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
摘要:某拟建高速铁路以隧道形式穿越华蓥山背斜,华蓥山背斜两翼煤矿采空区分布密集,采空区严重制约了线路走向,其中华蓥山西翼A煤矿、B煤矿之间存在一通道,两煤矿之间距离较近,采空情况复杂,通过收集资料、物探、钻探初步查明采空区范围,选取合理的采空影响参数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验证,计算出采空影响范围,线路走行于采空影响范围之外,进而证明线路方案可行。
关键词:煤矿;采空影响
1.工程概况
某拟建高速铁路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地形起伏大,地貌复杂,岭谷间发育有缓丘、河谷阶地,海拨260~1000m,华蓥山背斜轴部地层平缓,两翼不对称。北西翼陡,南东翼缓,为狭长半箱状斜歪背斜,其中背斜两翼由须家河组等地层组成,须家河组为重要含煤地层,须家河组1段、3段、5段、7段含煤多层。华蓥山背斜两翼开采煤矿众多,采空分布复杂,其中A煤矿、B煤矿位于华蓥山西翼,地层倾向北西,倾角约54°。
2.煤矿采空区现状分析
2.1资料收集
根据收集资料,初步确认矿区边界和采空边界。A煤矿范围内,+200m标高以上均被采空。B煤矿范围内,浅部+365标高以上被老窑采空,南侧煤层标高+312m以上被采空,+312标高煤层由南向北开采,北侧矿界以南煤层薄化不可采,但薄化未开采段范围不明,+365标高和+312标高采空界线不明,煤矿采空分布如图1。
高速铁路穿越华蓥山时宜下穿采空区,走行于采空区影响范围之外,A煤矿最低采空标高为+200m,B煤矿最低采空标高为+312m,A煤矿、B煤矿之间存在一狭窄地段采空标高为+365m,同时线路受其他条件控制标高应尽量抬高,因此查明+365标高采空范围,确保线路可以+330标高通过该区域十分关键。
图2 线路附近物探和钻探布置示意图
3.采空影响分析
3.1采空影响参数选取
拟建高铁设计时速为350km/h,属特级铁路。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要求。采空区影响范围按边界角留设,围护带宽按50m留设。
根据《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附录H中表H.0.8-1,隧道线路经过的煤层上覆岩层为砂岩、泥岩为主,属较硬岩。走向边界角取55°,上山边界角取55°,下山边界角=走向边界角-0.7×岩层倾角,倾角为54°,因此下山边界角取20°(小于20°时取20°)。
根据《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和《铁路工程地质手册》,走向角移动角取70°,上山移动角取70°,下山移动角取36°,走向边界角为55°,上山边界角取55°,下山边界角取36°-15*(1-0.01*54)=29°。
综合考虑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取值,上山角、走向角取55°,下山角取20°。
3.2采空影响范围
线路轨面标高为330m,下穿+365标高采空区,不受其影响,主要受南侧B煤矿+312标高采空和北侧A煤矿+200标高采空影响,线路垂直于地层走向从两煤矿中间穿过,主要受两侧采空区走向方向影响。
A煤矿最低采空标高为200m,根据边界角计算A煤矿采空影响范围为50+(330-200)*cot55°=141m,采空边界与线路水平距离为189m,线路在采空影响范围之外。
B煤矿最低采空标高为312m,根据边界角计算B煤矿采空影响范围为50+(312-200)*cot55°=63m,采空边界与线路水平距离为164m,线路在采空影响范围之外。
根据计算作出采空区影响边界线(图3),可见铁路线位均位于边界以外。综上分析,线路选择在A煤矿和B煤矿之间以+330标高通过方案可行。
图4 数值计算模型
模型初始平衡后进行开挖计算。由于主要研究采空区上侧竖向位移为负的部分,为了便于对比,因此位移云图中只显示负值竖向位移。
煤层采空后煤层走向方向剖面上的竖向位移云图如图5。在倾斜方向上,移动盆地偏向采空区下山方向,上山方向较陡,移动范围较小,下山方向较缓,影响范围较大。
图6 煤层采空后走向方向剖面竖向位移云图
因A、B煤矿采空对线路的影响主要在走向上,因此主要分析走向边界角。对剖面上的地表竖向位移进行提取分析,作地表竖向位移与采空区水平距离关系图,如图7,可以看出在与采空区水平距离33.5m处,地表竖向变形小于1cm,趋向于稳定,即认为影响范围为33.5m,边界角约为arctan(50/33.5)≈56°,在规范推荐走向边界角55°~60°范围内,且取55°相对较为保守。
图7 地表竖向位移与采空区水平距离关系图
4.结论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采用收集资料、访问调查、物探、钻探等综合勘察方法,初步查明了A煤矿和B煤矿的采空范围,在最不利条件下,计算采空影响边界,以数值计算的方法对采空影响参数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线路以+330标高穿过AB煤矿通道时,满足地质安全距离要求,方案可行。
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探明B煤矿采空范围,确保通道可行,并为线位争取优化空间。
参 考 文 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7.
[2]GB51044-201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3]TB10027-2012,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S]
[4]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铁路工程地质手册[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5]郭绍平.某新建高速铁路铁矿采空区工程地质选线分析[J].铁道勘察,2015年,第5期:33-36.
[6]陈则连. 煤矿采空区地表岩移对高速铁路的影响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9,第4期: 5-8.
[7]黄磊. 公路隧道穿煤矿采空区段围岩稳定性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13.
[8]李东亮,施红艺,杨哲.蕉岭地区石灰岩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J].铁道勘察,2018,44(05):51-54.
[9]彭志雄,董道军.采空区对高速铁路的稳定性评价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17):212-220.
[10]李国和,李桂芳.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29(10):15-20+100.
[11]梁玉,余海,刘鑫,谢勇.宜宾港铁路采空区选线研究[J].铁道勘察,2019,45(04):70-75.
作者简介:陈书玄(1993-),男,2018年毕业于北京交
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陈书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7
标签:采空区论文; 煤矿论文; 标高论文; 边界论文; 线路论文; 位移论文; 煤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