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交叉口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鹏程

路线交叉口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鹏程

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665

摘要:路线交通交叉因为涉及到分流和合流,因此不可避免对原有道路的通行交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路线之间方向不同,分离出来的交通流需要保证交互过程中的通行安全和质量,因此路线的交叉设计变得非常关键,既不能影响原有道路的交通,也不能影响汇流后的交通安全。

关键词:路线交叉口;道路行车安全;影响

引言

路线交叉是道路工程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为了满足不同行驶路线的交通能够实现安全地交互,需要对路线交叉进行设计,以满足行车安全与通行效率的双重要求。路线交叉有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平面交叉主要应用于低等级道路或交通运输量不大的道路,通过在同一平面范围内规划不同行驶路线的交互实现交通流转换,例如国道、省道及城市道路中常见的十字形、Y字形和T字形交叉路口;立体交叉则在高等级道路中使用,通常是面向封闭式交通或者大交通流量的路段,因为不同行驶方向路线具有较大的通行交通量,采用平面交叉又会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因此大多采用立体交叉方式实现车流高效率平稳地通行。

1平面交叉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平面交叉往往是道路交通网络的枢纽点,其交通组成和交通行为都非常复杂,这使得其是交通事故多发点。据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美国道路平面交叉口产生的交通事故是总体事故率36%,德国城市交通事故则有 70%左右发生在平面交叉口位置,我国城市交通事故中至少 30%发生在平面路线交叉口位置。由此可见,平面交叉口与行车安全具有显著关系。

1.1平面交叉对交通安全影响

根据平面交叉口车流的交通行为,会产生交叉冲突点、分流冲突点和合流冲突点,每个冲突点都是交通安全的潜在威胁点,因为冲突点附近的车辆具有多种交通选择,如果没有有序的指导很容易发生撞车和追尾,借助信号灯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冲突,但是会显著降低通行效率。冲突点的数量随着交叉路线数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也越高。根据前述分析,交叉口位置的车辆行车视距受到显著的限制,形成视觉盲区因此很容易对行车安全产生影响,特别是交叉口如果设置在特殊路段如转弯区、坡路段等。

1.2平面交叉口布局与设计

为了降低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事故,需要进行很好的布局和设计,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交叉区域内道路设计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的坡度、视距、行车速度等都应该按照公路工程或城市道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应该适当地调整主线或者交叉口的几何线形,如果行车视距不满足要求应该移除相应的障碍物或者改变交叉口的位置。其次,合理选择路线交叉型式。路线交叉型式需要兼顾路网功能、地形条件、交通流量、用地条件等参量,常常采用如下几种平面交叉型式,交叉需要考虑主线和辅线的差异,以提高主线通行效率为主要原则,让支线减速、让车等,控制其交通影响。最后,通过设计手段减少交叉口冲突。划分好交通行驶区域,通过设置交通警示牌等交通安全措施,并设置摄像机,控制好交叉口的车辆交通行为,避免车辆突然停车、转换方向、改变速度等,提高通行稳定性。

2立体交叉对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2.1立体交叉对交通安全影响

立体交叉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立体交叉型式,立交间距、匝道半径、坡度和坡长等。立体交叉型式的不同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不一样,如果交叉型式选择不合理将出现显著的安全隐患,例如菱形立体交叉在匝道连接处存在平面交叉问题对行车安全不利;立交间距也会影响行车安全,立交间距大的事故发生率较小,间距过密不仅仅降低主线的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还会导致运行困难;匝道曲线半径也影响行车,因为曲线半径太小使得车辆在高速行驶下容易撞到两侧路障,反过来就降低了行车安全;坡度和坡长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立体交叉路线在短范围内实现较大坡度的跨越,因此存在小曲线长纵坡的路段,行车视距受限而通行安全受到影响。

2.2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法

立体交叉设计包含了总体规划、交通流量的预测、道路路线标准设计、立体交叉型式选择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体规划需根据立体交叉在综合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和交通运输流量统一进行布局规划,包括线路布置、平面线形、纵面线形、交叉口型式等要素,其中重要的是在哪些区域设置交叉。交通流量是立交交叉设计中需要确定的型式和规模的重要依据,交通流量的确定应该根据特定地点的交通运输现状,以及周边经济环境的发展特点,结合政府对该区域的政策等系列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未来交通的发展状况。立体交叉路线设计包含了平面线形、纵向线形和线形组合三大要素,涵盖圆曲线、缓和曲线和直线等组成。路线立体交叉的竖曲线一般需要根据立体交通空间进行设计,根据相交道路的高程特点进行选择,并确定适宜的竖曲线半径否则行车安全会受到影响。立体交叉型式的选择是关键,需要结合各种型式立交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合理确定。一般而言城市互通立交的主要型式有喇叭形、菱形、定向Y形、定向式枢纽等,根据各自特点选用。以喇叭形立交为例,其特点是采用环形匝道线形,使得设计的立交层次简单,跨越的桥梁结构较少,这种型式的立交主要应用于主次交通流明显的情形。

3解决措施

3.1清除障碍确保足够的视认视距

交叉口处位于公路高程以上可能阻挡驾驶员视线的任何物体,如建筑物、路边设施、树木、堆积物等,都应移除或降低高度。确保交叉口的视距三角面内无障碍物阻挡视线,保证足够的视认距离。

3.2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3.2.1设置指路标识

指路标志为驾驶人提供前方的道路信息,在交叉口前适当位置设置指路标,确保驾驶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标识识别、判断和反应。

3.2.2设置禁令及警告标识

公路交叉口禁令标识类型一般包括停车让行、减速让行和限速标志,当交叉口视距条件不满足时,通过禁令标识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前方有交叉口。警告标志用于视距条件不满足且无法看到禁令标识的交叉口主要包括:注意停车让行标志、注意减速让行标志、交叉口警告标志等。

3.2.3设置标线

在减速控制的交叉口设置交通线,在停车控制的交叉口设置停车线。当行人流量较大的学校、集市等路段交叉口时,应设置人行横道线必要时可以配合行人警告标志和黄闪灯使用。

3.2.4设置黄闪灯

由于公路交通流量一般较小,交叉口处一般不用设置信号灯,但是通村联村公路与通乡联乡公路相交时,支路与主干路行车速度相差较大时设置黄闪灯,以警醒驾驶员减速慢行。考虑到部分公路交叉口处在电力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和响应节能环保的要求,设置太阳能黄闪灯。

3.2.5减速设置

对于集市及沿线房屋较多的路段限制行车速度,可以通过设置橡胶减速带和限速标识来限制行车速度。考虑到非机动车及行人较多的路段,也可以通过设置减速丘,减速丘可有效降低车速,与行人、非机动车出行协调,并且实施方便。必要时配合减速标识、减速标线使用,使驾驶员更容易理解标志涵义。

3.2.6道口标柱

当小支路与主干路相交时如:进村口,宜在支路两侧设置道口标柱,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警觉性。若已经设置了指路标志或警告标识,则不用再设置道口标柱。

结语

路线交叉是道路设计的瓶颈点,涉及到分流和合流,因此不可避免地对原有道路的通行交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路线之间方向不同,分离出来的交通流需要保证交互过程中的通行安全和质量,因此路线的交叉设计变得非常关键。

参考文献:

[1]盛栋奇.公路交叉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浅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08-408.

[2]孙宝芸,陆键,戈权民,等.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措施[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7;3(4):50-4.

[3]祝建平,刘柏秀,唐翔,等.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设计要素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15-17.

论文作者:王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路线交叉口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