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泓瀚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建筑工程桩基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分析,探讨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方法,为施工单位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近几年,我国民用建筑量一直处在递增状态,所以建筑工程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施工技术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性条件,在实际的操作中,桩基是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的基本保障,具有调节沉降、承载力强的特点,尤其是在软基基础上建设大型建筑工程时。但在目前的桩基施工中还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桩基施工技术的分析,总结桩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一、桩基础内涵
桩基础(如图1所示)是通过基桩与桩顶连接处所构成的承台发挥作用,低承台部分的桩身埋在土中,与土体进行充分接触,搞成台部分裸露出地面,承台底在地面的上方。桩基础技术主要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上,尤其是在地基较差、较软的施工区域,桩基础技术能够满足建筑对地基强度的需求,保证建筑质量[1]。
图1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特点
首先在桩基础施工中,坚固持力层的群桩承载力较强,可以承受高层建筑竖直方向上的荷载,竖直方向上的单桩也具有较强的刚度,在受到自身和建筑荷载影响时,不会因地基条件出现下沉,从而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同时,如果桩身穿过的是液化软基层,那么基岩层已被固定,当遭遇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时,土层会明显的沉降[2]。但通过桩基础技术,桩基具有良好的抗拔性和抗压性,为地基的稳定性做出保障,避免发生建筑倾斜或沉降现象。其次,桩基群的每一根单桩都具有较强的刚度,可以承受建筑物来自不同方向的荷载压力和力矩,使建筑物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最后,桩基础技术能够改善土层或岩石松软地区的地质调价,降低突出的松软程度,使建筑地基具有良好的承压力,能够承载建筑物的总体重量,防止建筑物出现倒塌或下沉的情况。
三、桩基础的选型与应用
(一)桩基础类型选择标准
桩基础具有较多的桩型,每种桩型都有自身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桩基的适用范围给予更多的重视,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选择桩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外加荷载,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荷载是决定桩基实际承载力的重要数据;二是关注地质条件,在施工中建筑过程现场的水文情况、地质条件、桩基深度都是实施桩基础技术的影响因素,需要通过精准的计算,在考虑经济条件基础上,决定技术结构和撞击承载力;三是重视施工的环境条件,实施桩基础技术要重视周围环境对施工的实际影响[3]。如果在打桩过程中出现噪音、油污等对实际环境造成影响,尽可能的不对群众的生活造成影响;四是重视工程造价、机械水平等要素,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满足现场的施工需要,如果需要借用设备,则要考虑是否在工程成本资金承受范围内;五是重视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难免会发生紧急情况,尤其是在人工操作下,施工进度会减慢,这时要看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如工期、进度等。
(二)桩基础的使用范围
桩基础技术目前已收到各类型建筑形式的青睐,如粮仓、工程、高层建筑等,都会对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具体、严格的要求,在具备精密设备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振动对建筑结构带来的负面硬系那个;同时又能严格的把控沉降值。在高耸建筑施工中,主要通过桩基础来降低建筑物产生的水平力和拔力,避免建筑物发生倾斜。在特殊地质条件或软基建筑物施工中,桩基础可以充当建筑的防震结构,当地基下部坚固上部比较松软时,桩端主要进入松软地层,这时应该注意桩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通过软土层后将荷载直接传送给坚固层。总体上来讲,建筑工程桩基设计应能够满足地基对承载力的要求,和地基变形的条件[4]。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桩基不能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因此,在实地勘察阶段过程中,应全面掌握相关数据,制定合理的桩基施工方案。
(三)常发生的桩基质量问题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混凝土、木材、钢材等材质进行桩基建设,建设完成后通过沉桩的机械设备将其打压到地基的坚固层中,也可以通过先在地基上打孔后进行浇筑的方式,将混凝土浇筑成桩基施工要求的柱状,从而提高地基对重量的承载能力。通过实际的施工调查发现,影响桩基础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有工程地质勘查不满足实际要求、桩基础设计尺寸与建筑工程要求功能不想适应、桩基施工不符合施工规范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快速的排除安全隐患行为,才能保证桩基础质量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5]。
(四)桩基浇筑施工技术
