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浙江 平湖 314201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应用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相比起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术;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4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052-02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显著的腹肌强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逐渐成为标杆[1]。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胆囊炎患结石的概率达到12.2%[2]。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 技术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显著降低了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急性胆囊炎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14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26±6.87)岁,平均体质量为(63.55±15.14)kg;临床表现:4例发热、8例肝区叩击痛、28例右上腹部疼痛。观察组应用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02±6.55)岁,平均体质量为(62.87±15.06)kg;临床表现:3例发热、10例肝区叩击痛、27例右上腹部疼痛。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患者的右腹部取一切口,根据患者的胆囊炎浸润程度提供相应的胆囊切除手术。
1.2.2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下使用气管插管,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力为12mmhg~15mmhg),使用分离钳对胆囊结石进行分离,在采用同样的方法才处理胆囊动脉;基于此,切除胆囊 ,对脐部切口进行皮内缝合。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为(4.62±2.11)cm,对照组切口长度为(10.36±3.22)cm,观察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5.21±10.22)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11.01±14.22)ml,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12±6.58)h、(15.17±5.54)h、(6.25±2.39)d,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0.33±9.11)h、(42.36±11.22)h、(15.14±3.03)d,观察组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论
急性胆囊炎是外科中的常见病,发生机理较为复杂,与患者的胆囊结石病变密切相关[3-4]。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疾病发生进程较快,胆囊容易出现水肿情况,严重者会初选纤维组织增生的情况,过多的炎性刺激会造成周围组织粘连的情况出现。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微创手术,在其镜头位置可以适当放大胆囊局部术野,更加清楚观察到粘连组织情况,明确提高手术切除效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5-6]。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胆囊充血水肿较为严重者,术前进行适当减压,在接近胆囊壶部位置时防止胆汁外溢,再通过双重套扎对胆囊管进行处理,有利于处理胆囊管;(2)术前对胆囊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充分评估,尤其对胆囊病变程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术中对肝外胆管进行充分分离, 反复冲洗手术术野,更有利于手术的准确操作。
参考文献
[1] 王利祥,苏志勤,康鑫等.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0,22(2):285-286.
[2] 马雪,胡占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10(6):931-932,933.
[3] 曹杏生,刘国英,谭晶晶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3,18(26):41-41,42.
[4] 许东民,鲁修成,唐雄志等.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7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2):189-190.
[5] 高会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1(17):2579-2580.
[6] 郑春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肝胆外科杂志,2012,20(5):375-377.
论文作者:马伟伟 顾跃明 陆红芳 王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胆囊论文; 胆囊炎论文; 切除术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