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小说创作的多向性与永恒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年论文,小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言
梁启超开始倡导少年小说写作,至今约有百年;但真正的蓬勃发展,交得出好成绩,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海峡两岸开展文化交流以来,写得精彩的少年小说透过出版、评介,提供了相互观摩的机会。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议题,希望从“共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社会环境”中,来了解两岸儿童文学发展的异同。
少年小说的作者与作品甚多;就我个人阅读所及,一如井底观天。要完成分析比较的任务,也有些困难。所以我挑了两个角度,切入主题。第一,随机取样。就两岸合作举办的“一九九二年海峡两岸少年小说征文比赛”,共选出得奖作品优选五名、佳作十名。参选作品非常多,何以这15篇作品能脱颖而出?必然有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这样的取样,应该具有代表性,至少也是一个简明指标。第二,选取两岸四家(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李潼)的作品来讨论。这四家作品具有成熟的写作风格,在台湾的儿童文学出版市场,也得到肯定。
简要介绍“一九九二年海峡两岸少年小说征文比赛”的得奖作品如下:
作者 年次 住所 篇名
曹文轩 54
北京
《田螺》
卢振中 42
山东
《狐阵》
李 潼 53
台湾
《秋千上的鹦鹉》
陈升群
?
台湾
《让我飞上去》
金 茂 56
安徽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
武振东 54
河北
《大侠阿狗》
葛 冰 45
北京
《毋忘我》
赵金九 39
北京
《卖红薯的孩子》
沈石溪 52
云南
《天命》
宗 磊 67
北京
《小河结冰的时候》
王淑芬 62
台湾
《巨人阿辉》
张圆笙 56
美国
《小叔叔再见》
吴 天 50
云南
《獐子、汉子、孩子》
李建树 41
浙江
《生命诗篇》
毕淑敏 52
北京
《同你现在一般大》
作者 故事 主题
曹文轩 何九承担村人的误会 救赎
卢振中 抓放狐与母亲病愈仁爱
李 潼 家庭的再合 谅解
陈升群 落山风下比赛放风筝 竞争、接纳
金 茂 重男轻女与传统权威 省思、情窦
武振东 直爽仗义的小孩 勇气、正义
葛 冰 瞎眼女孩没有受到照顾忏悔
赵金九 穷、受欺仍有骨气的孩子 同情
沈石溪 鹰与蛇的争斗亲情、竞争
宗 磊 掉入河中冰窟的小孩 友爱、情窦
王淑芬 为矮个子而烦恼的小孩自信
张圆笙 家长的无知牺牲了孩子家庭、教育
吴 天 放走麝鹿的小孩 仁爱
李建树 为牝牛接生而成长的小孩 成长、接纳
毕淑敏 升学之外的重要课题 救赎
从写作年龄层来看,以现今36岁到47岁九人为主轴,30岁以下三人(含陈升群),50岁以上三人。在这些中壮年写作群中,对历经穷苦的童年生活以及政治动荡的洗礼,社会快速变异的影响,有很深的感触,也关注孩童的成长教育。30岁以下的作者,关切孩子自信心、情窦初开的题材,对个人自我的建立较有兴趣。50岁以上较喜欢处理优美的传奇题材以及使用温馨的笔调。
从所居地观察,北京占五人,最多,不愧为首善之区。台湾四人(含寓居美国一人),作为合办单位,侥幸也有如此人数。另外云南二人,河北、山东、浙江、安徽,则各有一人。大陆参赛的作者是否较多在华北、华东、云南?其他地方呢?也可能是农村长大的作家集中到都市去了。
从故事背景来看,大陆的作品11篇,有8篇在山林、田庄之中, 一篇从乡下来北京卖红薯,一篇在北京胡同中,一篇较特别,发生在车上。台湾的作品场景较自由,四篇中有两篇是都市背景,一篇从城市隐于山林,另一篇从校园比赛走到山林。作者所写的,与个人经验与居住环境有相当大的关系。
故事的主题关怀,具有多向性,可概分为三大类:小主人翁原始生命力的奔放、对世俗偏见或社会压力的反抗、人的自觉与文化省思。好的作品在主题表现上,通常可以横跨几个论题。
至于故事的基调,大陆的作品较具豪放粗犷的气势,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人物个性鲜活,情节冲突表现强烈,主题深刻;但从负面来看,仿如大陆各处的塑像,无论在造型、神态、表现上,千篇一律。作品中流露的温情诉求,胜过理性的宣达。即连葛冰《毋忘我》有明显内在思维的理路,主角仍不免“使气”,缺少一点纤细的、理性的活动。而台湾的作品,故事主角个性较不凸显,也少了果敢、冒险犯难、为正义牺牲的追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也表现理性思辨、冷静观察、创造自我的特质。都市文明的发展、社会福利的追寻,是否就伤害了草昧而强健的体魄?如何找出平衡点,文明而不庸弱,强健而不蒙昧,应该是少年小说写作的重要课题吧!
