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建筑行业发展大国,在为经济带来高速增长的同时,整个建筑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能源消耗量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一些公共建筑的设计盲目追求大气、新颖、奢华、而忽略了其真正的实用和环保功能。要想在建筑行业中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就必须要在设计中尽量简约环保,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耗能,实现建筑的绿色节能的发展要求,为此,本文结合公共建筑中的绿色校园建筑的实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1.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概述
公共建筑即提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等。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近年来人们所日益重视的一种新型设计观念,该种理念强调建筑设计要建立在尊重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保证建筑设计的同时,要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建筑物的绿色环保的特性,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2.绿色公共建筑设计要点
2.1公共建筑的规划和选址
选址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公共建筑的位置要跟城市的整体规划想适应,要考虑对周围环境、交通、通信等的影响程度,最大程度的将公共建筑的作用最大化。公共建筑的选择位置不应对原因的水体、土壤、植被等有大的破坏,同时加强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保护。
2.2合理应用建筑材料
2.2.1应用无公害材料
施工方案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应该是对人体身体损害最小的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要具有低挥发、无放射、低活性;同时,要对常用的粘合剂、地板砖、模板、绝缘类材料等的选择,除却考虑材料性能意外,还要考虑是否具有“公害”,为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障。
2.2.2应用节能环保材料
时代在不断进步,科技领先市场前沿,许多新型建筑材料流行于市场。其中这些新型材料不乏有一些建筑节能的环保建材,设计阶段时有关人员要充分考虑建材是否能够利用环保节能式材料。
2.3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外部环境的设计,具体表现在环境绿化这一方面。首先,建筑在绿化上应当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将建筑与本地的人文、资源、自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机融合,以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必须强调建筑附近环境的绿化。对于硬质铺地的面积应当尽可能的减少,增加草坪绿化的面积,且多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以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化效果。
2.4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等有利因素
自然界的风能、光能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照明用电,提供更健康、高效、自然的光环境,还可有效降低过渡季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自然通风和采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增加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进而实现优化室内环境、节约能源的目标。
3.实例分析某校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某大学校园规划总面积规划用地面积144.04Ha;(其中:遗址保护用地用地面积1.81Ha;生态线范围内面积90.30Ha;规划河道用地面积3.42Ha;可建设用地面积49.60Ha。)总建筑面积50.00万m2;(其中:地上47.26万m2;地下2.74万m2。)容积率0.33,绿地率72.5%。
3.1材料资源的利用
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该项目采用可循环钢材和玻璃。充分使用可再循环材料可以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于建筑的可持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中可再循环材料包含两部分,一是使用的材料本身就是可再循环材料,二是建筑拆除时能够被再循环利用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在保证外墙砖材料密度和强度的前提下,该项目采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控制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3.2校区功能分区设计
校区规划设计以“开放、生态、智能”为原则,设计逻辑清晰明了,方案设计在满足近期教学使用要求的同时,设计理念应具有超前性;以建设学术文化氛围浓厚、自然、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化校园为目标,贯彻开放、共享的特点,即校园内部资源共享、校园与城市之间资源共享、校园内外良好生态环境的共享。并以景观的开放性延续校园的共享性,保证校园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尽量与校园周围环境相协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人车分流,创造出舒适、优美的校园空间和人文景观。
3.2.1开放性原则
在基地南侧延续城市肌理,适度对城市开放,把握好项目对城市的共荣与共享。基地东侧注重对规划中的某大学校区的开放,最大限度地促进两校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提升两校的整体效益
3.2.2生态性原则
最大限度的保留现状山体,丰富山体上的植被种类,充分利用现状河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尊重自然环境,在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引导校园内生态群落的生成,逐步形成环境美的高品质生态校园。
3.3自然采光设计
为了最大量地利用自然光,设计师将教学楼主体设置为两条东西长轴的长条形体量,在南立面侧窗上部、位于眼睛高度之上的位置设置了遮光板。在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较低,遮光板能有效地反射阳光,将直射日光通过顶棚反射到室内深处,把本该照到近窗处的光线折射到室内天花板再漫射向室内远窗处,提高临近内墙空间的照度,同时降低窗口部位的亮度,使整个室内光线分布更加均匀。在夏季,遮光板则起到遮阳板的作用,防止直射日光引起室内过热,降低空调制冷负荷。
3.4自然通风设计
由于该校园所处地区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教学楼主体的南向体量短与北向体量,在东南向形成一个自然通风的“豁口”,把自然风引入两栋建筑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风道,将南侧教学楼排出的废气带走,避免这些废气倒灌入北侧的教学楼,保证了北侧教学楼内的空气质量。
3.5生态景观整体布局
3.5.1集约用地,坚守不越生态保护线,留有充足的发展余地
规划布局坚守生态保护线,将校园建筑集中布置在二线巡逻道以南的区域,在为学校和城市保住一处天然的绿肺的通时,最大化的集约土地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为后人的智慧的发挥留有空间,真正的实现校园空间的可生长性。
3.5.2坚守用地边界,保山护林,合理开发
规划布局尽量利用现已开发土地,避免进一步的破坏性建设。保护校园基地内大片绿地山林,不做开发,在山林之间的空闲地带和已被开发的地段上设置建筑,使整个校园融于一片绿色之中,延续强化山体绿肺功能。
3.5.3理水环保,防洪避灾
保护大沙河,充分利用一河两岸的河道景观。以水为用地边界,通过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回收利用,培养水生植物促进水体的生态循环,形成校园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对排洪泄涝起一定作用。
结束语:总之,绿色建筑是时代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屡遭破坏严峻形势下的产物。因此,公共建筑绿色设计理念一方面要注重人们的实用性需求,另一方面要合理设计,充分注重各类能源的高效运用,强调现代公共建筑产品能够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从而才可以通过公共绿色建筑来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共繁荣的持续发展关系。
参考文献
[1]胡鹏飞.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
[2]董晓明.论述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J].科技致富向导.2014.
[3]贾少昆.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例析[J].建筑.2014.
论文作者:刘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建筑论文; 校园论文; 公共建筑论文; 自然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