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之女性主义解读

《黑暗的心》之女性主义解读

关贞兰, 孙梦[1]2016年在《《黑暗的心》国内近15年文献综述》文中认为文学界对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进行了多视角的解读,到目前为止对其作品的研究还在继续,因此将此作品的研究视角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类总结,以展示此作品的研究成果的当前状况并揭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显得很有必要。

汤小红[2]2016年在《文学的生态学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文明以来,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精神领域。文学作为“田野中开花的树”,它的本性更接近生命的属性,符合生态学的原则,因此,它能够向人们展示生态危机的严重性,能够挖掘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能够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文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学价值。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体部分由叁章组成。第一章探讨文学的自然生态学价值。自然与人的关系为什么会失衡,人类为什么要破坏自然,怎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文学给我们提供了答案。第二章探讨文学的社会生态学价值。现代社会有两类人处于严重的社会生态危机中,一类是殖民地人们,他们受到殖民者的侵略和压制,他们的社会生态处于严重失衡当中;另一类是女性群体,她们在男权意识的荼毒下,地位低下,命运悲惨。文学在帮助人们解决社会生态困境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第叁章探讨文学的精神生态学价值。现代社会,人的精神生态出现很多问题,如人的异化、迷失自我、精神病态等,这是工业和技术文明、物欲膨胀等带来的恶果。要解决这些精神生态问题,文学提倡我们回归自然,在自然中救治人类灵魂;或者秉承传统文化精神,用传统文化精神构筑人类的精神大厦;此外,文学本身也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家园,对于解决人们的精神生态危机当然是大有裨益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们的精神生态的失衡,思想和文化出现了偏差,主客二分的思维导致人类大肆向自然进军,造成了自然生态的危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带来了社会生态的危机,同时,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危机反过来又加剧了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要解决好自然、社会、精神生态危机,本论文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指导思想是整体主义,具体方法是融合。在解决自然生态危机时,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在解决殖民地人们的社会生态危机时,实现种族的融合;在解决女性社会生态危机时,实现两性融合;在解决精神生态危机时,实现人与他人的融合和人与自我的融合。所有的关系都融合了,那么一切就能健康、和谐地发展,所有生态都能保持平衡、持续发展。文学在关注生态的时候,体现了自己丰富的价值,可见,文学并不像别人所说的“死了”,而是可以在生态领域继续找到新的生长点。因此,文学在拯救生态的同时也是在拯救自己,文学今后的发展可以紧密联系生态学,在关注生态危机的同时,发展自身,这是文学的一条新的发展方向。此外,文学在试图解决生态危机时虽然体现了它的价值,但是,与此同时,文学在这一方面还存在很多弱点:第一,作家对生态的关注不够;第二,生态作品的艺术成就不高;第叁,文学自身的力量还很薄弱,需要提高对生态的影响力。文学在拯救生态、发展自身的这条路上要做的努力还非常多,文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论文采用的方法是文本分析法,选用的文本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有经典的传统文学,也有通俗的网络文学,有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也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文学,本论文尽量使所选的文本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温华[3]2013年在《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1978年以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历程的整体性回顾和反思。所谓“整体性",有两重指向:其一,本文考察的对象不是各国别、各语种的研究历史,而是作为整体的“外国文学”的学术历程。其二,本文的目标不是面面俱到地梳理这一时期的学术得失,而是力求清晰呈现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话语模式的变与不变。本文聚焦于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百年历史当中的一个时段,即1978—-2010年之间,在中国历史文化语境变迁的背景下,以五家权威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为主要考察范围,通过梳理这一时段内理论研究、作家作品研究模式及期刊话语热点的变化,勾勒外国文学研究学术话语转型的过程,揭示转型过程的复杂、多样与矛盾,探讨不同阶段外国文学秩序的建构过程,以及话语转型的学术史意义。本文认为,外国文学研究属于话语建构和话语实践活动,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反思应当充分借鉴话语分析的视角和知识考古的方法。因此,本文虽然在学术史的框架内展开论述,以史的梳理为要旨,必要时也会深入讨论,将某些话语热点还原至更大的历史、文化语境当中,结合这些话语在历史语境中的生成、运作过程,考察本学科相关话语实践的独特性,进而思考外国文学研究对于中国文化主体的建构作用。论文主体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勾勒“前史”,描述了“五四”时代到1978年之前外国文学研究话语模式的变化过程。