文字使用风格,两岸有显著不同。台湾李南衡先生评审“好书大家读”时,指出这些作品中有文词用法不同,仍可猜出意思的,如:乐颠了老猎手、一厚打票子、吃一顿疙瘩梨、从不接火、看青去了、胡侃乱侃、重点初中、偷东西不为酸、伺弄、歪毛淘气、居民小区、走神、冰棍、高级套间、举着纸等等;也有完全猜不出意思的,如:转悠著、皮实著哩、提双芽儿、正正鼻子、特佐、特火、起花。单就武振东《大侠阿狗》中,村长说了十次脏话“狗日”,其他语言上的问题有:嘎子们、橛定、棒子苗、被水呛蒙、来几个狗刨、磨叨、利索、脸火烧火燎。一般说,“语言二十五年为一代”,两岸相隔已有两代的“语言世纪”了;在文辞、语法的使用上,有相当的不同。
以上就两岸十五篇少年小说得奖作品,做了个简单的分析,似乎可以得到作品异同的“简明指标”。但我们还应该从两岸四大家的作品,作较深入的探讨。
基调沉郁、颜色鲜亮、洗涤伤痕的曹文轩
曹文轩,任教北京大学中文系,以文学理论见长。台湾民生报为他出版了短篇《红葫芦》、长篇《山羊不吃天堂草》。《红葫芦》收了八篇作品。《泥鳅》、《红葫芦》对孩子的孤独、无依靠,作了深沉的述说。叛逆的《阿雏》,坚忍的《海牛》,写活了贫穷而自立的小孩。《金色的茅草》描写贫穷与失落的自尊。《牛桩》则写民俗生男秘诀。《大水》的哲学意味很浓,漂儿受困于大水,拉手风琴的自述经历,开示他而后离开,漂儿要往哪儿走呢?《充满灵性》写得超现实,公牛、喜鹊、柳树都有象征意义,秀秀也是作者的理想化身。故事的色调对比强烈;景物如画,勾勒简洁;人物单纯努力;思想随着文字浓缩凝练。
长篇《山羊不吃天堂草》,写明子到城市当木匠学徒,生活艰苦,巧遇跛足少女,动了感情,恨不能在一起,把钱拿去买彩票,只换得一堆洗发精样品。回溯父亲跟着一窝风养羊,血本无归。带往江边,却不肯食天堂草,全部饿死。师父三和尚疼惜他们,却有时也剥夺他们。收了千元定金,找不到工作地方。被误为卷款私逃。黑暗中两斧砍同痕纹可出师,碰巧完成。朋友鸭子来,开始自立生活。故事长,结构较不易统合完整。与紫薇的小小情爱写得有些粗糙。用“山羊不吃天堂草”做了个诗般的象征运用,像一段变奏曲,与木匠生活总总似乎未搭。除了这些争议性的问题外,曹氏以其文学专业来写作,从用词遣句(诗的感受)、意象运用、景物描写(像电影分镜一般的清丽鲜明)、气氛酝酿、主题呈现,都有独到之处。他表现了文学优雅的气质,以及对生命的悲悯。对读者而言,极具洗涤心灵的净化效果。
节奏明快、转折高妙、教育良知的张之路
张之路,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辑。他把写剧本的本领融入小说、童话中,变成个人风格。台湾天卫出版了《傻鸭子欧巴儿》、《魔表》;国际少年村出版《带电的贝贝》、《第三军团》;民生报也出版《空箱子》、《惩罚》。他的童话具有小说架构,好像少了点“魔术”的乐趣,不过笔下温情,倒使《傻鸭子欧巴儿》赢得许多孩子的芳心。《魔表》的架构,有些滑稽,似乎比不上美国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飞进未来》那么的纯真感人。《带电的贝贝》有“科学”基础,“带电”可解释为特异功能、静电现象,或孩子的个性难缠。故事中陈述社会众人的压力;乔医师要一千次接生无误、奶奶忧心单传家庭、家中只能生一个小孩、刘长同事之间比孩子高下、杨爸担心小孩缺乏社会竞争能力、杨薇薇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或一百分、科学家发明或发现事物要领先世界各国。
