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生产论文,对策论文,潜力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 2月20日,姜春云、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认真听取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等关于组织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力量,为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贡献的专题汇报。22日,姜春云同志指示中国科学院速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发送给正在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现将报告全文刊登,供有关部门参考。
邓小平同志讲:“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做到粮食基本过关不容易,要从各方面努力,在规划中要确定用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个目标。比如,从增加肥料上,从改良种子上,从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上,从防治病虫害上,从改进管理上,以及其他手段上,能够做些什么,增产多少,都要有计算。”
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我院组织专家在回顾44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到本世纪末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潜力,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现将我们的报告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回顾与供求简析
(一)粮食生产发展的四个阶段
回顾44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过程,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跨上了三个半台阶,每个台阶粮食总产约增加2000亿斤。
1949年至1958年为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264亿斤增加到4000亿斤,9年间增加了1736亿斤,年均增长193亿斤;单产由137.26斤增至218.96斤,增长59.5%。这一阶段的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扩大粮食播种面积(1949年16.4938亿亩,1958年为19.1426亿亩),增施有机肥料和推广良种等取得的。
1958年至1978年为第二个台阶,粮食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20年增加了2095亿斤,年均增长105亿斤;单产由218.96斤增至336.96斤,增长54.1%。在这一时期内,粮食播种面积由19.142亿亩减少至18.0881亿亩,提高单产是粮食总产增加的主要原因。增产的措施主要是依靠扩大灌溉面积(灌溉农田由占农田总面积的30.67%增长到45.24%)、增加化肥投入(由54.6万吨增至884万吨)。
1978年至1984年为第三个台阶,粮食总产由6095亿斤增至8146亿斤,6年总产增加2051亿斤,年均增长342亿斤;单产由336.96斤增至481.08斤,增长42.8%。粮食播种面积由18.0881亿亩减至16.9326亿亩,而粮食总产突破了8000亿斤大关。其主要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化肥投入的成倍增长(从800万吨增长到1739.8万吨)和推广了矮秆小麦和杂交水稻高产品种等。
1984年至1993年,粮食总产由8164亿斤增至9129亿斤,9年总产增加983亿斤,上了近半个台阶,年均增长109亿斤,单产由481.08斤增至551.27斤,增长14.6%,年均亩增粮7.8斤。此阶段粮食播种面积继续下降,由16.9326亿亩降至16.56亿亩,已接近解放初期的水平;此阶段化肥产量仍大幅度上升,由1739.8万吨(折纯)增至3156.3万吨,增长81%;而粮食只增长14.6%,化肥增产率锐减,粮食年增长速度变缓。
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简析:为了弄清近十年粮食生产增长缓慢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影响,我们将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联系起来,以1984年为基准,划分为前35年和后9年两个阶段进行供求关系比较,结果发现,前35年粮食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增长速度(粮食年均增长7.42%,人口年均增长2.64%),后9年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口年均增长1.51%,粮食年均增长1.34%)。考虑到我国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估计40年后将达到16亿,今后半个世纪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产品供求紧张将始终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采取坚决而有效的措施,尽快努力扭转并予以解决。
(二)近十年内我国粮食增长缓慢的原因与后果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我国粮食生产登上第一个台阶时,粮食年增长为193亿斤;第二个台阶时,为105亿斤;第三个台阶时,为342亿斤; 而到第四个台阶时,年增长量下降到109亿斤,与文革期间的增长速度相近。其缓慢增长时间已延续十年之久,原因何在?为了查明近十年粮食增长缓慢的原因,通过1949年至1993年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分布与变化,特别是1978年至1984年(我国粮食高速增长时期)和1984年至1993年(我国粮食缓慢增长时期)粮食增长与主要生产要素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我们发现:
1、南北对比,过去十年,我国粮食增长缓慢的地区主要在南方