论文认为,从晚清到民国,不同知识群体通过各有侧重的外国文学译介共同建构了众声喧哗,多元共生的外国文学话语,为转型期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参考;50—70年代,在一元独尊的阶级斗争话语系统中,学界确立了具有鲜明意识形态特色的外国文学新秩序。第二章梳理1980年代外国文学话语重建和转换的过程,以1985年为界,将1980年代分为前后两段。论文指出,经过前期的论争与磨合,人道主义话语和现代派话语代替“十七年”话语传统,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流话语,198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重视19、20世纪西方文学、重视西方当代理论话语的外国文学新秩序。与此同时,阶级分析话语模式虽已淡出,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依然是社会历史批评,形式审美研究呼声渐高,但并未形成规模。第叁章回顾1990年代以来西方话语强势凸显的过程,以及学界对西方话语所表达的质疑。通过对比1990年代与1980年代在理论引介、作家作品研究视野上的异同,呈现西方当代理论对外国文学研究模式日渐深入的影响;剖析“殖民文学论争”、“全球化与民族化”、“理论”叁次重要论争所折射的学科困局与问题意识。第四章描述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研究模式多元化的态势;概括理论退热、文化转向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影响及其在批评实践中的表现;并通过批评个案详析新时期以来外国文学研究话语的转型过程;最后评析几种本土批评话语建构的价值以及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艾春明[4]2015年在《毕飞宇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60后”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绝对主体与中坚力量,是支撑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支柱,他们中间的优秀作家层出不穷。历经时间的历练与考验,他们中间的很多作品开始走向经典化,并且已经表现出可以被经典化的基本文学气质。在“60后”作家群中毕飞宇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一位,他进入文坛的时间相对晚近,直到1991才以中篇小说《孤岛》正式进入文坛,而那时的余华、格非、苏童等人早已声名显赫。在作品数量上毕飞宇同样不引人注目,前后发表文字不足200万,可以说是一位低产作家。但无疑他却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无法被复制更无法被替代,他的审美特质与文学追求为中国当代文坛注入清新之气。他的作品少有自我重复,烙印着清晰的个体思想与文学观念的发展轨迹,依循毕飞宇的创作历程,我们能够准确把握中国文学20多年的发展与演进,可以说毕飞宇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现象。尤其在新世纪之后,随着毕飞宇创作的日渐成熟,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高度还是表现的宽广度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流水准,在“60后”作家群中占有重要一席。毕飞宇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哺乳期的女人》、《蛐蛐蛐蛐》、《地球上的王庄》、《青衣》、《玉米》、《玉秀》、《玉秧》、《平原》、《推拿》等,他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描摹出纷繁的社会人生图景,传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方向,充盈着丰沛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在审美、叙事、思想与社会干预等多种维度抵达了小说艺术本质的理想彼岸。因此我们对于毕飞宇小说创作的整体研究,既是事关一位作家的个案分析,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景观的一次系统梳理,借此可以深入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纪之交的剧变中如何奠定基调、把握方向,在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当下化与外国文学资源的本土化基础之上,建构起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新世纪文学。基于此本论文围绕毕飞宇的小说创作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大量占有毕飞宇小说研究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全面分析、归纳、总结,避免先入为主、理论前置、审美偏执等研究弊端,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厘清重点与盲点,以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框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从创作源头入手,从“源”上解决毕飞宇创作的基本心理与思想状态,发现毕飞宇的生命体验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论述毕飞宇小说关于历史、权力和人性的主题,无论对于历史还是权力的描写,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性的反思;第叁论述毕飞宇小说中的弱势群体:农民、盲人、知青和右派、儿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与细节,他们的行为、情感、心理和个性被细腻的文字生动呈现,直逼人物的心灵深处,深刻而直击灵魂;第四论述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策略。从“自我救赎”式叙事模式、叙事的节制和叙述视角的创新、细节等方面梳理和总结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特征,重点分析了毕飞宇式“第二”人称叙述视角的产生与在文本中应用及效果。第五论述毕飞宇小说的语言风格、修辞和审美特征,力求对毕飞宇的美学诉求做宏观把握。结语从“写什么”、“怎么写”这两方面对毕飞宇小说创作做一个相对完整的总结和观照。

