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衰落的教育探源——兼评近年来中国相关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教育改革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1.56 文献标识码:A
英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体,并凭借其经济实力,在全球耀武扬威,建立起日不落帝国。但进入20世纪后,英国却不可挽回地迅速衰落了。大英帝国的日落自然有德国、美国崛起的相对因素,但英国自身的沉沦无疑是确实而根本性的。对英国衰落的探讨是20世纪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来自教育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并藉此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及相关政策问题作点探索和思考。
一、英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英国没落的显著标志是在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但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则注意到早在维多利亚时代后期英国的工商业就已开始衰落。各种材料和研究结果都证明英国衰落发生在1860年到1914年这一时期。(注:参见D.H.Aldcroft,(1964).The Entrepreneur and the British Economy,1870-1914,Economic History Review.2nd ser.XVII;P,Tem-in,The Relative Decline of the Steel Industry,1880-1913,H.Ros-ovsky,ed.,(1966)Industrialization in Two systems.New York.P194.)而要从教育来探讨英国衰落的原因,我们则必须有更长时段的历史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英国的文化传统对工商业及教育所产生的影响。
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单就文化因素来说,深厚的功利主义传统无疑是重要的影响之一。英国不但有着源远流长的功利主义思想渊源,而且对现实功利的追求也是普通民众的日常观念和行动准则。这也就是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本文所提到的韦伯的观点均出自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7)一书。)而英国正迷漫着浓郁的新教伦理的气息。财富、现世的物质享受、世俗的经济生活等正是英国人所热衷的,“在英国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商业的进取精神比较强,根据时人的记述,英国人比较粗犷、冷酷,专注于追求财富,这些精神是贪图安逸的旧制度的法国所缺少的。”(注:吉尔博.工业革命中的需求因素,转自王章辉.英国文化与现代化[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09.)
然而英国的传统却也有另一面,“在英国文化中,关于工业的社会功用和赢利的合法性有一种怀疑的意味,赢利常被认为多少是可耻的。”(注:Youssef Cassis,Business Elit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122,130,138-139,133,137.)更重要的,我们不应像韦伯那样在“理想类型”的抽象中将具体的社会历史现实置之不顾。就英国来说,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一个贵族社会,贵族和乡绅(绅士)构成了社会的上层阶级,而商人、平民等则处于低下的社会地位。在这样一种社会结构和贵族的权力控制中,在古典文化、基督教理念和骑士精神的熏陶下,以及来自法国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的广泛影响,英国就形成了绅士制度和绅士文化。自此,优雅、礼貌、荣誉、尊严、有教养、闲暇生活……的绅士形象成为所有英国人的理想。
商人等英国的下层阶级对绅士的追求自然也是梦寐以之。但在政治、文化都为绅士阶级所控制的情形下,下层阶级要提高社会地位,就唯有财富这一上升的阶梯,而快速变革的近代经济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因此,英国的下层民众拼命地追求财富,而商人则是其中的成功者,他们通过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而在奢靡和战争中国库日益空虚的国王和贵族们不得不向他们借款,商人的权势和影响因此不断增强。
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英国商人追逐财富并不是其根本的目的,而毋宁说是一种手段,追求社会地位的手段。不管是在16、17世纪从事商业贸易和金融,还是18、19世纪致力于制造业,他们都是为了最大化地追逐利润,并以此博得社会地位、权力、声望等他们与生俱来所没有的东西。正因为如此,近代英国商人并不像暴发启那样炫耀财富,挥金如土,穷奢极欲,相反倒是如韦伯所说的那样“冷酷无情的节俭”,赚来的钱不消费而投身于更赚钱的事业。不过,这未必就是由新教伦理而来的资本主义气质,而更可能是商人和企业家们有比金钱更高的欲望和追求,即成为他们所一向钦羡的绅士。而最终,这种欲求必然要影响他们对技术进步和工商业发展的热情。“当19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工商业和技术动力的势头减弱时,至少部分是因为革命中大多数人正忙于成为绅士。”(注:Youssef Cassis,Business Elit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122,130,138-139,133,137.)
