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系统论文,企业竞争情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论述竞争情报的定义、功能及竞争情报的目标,设计出竞争情报流程。提出分阶段建立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方案,并详细介绍其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分析方法。
关键词 竞争情报 信息系统 企业决策分析 企业信息服务
1 竞争情报系统概述
1.1 一个正式的竞争情报系统的优点
目前,已有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能为其整个战略和战术管理工作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帮助,然而,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年一次的突击行动。正因为如此,一个连续工作的战略管理系统就需要有连续的信息流相支撑,而其中重要的一支信息流就是竞争情报。企业将最终认识到信息是企业的一种财富,90年代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开发这样的系统和网络来发掘这一重要资源。
根据国外企业大量竞争情报工作实践所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企业想要得到的竞争信息中约95%可通过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途径获得,而这其中高达80%的信息可能就蕴藏在企业内部,如职工的办公桌抽屉里、文件柜里及他们的大脑中。所以企业情报机构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建立一个正式的竞争情报系统来发掘企业内部这一重要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该系统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予以连续监视。
一个正式的竞争情报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协调作用,这种协调将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更好的信息;使企业在市场变化中由被动反映向主动行动转化;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使企业情报部门的工作与企业内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及所拥有的情报源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帮助企业决策层增加了解如何使本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的途径。
1.2 竞争情报的目标
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最简单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吃惊”,即通过竞争情报工作,可使企业免遭突然袭击。
开展竞争情报工作量重要的原因是寻找如何持续而有盈利地将某个特定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转为己有所必需的战略和战术。这就是竞争情报的目标。
该目标要求建立一个正式的工作程序,以了解企业自身及竞争对手,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和战术以保持或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1.3 竞争情报的定义
竞争情报以下列4类信息为基础:有关企业自身的信息、市场信息、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环境信息。
简而言之,竞争情报是一个分析过程,它将原始资料转化为相关的、精确的、实用的战略知识,以满足其用户对了解商业环境的需求,从而制定出争取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或战术计划。它是一种有关企业自身及某个竞争对手当前地位、以往业绩、能力、发展趋势的情报;它是一种有关市场内各种推动力量的情报;它可以是针对某个特定产品或技术的情报,亦可以是针对市场外、却对市场产业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法规、人口统计等的情报。
对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经销商及其他市场力量的连续监视应成为企业整个战略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连续监视有助于企业避免吃惊,而保持对行业发展及竞争活动的高度警觉,就能使企业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图1 竞争情报功能
1.4 竞争情报流程
竞争情报流程应包含输入、输出及活动的顺序,如图2所示。
图2 竞争情报流程
从上图可看出,企业决策层对竞争情报工作的支持与否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支持取决于企业厂长或总经理的情报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亦取决于企业现有情报工作的实效性,即对企业经营决策的支持效果。对于情报人员来说,前一点问题的解决超出了我们所能控制的范围,而后一点;分析企业现有情报工作运行机制的利弊、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实效性并使其成为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1.5 开发一个竞争情报系统