须利华, 解超群[5]2015年在《从多重主题解读《黑暗的心》成名根由》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康拉德在文学世界的显着作用,对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进行的研究层出不穷。他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的问世在西方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巨大骚动,而且在出版后一百年该小说仍然在西方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它发表的世纪之交,大卫·梅尔德拉姆曾拿着它说"这是继乔治·艾略特后我们发表的最负盛名的一本书"。国内外早期文学评论家和现代批评家从殖

刘建国[6]2018年在《人性的警示:《黑暗的心》里的人心黑暗》文中指出对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的解读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只要把握文学的根本——人心与道德,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主人公库尔兹原本良善,但在名利色的驱使下欲罢不能,失去人性和道德底线,陶醉在邪恶仪式的崇拜中,他黑暗的中心就是他内心的黑暗并承认自己的道德破产。小说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全然败坏的人心比万物都诡诈,需要真光的照耀才能认识真理。

朱海娜[7]2010年在《《黑暗的心》的女性主义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西方文化中有一种"东方主义"其内容是,断言西方优而东方劣。她说:"东方几乎就是欧洲人的发明,它自古以来都是充满浪漫神奇色彩和异国情调的,萦绕着人们记忆和视野的有着奇特经历的地方,是西方人对于东方的无知和偏见制造出来的一种神化。"东方主义有一种霸权心态,狂妄的优越感:西方给予的东方都应接受;他们从东方接受的是如同野物般的文化猎奇对象。作为东方主义分支的女权主义,在《黑暗的心》中有很清晰的表现。该文章论述了该小说中所出现的女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从库兹对女性的看法的角度,从女性发挥的作用的角度,对女权主义进行了叙述。

霍源江[8]2017年在《伦理学视角下的威廉·戈尔丁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叁部小说《蝇王》《继承者》《黑暗昭昭》为案例,分析其中的伦理观,具体从人性、文明和宗教叁个角度切入,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构建底线伦理所需要的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蝇王》中荒岛上的孩子们互相残杀,进入了狂欢化状态;《黑暗昭昭》描写了英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现代社会场景,通过麦蒂和苏菲等人展现伦理失禁的乱象。在此基础上思考"人性恶"爆发的条件,提出以道德献祭和构筑人性堤坝的方式来防范"人性恶"泛滥的伦理观点。第二章,由《继承者》中尼安德特人和新人所代表的自然与文明身份来思考二者的伦理关系。戈尔丁展现了文明话语的脆弱,质疑了"自然=蒙昧"观念的正确性,他提出了一个伦理思考——如何在自然中保持文明,剔除文明带来的伪善和理性的自欺。第叁章,基督教不单单是宗教信仰,也是西方的文化载体、文明的组成部分,还为西方提供了伦理道德规范。在这一章,首先简述基督教伦理关键概念;其次,简述戈尔丁在文本中所刻画的人弃神的表现、后果;再次,思考弃神的历史和原因,以及对拯救如何成为可能的思考。第四章,首先藉由以上几章思考一种底线伦理,即应当遵守的底线;其次,分析底线伦理的困境;再次,从文本和实践的角度深化对底线伦理的认知。

朱洪祥[9]2009年在《康拉德《黑暗的心》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诸多评论家用不同的理论和视角对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进行了解读,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种声音似乎都在《黑暗的心》这部作品中得以回应,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极佳注脚,并引发了一次次争论,因此,对国内研究《黑暗的心》的成果进行述评是必要的。对中国学者而言,众多的研究视角中,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现代主义这一视角。