英国的绅士文化自然要在教育上表现和反映出来,新的工商业者的财富本身也成就不了绅士,仍要借助教育来实现和脱胎换骨。我们试看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的英国教育。
二、绅士文化影响下的英国教育
1.绅士文化下的教育特性
在绅士文化传统的影响下,英国教育基本上就是绅士教育。首先在教育思想上,古典的自由教育占绝对统治地位。伴随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欧洲的持续发酵,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也吹到英国。16世纪,英国本土的教育家也开始探讨人文主义教育。而埃利奥特爵士(Sir Thomas Elyot)1531年出版的《行政官之书》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将“人文主义在学校和大学中牢固地确立起来了”。随后,通过劳伦斯·汉弗莱的《论贵族》、罗杰·阿斯卡姆的《教师》、詹姆士·克莱兰德的《年轻贵族的学校》、亨利·皮卡姆的《完美绅士》等,绅士教育的理念就在英国树立起来了。(注: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7-232.)17世纪,约翰·米尔顿的《教育论》和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将绅士教育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18、19世纪,万斯塞缪·诺克斯(Vicesmius Knox)、萨缪尔·斯迈尔(SamuelSmiles)、托马斯·阿诺德(Thomas Arnold)、纽曼(John Henry Newman)等都继续捍卫着绅士教育的理想,并试图在科技教育的潮流中保守和复兴绅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而无论是斯迈尔、阿诺德,还是纽曼或其他人,他们的教育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培养绅士。而在他们的绅士的理想模型中,强调的无非是道德法则、荣誉法则和责任法则。教育因此就是道德和性格训练,于是教学内容和课程就是自由学科,如希腊语、拉丁文、文学、哲学、历史、地理、体育,等等。(注:英国绅士教育的自由学科来源有二:一是传统的古典学科,如文法、修辞、天文、音乐等。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教会对学校的控制削弱了,但学校的主要学科、教材和课程并没有多大变化,传统的古典学科仍继承下来(参见博伊德,金.西方教育史[M].229-230.);一是近代人文学科,哲学、历史、地理、语言乃至自然科学等。这主要是因为文艺复兴对新贵族的强大影响。)泰恩曾指出,英国公学和大学“其重要的东西总是伦理、道德、心智训练、人的性向。”(注:Youssef Cassis,Business Elit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122,130,138-139,133,137.)而那些为从事工商业所需的自然科学和实用学科却始终被排除在外。绅士教育是坚决抵制实用知识的,即使是自由知识,也只能为知识而知识,任何把知识当作手段的功利性目的和运用都是不能容忍的。
结果,英国的学校也就仅是以培养绅士为目的进行自由教育的公学和大学受到重视。英国在世俗化的进程中,教会对学校的控制权力被削弱了,但国家并没有将教育管理和领导起来,而是贵族从僧侣手中接过了教育权。英国上层精英的子弟多在家庭中接受初等教育,然后就进入中等学校,为大学作预备。而无论是中等教育的公学、文法学校和私立学校,还是大学,都是由私人和团体捐赠和开办的。而进入这些公学和大学的也都是上层精英的子弟。在早期是贵族和乡绅,在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和专业阶层为了跻身上层社会,也开始把子弟送到公学和大学。而公学和大学在上层精英的支持下自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应的则是英国国民教育学校长期无人重视,在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前政府也始终没有承担起职责,结果国民教育制度迟迟没有建立,科技教育也进展迟缓。到19世纪中期,德国、法国的国民教育制度已相当完善,教授和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高等学校也蓬勃发展,而英国培养绅士的公学制度反因科技教育的刺激和宗教教育的消褪而达到极盛,牛津、剑桥等古老大学也仍然以保守传统为宗旨。
如果说,17世纪末的洛克的绅士教育更多的还是面向近代的进取色彩,带着资产阶级出世初期的勃勃生气和现实性,那么,19世纪中后期的纽曼的大学理想就只能说是面对时代变革的保守情怀,带着没落阶级古原登高凝望晚霞时思及日在中天的怀旧和落寞。如果说,16、17世纪绅士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知识的贵族和乡绅,以与教士相分离;那么,19世纪的阿诺德和纽曼的动机则在于阻止现代科技教育进入学校,尤其是公学和大学,其根本目的则在于以此维持上层阶级的特权地位。
2.通向绅士之路的学校教育
正是上层阶级的特权地位导致了英国新兴的商人和工业专业人士也在其个人和家庭事业成功之后转而向绅士发展。商人和企业家(以下简称商人或工商业者)对工业发展有直接的作用,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考察商人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对于分析教育于经济兴衰的影响是最有说服力的。英国近代新兴的工商阶层是在工业革命由社会下层通过财富不断崛起的。工商阶层的成功来源于在经济活动中对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更新,按说如果他们想要在经济上有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财富,就当使其子弟学习和掌握近代技术和管理,也就是说接受科技教育。然而,正如我们上文所论,由于英国的文化的社会传统,单纯的财富并不能带来社会的优越地位,没有贵族血流的新兴商人为了与绅士比肩,乃尽量模仿绅士的一切内在和外在特征、行为方式。我们看到,许多商人在获得财富后常购买土地,或转而为官,走上传统绅士之路。当资本家成为拥有土地的绅士,资本的主动进取性就沉没在土地的被动保守性中,而强烈的企业家精神也就在对土地偏爱中日渐褪色了。(注:Mar-tin J.Wiener,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1850-1980,P.14.)