根据图2所示的竞争情报流程可看出,竞争情报系统的输入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公开与非公开发布的信息,系统的输出为各类情报报告,系统本身的作用是将输入的资料整理、分类、存储及处理,然后为情报分析人员撰写各类情报报告提供所需材料;它还必须具备供别人检索、查询的功能。需要反复指出的是,由于竞争情报的特征是连续化、系统化和网络化,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成功运行需得到管理层和组织内成员的支持及充分利用企业外部人员情报源,所以系统的关键成份是人而不是计算机,工作的重点是情报网络的开发,最后才是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开发。竞争情报系统的运作如图3所示。
图3 竞争情报系统的运作
2 工作步骤
2.1 总的行动方针
通常,一个竞争情报系统的开发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序状态。第二阶段:一个良好的手工系统。第三阶段:开始尝试使用一些计算机软件。第四阶段:一个理想的系统。
以上4个阶段的整个进化过程通常需2至4年,因为它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和物力,无法及早出成果。好的方法是从小的、简单的系统着手,不断的积累经验,取得一系列的成绩,让领导看到这项工作的实效,增强领导对该项工作的信心从而给予更大的支持。对于刚开始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企业来说,建议第一年的目标定为:
——开始主动从企业内部及外部的情报源收集信息;
——在连续的基础上监视2-3个关键竞争对手;
——设立情报协调员职位;
——开发一个竞争对手的手工数据库;
——针对监视的竞争对手,定期出版消息简报、战略影响表格及情报简报。
随着经验的积累、技巧的完善,监视的对象可逐渐扩大。当竞争情报人员及整个系统的工作变得更有效时,可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完成信息监视量的增加。
根据国外竞争情报活动的经验,大部分成功的情报系统是那些系统开发与网络开发并重的系统。表1显示了系统与网络的构成要素
表1 系统和网络要素
系统要素 网络要素
收集公开出版的信息
鉴别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及用户
—数据库检索 向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宣传竞争
—订阅剪报
情报的概念
收集非公开出版的信息 主动从信息提供者处征集信息
—电话采访、面谈 向网络用户推荐行动战略
信息的整理和存储 持续扩展网络
—档案结构的设计
—做摘要和输入
—精简分析法
—微观和宏观分析
准备报告:
—每月消息简报
—竞争对手档案
—战略影响表格
—形势分析
—每月情报简报
—特别情报简报
开发一个计算机辅助系统
最好的方法是这两项工作同时进行,企业情报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网络的开发上,因为整个竞争情报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人:信息提供者和情报使用者,他们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结果的使用者和反馈者,只有获得他们的帮助,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以下就企业如何建立竞争情报系统作一简要讨论。
2.2 情报审计
情报审计是了解一个企业的情报工作现状的一种诊断工具,它是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第一步工作。通过情报审计,我们可得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1)谁是情报的主要用户?
(2)用户需要什么类型的情报?
(3)何种情报信息业已存在?
(4)何人能胜任信息的收集工作?
(5)对情报分析和情报用户来说,哪些人是有关企业问题的专家?
(6)企业组织内现有的情报交流方法有哪些?
(7)企业内情报机制运行情况如何?
情报审计可通过对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审计采访这两种方式来完成。
由于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情报审计工作亦应经常进行。
情报审计的目的是为了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来获取最有效的情报以及时帮助企业决策者调整经营策略而争取获得竞争优势。
2.2.1 信息需求评估
首先,确定谁是情报的主要用户,了解他们的情报需求。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景:最高决策层的厂长、经理们也说不清他们到底需要哪一类的情报,他们往往会对你说:去收集所有对企业有用的信息。而事实上,这是办不到的。
必须强调的是:获取大量的信息并不能保证获取成功的竞争性情报,因为后者需要你掌握一定的技巧来“聚焦”信息源、收集相关的信息、关予浓缩、分析其中的含义、得出新的结论而吸引企业决策者的注意。
因此,第二步工作就是做“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它能有效地帮助情报人员缩小信息收集的范围,找出需要作重点分析的领域,亦可帮助企业决策层理清思路。因此,该方法是信息需求评估的主要手段。