为了便于分析与说明问题,我们按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30个省市(注:统计单位为29个,广东与海南未分开)划分为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包括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5个地区,又将5个地区分成南、北两大片;对1949年至1958年(第一个台阶),1958年至1978年(第二个台阶),1978年至1984年(第三个台阶)和1984年至1993年(第四个台阶)的粮食增长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前三个时期(台阶),南方片粮食增长占全国粮食增长总量的比例较大,分别为58%,59.8%和59.5%,其增长率接近60%;北方片增长的比例较小,分别为42%,42.2%和40.5%,略高于40%。因此,1984年以前我国粮食地区间调节一直是南粮北调;而1984年以后却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北方片的粮食总产猛增,占全国增量的97.5%,南方片下降到2.5%,并随之形成了北粮南运的新流向。
在南方片中,西南地区粮食增长幅度呈缓慢下降趋势;而东南地区则呈现出急剧下降态势,十年间粮食总量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减少了79.7亿斤。
2、东南地区粮食总产下降原因有三
第一,耕地面积减少
从全国各地区耕地面积增减统计分析可以看出:1984年至1993年的9年间,东南地区的耕地面积减少1809.5万亩,为同期全国减少耕地面积的43.8%,年均减少耕地201.1万亩。东南地区的复种指数平均为210.5%,减少1亩耕地,等于减少了2.1亩的播种面积,因此耕地面积减少是东南地区粮食总产滑坡的主要原因。
第二,粮食播种面积急剧下降
从粮食播种面积及年度间区域增量情况看出,1984年至1993年,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四个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分别增加272万亩、1226万亩、146万亩和608万亩,而东南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5383万亩。按1984年粮食平均单产592.2斤计算,仅粮食播种面积一项就使东南地区粮食总产减少了318.8亿斤。
1984年至1993年的9年间,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耕地面积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因而保证了粮食总产的持续增长。虽然东南地区也提高了复种指数(6.6%),但因其并未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因此仍未扭转粮食播种面积剧减的状况。
第三,粮食单产增长幅度减少
从1978年至1984年(简称前6年)与1984年至1993年(简称后9年)年均粮食单产的增长量可以看出:后9年,各地区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东南地区下降幅度最大,前6年每亩年增产28.4斤,后9年每亩年增产5.1斤,相差23.3斤,因此该地区后9年累计每亩增长粮食仅46.3斤。由于粮食单产增长幅度的显著下降,因而使东南地区失去了依靠提高单产来补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可能性。1993年东南地区因单产提高而增加的粮食总产(238.9亿斤),远低于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而造成的减产量(318.8亿斤),因此该区粮食总产减少了79.9亿斤。
3.粮食增长缓慢引起的后果
近9年来,由于粮食增长速度落后于人口增长速度,结果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84年的780.6斤下降到1993年的770.3斤,减少了10.3斤。如果将1978年至1984年与1984年至1993年的情况相比,就更可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前6年人均粮食增加了127.4斤,而后9年却减少了10.3斤。
就全国5个地区的人均粮食的占有量而言,1993年还有3个地区不足800斤(西北716.2斤、西南661.3斤、东南734.4斤),一个略高于800斤(华北805.3斤),仅东北地区人均粮食达到1169.8斤,按当地人均消耗粮食800斤计算,东北地区除当地消耗外,可以向其它地区调济的粮食总量只有378.6亿斤。
二、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潜力分析
(一)新增粮食潜力分析的依据
1987年当我国粮食出现三年徘徊时,我们曾做过在8000亿斤基础上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潜力预测。预测的依据条件、生产水平、可能的投资强度与效益以及我院各试验基地的研究资料等;预测的指标是黄淮海地区可增产500亿斤,东北300亿斤,西部与南方各100亿斤。到1993年实现了增产粮食1000亿斤的目标后,我们将预测指标与实产数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对黄淮海地区(京、津、冀、鲁、豫、苏、皖)的预测完全符合(504.8亿斤)东北地区基本符合(233.4亿斤)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也基本符合(114.2亿斤),而估计不足有两点:一是内蒙因扩大灌溉面积(扩灌1074万亩,占耕地14.3%,总计灌溉面积达33.9%)等增产102.8亿斤;二是南方地区因耕地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而减产。
为了提高在9000亿斤基础上再增1000亿斤的预测准确性,我们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粮食预测的分区,增加了粮食增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区域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分析等作为进行粮食预测的参数。
1、粮食预测区域划分
以省(市)为统计单位,按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划分为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山西、山东、河南)、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和东南(上海、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五地区。
2、区域内粮食供求关系分析