教育更是新兴阶级通向绅士之路的桥梁。在19世纪公学和大学中,不但有贵族精英的子弟,而且还有商人家庭出身的子弟。正如1867年一位牛津的指导教师观察到:“现在,富裕的制造商和商人很愿意将其子弟送到最好的自由学校。”(注:C.S.Parker,On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Education,in F.W.Farrar,ed.,Essays on a Liberal Educa-tion,1867,p.78.)瓦特、布尔顿(Boulton)原本都想让他们的事业继承人既在“自由学科”,又在数学、科学、工程和外语方面具有牢固的基础。但最终,他们还是把儿子送到伊顿。许多著名的商人都把子弟送到公学和大学,即使第一代商人没有这样做,第二代、第三代还是会这样做。(注:Youssef Cassis,Business Elit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122,130,138-139,133,137.)
进入到公学和大学的作用在于,一是训练一个绅士所必备的各种品质和行为方式,一是获得一种身份,成为上层阶级的一员。而后者更是工商阶层的用心所在,可以以此完成通过积累利润还未竟的家庭使命,最终实现家庭跨越社会鸿沟的飞跃。法国的泰恩1862年在访问了伊顿、哈若、拉格比之后,写到:“自从阿诺德时代以来,英国公学的教育目标就是将学生转化为基督教绅士。”最后,泰恩认识到,大学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俱乐部,“一所英国大学在许多方面就是贵族、乡绅或至少是富人的年轻子弟的俱乐部”(注:Youssef Cassis,Business Elit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122,130,138-139,133,137.)。确实如此,英国的公学和大学与其说是教养绅士的学校,还不如说就是提供绅士资格的俱乐部。通过了公学和大学的教育程序,一个人就成为绅士俱乐部的成员,个人及其家庭也就进入了上层社会。商人把子弟送到公学和大学就在于对绅士和改变家族社会地位的渴望。
然而,在商人进入公学和大学后,不少人就在不再继续从事工商业,而是转入政界,或专做悠游闲暇的地主绅士。这些成功的商人的转型就使英国社会丧失了相当一部分工商业精英,这批精英的流失对英国的工商业发展无疑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此外,一部分接收了公学和大学教育的商人弟子如果再转入到工商业中,由于他们所受的训练,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公学和大学的教育仅是道德和性格训练,这已深植于学校的教育目标、课程、实践和态度中。商人的子侄后代受此教育获得了令人尊敬的品德和文雅得体的行为方式,但他们却没有应对工业资本主义竞争的必要的装备,甚至15、16世纪早期绅士的那种冒险、决断等可能与现代经济竞争相关的品格也因此消磨掉了。他们再也不具有其前辈们的工业资本主义精神和性格。其次,他们没有任何现代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如果他们从事工商业,其欠缺是明显的。这对英国经济的发展无疑也有负面的作用。
其实,整个英国社会都迷漫着浓郁的绅士化的气氛。不仅工商业者,英国近代新兴的专业阶层同样受到绅士化的影响,当19世纪中期,专业人员被准许与贵族一起接受教育时,他们也就把自己塑造成贵族的样子。结果,没有一个国家像在英国那样,专业人员如此自然而普遍地与贵族拥有相同的思想观念。相反,他们却远离了工商阶层及其价值观。结果,在英国专业阶层应有的进取、开放、专业化、高效率等精神,就没有像在美国社会那样获得长足的发展。反而在专业化过程中,许多才智之士离开了工商业。(注:Martin J.Wiener,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1850-1980,P.14.)