通常,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主要涉及以下6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
(1)迅速而有效的服务
(2)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3)产品或服务的特色
(4)资产实力和盈利能力
(5)企业形象和/或商标知名度
(6)价格。
一个企业根据其所处的市场的不同,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也不同。例如属于服务性行业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非常注重第一点;而化妆品行业非常注重商标名称;轿车整车厂则将资金实力放在首位。
通过分析,知道了企业的成功的关键因素,则所需信息、主要的情报源及所需作的情报分析亦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第三步工作就是确定竞争对手并排序。
确定竞争对手的工作是竞争情报活动的基础,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确定竞争对手,除了企业的自我分析以外,必须听取以下两个截然不同而又有关联的方面的意见:①来自你认为是竞争对手的观点,②来自客户的观点。
这两方面的观点有可能大相径庭,但从长远看,两者必然趋于一致。来自某个竞争对手的看法往往与你自己的看法较相似,而竞争对手在同一市场区间内开拓发展机会时往往会过高估计你的优势而过低估计你的劣势。
从营销学的观点来看,来自客户的观点总是最重要的。客户心目中满足其需求的可替代产品或服务将决定你对一个市场的完整定义。
分析以上两种观点加上你自己的判断,将使你正确、客观地确定你的竞争对手。
在制定企业第一年竞争情报工作的目标时,由于人力、物力的不足,特别是经验的不足,建议选择2~3个关键竞争对手予以连续监视。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及人力、物力的适当补充,可将监视的竞争对手数目扩大到5-6位,但最多只能为6个。根据国外企业从事竞争情报活动的经验,监视的竞争对手超过6位不仅人力、物力不允许,也是不必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注意监视你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也要注意那些潜在的、有可能成为你主要竞争对手的企业或市场势力,这种企业或市场势力常被人们称为“黑马”。
2.2.2 基本人员的配备
竞争情报人员的工作主要有以下这些:
——通过电话采访企业内部人员以获取信息
——通过电话采访企业外部人员以获取信息
——阅读并概括专题剪报
——进行数据库检索
——与企业内部人员的协同工作
——分析信息的重要性: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
——准备定期的情报报告
——将新的发现和分析结论提交决策层
——响应特别情报需求
明确了所做工作之后,测算一下完成以上各项工作所需的时间,进而确定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的需求比例。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但作为一项连续性的工作,至少需配备一名专职情报协调员。
如何挑选专职情报协调员?通常一个在企业营销部或规划部工作的、对企业参与竞争的那些特定市场有所了解的人员可成为一个理想的候选人。然而,一个候选人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个性是具有良好的交际技能、上进、热情和具有好奇心。具有行业经验可作为一条选择标准,但不是必需的。对情报人员来说,信息的收集、组织和传播能力远重要于行业经验。
此外,还可以借助第三方如一些竞争情报专家、情报咨询公司等的力量,帮助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工作。如在工作开展初期的6个月,可请他们帮助开发系统和网络;在以后阶段,可请他们参与采访以获取难以得到的信息。
2.3 开发一个简易系统并着手收集信息
2.3.1 简易系统
图4显示的是某个简易系统。该系统的特点是同时采用手工和计算机辅助的方法建立数据输入和开发档案结构的机制。
图4 竞争情报系统方案之一
2.3.2 收集公开发表的信息
公开信息的情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报刊和杂志
——各种分析报告
——企业招聘广告
——各种资信报告
——政府各管理机构对外公开的档案(如工商企业注册登记通告、股份公司上市报告等)
——政府文件(如政府工作报告、各类白皮书、统计资料等)
——各种数据库
——专利
——法院记录(企业自身或竞争对手曾有过的经济诉讼记录等)
——产品样本、手册
——工商企业名录
根据国外竞争情报活动的经验,最省时高效的收集公开信息的方法是数据库联机检索和订阅专题剪报。
数据库联机检索的最大优点是效率高,它比手工检索高出近百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成本更低。使用数据库时,应选择那些由权威机构开发的数据库及内容更新快的数据库。
除了数据库检索以外,另一种省时高效的收集公开出版信息的方法是订阅专题剪报。专题剪报有二大优点:一是便宜,二是覆盖面大。
什么时候该检索数据库、而什么时候该订阅剪报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因素:覆盖面和时间限制、成本以及经验因素。
简而言之,数据库更适用于那些一次性研究项目或企业在建立竞争情报功能的初期使用,而专题剪报则是最经济地连续监视当前及未来行业动态的理想工具。
