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统与大侠》拍摄花絮(论文文献综述)
邓年生[1](2021)在《权力视域下我国短视频场域多元协同治理》文中提出
张洵之[2](2020)在《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伦理冲突与弥合研究 ——以《家庭三部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因为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对中国本土传统伦理的不断冲击,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的伦理道德正处于与外来文化碰撞融合的转型期。两种不同文化的交融,就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并且在不断的冲突过后最终会走向弥合,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所介绍的伦理观念正是在捕捉了这一矛盾状态的同时寻求中西方两种文化整合的一种尝试。作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华裔导演,李安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视角,宏观而又细致的诠释了他电影世界中的中西方文化伦理的冲突与弥合手段。并利用他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饮食男女》、《推手》、《喜宴》这三部电影,构筑了一种中西方伦理价值观共存的“想象世界”,其在这三部电影里所展现出来的人伦困境与其解决方式,始终是贯穿这三部电影的主线。本文以“家庭三部曲”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李安电影中的文化伦理冲突的主题构设,得出中西文化伦理冲突在李安“家庭三部曲”里具体表现为家庭文化伦理观冲突、爱情文化伦理观冲突、婚姻文化伦理观冲突三种。并进一步分析李安为了这些伦理困境所探索和想象出的弥合手段,以“和而不同”的东方伦理观包容西方倡导的个性自由,用“本源之爱”超脱礼教的束缚,用自然无为的方式去谅解婚姻的自由。这些弥合手段为中西方文化碰撞后存在的伦理困境寻求一种趋于和谐与平衡的结局,也形成了李安独特的影像语言。这种以电影探讨中西方文化合流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真正跨越了中西方文化语境,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中西方文化伦理碰撞后的种种结果,也启示了我国当代文化伦理的正确流变方向。
屈家桢,陈路,武喆涵,孙雨彤,周楷雅[3](2019)在《中国历史剧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调查情况简介:"中国历史剧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自2018年5月作为"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指导教师姜萌)立项后,小组成员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深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1)项目成员以广电总局公布的备案资料为基本资料,结合豆瓣等网络资料,通过对1978—2017年的近万部电视剧进行分析,筛选出四百余部历史剧剧目,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当代历史剧发展历程、研究史、发展趋势等
朴甫珉(PARK BOMIN)[4](2019)在《中韩合作电影的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中韩两国电影界的交流逐渐成为中韩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从2000年第一部中韩合作电影诞生,中韩合作电影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个阶段:2000年到2004年的合作萌芽阶段、2005年到2008年的合作试水阶段、2009到2012年的合作积累阶段、2013到2015年的合作繁荣阶段以及2016年以后至今的合作调整阶段。在这一历程当中,中韩两国共同制作了多种类型的电影,主要采取了六种合作形式,包括海外取景拍摄合作、现场制作人力合作、演员参演、资金投资、核心制作人力合作、电脑数字特效合作。中韩合作电影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合作深度不足、过于依靠“中韩合作”的话题性、票房不理想、缺乏产品开发策略导致负面印象。再加上两国电影市场的不同成长态势、中韩两国观众的不同喜好、两国相互引进的影片在对方国家市场上也没有能够获得理想的票房成绩的影响,中韩合作电影在两国市场上获得的成果不尽如人意。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中韩合作电影实行产品开发策略。中韩合作电影的产品开发策略包括标准化、本土化及全球本土化等内容。标准化为了获取协同效应,利用中韩两国的优秀资源制作一部电影作品。通过共同制作的一部电影在中韩两个国家上映,可以节省制作费用,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两国文化要素。本土化为了减少中韩合合作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文化折扣,根据中国观众的喜好、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背景改编韩国的原创剧本,中韩两国制作人员共同制作一部电影。本土化通过充分考虑中国文化,提高电影的说服力。全球本土化,中国和韩国分享一个剧本,各自制作自己的版本。然后在全球范围内出售电影剧本,在世界各地再次制作各地的版本。全球本土化是三种方式中避免文化折扣现象的最好方法,而且通过出售剧本及制作不同版本会产生可持续性收入。《大明猩》、《我是证人》、《重返20岁》这三部影片分别体现了这些方式。