张卫军[10]2016年在《“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性根源于詹姆逊所谓中国电影作为“第叁世界”文本的政治性,也与电影批评家所具有的“第叁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相关。同时,这种政治性又必须要被纳入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语境中来考量。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倾向,“去政治化”和“政治”并不是一种相互取消的关系,相反,“去政治化”本身是一种新的政治在当代思想文化中的表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去政治化”可分为“去社会主义政治”和“去传统政治”两个层次,前者可细分为“去阶级论”、“去革命化”、“去民族主义”等不同方向,后者则可分为“去民族传统”、“去道德化”等不同方向。这些不同方面既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也透露出“政治化”的诉求。90年代以来盛行的多种中国电影批评思潮都体现出这种双重面向。这种双重面向体现出了“去政治化”的辩证法,它要求我们放弃对这一概念的单向度理解。“现代性”批评思潮关注现代性主体的建构,并参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现代性空间建构的讨论;通过对谢晋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影片的批评,将关注的重心引向文化传统的批判以及国民性批判;这一批评思潮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也成为新世纪电影批评讨论的热点;随着新世纪一批人道主义电影杰作的出现,“现代性”批评通过阐发这些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理念,展开对之前过于政治化的“阶级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和人道主义相抵触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从“现代性”电影批评思潮关注的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去政治化”和“政治性”双重面向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电影批评重点以“第五代”电影为批评对象,这一批评有效揭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跨文化运作模式与策略,指认出这些电影遵循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套路,迫使“第五代”不得不放弃他们谙熟的模式而选择改弦更张,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8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观念也起到消解作用。但这一批评思潮在今天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极度的去国族中心,在一些批评家那里成为批评“中国中心论”,拆解中国主流文化和少数族裔、边缘群体之间“压迫性”关系的方式。后革命电影批评以其“去革命”倾向顺应了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潮流,这一批评思潮在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实践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早期革命电影的重新解读,对左翼电影的解读,倾向于消解其中的革命性,将其还原为大众文化性质的文本;或者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呈现革命叙事背后隐藏的欲望向度;对“17年”革命电影的解读则致力于挖掘革命叙事中的反人性特质,或者揭露其意识形态构造的秘密。二是分析后革命时代对革命叙事的戏仿重构及逆革命叙事的书写方式。第叁则体现为对新的革命叙事或类革命叙事的寻找,在此过程中不惜对许多文本做泛政治化的解读。作为补充,本章最后部分则关注新世纪出现的革命叙事影片所引发的批评界的分化以及对这些影片的对立性阐释。对意识形态批评思潮的分析集中于叁个重点,一是它对主旋律电影的批评,二是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以揭示当代电影对欲望的钳制和对身体的意识形态规训,叁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以汪晖对谢晋电影伦理和政治的置换的考察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批评思潮本身的批评,包括对意识形态批评包含的“去国族化”倾向和反体制追求的呈现,以及对“泛意识形态化”后果的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倾向于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其后果势必要走向“去道德化”。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如下几个选题都有密集的关注: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表现,从而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成果进行重新评价;对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以是否具有“女性意识”为标准,对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不可见”,女性意识的缺席进行揭示;对新时期男性导演的女性题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隐藏于其女性主义表象下的男权幽灵。最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政治化”倾向表现在,由于认为一切占主导地位的话语都是男性话语,女性主义倾向于将这些强势话语都屏蔽掉,导致它与国族话语、革命话语的激烈冲突;同时,由于认为伦理话语也是被男性主导的话语,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也体现出一种“去伦理化”倾向。

参考文献:

[1]. 《黑暗的心》国内近15年文献综述[J]. 关贞兰, 孙梦.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 文学的生态学价值[D]. 汤小红. 武汉大学. 2016

[3]. 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D]. 温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4]. 毕飞宇小说创作研究[D]. 艾春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5]. 从多重主题解读《黑暗的心》成名根由[J]. 须利华, 解超群.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

[6]. 人性的警示:《黑暗的心》里的人心黑暗[J]. 刘建国. 文教资料. 2018

[7]. 《黑暗的心》的女性主义解读[J]. 朱海娜. 大众文艺. 2010

[8]. 伦理学视角下的威廉·戈尔丁小说研究[D]. 霍源江. 天津师范大学. 2017

[9]. 康拉德《黑暗的心》研究述评[J]. 朱洪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0]. “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D]. 张卫军. 上海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黑暗的心》之女性主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