应该承认,数据库的开发和剪报服务的普及,在我国都处于初级阶段,其质量还不尽如人意,企业情报人员还可借助一些其他情报源收集公开发表的信息,但数据库检索和订阅专题剪报是未来的方向,企业情报人员必须努力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2.3 收集非公开发表的信息
公开发表的信息通常有以下不足之处:
(1)由于是静态信息的收集,因此,通常是迟后的。
(2)它并不总是精确的。严格地说,除非得到非公开信息情报源的证实,否则公开发表的信息不应被用作情报目的的运用。实践亦已证实了这一点。
(3)由于它是静态而非动态信息,所以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的情报价值较小。
此外,从理论上说,公开发表的信息对你和你的竞争对手是一视同仁的,人人都可以获得。所以最有价值的情报往往来自非公开信息情报源。
常见的非公开信息情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销售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经销渠道
——供货商
——广告机构
——专业会议
——行业协会
——展览会
——反求工程
——证券分析家
——竞争情报咨询公司
——消费者保护协会
收集非公开信息的工具为电话采访和个人面谈。所用的主要技巧为网络技术和电话采访技术,前者主要用于收集企业内部的非公开信息,后者主要用于收集企业外的非公开信息。
如前所述,企业竞争情报人员想要得到有关竞争对手或市场动态的信息,约有80%就存在于企业的组织内部,例如,在人们的办公桌抽屉里、文件柜里及职工的脑子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企业应建立正式的竞争情报机制的原因,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一宝贵的信息资源,使其为企业争取竞争优势而服务。
如何发掘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首先,应熟悉企业内各部门的工作特点,了解哪些信息是他们可能掌握的。
通过分析可得知:企业自身就可能藏有丰富的情报源,问题在于交流。关键是要建立一种机制,使企业职工能自觉并方便地将他们所掌握的竞争信息传送到中央协调点来。
要使企业员工自愿提供信息、分享信息,首先应研究一下阻碍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据调查,除了情报意识以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根本没人来问过自己;(2)提供信息后没获得反馈;(3)没刺激;(4)怕麻烦;(5)怕威胁自身的地位。
这最后一点主要是指如果竞争对手在相关部门的工作干得比自己有特色,则担心提供信息时会被别人用来评价自己的工作,从而会危及自身的地位。
所有以上的障碍都可通过企业决策层对职工有效宣传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而减少或消除。
为方便企业员工及时地提供信息,企业应提供一些必需的通信手段和其他设施。
目前在国外,电子信件(Electronic-mail)和便携式计算机的使用日渐流行,借助一条电话线,就可将竞争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协调中心。国内企业的情报人员亦应熟悉它们。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设计一套复杂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表格让员工每日填写,然后交到情报部门。这种做法必定失败,因为太麻烦。
其次,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应重视对信息提供者的回应,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公司每月的消息简报上列出提供竞争信息的员工名单,以示表彰,让这些员工感到他们帮助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对那些成绩优异者,还应提供奖金,直至加薪、提升。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即使最称职的员工亦难免懈怠,因此,作为竞争情报协调员应定期主动和他们联系。主动发掘得来的信息往往比被动得来的信息更具情报价值。确实,你想了解的有关竞争对手及市场动态的信息的80%可能就蕴藏在企业内部,但它们必须靠你主动发掘才能获得。
除了主动发掘外,下列方法亦是很有用的:
——制定一张“谁认识谁”的名单
——制定一张按月电话采访的名单
——设计一张信息矩阵表
——设计一张关键问题询问表
以上这些方法称之为网络技术,因为它们是竞争情报人员建立公司内部网络的基本手段。这些方法的使用将使企业情报人员获取大量的非公开信息而无需增加任何额外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情报人员有时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开始不知应问哪些问题。为此,建议先设计一张大类问题询问表,以后再逐渐将大类问题细化。
对诸如销售人员、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研究与开发人员、生产人员、采购人员、人事工作人员、计划人员、决策层人员、档案人员、法律顾问等等,应有各自的询问重点。这些问题亦可用于收集公司以外的非公开发表信息。
从公司外部获得的非公开发表信息往往能使各孤立的信息完整起来,它能证实或否定以前所收集的信息,无论这些信息是公开发表的还是非公开发表的。
收集公司外的非公开发表信息,电话采访可能是最快捷、省钱亦有效的方法。在决定电话采访前,你的任务是确定:
我该采访谁?我该问哪些问题?如何提问?何时我应分清某条信息是确凿的事实还是传言?