晋嘉荣[5](2019)在《转型与突围: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媒体相继涌现。应对网络视频高速发展态势,从2015年起,作为传统媒体行业重要成员的主持人群体,逐渐形成一股广电媒体人纷纷转型互联网的大迁徙运动。游走于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之间,“转型”?“突围”?成了当下主持人这一群体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陈晓楠先后为观众奉献了《冷暖人生》《和陌生人说话》这样成功的节目,作为主持人转型的成功范例,系统研究陈晓楠转型的经验将对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系着名主持人陈晓楠的转型个案研究,通过对陈晓楠传统媒体代表作《冷暖人生》和其新媒体代表作《和陌生人说话》、《我的时代和我》等节目的定位选题、形象设计、叙事方式、镜头语言、运营策略、传播效果等全方位的对比分析,指出主持人从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所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陈晓楠在转型过程中所做出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进而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成功转型——“IP化”的发展路径。结合陈晓楠转型的案例来看,主持人的“IP化”应是未来主持人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身处“转型期”的主持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得以成功“突围”的关键所在。
薛峰[6](2019)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资本与技术的冲击令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度的变革。由于信息载体的跨领域统合,社会媒介则持续性的相互介入和渗透;新的概念和意义在媒介融合的文化生态中不断产生。通过广泛的社会传播,媒体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日常等各个方面发挥了全面深入的影响,既规训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与生活模式,也涉及国家文化形象的构建与塑造。同时,动画作为当今社会生活中具有“时代符号”意义的文化实践与现象,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通行于文化艺术、产业经济、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从而与民族审美意识形态、国际文化霸权的对抗、以及自我民族文化的完善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从动画相关的媒体文化现象研究入手,结合社会学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深人系统的剖析媒介融合环境下动画技术与应用的形态和规律;在宏观的视野下研究和梳理动画在当代媒体文化限阈中的概念生成、文本构建、语言结构、表述范式;继而进一步对动画媒体奇观的形态表现展开批判式的诊断,并结合当下媒介语境对动画中民族文化美学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谢依伦(CHIA JEE LUEN)[7](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刘磊[8](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苏王飞[9](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指出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陈金凤[10](2018)在《后现代文化景观下的大陆贺岁片研究(1997-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后现代早已不是一国之内的现象。中国虽未身至后现代社会,但中西之间已然呈现出惊人的共性。就电影而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资本和商业逻辑不断被强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视觉文化和娱乐主义对于电影的渗透随处可见。后现代文化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影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二十年来,大陆贺岁片的发展是中国电影大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对社会文化发展的直观呈现。本文试图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视角下,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特征,为大陆贺岁片二十年的发展提供出新的研究视角和诠释空间。笔者分别从大陆贺岁片的后现代文化语境、发展概况、后现代特征以及对它的辩证评价这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学界对贺岁片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是从中国自身的社会文化转型和西方后现代思潮传入这两个角度,考察了在它们的影响下电影行业和文艺界发生的变化,指明在市场经济下,电影的商品属性被凸显出来,电影要顺应市场需要,中国的世俗文化、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也在崛起,进而分析出贺岁电影的发展浸染在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和视觉文化的语境之中;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大陆贺岁片的发展历程与阶段变化,指出大陆贺岁片先后经历了冯氏平民喜剧一枝独秀、古装动作大片营造视觉奇观、档期延长影片类