科学和贸易、工业、战争、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剖析了英国的科研组织、科学教育和科研效率等问题。到20世纪60年代,戴维、普赖斯、库恩等从不同的方向上发展了对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引进了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学,并结合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未来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奈斯比特《大趋势》与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的出版,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波传到我国,第三次浪潮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之说不胫而走,一股研究未来学的热潮在我国兴起。未来学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前景,以迎接急剧变化的未来提出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此早在197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就正式建立,此后不少高校举办了未来学基本知识讲座。
4.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这门学科的发展。在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学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一门综合性的、新兴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它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适应科学技术日益向社会渗透的历史潮流而迅速地发展起来。其学科领域实质上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因而这门学科的诞生,给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科设置结构等都带来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这门学科拓宽了理工农医科人才的人文知识基础,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人才的理工知识基础,对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培养激烈竞争环境下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在欧美高等教育结构中已经取得了相对独立的体制化的学科地位。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已经分别在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等学科中,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992年6月召开了“中美STS讲习会”,1994年初中国科协成立“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随着一大批新的STS机构的出现,高等学校中的STS教育掀起了一个高潮。
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1988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情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认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并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以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决定》把科学技术与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对科学技术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与政策。
在上述新形势下,有必要学习与借鉴国外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针对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几个重大问题来论述。
调整的内容
1.在第十四章“科学技术系统的结构”中,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首先阐明在科学技术这个大系统中,科学与技术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子系统。然后从科学的研究到应用过程和科学技术的社会化两个方面,论述科学技术的层次结构和网状结构。最后从质量互变的发展观,论述科学的发展模式与技术的发展模式。
2.在第十五章“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中,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指出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在社会结构中形成一个有其自身特点的共同体,即有其特有的目标、行为规范、奖励机制与社会分层,因而也就有其特有的组织形式与组织体制。必须根据国情,借鉴国外的经验,改革科学管理体制,制订支持科学发展的政策。
第十四章与第十五章,吸收了国外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学的研究成果。
3.在第十六章“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中,首先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阐明马克思的基本观点: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后论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急剧变动(托夫勒称之为未来的冲击),主要表现是:变数太多与不确定性。在这种新形势下,研究社会的发展必须有新的方法,这就是研究复杂巨系统的交叉科学方法。据此进行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三个重要领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军事政治)的预测。这一章借鉴了国外有关未来学的研究成果。
4.在第十七章“科学技术与世界的发展”中,由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首先阐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说明科学技术在工业时代与知识经济时代的不同内容与不同作用。然后着重阐述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两大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对此必须从全球的政治格局来考虑:经济全球化是大趋势,但它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知识经济是一个时代,知识的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它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综合国力。
第十六章与第十七章借鉴了国外有关未来学的研究成果。
5.在第十八章“科学技术与中国的发展”中,根据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首先阐明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上,所采取的基本方针与战略部署,根据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措施,然后阐明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上,国民经济结构各个部门(农业、工业、服务业与知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在第十九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教育改革”中,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形势出发,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的思想,落实到两个重要问题上: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有哪些新的要求;二是在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上,关于教育精神、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课程体系与社会环境应采取哪些重大的改革措施。
附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基本要求框架
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一、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二、内容: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系统自然观,研究自然界的系统与演化;(2)生态自然观,研究人和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方法论:(1)科学的本质(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科学划界);(2)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证明与科学发现);(3)科学方法(以数学方法为基础,系统科学方法为核心)。
3.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方法论:(1)技术的本质(人对自然界的能动关系,人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中介);(2)技术的发展规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4)技术方法(以自然科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工程方法为核心)。
4.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1)现代科学技术体系;(2)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3)科技发展战略;(4)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
一、历史:古代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与现代自然观。
二、创立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三、意义:现代科学技术,在“自然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这个动态的大系统中,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将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提高人的素质。
第一篇 自然观
引言:自然观既是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概括与总结,又是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章 系统自然观
第一节 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一、物质系统: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是指在人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二、能量:物质运动的一种度量,用它来描述物质运动的数量、形式和相互转化。
三、信息:与物质、能量相并立的范畴:从本体论意义上说,信息是指一切物质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包括物质内部结构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外部联系的结构和方式);从认识论意义上说,信息是关于物质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达或反映,是系统有序程度的标记。
第二节 自然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