总之,实践将使你炉火纯青,这一点尤其适用于电话采访。
无论是电话采访还是面谈,你应根据最新获取的信息,修正你的采访名单及采访提纲。通过多次的外部采访,你也应逐步建立一个外部联系网络并将其中的人员分成“友好的”和“非友好的”两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最后,谈谈如何判定一条信息的准确性。在判定一条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一条重要信息的准确性时,可以从情报源及信息本身这两个方面予以判断。在分析情报源时可考虑以下因素:
——该情报源以前提供的信息的质量。
——该情报源提供该信息可能会有的原因(例如,被公司解聘的雇员、供货商等情报源通常不很可靠)。
——从逻辑上讲,该情报源是否会掌握所提供的信息?
——该情报源的可信度:这可以通过询问其你已知道正确答案的问题来判定,如果答案不同,则找出其原因。
在分析信息本身的可靠性时,建议应从不同的角度予以核实,如从若干不同的情报源收集信息,看能否多次证实它。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从某个竞争对手处的不同情报源同时收集信息时,而他们都告诉你完全相同的内容,甚至连措辞都一致,则要警觉是否是竞争对手设的一个竞争信息圈套。不要低估你的竞争对手的情报工作能力。
2.4 信息的整理和存储
信息的整理和存储,主要涉及3项工作:用于系统数据库的档案结构的设计、便于以后分析报告撰写的信息贮存表格的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数据库软件的设计。
2.5 信息的分析
企业竞争情报的分析工作应注意两点:(1)应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新的、行之有效并被普遍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提高分析水平,努力争取能向决策层提供综合性、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报告。(2)但是,由于企业竞争情报活动的特点是连续对竞争环境予以监视、分析和报告,因此限于情报的时效性及人力和物力的限制,又可能不允许我们连续做深入的综合性分析,而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综合性分析也是不必要的,我们称之为“过份分析”,应予以避免。
竞争情报工作的时间应花在使企业了解市场的变化而避免“吃惊”,并预警决策层作出计划调整以及时采取适当行动,争取或保持竞争优势。鉴于这个原因,应该精简竞争情报的分析,作“有选择的分析”,它将避免你为分析而分析。
首先,须再次强调企业的信息需求、信息收集和信息分析工作应始终围绕着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而进行,包括以后情报报告的撰写亦应如此。
使用精简分析法能使你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及所需作的分析,如没这方面的需求,则只需将该信息存档就行了,等待将来使用。该方法能用最少的时间和成本产生最大的情报实效。
如精简分析结论是需作进一步实质性分析,则往往需补充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实质性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分成两大类: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往往需对本企业及对竞争对手的大量历史及现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统计依赖较强,其面涉及对竞争对手、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市场力量的详细分析。微观分析的结果常被称为“地位评估”,其主要方法是SWOT分析:S为本企业的优势,W为本企业的劣势,O为潜在的市场机会,T为潜在的市场威胁。企业将根据微观分析的结论制定战略或战术计划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去开拓已被识别的潜在的市场机会,并尽量掩盖劣势及作好对付潜在威胁的准备。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反,它是一种从上至下的分析。宏观分析的特点是简单,但结论亦较粗糙。大部分宏观分析的基础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用得最多的方法有:行业增长率与市场占有率矩阵图、行业吸引度与竞争地位矩阵图及行业成熟度与竞争地位矩阵图。在这些二维矩阵图中,一维通常是反映某市场的吸引度;另一维反映本公司的相对竞争地位,通过评估自身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目前在矩阵图中的位置及希望到达的位置来制定相应的战略。
企业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应掌握如何进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方法,但注意不要“过份分析”。