型多元、轻电影和重工业电影协同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三章主要明晰了大陆贺岁片的后现代特征,结合案例依次分析了大陆贺岁片在能指游戏和影像狂欢、常用的后现代技法、对传媒与技术的倚重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第四章对后现代文化景观下大陆贺岁片的发展进行利弊分析,指出大陆贺岁片吸收后现代元素一方面可以实现创新化、多元化发展,获得市场和票房,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影片价值中空、淡化道德与理性、过度娱乐化和“三俗化”、缺乏真正的贺岁内涵、影片质量低劣等弊病;结语部分是笔者对贺岁片实现良性发展的建议和相关的切实思考,并联系中国的实际指出在贺岁档期内既要保证多元化的影片题材以满足人们不同的观影需求,也要专门打造真正具有节日内涵和民俗文化的贺岁片,影片要多关注现实生活,突出迎春接福和喜庆团圆的主题,传递温情的人文关怀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唤起观众的贺岁心理和文化记忆。
二、《总统与大侠》拍摄花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总统与大侠》拍摄花絮(论文提纲范文)
(2)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伦理冲突与弥合研究 ——以《家庭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2章 李安电影的伦理文化背景 |
2.1 李安个人成长的中西伦理文化背景 |
2.2 李安电影体现的中西文化伦理主题 |
2.3 李安电影中的美学特质 |
第3章 家庭三部曲呈现的中西文化冲突之伦理困境 |
3.1 家庭文化伦理观冲突 |
3.1.1 中西方文化本质上的冲突 |
3.1.2 中西方父权意识上的冲突 |
3.1.3 中西方教育模式上的冲突 |
3.2 爱情文化伦理观冲突 |
3.2.1 中西方爱情在世界观上的冲突 |
3.2.2 中西方对爱情追求上的冲突 |
3.2.3 中西方爱情在择偶观上的冲突 |
3.3 婚姻文化伦理观冲突 |
3.3.1 中西方婚姻在礼节上的冲突 |
3.3.2 中西方婚姻在地位上的冲突 |
3.3.3 中西方婚姻在婚权上的冲突 |
第4章 家庭三部曲呈现的中西文化伦理观弥合路径 |
4.1 “和而不同”包容个性自由 |
4.1.1 对于文化取向的包容 |
4.1.2 对于行为取向的包容 |
4.2 “本源之爱”超越礼教束缚 |
4.2.1 性为本源打破礼教壁垒 |
4.2.2 血缘之爱超脱世俗屏障 |
4.3 “自然无为”谅解婚姻自由 |
4.3.1 对于同性之爱的谅解 |
4.3.2 对于夕阳之恋的谅解 |
第5章 李安电影对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启示 |
5.1 李安电影中我国当代家庭文化伦理现状 |
5.1.1 代际关系的不和谐 |
5.1.2 两性关系的不和谐 |
5.2 李安电影对我国当代家庭文化及道德建设的启示 |
5.2.1 重视家庭责任感与优秀价值观 |
5.2.2 强调独立精神与个人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中韩合作电影的产品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韩文摘要 |
绪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
(四) 研究价值与不足 |
一、中韩合作电影概述 |
(一) 中韩合作电影的概念界定 |
(二) 中韩合作电影的属性 |
(三) 中韩电影合作的背景 |
(四) 中韩合作电影的发展历程 |
二、中韩合作电影主要合作形式以及存在问题 |
(一) 中韩合作电影主要合作形式 |
(二) 中韩电影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三、中韩合作电影的产品开发策略 |
(一) 中韩合作电影产品开发策略的概念 |
(二) 中韩合作电影产品开发策略的影响因素 |
(三) 中韩合作电影产品开发策略实施的背景 |
(四) 中韩合作电影产品开发策略的具体内容 |
四、中韩合作电影产品开发策略案例分析 |
(一) 《大明猩》与标准化 |
(二) 《我是证人》与本土化 |
(三) 《重返20岁》与全球本土化 |
结语 |
附录 |
(一) 中韩合作电影韩方主要参与者 |
(二) 韩方参与者-代表作品以及参与过的中韩合作电影作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韩文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转型与突围: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2 陈晓楠媒体从业经历概述 |
2.1 传统媒体从业经历及其风格养成 |
2.1.1 陈晓楠传统媒体从业经历 |
2.1.2 陈晓楠主持风格的形成 |
2.2 新媒体从业经历及其风格再塑 |
2.2.1 陈晓楠新媒体从业经历 |
2.2.2 陈晓楠主持风格的再塑 |
2.3 小结 |
3 定位对比分析 |
3.1 全面定位的对比分析 |
3.2 用户定位对比分析 |
3.3 小结 |
4 形象设计对比分析 |
4.1 陈晓楠服饰选择的变化 |
4.2 陈晓楠肢体语言选择的变化 |
4.3 陈晓楠身份角色转变 |
4.4 小结 |
5 选题对比分析 |
5.1 《冷暖人生》选题统计分析 |
5.2 《和陌生人说话》选题统计分析 |
5.3 小结 |
6 叙事方式对比分析 |
6.1 纪实性专访的报道风格 |
6.2 节目包装形式的对比分析 |
6.3 节目标题风格的对比分析 |
6.4 节目镜头语言对比分析 |
6.4.1 从电视到移动端,从横屏到竖屏 |
6.4.2 拉片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7 运营策略及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7.1 运营策略对比分析 |
7.1.1 节目分发方式不同 |
7.1.2 社交属性不同 |
7.2 节目传播效果对比分析 |
7.2.1 全网播放量对比 |
7.2.2 口碑评分对比 |
7.2.3 《和陌生人说话》微信粉丝群传播效果调查 |
7.3 小结 |
8 结语:新媒体主持人IP化发展趋势 |
8.1 主持人转型的方法 |
8.2 主持人的IP化 |