《第三军团》的题材撼人,写作技巧高明:(一)浑然天成的表述程序。(二)表现大时代的故事,文革后的伤残,以及萌芽中的新机。(三)串结三代之间十几个人的故事,局幅甚大。(四)人物多半有成长性,尤以顾校长、华晓为最。(五)表达少年嫉恶如仇的天性。(五)在刚毅木讷、固执正道的气氛中,仍有柔和的深情爱意。(六)在写实的社会背景下,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主义。(七)在失序的现代社会,追求不变的公理正义。(八)对社会种种现象加以描述并加抨击;敢于面对教育问题,大胆揭露,并指出改进的方法。
《空箱子》、《惩罚》也是以校园题材为主。最精彩的校园故事,却是1993年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坎坷学校》。故事主旨大抵可归纳为:一、提出学童品格养成教育的看法:磨炼、参与社会、看重自我。公理正义经奋斗而得来,不会祈求大人的社会白白提供。二、对庸俗文化的反击:改成暗杀学校之后,经与原剧比较,显得内容空洞。招演员时,大部分孩子开口唱戏说乾隆主题曲,表示厌恶。三、文学教育:对小说与剧本的写作,提供初步认识。小读者长大后,对庸俗作品会懂得批判,无形中可以达成社会文化的改造。张之路所展现的教育良知与关怀,是值得敬佩的。
描绘动物、洞悉人性、发掘原力的沈石溪
沈石溪,1980年写第一部儿童小说《象群迁移的时候》。1984年读军艺文学系,接触文学理论及外国动物纪实文学,写下《象冢》。接着是《牝狼》、《老鹿王哈克》、《红奶羊》、《狼王梦》、《一只猎雕的遭遇》、《盲孩与弃狗》、《第七条猎狗》等等。大部分作品,台湾多家出版社已代为整理出版。从题材上看,西双版纳的生活经验,提供了相当多的灵感。他最擅长描写的动物是:鹿、狼、象、蛇。
《老鹿王哈克》写十五岁老鹿王要留口气消灭狡诈的老狼,还要与抢王位的公鹿争斗。如果不抢位,连心爱的母鹿也要失去。他含辱、牺牲,与狼同归于尽。这个故事显然向年轻朋友谈死亡,谈人生的危机与挑战,谈老的时候如何割舍、礼让,让新生命有存活的空间。《红奶羊》中奶羊被狼俘虏给小狼黑球喂奶。危险时,大狼牺牲了。奶羊在羊性与母性间挣扎,要改变黑球的肉食性,失败了。打算开杀戒,豺狼来,黑球反而救了奶羊。回族群,期望下一代的沦嘎能强壮勇敢,仍然失败。独自走入神羊峰,要寻找一头羊脸、虎爪、狼牙、熊胆、豹尾、牛腰的红崖羊。他表现了寻求强种或自体生育的强烈欲望。《象冢》,在残忍的天择后,表现得温馨。母象帮孩子争得王位,老象垂垂走入象冢时,却来陪伴。《狼王梦》的结构极精良,五个章节写紫岚失去五个孩子的过程,她祈求有个孩子能继承丈夫争取王位的野心。对于时下妇女期盼夫强子胜的社会风气中,是一种讽刺。
沈石溪歌颂原始生命力的奔放,描写生命存活的艰难困苦,也写生命斗争的残暴本质;但在潜藏的意识里,向往社会文明的更新,追慕文化教养。他在台湾民生报版的《再被狐狸骗一次》留下亲笔手迹,认为在动物小说的题材中,可以“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礼义的粉饰、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会盛衰,礼仪会更替,道德会修正,社会文明也会不断更新,但生命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在文明与野蛮、弱质与强健的抉择中,沈石溪企图能找出一个平衡点。
尝新试奇、多元观照、宽容相惜的李潼