考虑到地区间进行大量粮食调运的实际困难,三个人均粮食不足800斤的地区(西北、西南、东南)都必须尽力设法挖掘潜力提高本地区粮食自给率,其中特别是东南地区,1984年人均粮食861.5斤,而到1993年下降到739.4斤,减少127.1斤。该地区人口总数为4.4867亿,如此大的人口数量和粮食缺口,如不在提高本地区粮食自给率上下功夫,而想依靠区间调运或到国际市场上购粮以弥补缺额是完全不现实的。
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自从1980年以来,世界粮食平均出口量为2.03亿吨(折合4030亿斤),还不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日本的粮食有77%靠进口,亚洲四小龙的进口量也不小,我国的粮食进口曾达到过300多亿斤,世界粮食市场已经没有多大的余地了。
(二)新增粮食潜力分区预测结果
根据44年间的五个地区粮食增长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各地区生产现状,自然与社会条件以及有关资料的分析,对本世纪末全国各地区粮食的增产总量预测如下:
1.预计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可增产250亿斤
主要根据是,1958年至1993年的三个阶段粮食总产增长均稳定在250亿斤左右,因此预计下一个阶段仍可按250斤的数量增长。本区尚有中低产田1.7亿亩,宜农荒地5500万亩;目前化肥用量(每亩播种面积为23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8.4斤);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9.9%,还有较大发展余地。因此,如加大投入,预计仍可保持较高的粮食增长速度。
2.预计华北地区(包括冀、鲁、豫、晋、蒙、京、津)可增产300亿斤
该地区粮食增长潜力虽较大,但不稳定,过去四个阶段增产幅度变动在361.8-630亿斤之间。同时考虑该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为了确保棉花生产的发展,对粮食播种面积与增产的幅度不宜期望过高。其粮食增产潜力主要在于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化肥利用率,高产区采用平衡施肥等。
3.预计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可增产100亿斤
西北地区四个阶段粮食增量变动在88.4-135亿斤之间。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扩大灌溉面积(大柳树、河西走廊、宁夏、内蒙沿黄灌区等)增施化肥和保持水土等综合措施,粮食增产还有潜力可挖。因此,增产100亿斤是有条件实现的。
4.预计西南地区(川、黔、滇、桂、藏)可增产粮食100亿斤
1984年以后粮食增长缓慢,但该地区水热条件好,在提高复种指数(1993年复种指数196.2%)和单产方面仍有潜力,如坡地改梯田、旱田改水田、培肥改土、增施化肥和推广良种良法等。
5.预计东南地区(沪、苏、皖、赣、浙、闽、粤、琼、鄂、湘)可增产粮食250亿斤
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日前在沿海发达地区粮食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座谈会的讲话指出“实现粮食供需平衡在沿海发达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必须牢固树立三个观念:沿海发达地区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取决于粮食供需平衡;全国粮食供需能否实现平衡,主要取决于沿海发达地区;全国市场粮价能否保持相对稳定,也主要取决于沿海发达地区”。这是完全正确的。该地区水热条件好,在提高复种指数方面尚有较大潜力(1993年全地区复种指数为210.5%,而江西省为246%,高出35.5%);在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方面也有相当潜力(1993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638.5斤,上海达到771.1斤,高出132.6斤),如果将以上两项的区域平均值提高到最高省(市)的平均水平,全地区尚有1200多亿斤的粮食增产潜力。但考虑到各省(市)经济与技术条件的基础与发展速度的差异,不可能同步发展,所以预计增产250亿斤是可能实现的。
到2000年即使增加1000亿斤粮食,按13亿人口,每人800斤粮食计算仍有270.4亿斤的缺口。这说明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外,还需在开辟食物来源上另寻出路。
三、粮食增产的主要对策
为了将上述粮食增产潜力变成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粮食增产的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六项对策建议。其中第一项属于政策建议,其余为科技与投资方面的建议。
(一)将保护耕地和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放在农业政策首位
江泽民总书记不久前提出:发展我国农业的指导方针除支持“三靠”外,还要加两条,就是“还要靠保护,靠工作”(大公报,1994年11月14日,二版,社评)。我们认为这两条是完全正确的。要保护首先就要保护耕地,这是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为什么要把保护耕地和稳定粮田播种面积放在首位呢?因为在研究我国各省(市)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粮田播种面积时发现,自解放初到现在出现了三种不同情况的转折:
1、当我国粮食单产处于低水平时期(以1958年为例,粮食亩产219斤,耕地亩产311.3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粮食播种面积成正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6696,当r=0.1,N=29时,相关系数临界值为0.456)。即人均粮田越多,人均占有粮食越多。
2、当我国粮食生产达到高速增长时期,(以1984年为例,粮食亩产481斤,耕地亩产709斤),由于各省(市)间灌溉面积、化肥投入不平衡,粮食单产高低不等,拉开了差距,有的省人均耕地少,但粮食单产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较多(浙江1984年人均耕地0.68亩,人均粮食910.1斤);有的省人均耕地多,但粮食单产低,人均粮食也少(内蒙1984年人均耕3.87亩,人均粮食559斤),所以人均粮食占有量与人均粮田播种面积之间由正相关变为不相关(相关系数=0.2146)。
