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论文,湖南论文,河南论文,调查报告论文,农村劳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监护者类型及其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分析
据调查,农村学校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学生约在20%左右。父母外出时,通常将子女交由他人监护。从孩子被监护的角度,据监护者年龄层次,可将监护情况分为三类:
(一)隔代监护(注:有关隔代监护对子女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有专门的文章进行了研究。参见王继祥、彭德康、凌建龙《隔代教育的弊端及其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专辑。)
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监护方式。在父母均外出,且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家庭,基本上采用这种方式。所调查的一个初二班的学生属于隔代监护的占24.5%;某小四班中占17.6%。就当前农村这一监护群体的特殊性而言,这种监护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一是由于隔代监护的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使得监护者在监护和施教时,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但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大多数祖辈在物质上对于孩子的需要是有求必应,缺少必要的限制。同时,祖辈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即使明知不对,大多也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的态度,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由他爸妈回来管”。导致孩子们从小就变得骄娇二气严重、放任甚至放纵的性格特点。二是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距一般都在50岁左右,“代差”非常明显;更由于当前作为祖辈的一代人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至多念了一二年书。因此,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孙子女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祖辈们更是力不从心、心力交瘁。这种情况就等于没有监护。
(二)上代监护
上代监护即指由与孩子父母同辈人(亲朋戚友)来监护的方式,其所占比例不多,约在3~5%左右。尽管亲朋戚友对孩子也非常关心,但是他们的关心也主要体现在物质上,而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较少关注。因为,亲朋戚友担心的是,如果管得多管得严,将来孩子父母回家,孩子把事情告诉他爸妈,反面把亲戚朋友关系弄僵了,只要物质上不亏待孩子,就行了。这种“物质+放任”的管教方式极易形成孩子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或者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胆小怕事、孤僻等过分内向的性格特征。
(三)自我监护型
自我监护型是由于没有以上两种有利条件,因而监护的责任就让度给孩子自己的方式。其所占比例也在3~5%之间,且一般要在孩子至少有一个已上初中的时候才会这样。这些父母认为,自己长期在外,又无人照顾孩子,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金钱上就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久而久之,这种方式极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不良行为习惯。一个孩子经常把朋友请到家里玩,有一个晚上仅电话费就花了300多元。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而自律能力相对较弱;而现在把本应由成人监护的责任交由自控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均不强的未成年人自己来监护,就等于没有监护。因此,可以说,“他律”的缺失将不利于儿童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顺利向“自律”阶段过渡。
当然,在调查中也发现,以上三种监护类型也有积极个案存在。比如说,不管是哪种情况,女孩都要比男孩的情况好,即使是男孩也有一些好的情况;但就整体而言,弊端更加明显与突出。
二、外出务工父母的自身因素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外出务工这种生活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相对比较活跃,从而增加了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有些外出务工者在长期的打工生涯中慢慢形成了一种“读不读书都一样”的思想。如有父母认为“上不了学,今后跟爸妈一起外出打工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极易助长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一个初二班有五六个同学曾中途逃学策划集体到广州去打工挣钱,认为读书没意思。另外,大部分外出务工者最终还是要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进行经济建设,但是在许多外出务工者的心里,进行家乡建设仅仅是到外地赚到钱而为个人家庭进行投资,而这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又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层面,而没有致力于实现资金的再利用与再生。这种单纯的消费方式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而且,外出务工而快速脱贫致富的经济状况与相对寒碜的农村经济状况所形成的鲜明对比,以及父母外出务工的孩子在拥有零花钱的量上和使用自由度上相对于父母在家的孩子要多要大,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也对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在调查中当问到“是否喜欢父母外出打工时”,一个小学六年级班中,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喜欢,因为可以挣很多钱”。一位9岁的小女孩在接受调查时说:“今后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外面打工”。仅10来岁的孩子,正是充满朝气和梦想的年龄,却都已有着如此实际的梦想。
(二)外出务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在我们所调查的一个镇,被誉为“假证之乡”。当问及外出务工者的职业时,听到的准是“做证件生意”。在我们所走访的几个村,瓷砖楼房鳞次栉比、交相辉映。在采访中得知,这些档次较高的私家院落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这种职业挣钱而建,而且家庭之间相互攀比。但是,这种职业是法律不允许的,务工者对此心理非常清楚,但他们不但没有对孩子作任何矫饰,只是认为这是生财的一条捷径;更有甚者,每当寒暑假来临时,有些父母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是未成年人,法律不便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散发传单,教孩子一些逃避检查和被抓的方法和技巧,孩子直接成为自己生意的帮手,做着触犯法律的事情。耳濡目染,更加上亲身经历,对于还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不知这将对其今后职业的选择与人生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此其一。其二,一旦东窗事发,成为阶下囚,对子女身心发展的负面影响就更是不言而喻了。当然,绝大多数外出务工都是遵纪守法的,为城市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外出父母与子女交往的方式对子女发展的影响
