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Style》流行的社会文化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蕴论文,江南论文,社会文化论文,Styl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03(2013)04-0104-04
2012年,一首名为《江南Style》的韩国歌曲在全球迅速流行,其MV中的骑马舞凭借着搞怪夸张、简单易学等特点被全世界人争相模仿。《江南Style》为何能够流行?除了在音乐以及传播手段上的成功之外,一首歌曲要想流行,还要能够迎合某种社会心态,才可能引起广泛共鸣。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江南Style》所表达的是韩国社会怎样一种心态?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土壤催生了《江南Style》?《江南Style》所传递的文化符号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迎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一、《江南Style》表达了新兴中产阶层的自嘲
《江南Style》中的“江南”指的是位于首尔市汉江以南一个名为“江南区”的区域。首尔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汉江以北,汉江以南一点到上世纪80年代都是农田和荒地,这一地区的飞速发展是“汉江奇迹”时代韩国压缩式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江南的经济成长是令人眩目的,也是浮躁的,从一开始就是富人们进行房地产投机的乐园,培育过很多一夜暴富的新贵阶层,也发生过大型商场因为建筑质量不过关而垮塌的悲剧事件。今天的江南区聚集着很多高学历的城市新兴中产阶层,物质主义与西方文化是江南区的文化特征。现代社会也是消费社会,人们通过消费来实现与社会下层的身份区隔,来表达自我。新兴中产阶层是消费的主导人群,他们过着所谓的高品质生活,但也需要为此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样的生活中,人成为资本的奴隶,在不断压抑自我以获取物质、不断用物质表达自我的同时难免感到迷失、空虚和疲惫。《江南Style》是对这种生活的嘲讽。
《江南Style》的歌词描述的是一个男人与女人搭讪的场景。主人公自称有江南范儿,反复呼唤着“嗨!性感女士”。歌词中的女人在端庄与性感之间不断转换,白天优雅贤淑,夜幕下却有着火热的欲望。歌词中的男人在稳重、智慧与放荡不羁之间不断转换,白天也会附庸风雅地喝咖啡,夜幕下却有着狂野的心。这种行为反差揭示的是现代社会里的角色扮演与自我分裂,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又时而希望逃离自己的角色。这首歌歌词虽然隐讳,但却以性为主题,传递着放荡不羁与空虚。MV的场景不断在完美的上流生活与现实日常生活之间转换,美女沙滩转换为住宅区内儿童游戏的沙地,美女、红地毯和彩带转换为停车场和纸屑,眩晕的夜总会转换为摇摆的公交车,高档泳池转换为大众浴池,豪华椅子转换为厕所马桶,各种滑稽场景不断讽刺着人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骑马场景以及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咖啡则为“江南式高尚生活”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在调侃西式高尚生话的同时又讽刺了韩国人的文化自卑。
创作《江南Style》的歌手朴载相出身富裕家庭,曾经有美国名校留学的经历,但却中途退学、吸食过毒品、因为不诚实服役而被法院判二次参军。歌手成长在富裕的环境中,但却不是精英社会承认的“好孩子”,而是“问题青年”。在俊男美女如云的韩国艺人圈中,他的外在形象也显得滑稽怪诞。朴载相的个人形象非常适合演绎《江南Style》,韩国人很容易从他的自我嘲讽、自我丑化中读到空虚与叛逆。
二、《江南Style》抒发了韩国社会对两极分化的不满
《江南Style》在韩国社会内引发广泛共鸣,是因为它对上层生活的滑稽描述也撩动着为生计奔忙的普通民众的辛酸与不满。这首歌的MV带领人们围观和揶揄上层社会,抒发了中下阶层对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破产以及阶层固化的不满。韩国经过50年的经济发展后,阶层固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江南区是中上阶层聚集的典型区域,这里的房价在首尔市最高,持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58.72%,高于首尔市平均水平两倍[1],有很多有名的课外补习班和优秀中学,名门大学的入学率明显高于首尔其他地区,更高于韩国的其他城市。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相互转化会使资本不断集中到少数人群,使阶层在世代之间传承,从而加剧阶层固化现象。