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种类增多,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如何提升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水平成为施工单位管理的重点。施工单位要想促进综合管理能力的提高,就离不开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各种先进管理理念的传播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渐成为现代化质量控制的基础,并促进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与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可以规范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完成。此外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控制;测量
引言:测量工作往往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它的准确性往往决定了工程整体的质量水平。要对建筑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就需要结合可行性研究、设计、签约、施工、验收等环节,因此涉及的单位与部门较多,需要各部门进行配合才能保证对全过程的管理,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监督,保证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当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人工测量误差、控制网建立与测绘等工作的影响,出现了多起严重事故,既威胁着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又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建筑施工全过程测量的质量控制十分有必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与传统的工业生产存在很大的差异,它没有固定的作业流程与稳定的作业环境,因为建筑工程项目多在室外进行,因此项目所在地的地质特征与环境气候有直接的关系。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涉及较多方面的内容,从设计开始,到人工、材料与设备的选用,再到施工过程的工艺指导与控制制度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测量的质量。建筑工程不同于常规的组装产品或集成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元器件可以进行替换,施工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控制失误会直接导致整个项目稳定性、安全性的下降,甚至可能引发重大施工事故,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测量进行质量控制,对建筑项目而言意义重大。
二、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测量质量控制的分析
(1)施工前的测量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单位的施工测量资料进行校核,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调查,校验点位、标志与控制点等特定位置的坐标;其次对各种施工测量设备的准入制度进行严格规定,相关检测设备应具备验收报告与出厂合格证书,已经购入的设备再投入施工前,应进行核对,保证设备的精度与准确性,一旦出现问题,及时的进行专业校验,必要时返厂维修或报送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进行鉴定校准,保证设备在测量前处于正常状态。最后应对建设单位的施工图纸上的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对各种放样数据、工程量、节点参数等进行最后的确认,出现异议时,及时反馈并进行妥善的处理,避免影响到施工进度。
(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控制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面。工程建设离不开施工控制网的控制作用,施工中测量的起始工作也是施工控制网的布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方格网的设置上,主要依据的标准是建筑项目总平面图,依据平面图对构筑物、建筑物与管线等参数的规定,实现与周围地质条件的结合,在轴线的基础上进行方格网的确认与布置。如果建筑项目的建筑面积较大时,可采取分级布置设计的方式,首先采取田字形、口字形或十字形的整体结构进行主框架的确认,再逐步细化内部结构,实现方格网的逐步完善;如果建筑项目的建筑面积不大,则可以采取一步到位的布局方式,直接进行整体方格网的布置。在布置方格网的主轴线时,应保证主轴线位于建筑工程的中心,还要保持与周围边界轴线的平行关系;方格网中边长应控制在100-200米的范围内,并保证各折角是90度直角;为便于测量相邻方格网点间的距离,应保证点间的通透性,标点应稳定可靠。如果方格网的布置出现困难或与项目施工存在冲突时,可以采用导线网进行施工的控制,替代方格网。若是建筑工程的平面形状存在异常,可以采用引入点进行过渡,通过引入点作为平面控制网布置的基础。若是建设单位的施工图中只有主要控制点与基准点的参数,则需要在控制网布置前进行控制点的完善,保证个控制点的坐标得到准确设置。
墙体定位与标高控制方面。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框架浇筑后,就要对墙体进行定位,首先在楼板表面进行轴线的投射,具体可以采用拉线悬挂重物的方式或经纬仪的中线区分法实现,在确认中线大体方位后,利用墨线弹射法在楼板上标记出中线与墙边线的具体位置。此时应校验外墙轴线的交角,保证交角为90度,检测满足要求后再对轴线进行延伸,作为外墙定位的标准。墙体的标高测量中一般采用皮数杆作为测量工具,测量中将窗户与特定结构标注在皮数杆上,得出标高线条,作为施工的基准。在墙身皮数杆的使用中应保证皮数杆基准线与室内地坪标高相一致,施工到第二层的墙体时,应确保皮数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要降低皮数杆测量的误差,可以对楼板的四角分别测量,将标准线放置于测量的平均值处。
三、建筑工程的变形测量
变形测量主要在施工的全过程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检测,沉降值的获取往往是相对于基准点而言。基准点的取值来自城市水准点与2-3个建筑物影响以外的预设水准点,利用水准测量仪器进行基准点高程的稳定性的复核,验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应控制在100米以内,此时沉降观测点应预先埋设在建筑上,在建筑物外围进行均匀布置,选点应具有代表性,可以是支柱、结构转换,也可以是重要基础性结构。变形测量往往在建筑地下室或基础完工后进行,大型建筑可以提前至建筑基底完工后进行,观测的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沉降测量的方法、时间等应严格遵循相关测量规范。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测量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因此要要整建筑工程达到预期的建筑目标,就要进行全过程测量的质量控制。建筑工程往往在室外进行,而且工程建设地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影响工程施工中测量的因素较多,测量工作的开展应首先在认识上给与重视,其次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完满竣工。
参考文献:
1,李满.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全过程质量控制探讨[J]. 中华建设, 2018, No.155(04):75-76.
2,王建生. 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及控制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6):92-92.
3,黄靖宇. 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测量质量控制[J]. 建筑安全, 2014, 29(2):75-77.
论文作者:李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测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建筑论文; 全过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方格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