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措施与病害的综合治理论文_王颖

林业措施与病害的综合治理论文_王颖

王颖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韩家园林业局审计科

摘要:林业部门应对森林病虫害面积增大,有害生物严重侵害林业的现象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阐述在病害综合治理中林业措施的具体应用技术,并强调林业措施对于森林病害防治工作具备的巨大意义。

关键词:林业措施;病害防治;林业发展;生态平衡

林木病害的流行不仅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密切的联系,也与其经营方式息息相关。如我国丘陵地区生长在粘重板结红壤上的衫木林炭疽病发生严重,此种病害的流行和蔓延与病苗上山、调运、营造人工纯林都有一定的关系。为防止病害的流行,需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治理,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强林木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消除不利于林木生长的病原物,避免让林木生长在受侵染和利于病害传播的环境中,以此促进苗木与林木更好的生长和发育。

1、综合治理需要满足的原则

我国森林病虫害具有种类多、扩散蔓延迅速的特点,常发性森林病虫害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受害面积居高不下;偶发性森林病虫害暴发速度快,造成损失严重。为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控制害虫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影响有机调和作用的发挥,并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下的防治体系,在对林业病害进行治理时需要坚持以下治理原则:

1.1满足生态需求

综合治理就是在育苗的生长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调节来改变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营造出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病虫天敌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预防以及减少病虫害发生的目的。这是由于生态链中森林、病虫、天敌三方相互制约相互生存的关系,他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且他们的生存、生长与这个环节息息相关。

1.2符合生态平衡

化学农药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化学农药的不恰当使用容易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因此综合治理时应当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尤其在城市园林中更应该注意使用人畜无害,无毒或低毒的农药,尽量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1.3保障经济效益

综合治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是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人们研究病虫数目的发展规律以及发展需求,挖掘最佳治理时机控制病虫造成的危害,其主要目的就是使其危害程度降低到不足以危害经济的程度。但是当以城镇街道、公园绿地及企事业单位为绿化主题时,不能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病虫防治,应以生态及绿化观赏效益为目的。

2、林业生产中不同环节中的病害防治

发展林业产业,注重林业不同生产环节中的病害因素,才能实现病害的综合治理,并与林业措施的结合并达到最好的治理效果。例如当实施丰富林业产业的发展措施时需要考虑林分结构、林业植被以及保护杂灌木和其他植被不被破坏,并禁止放牧等影响林业发展的行为,合理修枝帮助林木良好发育。采用这些增加林分生物多样性和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措施帮助林业更好发展。

2.1合理选择苗圃

如果不合理选择苗圃,将会有很多不利于苗木生长的情况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若在石砾多的砂土苗床上育苗,则会有很严重的黑斑病发生。柳杉、扁柏,落叶松的苗木危害常是由于周围存在同一树种的绿篱和行道树。由此可知,苗圃地的状况关乎着苗木生长及危害的发生。所以,在选择苗圃地前应当结合实际对苗圃地进行考察,既要考虑土壤中病原物的积累程度以及周期绿篱,也要考虑行道树等现有的树木种类,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排水条件等。为了杜绝猝倒病的发生,不应选择曾发生过较严重猝倒病现象的土地为苗圃,如果不得不选这种苗圃,那么应当在育苗前做好消毒灭菌灭虫的工作。

2.2如果进行苗圃管理

采用无病壮苗是营造健康林分的前提条件。上山苗雏不仅应该在形质上达到一定的规格,还应该满足不带毒、不带菌的基本要求。一旦在未检查下将病苗定植,那么病毒会在造林地迅速的蔓延开来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如在日本发生的柳杉赤枯病(Cer-cospora sequoiae)、落叶松枯梢病、冷杉枝枯病(Scle-roderris lagerbergii)、泡桐丛枝病(MLOs),欧美发生的五针松疱锈病(Cronartium ribicola)、栗疫病(Cry-phonectria parasitica)都是由于将病苗定植。由此可知,苗圃管理的加强工作,无病壮苗的培育工作不可忽视。

另外,在苗圃管理时,还要谨记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方法。在冬季时将易发病虫害、苗圃间的杂草、落叶清理并且集中烧毁,以此破坏适宜病虫过冬的环境,并使用石硫合剂对易感病虫害的苗木进行树干涂白处理,做好病虫的防治工作。当夏季时更要重视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等多发病害,此类病害多发于繁殖圃和花卉生产中,一旦发生如顽疾难愈,病患期长达整个生产周期。

2.3如果进行造林树苗的选择

决定造林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树种的选择。因而,当制订计划时,应实地考察造林地的气象、地形、坡向、坡度以及突然等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熟悉了解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容易出现的病害以及生长中可能遭受的破坏,在此基础上为其选择适宜的环境。在造林后及时进行抚育工作,铲除会寄生树种的植物,为其修枝剪叶满足其需要的通风以及光度,避免因幼林郁闭湿度过大而引发病害。

2.4幼林抚育容易出现发问题

2.4.1 幼林抚育是在间伐和休止方面进行的主要防治工作。抚育管理有利于增强林木生长,提高抗病力,也便于监测病情,早期发现病害并清除侵染来源。

2.4.2 当林内存在大量枯枝、弱枝和被压木时林木生长衰弱,会给病害可乘之机,将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在过密的林分中应该进行间伐。具体的间伐措施应该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状况、树种特性、病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等具体情况确定。可以通过适当进行间伐的方式改善林内的环境,清除枯枝弱枝等保持林内卫生,同时以伐除病株的方式控制病害传染源,达到减少病菌传播和蔓延的目的。

2.4.3 一定情况下,修枝得当时也可以收到如同间伐的效果。通过消除枯枝、病枝和下枝的时方式减少病害来源。若切口处理平滑,枝干伤口可以尽早愈合,更是可以达到预防病菌侵染的目的。当严寒时,尤其是北方应当避免修枝导致伤口冻结,并且在修枝后要对易受病菌侵入感染的伤口涂刷药剂保护。

3、结语

林业措施是符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原则的治理方法。伴随着林业经营集约化程度的持续增长,人们更多的开始使用林业措施对林木病害进行综合治理,并且因此获得了很大成绩。森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是通过控制病虫达到控制虫害目的的系统工程,它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在森林生产、栽植及养护管理的各个过程中有计划的改善对栽植的养护技术,通过调节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以及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其发生超出危害标准要求前做出预防。这种治理措施对林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贵友.浅谈文山松毛虫虫害发生起因及防治措施[J].文山学院学报.2013(06)

[2] 冯自民.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对园林绿化的危害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

[3] 肖义,路明,王桂伍,刘万玺,徐德平.泌阳县松针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4(22)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林业措施与病害的综合治理论文_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