在韩国,江南区就是典型的富人生活空间,财富在这些家庭的世代之间传承,中下层很难进入其中。在普通韩国人眼中,江南区是金钱、权力、海归、美女、世界名牌、贵族消费与名校汇集的地方。歌曲以《江南Style》为主题,韩国人马上会联想阶层问题。当一个社会的阶层上升通路畅通时,即便存在收入差距,人们也会感到社会是公正的,不满就会比较少。但是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民主改革停滞不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这些因素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但阶层上升越来越困难,而且中产层大量破产,贫困人口比例不断上升,阶层矛盾日益突出。
韩国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财阀”①垄断,其中前五大财阀三星、现代汽车、SK、LG和乐天的规模尤其庞大,2010年五大财阀的销售总额占韩国GDP的55.7%②。考虑到这些财阀还广泛涉猎金融业,财阀周围还聚集着大量供货商,五大财阀总裁的亲属往往是其他财阀集团的总裁,可以说五大财阀家族左右着韩国的经济命脉。韩国的财阀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广泛涉猎各种产业,既垄断原材料市场又垄断销售市场,使中小企业难以生存。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财阀更多的吸收了来自全球的资本,在海外大量投资,使用全球的廉价劳动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拉动韩国GDP增长的主力,但是这种增长却无助于国内的民生改善。为了提升其全球竞争力,财阀不断要求中小企业为其提供廉价的产品和服务,榨干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财阀企业带头打破终身雇佣的传统企业文化,提高“非正规职”③雇员的比例,工作岗位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韩国劳动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2002年到2012年间,韩国低工资④收入者在被雇佣劳动者中的比例徘徊在23~27%之间,大大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值(2010年16%)。[2]与此同时,企业退休年龄不断降低,人们为老后生活做准备的时间大大缩短。年轻人的经济自立也越来越困难,2010年韩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51.9%[3],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20~29岁年轻人的失业率一直是总人口失业率的两倍多,而且就业者中“非正规职”的比例很高。今天的韩国年轻人被戏称为“88万韩元世代”,88万韩元在韩国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很多人租住在狭小的屋顶阁楼,结婚和生育年龄不断推迟。韩国统计厅数据显示,韩国2011年的相对贫困率⑤为15.2%,而1997年这一数值是8.7%。一方面是很多韩国人对未来丧失信心并感到恐慌,一方面是富裕阶层的资产迅速增加。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1997年韩国基尼系数为0.264,2011年上升至0.313。
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的中产阶层迅速流失。当年的金融危机中,很多失业的中产阶层以房产为担保向银行贷款投资创业,但两极分化造成国内消费市场持续低迷,财阀的触角不断延伸,大部分人的投资以失败告终。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再次席卷韩国,韩元迅速贬值后,市场在外的大企业迅速渡过难关,但韩元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攀升,国内物价上涨,国内消费市场萎缩,中小企业与中低收入家庭又经历了一轮破产。韩国统计厅的数据显示,2011年韩国中产家庭的比例下降到64%,但人们的自我感觉更加悲观。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2012年8月国民的认知中产层占总人口的46.4%,50.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低收入层,19.1%的被访者认为最近5年阶层地位下降了,98.1%的人认为今后阶层上升移动很难。[4]