2.6 报告及传播
再好的情报若没及时送到该掌握情报的人的手中,其价值等于零。竞争情报服务于企业决策的途径是情报的报告和传播。情报报告的撰写可能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①你手头可能收集有大量的各类信息,但不知如何提炼成简洁的、可操作的报告。②决策层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阅读大量的信息。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报告情报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情报应是可操作的、着重针对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与企业战略计划直接相关的信息综合,这类信息往往是动态信息,即变化频率较快的信息,如某个竞争对手新动态等。其余信息则先分类存档,留待日后帮助分析新的相关的动态信息之用。根据此原则对信息予以提炼之后,你可能发现在大堆信息中,真正重要的不超过10条。这项工作一开始可能较困难,但只需几个月的实践,你就可成为提炼信息的专家。
(2)确定情报的主要用户。在设计情报报告时,你应调查哪些人需要详细的信息,哪些人只需要概括性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用户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位置和层次,对信息予以“裁剪”,如将一份大报告裁剪成若干份小报告。这是一项费时的工作,但它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情报用户获得他们感兴趣的情报,他们才会体会到你的工作的价值并提供他们各自的帮助。
(3)采用类似短评的格式,语句简洁。情报应是简洁的。如是一份厚厚的报告,可能被读者放在书架上直到他有空时再看,这也可能意味着他再也不会去看它。
(4)尽量使用图表,避免使用数字。在表述数字资料时,尽量使用图表,如直方图、拼图、曲线等,避免大量罗列数字。图表能迅速而简洁地传递重要的情报。
(5)以简洁的方式论述结论及支撑该结论的信息。
(6)开发一个分层次的报告体系。
(7)报告传播的原则为送到那些“该知道”的人手里。
图5显示了一种分层次的报告体系。
图5 情报层次
该报告体系由最低层的原始资料数据库开始,该数据库即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档案库。取材于数据库,编写每月信息简报,并发往组织内的个人。每月信息简报的内容包括:信息、信息来源、收到该信息的日期及信息可靠性程度。信息简报仅简单按日期先后顺序罗列信息,不加评论。
再上一层是制作竞争对手档案,其内容可涉及系统的八个大类监视指标中除市场情况和环境影响之外的六大监视指标,以表格和数字为主。竞争对手档案通常为活页形式,以便在收到新的相关信息后定期更新。
不少企业认为出每月信息简报及竞争对手档案是所收集信息的主要产品。然而,必须认识到这些产品本身并没有战略价值,信息的战略价值来源于对信息的分析,只有具有战略价值的信息才有助于企业经营决策,这也是许多企业情报工作参与企业决策工作的比例低的原因之一。
自战略影响表格开始,信息开始转化为情报,报告所具有的战略价值逐渐升高,直至专供决策层阅读的特别情报简报。
建议先针对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开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档、分析及报告的撰写。在定期提供上述报告后,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以提高满意程度,这个过程约需3~6个月。当你对提供一个竞争对手的情报报告感到游刃有余后,再开始增加一个竞争对手。采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显著减少系统失败的风险。
2.7 开发一个计算机辅助系统
该项工作应是企业开发竞争情报系统的最后一项工作。不要在一开始就希望设计和安装一个理想的计算机辅助系统,一个覆盖所有竞争对手、所有市场和所有技术的系统,这很可能导致失败。通常只有在手工系统完善之后,才开始计算机辅助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本文选择了一种手工和计算机互助的竞争情报系统,它更简易有效。手工系统着重处理资料原件、静态信息和动态定性信息,而计算机辅助系统着重处理动态定量信息,建立相关数据库,便于作统计分析和对比分析,并可制作图表以反映统计结果。手工系统和计算机辅助系统提供了撰写情报报告所需的材料。
竞争情报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它应具备作为决策支持系统需具备的四项功能:数据库、模型或统计分析、报告制作、图表制作。
作为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应不断对系统的设计作新的评估,以便作出适当调整,使其更有效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