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平常一般是通过电话或书信的形式两种,而电话的快捷成了亲子间沟通与联系之首选。据调查,大多数父母至少半个月才给孩子一个电话;少数是到了期中或期末考试时,来个电话问问成绩了事。春节期间返家,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而带给孩子的多物质的丰盛(吃的、穿的、玩的以及慷慨的压岁钱)而少精神食粮(书籍、学习用品及心理上的亲子沟通等);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便对孩子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督促其学习。因而,就造成了很多家长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事实上旁观者。或者说,父母均外出的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其家庭特别是亲子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互动频率极低的特点,从而造成亲子之间的交往几乎成了一种几近于正式的次级群体交往模式。而父母未外出的家庭是一个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这种群体交往的特点是,地理空间上的充分接近,接触方式面对面进行;互动频率很高;成员之间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等。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父母对子女所施加的影响是广泛而有效的。这种影响包括培养子女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养成道德情操、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培养社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特征等方面。而长期外出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就不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家庭初级群体对子女教育与影响的功能就大为削弱,在某种程度上说造成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化的不足。
当然,我们也发现,有些父母把寒暑假接孩子到大城市去玩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激励孩子发奋读书;同时,孩子在大城市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一些知识,从而更加发奋读书。父母采取的这种亲子交往的方式,客观上对孩子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四)外出务工者所形成的多元教育观念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
一般说来,外出务工者的教育观念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对孩子是否需要接受教育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不上学,还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得找点事做,还能挣钱”;并且现在上大学根本上不起,上完了又找不到工作,所以,“不念那么多书简直是有赚无赔”。二是上到何种程度视子女自身素质而定的态度。认为,“能读就尽力送,不能读就读个初中毕业,完成国家所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三是尽量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态度。这部分外出务工者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悟出了知识之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因而不仅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情况,而且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如认为社会应该正确看待外出务工的他们,农村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一二门职业技能,应该尽早开设计算机和英语等等。不同的教育观念就会形成家长对子女不同的学习期望。据已有研究,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期望是孩子学业成就高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期望高,学业成就相对就大;反之亦然。一般说来,持前二种态度的人,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期望都不是很高,孩子学业成绩好尚可,不好的话,就趁早结束学业;而且,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往往采取比较放任和简单的粗暴的方式。而对于第三种,则不仅对子女所抱有的期望比较高,而且在教育方式上也采用比较民主的、更加耐心与讲道理的方式。
三、结论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正面来看,外出务工增强了农村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形成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正确态度等;从负面来看,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外出务工者对“留守子女”发展的积极作用,抑制其不良影响。
(一)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作用
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没有相关的儿童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我国农村社会(区)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人口流动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因而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很少,甚至于没有,所以父母与子女少有分离的状况存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越来越多。旧的家庭成员长期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新的家庭成员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已经开始形成。也就是说,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伴随孩子走过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的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有不到全部时间的1/3,而其它时间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会。特别是随着双休制的建立,孩子在社会上的时间就更多了。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区)教育就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同时,也具有了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一是因为基层党政机关人员有大量富余人员,中小学校有大量退休人员,他们中有大批能胜任中小学生监护、教育和生活料理等工作。二是有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经济相对比较富裕,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某种机构,来管理和监护其子女,使他们能安心在外务工。因此,在农村建立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以由基层学区、学校和共青团三家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必将对留守子女的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二)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
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就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与完整,这样家长可以跟学校经常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则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是沟通时间的分配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或者至少半个月要能交流一次。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以一个学期中间回来一次,再加上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这样,亲子互动与沟通的时间与机会就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学习成绩,其它方面也应该询问,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有更多的关心。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方面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我们在调查时,有些学生通常是通过日记本的方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心的秘密与不满,如果父母经常与子女以书信交往,子女就可以把父母作为一种倾诉的对象,而电话由于价格昂贵而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另外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向班主任请教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