经济环境的恶化以及悲观的社会氛围导致社会质量急剧下滑,社会质量下滑又使社会不满更加迅速积蓄。韩国的自杀率在过去10年里翻了一倍,在OECD国家中排第一,超过癌症,成为韩国人第一大死亡原因。离婚率在2011年达到47%,仅次于美国和丹麦,其中因为经济原因离婚者的比例不断攀升。出生率在2011年仅为1.244,在OECD国家中倒数第一。韩国的社会舆论不断对这些恶劣的经济社会数据进行口诛笔伐,悲观不满的情绪不断蔓延,而2008年上台的李明博政府却推出了很多有利于财阀的经济政策,强化了对互联网舆论和街头示威等民众意见表达渠道的管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中下层的愤怒。与此同时,2008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促使很多国家重新思考“社会公正”问题,这股风潮也吹到韩国,2012年的韩国总统大选中,公正与经济民主改革成为核心议题。今天的韩国社会积蓄了失望与愤怒的负面感情,而《江南Style》正是对这种社会心态的表达。
三、戏虐与自嘲是韩国传统民间音乐舞蹈抒发负面情绪的方式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情绪表达方式。朝鲜半岛位于几大强国之间,多战乱,而且山地居多、土地贫瘠,特殊的地缘政治和自然地理环境使这个民族的文化具有浓烈的悲情色彩,而戏虐与自嘲是民间歌舞艺术中用于抒发愤懑与悲哀的惯用表达方式。
学者们普遍认为韩国人有一种特有的心理特征,叫做“恨”。韩语中“恨”的涵义与汉语中的恨字不同,是一种长时间聚集在心中的难以排解的挫折感,包含着委屈、悲伤、愤怒、自虐、饶恕等复杂感情。有学者指出,韩国人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恨”:一是受到不正当的差别待遇;二是物质或者感情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三是人们处于第一或者第二种状态下,而且因为某种不可控制的力量而无法实现自身的诉求。[5]朝鲜半岛的民众长期以来有着“恨”的历史经历,怨恨、绝望以及希望抚平伤口的强烈愿望等复杂情绪不断积蓄在整个民族的记忆中,对于韩国人来说,“恨”是遗传,是不可变质的民族心像体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演化后,“恨”成了存在于韩国人心理深处的固定情感活动模式。
韩国的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着抒发“恨”的功能。社会上层经常通过“情恨诗”、音乐等非常节制的方式来沉吟、玩味遗憾之美。而作为社会下层,更多的是通过其有爆发力的音乐和舞蹈来发散心头之“恨”。此时的“恨”通过到“叹”,升华到“情”,“愿”,借助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疏散排解“怨恨”,从而由“结”到“解”,由“断念”转化为“希望”,是具有双重复合型的“恨”。一般认为韩国人的“恨”不会转化为希望之类的正面情绪。例如韩国人在遇到“灾祸”时有请神婆跳大神的民俗传统,跳大神时的舞蹈追求一种极其投入、亢奋、忘我乃至灵魂出窍的状态,韩国人称之为“Shinming”,“恨”与“Shinming”是两种正相反的情绪,韩国人通过感受“Shinming”来疏散“恨”的情绪。“盘瑟里”、“四物游艺”等民间音乐都追求产生“Shinming”的效果。在韩国民间艺术假面剧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是由民间艺人戴着面具常装扮成地主、巫堂(韩语称mudang,类似中国“跳大神”的人)、花和尚(确切地说是破戒和尚),或丑陋的妻子、情妇、小人等形象,以滑稽的动作、夸张的扮相、嘲讽调侃的台词进行唱诵、表演和舞蹈,揭发和嘲讽统治阶级的政治矛盾及社会阶层中的丑陋显现,从而宣泄怨恨愤懑、排忧解闷。表演时整个村庄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观赏,参与性极强,在观看表演时观众可大声发表意见,感受并体验这种“恨”,引发强烈普遍的共鸣。在结束时观众可以涌入空地和着尖厉的小号声以粗犷有力的剧中舞蹈方式起舞,身体力行的共同宣泄、疏散“恨”的情绪。
今天的韩国人依然喜欢火辣劲爆的舞蹈,很容易消化摇滚、说唱以及电子乐等音乐潮流,并认为能够从中体会到“Shinming”。韩国的民间歌舞经常通过戏虐和自我丑化的手法来抒发“恨”,在这些艺术情节中,主人公由于无法抵抗外在的施害者而自虐,把嘲讽的矛头指向自我。韩国学者金龙云认为韩国古老的“处容舞”就诠释了一种典型的“恨”之心理活动:有个叫处容的人回家后发现妻子被鬼神霸占,他想跟鬼神斗,却不是鬼神的对手,想哭又觉得自己太可悲。他恼怒而大笑,最终还是唱着歌、跳着舞离开了自家院子。韩国传统舞蹈中的“残疾人舞”也是典型的对“恨”之情的表达。舞蹈表现的是身世凄凉的残疾人乞丐,但他又唱又笑,笑声中都是泪水。这种舞蹈因为能够引发韩国人的共鸣而在民间广泛流传,经常在集市和村头上演。《江南Style》虽然以现代西方音乐元素为载体出现,但音乐中令人兴奋的爆发力以及揶揄自嘲的表达方式都是韩国传统民间歌舞艺术中抒发愤懑与悲伤情绪时惯用的表现手法。在韩国人看来,《江南Style》不仅仅是颓废和搞笑,它用韩国人所熟悉的叙事方式安慰了当前韩国社会里广泛存在着的挫折感。
四、《江南Style》在全球流行的原因:兼具后现代文化符号与受众心理需求
