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困生”心理及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_孙文洁

高中地理“学困生”心理及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_孙文洁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中学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学困生是对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习惯称谓(有时也因偏见而称为差生)。在地理学科中,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知识基础差,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信心。能否成功转化高中地理学困生是制约地理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困生”、心里成因、转化、

一、地理学习学困生的类型:

第一,按学习困难的程度分类。根据学习困难的程度,可分为学习求精困难、学习轻度困难和学习严重困难:求精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品行良好,但在继续拔高和全面发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轻度困难的学生经过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地理成绩能够勉强及格,或仅有几次不及格,在行为和情绪方面问题较少:严重困难的学生虽经教师或家长督促、辅导,但仍然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同时伴有品行、情绪等方面的较多问题。第二,根据心理特征分类。①学力欠缺型。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学习技能、学习方法、学习速度、学习组织能力、自我检查能力、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成绩较差。尤其遇到较为复杂、需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时,便束手无策。其中不少人虽然专心致志,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效果并不好,常常顾此失彼。②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二方面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③动力障碍型。这类学生学习态度不良,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缺少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学习是他们的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具体,自信心低,自卑感强,对学习感到恐惧、焦虑、厌恶,缺乏对学习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业责任心不强,不知“勤奋”为何物,缺乏坚持性,不思进取等。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中,这种类型的学生人数最多。大约有一半左右属于这种情况。其中以择校生居多。④心高手低型。他们学习动机强烈,心理内部动力强大,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一般,但学力不够,在学习中缺乏方法,效率不高,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但喜欢啃难题,钻牛角。

二、地理学困生的产生原因:

(一)内因。①学科认识有误区。进入高中后,学生仍保持着初中时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他们普遍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虽然国家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不再进行文理分科,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评价观念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高中学校仍然在变相进行着文理分科教学,使一部分喜欢或擅长学习理化生学科的学生就把学习重点放在理科课程学习上,地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地理学习的动力不足,课上精力不集中,课后几乎不学地理,久而久之地理问题越来越多,进一步导致学习难度加大,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因此,走出观念上的误区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之一。②学习方法不正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初中地理侧重地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地理事物作一般了解;而高中地理更注重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与学习,重视地理原理的归纳和应用,还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印证地理原理及规律。很多高中学生仍然认为学习高中地理就像初中学习地理那样划重点,背书本就能了事。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重记忆、轻理解、重视感性认识忽视理性思考和推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外因。①教学手段因素。地理学科因其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地理事物原理抽象等特点,在教学中有一些复杂的、抽象的问题和现象,单纯采用语言描述的教法学生往往很难理解,需采用多种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模拟演示,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想象力,突破难点。由于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在地理教学中连基本的地理挂图、地理模型、地球仪等教具都没有配备齐全,更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就使地理教学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局面,致使大部分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认为地理抽象难学,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落实。②教材编写因素。现阶段教材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然而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多方面知识,编写时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教材编写内容涉及面广但是解说不透,以概念原理为主,虽然设计了一些“活动”“问题研究”等栏目,但是由于教材编写简单,背景材料少,学生不喜欢看,不愿意学。特别是教材把自然地理放在高一编排,而自然地理与学生生活联系少,学习时需要有其他科目知识做铺垫,例如学习“地球运动”时需要物理学科物体运动基本特征的知识背景,而高一学习“地球运动”时物理科还没学习物体运动相关知识。地理教材对这部分背景知识又无补充,导致学习难度大,更加大了教学的难度,这也是产生高中地理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视“教知识”而轻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困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地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指导学困生掌握高中地理学习的侧重点

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确定对策和服务方式。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筹划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

2.加强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让学生学会预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预先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很多学困生的初中地理基础薄弱,通过预习可以降低学习高中知识的门槛。例如,初中的地球与地图、地形、气候、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知识的预习将会增强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效果。

(2)让学生学会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很多学困生上课时只是听听,很少主动参与课堂发言、讨论,时常要教师提问才回答问题,有时记笔记忘了听讲,听讲时又忘记记笔记,各种感官不能并用,学习很被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更无法在学困生中有效开展。因此,课堂上应该明确教学要求,即让学困生明确是要看书,或是思考具体问题,还是记笔记等等,并且要做好监督让学困生跟上课堂节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督促学生课后复习总结。根据遗忘规律,要求他们及时复习,并且要反复复习,写出复习总结笔记,做好相应练习。教师要多督促、多检查,经常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面批。这样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而且培养他们按时交作业的习惯,拉近师生距离,从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总之,转化地理学困生是实现“为了一切学生”教育理想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要教师们胸怀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心、耐心地为学困生的转化不懈努力,那么学困生的大面积转化将指日可待。

论文作者:孙文洁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  ;  ;  ;  ;  ;  ;  ;  

高中地理“学困生”心理及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论文_孙文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