二、自然界的层次结构: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三、自然界的再生产能力:自净功能,再生功能
第三节 自然界的运动形式
一、自然界系统的联系形式与运动形式
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三、运动形式的统一性
第二章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
第一节 自然界的运动与发展
一、自然史与人类史
二、科学分类的基础——自然界运动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三、技术过程的基础——自然界运动形式的转化与守恒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
一、系统的状态
二、系统演化的方向性:可逆与不可逆;进化与退化
三、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
四、自组织中的相干性与协同性
第三节 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
一、矛盾是自然界运动与演化的基本动力
二、自然界的演化方式——渐现与突现
三、自然界的演化的循环特征
第三章 生态自然观
第一节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一、自然界是人及其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界的长远影响
第二节 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的形成与发展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
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加深了人和自然的对立
三、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
1.生态学
2.生物科学技术
3.社会科学技术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人工自然是人与自然界的中介
一、天然自然
二、人工自然
三、生态自然
第二节 自然界的再生产
一、自然界的自净能力
二、自然界的再生能力
第三节 经济的再生产
一、农业经济的再生产
二、工业经济的再生产
三、信息经济的再生产
四、服务业经济的再生产
第二篇 科学观
引言:科学理论的本质(创新)与特点(以归纳为主的方法让位给探索性的演绎法);科学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逻辑证明与创造发现二者不可分割)。
第五章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特征
一、科学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科学方法(性质、类型与地位)
二、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
第二节 科学认识的要素与过程
一、科学劳动者、科学仪器、科学对象(物质、运动、运动方式)
二、形成科学理论的过程
三、发展科学理论的过程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结构
第六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科学问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第二节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抽象、概括、分析、综合)
第三节 科学理论(逻辑证明)
第七章 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形式
一、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及联系
二、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1.直觉(“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
2.想象(“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3.灵感(“灵感往往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出现的‘顿悟’现象”)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过程
一、类比
二、模型
第八章 交叉科学方法——数学方法
第一节 数学方法的特点
第二节 公理化方法
第三节 数学模型方法
第九章 交叉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第一节 系统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功能模拟法
第三节 结构分析法
第四节 信息方法
第三篇 技术观
引言:现代技术理论的特征与方法(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实际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现代技术理论在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的重大作用。
第十章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
二、技术的价值——技术中性论
三、技术的活动过程——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
第二节 技术科学的方法
一、技术科学方法的本质特点
二、技术科学方法的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
三、技术科学方法的一般程序:
1.逻辑思维:确定研究课题,掌握有关资料
2.创造性思维:运用科学规律进行探索;建立数学模型;仿真
第十一章 工程技术的方法
第一节 工程技术方法的本质特点
第二节 工程技术方法的程序
一、技术的发明构思
二、技术方案的设计
三、技术方案的试验与实施
四、技术方案的评价与预测
第三节 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
一、系统工程方法
二、系统建模、系统仿真与系统分析
三、系统评价与决策(技术评估、技术预测与决策)
第十二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内容与模式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实质与过程
一、技术创新是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商业应用
二、技术创新过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内容
一、科技创新
二、组织创新
三、管理创新
第三节 技术创新模式
一、技术拉动模式
二、市场推动模式
三、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式
第十三章 高技术产业化
第一节 高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高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工业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三、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化的历史经验
一、工业研究实验室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研究与开发部门在信息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
一、制订高技术发展战略
二、我国高技术研究的政策与措施
三、高技术产业化的条件、组织与实施
第四篇 科学技术观
引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特征与内容(科学技术体系、大科学、大技术);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渗透是全面的(社会的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的社会化)。
第十四章 科学技术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一、科学是精神生产力
二、技术是现实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
一、层次结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
二、网状结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的网络结构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一、科学发展模式:科学进步与科学革命
二、技术发展模式: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
第一节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
一、共同体的目标、行为规范、奖励机制与社会分层
二、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学派、学院、学会
第二节 科研组织与科学技术体制
一、科学技术研究组织:以研究与发展为中心
二、科学技术领导体制:集中型(金字塔)与分散型(矩阵式)
第三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支持
一、科研经费
二、科学技术信息
三、实验技术装备
四、科学技术人才培养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
一、工业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工业科学技术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引起的未来学思潮
一、未来预测的基本原则——不定性、条件性、信息库
二、未来预测的基本方法——交叉科学方法
第三节 未来研究的领域
一、社会经济预测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二、科学技术预测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
三、军事政治预测与军事发展战略的选择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与世界的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工业时代的科学技术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兴起
一、知识与发展
1.知识在现代生产力组成要素中的地位
2.知识生产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知识密集型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与中国的发展
第一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
一、中国科学技术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三、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部署
四、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观是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1.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服务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九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教育改革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教育的要求
一、全球争夺人才的态势
二、我国人才的现状与对策
第二节 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人才的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
二、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
一、课程体系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二、教学方法要突出创造性思维
三、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四、创造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标签:自然观论文; 科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辩证关系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系统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