文化的跨境传播中存在着“文化打折”现象[6],由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的不同,其他国家的受众不可能接受到《江南style》所具有的全部社会文化意义。“江南风”能够在全球流行,除了其音乐形式紧跟世界潮流之外,还因为它具有后现代文化的语言符号,这种语言使其能够与其他社会沟通。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韩国社会,其文化审美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共通之处。《江南Style》与近年来风靡美国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其传递的颓废、冷笑、反潮流、叛逆等符号也契合后现代社会普遍的文化心态,同时它还顺应了当下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需求。在“全球一体化”狭击下的现代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生存压力也愈来愈沉重,亚洲还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群体在这个社会中日益处于一个边缘位置,他们在竞争激烈、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生活中经常遭遇挫折而丧失对未来的信心。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压生活让很多人感到厌倦无力,于是常有一种抵触却又不知道如何反抗的“无力感”。基于对现实生活的“疲惫”和“无聊感”,更多的人乐于参与到搞怪、调佩、扮丑等方式中寻求快乐,将自己从繁忙无趣的高压生活中解放出来,暂时性地填补空虚寂寞,释放那些茫然、孤独与危机感。我们从近十几年来的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都不难发现各种各样具有恶搞性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其中大部分是为了“快乐”本身。就像《江南Style》一样,MV中充斥着令人捧腹的夸张与搞怪,歌曲的节奏明快清晰,舞蹈更是强劲有力。其中“鸟叔”凭借浑圆饱满的体态所跳的骑马舞步具有独特的辨识度,滑稽幽默的舞蹈动态,即简单易学,又恰好迎合了当下人们为适应紧张繁忙的社会生活,所选择的轻松享乐的娱乐态度,搞怪揶揄中传递出“空虚无力感”与“快乐至上”生活状态。当下《江南Style》的传播已经发展到全球的“恶搞模仿阶段”。网上流传火爆的版本包括:奥巴马版Style、军舰版Style,伦敦版Style、印度Style、校园版Style等。引发了世界各地网民的纷纷模仿与改编热潮,绝对算得上是全球范围的“恶搞文化”盛宴。人们通过参与改编、融入自我意识的创造,体验着娱己娱人的狂欢,分享着令人愉快的共鸣,暂时将工作、学习、人际生活方面的紧张与压力抛诸脑后,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精神喜好,让生活更加丰富滋润。
《江南Style》迅猛的席卷全球,无论你是高度认可也好、坚决反对也罢,还是深度迷惑……总能不经意间听到《江南Style》的动感节奏。一方面它具有与世界沟通的艺术符号,并能较好的立足于本国的问题意识和本土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它与当下人们的审美态度、文化需求相适应,引发全球不同社会人群的争相效仿,曾荣登英国、美国、巴西、比利时等30多个国家ITUNES单曲榜单第一名,闯入美国《公告牌》杂志音乐排行榜前100名,点击率突破3亿,创造了新的吉尼斯纪录。从这个角度来说《江南Style》大获成功。
收稿日期:2013-04-25
注释:
①学者们对财阀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大致认同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集团就应该称作“财阀”:集团的所有权以及经营权都集中于总裁、总裁的家庭成员或者其亲属;集团下属公司涉及多个产业领域;集团内部的经营结构为中央集权式,存在一个统筹管理整个集团的部门,子公司下又有孙公司;子公司之间通过循环出资等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资本与商品会在集团内部流动,子公司服从整体集团的利益;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
②数据来源:韩国银行,《企业经营分析》2011年卷。
③韩国把两年以下的短期合同雇佣、以日为单位的雇佣、兼职雇佣以及外包劳务雇佣统称为“非正规职雇佣”。韩国有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的传统企业文化,“正规雇佣”的劳动合同上不写明雇佣时间,在工会的压力下,企业没有充分理由很难与雇员解除雇佣合同。而企业解聘“非正规职”雇员非常容易,其工资水平低、福利保障也少于“正规职”雇员。
④以税前单位时间工资为准,数额低于工资中位数2/3的看作低工资收入者。
⑤相对贫困率指可支配收入低于中位数50%的家庭在所有家庭中所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