李潼,本名赖西安,初期写民歌。以《天鹰翱翔》、《顺风耳的新香炉》、《再见天人菊》三书,连续得洪建全三届少年小说首奖。《天鹰翱翔》描述遥控飞机的飞行与操纵方法。阿龙为了获得飞机作一切努力。但夺奖之外或许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存在。他承认孩子的自觉与努力,再进一步寻求自律与牺牲,不勉强说教和填鸭,却也能自然流露出荣誉、合作和友爱的价值观。《顺风耳的新香炉》是妈祖民间神话的再创。顺风耳的角色,有点像颇具聪明才智却处处受限的“小大人”,很容易引发读者的自我投射,梦与现实是有一大段距离的;世界上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同时也表现了忍耐、尽责、团队精神的美德。《再见天人菊》写澎湖的风光与古迹发掘。主角返乡赴20年前的约定。童年学校生活与陶艺教学的回忆。呈现20年后每个同学不同的际遇与成长。讲友爱、生命生长、教育,对孩子预示20年后的可能性,有很好的启发作用。细腻优美的文字,泥土与天人菊象征物的运用也很传神。《少年葛玛兰》是李潼的成名之作,小主人翁潘新格在雷击时,回到百年前汉人开发兰阳平原的时景,并且进入葛玛兰的原住民社会里。讲现代人省视个人血缘的传承与社群之间的协和。
李潼放弃高中教职,专业写作,陆续完成少年小说20余种。新近,将由圆神出版社再推出《台湾的儿女》系列,中篇小说10余种。大要如下:
书名 主要背景
《阿罩雾三少爷》
林献堂
《少年云水僧》 星云法师
《红叶》
少棒队
《无言战士——林旺与我》
不由己的移民
《火金姑来照路》
歌仔戏源流
《中央山脉的弟兄们》
横贯公路开发
《魔弦吉他族》 十个小偷偷吉他
《大红莲雾高高挂》 花莲游唱团
《福音书与拔牙钳》 马偕传教行医
《太平山情事》 森林与山峦
《我们的秘魔岩》
二二八背景
《头城狂人》
固执的作家
《开麦拉 救人地》 岛内移民
《白陵丝戏院》 集集画看板人
《四海武馆》
争正馆身分
从他的这些创作中,我们可以看见他把自己的故事三D立体化, 验证了文体结构上的实验能力,也在古今时空跳接中,让乡土与历史做了最密切的结合。而许多开台以来的事绩,如汉人讹诈平埔族人、漳泉械斗、闽客争纷、二二八事变,这些大家碰不敢碰、想不敢想的问题,李潼敢挑起来,因为他要说出宽容和解、携手相惜的道理。
少年小说创作的多向性与永恒性
本文仅就海峡两岸少年小说15篇得奖作品,以及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李潼的四家作品来探讨,做了一个随意的抽检。在题材的选择、小说技巧的琢磨、关怀的人生主题,已经具备了多向性。樊发稼在两岸征文比赛评审时说:“无论少年小说和童话,均应题材新、立意新、构思新、表现手法新。并不一概排斥‘老题材’,但必须要有新的角度,要写出新意。”这个“新”字,或许就是多向性的发展。
两岸开展交流以来,作家们创作的心血结晶,已经达到部分共享的地步。也可以在同一个创作比赛中,来互相观摩。大陆作家的作品,对于生活的贫困,生活的挣扎,表现得豪迈有活力,足以牵动读者的同情与爱怜。而台湾作家的作品则集中于人的意识自觉与开发。不同的社会形态、生活习惯、生存奋斗,表现了作品的多样性,也尽了互补的功效。
然而人生主题的关怀,似乎不分古今与新旧的。亲情、友爱常是少年情感教育的发轫点;牺牲、互助、执守正义,是少年的基本体魄;忏悔、自省和教育良知,是少年的成长要件;救赎,则如宗教般的情怀,是少年不可或缺的伦理精神。而这些主题都指向“人性的永恒”。在成人争纷的世界之外,我们共同来提供一个情感洁净的心灵园地,让孩子悠游自在地生活、学习;有智慧,能够成功地解决人生难题;有悲悯情怀,能够创造一个和谐的未来世界。相信这是两岸儿童文学界的作家、学者们最乐意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