首先,在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应按照桩基所需强度进行调配,混凝土的坚固程度要达到施工要求。同时,在混凝土减半过程中,应采用集中搅拌的方式,如果进行分散搅拌,混凝土则不能达到标准的和易性。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泌水、离析或流动性下降的问题,因此,必须从配比步骤就开始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应在规定的范围内送达[6]。其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导管没有良好的密封性,漏水脱节等现象会终止混凝土浇筑,对浇筑效果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定时检查导管的密封情况。最后,在正式的进行浇筑中,浇筑导管位置应摆放正确,不要彻底的将导管内部的混凝土浆全部排除。另外,在运输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工作人员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同时,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协调现场的浇筑工作,保证浇筑质量。通过组织专人进行沪宁图浇筑检测和监督,方式混凝土出现局部初凝,或桩基表面出现施工缝隙的情况。并且通过专业的测量设备判断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浇筑质量。
(五)打桩施工技术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中,打桩是一项重要的施工程序,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准确的对打桩位置进行判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断桩、接头分离或桩身倾斜的问题,那么桩基础的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土体局部出现隆起或入土距离不满足桩基的要求,则是由于打桩技术人员没有对打桩进行补桩和补沉;当如果桩基产生倾斜却没有发生断裂,则是由于不合理处理开挖基坑层造成的。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操作人员应对开挖后的局部基坑进行重新处理或纠偏,采用千斤顶等设备进行位置调整。如果出现设计制作承台尺寸与构造要求标准不符合的情况,那么桩基的最大承载力也就不能满足建筑的要求,这是由于技术人员在承台尺寸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桩基的自己荷载,以及桩基自身质量对天然地基承受能力的硬性[7]。如果在沉桩的过程中,遇到不规则的坚硬障碍物,可能是由于桩身出现倾斜导致的。在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二次沉桩的方式,调整桩基的尺寸和预沉位置。如果发生沉桩深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那么极有可能发生断桩事故。对此事故应采取缩短桩身长度或增加桩基数量的办法。将粉砂层作为地基的持力层,调整沉桩参数和桩型进行整体控制。
四、桩基础质量控制要点
首先要检测原材料是否符合施工标准,桩基础施工中应排设专人对桩基施工的水泥、钢筋、砂浆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水泥的浓稠度、凝结时间、稳定性、抗压能力都符合施工要求。对钢筋进行冷弯测试,保证其强度符合建筑施工使用。对于砂浆和石子应监测含水量和硬度。其次,钻孔过程中要反复的进行测量、核对、检验,钻孔之前通过准确的计算定位桩位,并且要计算桩位打孔的深度、直径以及所需的沉浆密度,保证钻孔的精准性。根据实地考察的地质报告,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地质变化或持力层的深度不符合施工要求等情况,应适当的对持力层进行加深,在原有基础上加深0.8m至1.2m较为适宜,从而保证桩基符合设计的承载能力。最后,要对钢筋笼的强度和牢固度进行检测,在焊接、下笼以及长度选择上都需要系统的检测,钢筋长度不能超过5.5m,否则将焊接错位,各钢筋的轴心要出在平衡状态,避免挂笼现象的发生。可以将钢筋笼制作成喇叭的形状,这样钢筋笼的牢固性更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柱基础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施工中尽最大可能避免突发问题的出现,同时设计部门、监理部门应积极的展开讨论,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桩基施工,从而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参考文献:
[1]牛正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传播,2014,24(17):178-178,189.
[2]黄保运.浅谈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4(17):75-75,79.
[3]傅彬彬.试析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33):266-266.
[4]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5(24):100-101.
[5]王佳,余海钰.试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7(21):82-82.
[6]黄晓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作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22(23):69-69.
[7]张俊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3(21):3206-3206.
论文作者:范须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建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