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科学不同于传统分科教学模式,科学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较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掘生活知识这一巨大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知识、实验带入课堂,将课堂知识融入生活中并升华科学教学效果。本文我与大家探讨初中科学中生活教学模式该如何优化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呈现各学科领域相互渗透和联系,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和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为学生认识和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
因此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其实是学习综合的技巧,科学通常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加强初中科学课的生活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学生通过生活学习科学,通过科学回馈生活,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来完成科学任务的学习,在生活实践与科学理论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发展其综合学习能力。
仔细研读科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有着众多接轨之处,科学教学较之于传统的理科分科教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实践要求,这意味着初中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拥有着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生活。教师理应把握机遇,巧妙利用生活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初中科学教学质量。
一、生活知识融入课堂教学,生活延伸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科学知识多来源于生活,却在内容上有所升华与精简。学生在进行科学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些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容易产生一种排斥感,进而导致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如何让科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活知识便是抽象科学知识的“模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知识融入可课堂教学,利用甚或延伸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对于尚未形成严密空间思维、逻辑思维的多数初中生而言,抽象难懂的教材知识是阻碍学生提升自我科学能力的最大障碍物。而生活中许多事物包含着教材内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尝试引入课堂,具体化抽线的概念,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升教学质量。如我在进行《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教学过程中就遇见了瓶颈。学生对于这些简洁、抽象的句子一脸茫然“汽化是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液化是气体直接变成液体的过程”学生对于这些过程表示并不清楚,对于“升华是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更是不知所措。这对于科学教学进程的推进十分不利,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这些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我决定将科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当讲到汽化与液化过程中我为学生举了一些列子。“夏天往地上洒水不一会地上干了同学们能说出为什么吗?”“冬天你往玻璃上哈气,玻璃上会形成水珠。这又是什么过程呢?”通过这种问答式的教学模式将课本内较为抽象的概念引入到生活知识当中,利用生活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具体了解了汽化、液化等基本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课堂积极性、提升了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科学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知识的一种提升与精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认识到生活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重要联系。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通过生活常识的延伸变得具体化,有效降低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难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生活小实验走入课堂教学,小技巧达到大效果
实验是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印象、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对于多数初中生而言,唯有学生眼见过的知识才能更长久的印在学生潜意识内。初中科学教材内容中多次涉及生活小知识、小实验,教师可以通过让生活当中的科学小实验走进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利用生活小技巧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科学能力。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实验较之于古板的知识教学有着生动有趣的特点,多数学生更倾向于自己动手去感受,而并不是别人说的是什么便是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生活当中小实验,提升学生科学课堂上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如我在教学《生活中的水》过程中就认识到水这一教学资源的易得性,于是我通过在课堂上利用水做实验提升学生对于水性质的了解程度。当天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在水中放一定量的油进行密度对比,为学生阐述有关水的密度知识;通过将木块放在水面为学生解释水的浮力;通过将木块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为学生阐述水的压力。通过制作盐水、糖水,冷却盐水、糖水为学生解释物质在水当中溶解与结晶情况。通过水这一简单的生活实验学生对于有关于水的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提升了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了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生活动中不乏良好的实验用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善于发现生活当中的小实验,用过适当的生活小实验引进课堂提升初中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三、带领学生实际探索生活,科学回归生活升华教学效果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最终服务于生活,教师应认识到初中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能力来服务于生产生活,而并非仅仅获得高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活实践,升华科学教学效果。
初中生需要扎实的基本知识但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际能力,光说不练的教学模式终究只是假把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生活探索,让学生将“假把式”应用在生活中变成“真把式”。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外衣——大气》过程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感受生活当中的天气去加深学生对于天气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植物的一生》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绿豆苗养殖实践,提升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程度,进而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生活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亮点。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生活知识的探索,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并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利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切实提升初中生科学综合能力、提升初中科学教学质量。
结语:初中科学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它对于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科学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与学生接轨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觉生活中的知识,通过生活知识融入课堂、生活实验带入课堂、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来提升初中科学教学质量,同让科学服务于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戴小雁. 初中科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研究[J]. 学周刊, 2017(5):132-134.
[2]徐海波.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4).
论文作者:何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6月总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初中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6月总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