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施工电梯安全事故论文_黄勇

如何预防施工电梯安全事故论文_黄勇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公司广西分公司 5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施工工地也越来越多。施工电梯也称外用电梯、(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将人或物料在大范围内进行垂直升降和搬运,是危险性较大的建筑工程机械。施工电梯一旦发生事故,伤亡惨重。因此,要加强对施工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保障其安全运行,从而预防施工电梯折断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电梯检验;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引言

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对电梯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保、检验等进行了严格规定。国家颁布了相关标准和规章,但这些标准和规章只侧重了电梯的使用安全,而对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维保人员的人身安全,均较少涉及。由于电梯的检验工作是一种动态的、综合的、全方位的过程,许多检验过程往往是在电梯运动的状态下进行的,而由于检验员、维保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以及工作经验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在检验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人员伤害、设备损坏事故。因为检验的本身就是对安全进行检验,一旦在检验中发生安全事故,产生的影响极坏,甚至危害特检事业的声誉,故检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特种设备检验单位必须加大对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工作。

1电梯运行的原理与可靠性

电梯曳引钢丝绳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通过电动机变速带动曳引轮转动,靠钢丝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牵引力,实现轿厢与对重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的目的。固定在轿厢下的导靴可以保证轿厢在导轨上进行往复运动,防止轿厢运行中偏斜或摆动。轿厢与对重由补偿链连接,补偿曳引钢丝绳在运动中的重量和张力的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更加稳定,进而使轿厢更可靠的停靠。电气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完成选层、平层、照明、测速等工作。

2预防电梯问题的对策

2.1健全电梯检验制度

检验制度的欠缺是当前电梯检验中的主要问题,对检验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规范进行带来了负面影响。尽管监管部门已经对特种设备的检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各检验机构在相关制度的建设中存在着滞后性。因此,检验机构要重视电梯检验制度的建设,并从以下两点出发,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注重制度的操作性。检验制度必须具备操作性,否则很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建构机构在制度建设中要将条文内容具体到操作细节上,形成完善的电梯检验操作规程;其次,严格制度的执行力。检验机构要加强制度执行的效力检查,对违反检验制度的检验人员予以批评,屡次违反则应取消从业资格。

2.2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电梯检验过程中,对参与检验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法》,检验前要对检验中的不安全因素,要事先进行控制。大力推行特种设备检验全员,用好、管好、维护、保养好防护用品、检验仪器设备,确保在检验过程中的安全。把电梯检验和生产安全一起抓。对电梯检验的管理、岗位安全教育、防护用品配备与穿着、检验仪器设备配置、检验过程安全交底与现场监控,统一进行安排部署,而不应将检验与安全管理截然分开。电梯检验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检验机构的领导重视,同时发挥检验员工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全员安全管理意识,与使用单位、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共同配合,实现检验安全管理。

2.3建立健全电梯监督管理制度

首先,每部电梯需配备专门的维护管理人员进行日常性检查,以便能及时发现电梯在日常使用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通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由专人监督电梯的日常清洁保养情况,以保证给电梯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对于电梯运行的关键电气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重点检查,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大、中型全面检查和监管,主要内容包括电梯各部位的拆洗、调整、加润滑油,以及涡轮减速机油箱更换新油、清洗情况等;还要定期检测曳引机钢丝绳的张力均匀度;对机房电器设备、电路板等清洁工作。

2.4强化检验操作水平

检验操作不科学是电梯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它不仅会导致电梯检验无法取得预期的目标,也极大地增加了电梯检验中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从以下三点出发强化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水平。首先,规范性。电梯检验作业要遵循相应的流程,规范性是保障电梯检验安全性的有效方式,检验人员要加强电梯检验技术的规范性学习,确保电梯检验作业的标准化。其次,先进性。电梯检验技术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中,采用新技术是电梯检验的发展趋势。检验人员要及时学习各种新技术,规避因技术落后而导致的检验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最后,熟练性。熟能生巧,熟练地掌握电梯检验技术既是提高检验效率与质量的客观需要,也是规避安全风险的必然要求。检验人员要加强平时的技能训练,不断提升检验操作的熟练性。检验操作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控制电梯检验中的事故发生率,意义显著。

2.4抓好电梯检验过程安全监督检查

为了保证检验的安全,必须落实现场检验的安全监督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检验中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以人为本”方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检查。识别检验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采取纠正措施,确保检验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5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检验人员的安全问题是电梯检验中的常见问题,也是电梯检验中最为严峻的问题,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检验人员人身伤害。因此,检验人员必须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将自身的人身安全作为电梯检验工作的第一要义,提高安全防护能力。首先,进入待检电梯前,检验人员要打开层门,查看有无异常现象,确认无异常后进入轿顶按下急停按钮。同时,为了避免电梯开关失灵而被困顶层,检验人员在试急停开关时要打检修下行;其次,检验人员在进入底坑作业时,要确保身体位于轿厢的有限面积下方,以免轿厢部件,如护脚板、电缆等对检验人员造成伤害。电梯出现撞击现象时,检验人员要尽可能蹲低,最大限度降低因撞击带来的伤害;最后,检验人员要合理选择离开底坑的时机,不能在电梯离得过近的时候离开,以免出现意外事故,而应该在电梯离得比较远的时候离开,且在离开时不能撤销电梯检修运行的状态。安全无小事,检验人员要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技能的训练,切实提升电梯检验作业的安全性。

3加强对电梯的日常巡检及保养工作

不断完善电梯维修与保养的有关制度,确保电梯始终能够安全运行。有关电梯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电梯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及电梯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等。电梯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工作,同时必须持有获得了劳动行政部门认可的“特种行业操作证”。这种证件是上岗必备的,而且必须经过定期审核。在电梯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性巡检,尽可能地切断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祸根。

结语

希望管理人员严格要求相关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经常检查施工电梯运行的情况;乘客文明乘梯;电梯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维保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与汇报。希望国家也多推出一些政策,鼓励相关部门提高安全乘梯知识和急救知识宣传力度。电梯安全靠大家。希望电梯行业蓬勃发展,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张团辉.电梯检验常见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机械,2013(08):122-123.

[2]刘晓冀,谭剑.电梯定期检验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289.

[3]吴琼.关于电梯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C].探索科学学术研讨会,2016.

论文作者:黄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如何预防施工电梯安全事故论文_黄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