总之,在19世纪,公学和大学是重铸英国社会上层的熔炉。通过公学和大学的陶冶,整个上层社会都具备了一种共同的经历和经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思想和气质。在这种共同的教育背景下,贵族、乡绅、商人和专业阶层就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精英文化。而这种价值观和文化是坚决拒绝工业化及由之而来的社会革命的。
3.绅士文化下的科技教育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科技和科技教育方面当然不会是一片空白,相反,英国的科学技术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科技教育的提倡也很早就有了。但绅士文化却最终遏制了科技和科技教育的发展。
绅士文化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纯粹理论,轻实践技艺。因为绅士是不从事体力劳动,过着闲暇生活的阶级,他们无需职业技能的训练,只作纯粹科学的理智训练。所以,作为技艺性的技术教育始终进入不了公学和大学。英国技术教育的失败在于对“纯粹”科学与“应用”科学的不同态度。科学作为对事物性质的抽象研究一直在英国受到青睐,英国绅士们常将对纯粹科学的研究作为闲暇的业余爱好来追求。但科学却很难制度化为公学和大学的课程和教学,始终是这些“有教养的业余爱好者”的个人趣味。所以,17世纪的皇家学会不过是有科学业余爱好的贵族和绅士的俱乐部,而与技术的脱离使得其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早期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英国工业革命起源于绅士们所看不起的从事实际工作和体力劳动的手工艺者(practical man),“领导技术革命的英国工程师首先是实际操作者。”(注:Keinth Evans,The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Education System,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1975,P.240.)这种情形反过来又加强了英国的一个传统观念,就是从事实际工作的人需要的不是教育而是训练,在工场等工作场所获得实际的经验和技艺。到1911年理查森仍然坚持“技术教育仅能确信是一种技能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比工场更好的学校。你可以在那里获得最好的工匠的经验和技艺……你处在最能激发技能的氛围中……你通过做来学。”(注:Youssef Cassis,Business Elites.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4,122,130,138-139,133,137.)虽然17世纪英国曾产生了像胡克、玻义耳那样的科学家,但直到20世纪后,实验科学才重被绅士接受为合适的职业。
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英国的科技教育长时期在教育体制之外发展,现代学科难以进入公学和大学。即使在19世纪后期,受多方面的压力,一些科学课程和试验室在公学和大学出现,但科技教育仍无效应。(注:参见Martin J.Wiener,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1850-1980,Pp.17-18. 单中惠.赫胥黎与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A].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0-11.)19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关于科技教育的激烈争论,但就是那些强烈主张科技教育的人,如赫胥黎、普鲁诺(I.K.Brunel)、蒲莱法(Playfair)等,连到他们自身时,却很少把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践,反而都将自己的子弟送到公学和大学,(注:Martin J.Wiener,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1850-1980,P.14.)一无例外地匍伏在传统之下。等到大多数英国人和英国政府醒悟过来时,却发现德国、美国的科技教育和工业、经济都已走在了其前面,即使如此,绅士文化和教育的传统仍阻碍着英国彻底的教育改革。
回顾近现代历史,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也是最早建立现代民主政治的,然而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现代大学、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的因素却没有一项是英国首先创立的,英国工业、经济和整体国力的衰落也许早就由其教育命中注定了。
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历史的经验教训是值得铭记和吸取的。与英国恰成对照的是德国和美国等。德国通过发展与现代工业经济密切关联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技术教育,改造旧式大学,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教育,并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迅速实现了德国的工业化,进而超过英国。而美国崛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美国实用主义价值观下所形成的实用和功利的现代教育思想和体制。美国教育史中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并不是哈佛的创立,哈佛不过是英格兰传统下少数上层精英的园地,富兰克林、杰弗逊、贺拉斯和毛雷尔等才是美国精神的代表和美国神话的创造者。通过富兰克林等人的努力,美国吸取了德国教育的精华,而发展起与英格兰传统完全不同的普及、公立、世俗、职业、技术的教育,这是完全满足现代工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教育。毛雷尔法案明确规定:各州赠地学院的“主要课程必须按照各州议会所分别规定之方式讲授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以便提高各实业阶层从事各种工作和职业的文化和实习教育。”(注: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90.)而通过公立学校运动和赠地学院的发展,现代科技和科技教育就渗透进了美国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美国人,同时也从此将科技和科技教育崇拜在美国永远树立起来。即使20世纪美国一直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但从《国防教育法》、《国家处在危机中,改革势在必行》,到《美国2061计划》、《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等,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都是致力于科技教育的国际绝对领先地位。50年来的美国政府教育政策和战略一言以蔽之就是科技取向的教育。