8.3 主持人转型的变与不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冷暖人生》2014 年~2016年节目表 |
附录二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节目表 |
附录三 :陈晓楠从业经历简表 |
附录四 :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效果调查问卷 |
(6)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重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背景 |
一、现代媒介分析研究 |
二、影像与景观社会的研究 |
二、媒体奇观问题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一、思路的创新 |
二、观点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一、学科研究 |
二、文献分析 |
三、演绎推理 |
第一章 、当前动画奇观之滥觞 |
第一节 、景观与奇观的概念重建 |
一、概念原意——社会生产方式结构的导向 |
二、衍生条件——文本交互在数字网络中的进化 |
三、理念重建——文本主体与话语权力的分解 |
第二节 、媒介融合环境中的泛动画 |
一、泛动画的外因——虚拟现实的后读图时代 |
二、泛动画的内因——数字基因的动画影像 |
三、泛动画的特征——奇观堆积的虚假真实 |
第二章 、动画奇观的内部构建 |
第一节 、非线化的文本逻辑 |
一、世界观多层异化 |
二、叙事要素游移 |
三、趣味娱乐反讽 |
第二节 、常态更迭的图像语素 |
一、全球化符号消费 |
二、瞬间式情感传递 |
第三节 、内爆的表义系统 |
一、传播——交互与航行 |
二、样式——消解与重构 |
三、内容——改写与再造 |
四、评判——道德与伪善 |
第三章 、动画奇观的外部延展 |
第一节 、产业奇观的延展 |
一、产业延展的基础 |
二、大数据下的影视娱乐 |
(一)感官与情怀的院线社交 |
(二)当下主义弥散的动画番剧 |
(三)病毒式营销的短视频 |
三、互联网产业赛博空间的化身 |
(一)虚拟的代言 |
(二)符码的互动 |
(三)现实的二元 |
第二节 、新艺术生态的延展 |
一、主题内容的延展 |
二、言说空间的延展 |
三、价值内涵的延展 |
第四章 、本土语境下动画奇观的深层读解 |
第一节 、文化政治的冲突与调和 |
一、审美意识形态的分层弥合 |
二、新文化权力的生态构建 |
第二节 、文化霸权的争夺和渗融 |
一、他者认同的矛盾 |
二、在地元素的整合 |
第三节 、当下本土动画审美范式的塑形 |
一、技术唯美的现状 |
二、根茎思维下的发展格局 |
结语 |
附录一:本文图录 |
附录二:各章思维导图 |
附录三:“第四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策展人与艺术家对谈部分实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概念:电影院 |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
三、研究综述 |
四、理论依据 |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
(二) 灵魂:文化研究 |
(三) 骨架:空间理论 |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
五、研究框架 |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
一、分布概览 |
二、分布特征 |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
第二章 建筑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一、位于广场中心 |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
第二节 外观风貌 |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
第三节 内部空间 |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
第四节 设备配置 |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
第五节 建筑安全 |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
第三章 声音 |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资本形式 |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
第二节 供片关系 |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
第三节 放映机制 |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
第四节 营销策略 |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
第五节 抗税斗争 |
第五章 规训 |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
一、吃相百态 |
二、秩序混乱 |
三、人声鼎沸 |
四、色情泛滥 |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
一、中国式卫生 |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
二、“对号入座”风波 |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
四、反思 |
第六章 冲突 |
第一节 日常纠纷 |
第二节 军警之患 |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
第三节 民族矛盾 |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
第四节 公会暴力 |
一、《假凤虚凰》事件 |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
第七章 殖民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