然而在中国,我们经常看到是相反的一幕,科技教育总是处在被在贬抑中。自现代教育(在近代称为新教育,即科技教育)引入中国以来,文化保守主义者、文化民族主义者、人文主义者,从倭仁、张之洞、梁漱溟到当代的一小批人文学者,对科技教育充满着惊惧、疑虑、反感,总想打压、削弱和压制科技教育,这些人虽人数不多,但却常能转移视听,主导舆论。当代人文学者所用的话语与倭仁等大不相同,但其实质却相去非远。
中国教育现代化说到底就是教育科技化。晚清和民国政府的教育基本政策也一直在向科技教育的正确方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50年代的“向科学进军”到80年代后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极其鲜明地确定了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方向。但近几年来,一些人对高考、学生负担、学生文化素质等的批评愈演愈烈,纷纷鼓吹文化素质教育。而对“减负”、文化素质和人文教育的过分强调已经形成了一种舆论和压力,结果转移和模糊了很多教育领导决策者、研究者的思路、眼光和对根本问题的判断力,于是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和运动。
不错,中国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其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更不够的、更急迫的还是科技知识和能力及科技教育。这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存亡的根本,关系国家强盛的关键。如果中国的科技教育及由之而来的科技水平在国际上不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就将始终处在危险中。中国现在本来就很落后,再不抓科技和科技教育,中国将被先进国家甩得更远。自国家控制教育权和以教育实现政治目标以来,还没有谁把推行人文教育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相反,美国80年代以来一直在削减高等教育中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拨款和资助),而只看到促进国家竞争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等政策。就是英国,绅士教育也仅是个人、学校和阶层的行为,19世纪英国政府的行动虽然缓慢,但其政策方向也是科技取向的。再说,人文素质的养成更多的也来自个人性向和家庭性格。
此外,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没有谋生和生活的压力,自然地就趋于接受人文学科的教育,以享受闲暇和生活。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先富起来的阶层的需要推动下,各地都兴起了“贵族”学校,大款们把其子弟送进来,希望贵族学校把其培养成有身份有修养的人。这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商人极为类似。而这将使其下一代再也没有工商业的雄心、进取心、冒险精神等。现在这一代的中国人是太唯利是图了,只知追逐“铜臭”,但这恰恰是“资本主义精神”的表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而中国人享乐的本性、太浓重的儿女心,加上下一代已经富裕起来的财富地位和状况,更有贵族学校式的教育,21世纪中期后的中国人是否还会对理工科趋之若鹜,是否还会有足够的逐利动力和进取心,很是疑问。对此,中国教育应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政策措施。而现行的政策却导向人文教育,真不知置国家利益于何处,20年后中国凭什么与参与国际竞争。
90年代中期后,受各种因素的驱动和误导,又出现了大学扩展和大学扩招的政策导向。结果专科院校纷纷升格为大学,单科性学院和理工科院校都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大学生招生和在校生人数急剧攀升。相反,80年代中后期所倡导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则在萎缩。这种政策若不迅速改变的话,中国将会经受教育、经济和政治上的苦果。对中国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最迫切需要的是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看看中国广大农村的生产方式和中国工业经济的生产水平,就知道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和教育。
从大学来说,综合性大学并不是世界的普遍模式,德、法、俄等大都是理工大学、单科性工业大学。印度这些年在信息经济上的突飞猛进,也是理工大学的教育成就。而美国有限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以数量巨大的各种学院为基础的。另外,从美国这些年大学排名来看,科技主导型的大学明显位次靠前,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已经赶超哈佛、耶鲁。实际上,中国近些年来大学的排名、声誉、影响也呈现同样的趋势。80年代以前,理工科大学除了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外,最有影响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综合性大学。但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以来,无论是官方或民间的排名,还是在学生和民众中的影响和声誉,占据大学排行榜前列的尽是理工科大学,例外反倒是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了,而支撑北大和南大的却是其强大的理科。最吸引高中生的,清华、北大、科大历年不变,而当年人气极高的一些综合性大学在今天却要让位于理工科大学了。既然如此,理工大学又何必一味追求综合性呢?国家更不必要通过合并等教育政策措施推动大学的综合化发展。
中国应当以英国与德国、美国的教育为鉴,努力发展科技教育。英国当年虽然公学和大学排斥科技教育,但却有各种科技专业团体和协会,也有一些工商业者热心科技和科技教育,这对英国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却无这样的民间传统,更无牛顿和皇家学会的科学基础,所以政府的责任更加重大,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来不得一点松懈。教育决策部门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时应当有不为纷纭乱象所迷惑的清醒理智和判断力,紧紧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方向。
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那也决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要靠中国传统文化拯救西方文化,相反中国传统文化要在世界上生存下去和发挥影响,只能靠中国在科技技术上赶上和超过西方国家,否则一切都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