一、影院业的“恢复” |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
一、谁是小市民 |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
第九章 媒介 |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
第十章 群体 |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
五、纠纷与罢工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内容分析法 |
2.1.3 数理统计法 |
2.1.4 逻辑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5.2.1 报道数量 |
5.2.2 报道版面 |
5.2.3 报道来源 |
5.2.4 报道体裁 |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
6.2.2 采取独家报道 |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致谢 |
(10)后现代文化景观下的大陆贺岁片研究(1997-201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陆贺岁片的后现代文化语境 |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文化转型 |
一、文艺生产消费遵循市场经济与商品逻辑 |
二、电影生产:批量化集约化模式化程序化 |
三、电影:由艺术到商品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涌入中国 |
一、后现代主义的传入 |
二、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文艺界的影响 |
三、电影中的后现代症候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下的中国消费文化 |
一、“符号消费” |
二、时尚与享乐 |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下的中国大众文化 |
一、商业化趋势 |
二、娱乐化趋势 |
第五节 后现代主义下的视觉文化景观 |
一、视觉文化崛起 |
二、“看”替代“思” |
第六节 好莱坞“圣诞档”和香港贺岁片的启发 |
一、好莱坞“圣诞档”的启发 |
二、香港贺岁片对大陆的影响 |
第二章 大陆贺岁片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1997年——2002年:冯氏贺岁片一枝独秀 |
一、平民喜剧传欢乐 |
二、商业电影稳市场 |
三、妙用反讽和调侃 |
第二节 2002年——2008年:大片抢滩强势来袭 |
一、大成本+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 |
二、大片拼抢下,贺岁喜剧受挤 |
三、营造视觉奇观,囿于口碑困境 |
第三节 2008年——2015年:贺岁档”甚至“贺岁季”,类型多元 |
一、贺岁档成为年度最大档期 |
二、类型多元,路线差异 |
三、“合家欢”型影片优势明显 |
第四节 2015年——至今:轻电影走俏重武器抬头 |
一、首现同档期的结盟式作战,竞争激烈 |
二、轻电影的娱乐场,票房走俏 |
三、重工业电影抬头,极致视听 |
第三章 大陆贺岁片的后现代特征探析 |
第一节 贺岁片的能指游戏与视像狂欢 |
一、消解深度模式,打破常理逻辑,呈现荒诞与偶然 |
二、解构经典和崇高,抛开宏大叙事,碎片化消融意义 |
三、有意的夸张搞笑+共时的集体狂欢+大胆的浓艳色彩 |
四、文本案例: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 |
第二节 贺岁片惯用的后现代技法 |
一、拼贴与挪用 |
二、反讽与戏谑 |
三、变形与戏仿 |
四、文本案例:叫兽易小星的《万万没想到:西游篇》 |
第三节 贺岁片的传媒与技术狂热 |
一、偏倚传媒,宣传造势 |
二、技术特效,制造景观 |
三、文本案例:魔幻动作大片《钟馗伏魔:雪妖魔灵》 |
第四章 对后现代文化景观下大陆贺岁片的辩证评价 |
第一节 大陆贺岁片吸纳后现代元素的好处 |
一、多元化发展,体现差异性 |
二、少刻板枯燥,激发创造性 |
三、大众化视角,易普及流行 |
四、消费意识强,稳票房市场 |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景观下大陆贺岁片的隐忧 |
一、价值虚无与内涵贫瘠 |
二、淡化道德和理性传统 |
三、娱乐化与“三俗”化 |
四、影片不为欣赏为消费 |
五、贺岁之名非贺岁之实 |
六、狂欢过后是残羹冷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总统与大侠》拍摄花絮(论文参考文献)
- [1]权力视域下我国短视频场域多元协同治理[D]. 邓年生. 南昌大学, 2021
- [2]李安电影的中西文化伦理冲突与弥合研究 ——以《家庭三部曲》为例[D]. 张洵之.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3]中国历史剧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1978—2018)[J]. 屈家桢,陈路,武喆涵,孙雨彤,周楷雅. 中国公共史学集刊, 2019(00)
- [4]中韩合作电影的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 朴甫珉(PARK BOMIN). 山东大学, 2019(09)
- [5]转型与突围:陈晓楠新旧媒体从业实践研究[D]. 晋嘉荣.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4)
- [6]媒介融合语境下之动画奇观研究[D]. 薛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8]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9]《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10]后现代文化景观下的大陆贺岁片研究(1997-2017)[D]. 陈金凤.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