3、当我国粮食进入缓慢增长时期(以1993年为例,粮食平均亩产551斤,耕地亩产859.2斤),由于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和粮食单产水平的普遍提高,各省(市)之间粮食单产的差距逐渐缩小。此时人均粮田面积,开始变为决定人均粮食占有量的主要因素,出现了人均粮田面积少粮食占有量也少(浙江1993年人均耕地0.58亩,人均粮食673.3斤),人均耕地多粮食占有量也多(内蒙1993年人均耕地3.48亩,人均粮食993斤)的新情况。两者在单产水平较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正相关(相关系数=0.5696),这反映了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土地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开始接近上限。当出现这种现象时,就必须认真研究找出影响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通过增加投入,改变生产条件或其它措施,从而打破这种限制,才能使粮食生产再登上一个新台阶。
鉴于上述,稳定并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已成为当前实现我国粮食需求平衡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认为,必须把保护耕地的方针放在农业政策的首位;认真从严执行。同时要大力宣传,使之形成保护耕地、珍惜寸土、人人有责的社会新风尚。
关于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国务院已有明确指示,我们完全拥护。
(二)继续实施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计划
在稳定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过去六年,在国务院领导下,已经完成了两期工程,收到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黄淮海平原和东北平原共治理中低产田7575万亩(黄淮海5000万亩,东北2575万亩),开荒480万亩(东北380万亩,黄淮海1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亿斤(黄淮海114亿斤,东北86亿斤)。群众说,这是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政府为农民办的第二件实事,也有人誉之为“第二次土地革命”。
(三)加速磷、钾肥生产的发展
在化肥施用水平较高的地区,尽快调整氮、磷、钾的施肥比例,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这可能是打破土地生产力上限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望有关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世界粮食产量在1950年至1984年期间每年增长近3%,而1984年以来,粮食增长率下降到1%。这是因为即使增加化肥施用量,也不能再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世界粮食发展动态与我国粮食发展动态基本相似,即1984年以后出现了粮食增长缓慢的情况。那么,随着我国化肥施量的提高,粮食单产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分三个时期(化肥大量投入初期、中期与近期)、五个地区,对每亩播种面积的化肥用量与每亩粮食单产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
1、在化肥大量投入初期(以1978年为代表,全国化肥投入总量为884万吨),五个地区粮食单产的变化均随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完全呈正相关。
2、在化肥大量投入中期(以1984年为代表,全国化肥投入总量达到1739.8万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单产,仍随化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而东南地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已不随化肥使用量而增长。
3、在化肥大量投入的近期(以1993年为代表,全国化肥投入量达3156.3万吨):在东南地区,已经明显地出现了世界观察研究所指出的增施化肥而不增产的趋势,除上海外,其它七省虽然化肥施用量不同,最低每亩折纯21.9斤(江西),最高每亩45斤(福建),相差一倍以上,但是各省的粮食单产却很相近(均变动在600-700斤之间)。其它地区,如东北仍保持着多施肥多增产的趋势(注:东北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对作物需要的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补偿能力强),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市)也保持着多施肥多增产的势头,但是其中少数省份已经出现了化肥增产效率下降的情况。
根据调查与试验结果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生产与施用的氮磷钾肥比例不符合作物的需要,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利用的,而且受其中的最小因素的制约,即当某种元素比例过低时就会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我国化肥的生产一直以氮肥为主,到1993年氮肥仍占肥料总量的68.5%,氮磷钾比例为1:0.31:0.12,1985年世界销售的比例为1:0.49:0.37,我国的磷钾肥比例明显偏低,在一些施肥水平较高的省(市)这已成为制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
我国北方土壤普遍缺磷,南方普遍缺钾,其中许多地方磷、钾都缺,因此我们建议,应尽早决策加速我国磷钾肥生产,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如北京市1993年的粮食亩产已达到831.3斤,除水利与机耕条件的配合外,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较普遍地施用了氮磷或氮磷钾复合肥,适当供应氮肥(12斤以上),双季早稻、双季晚稻、单季晚稻亩产均可达到800斤左右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和补充磷钾元素的不足。
此外,就全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在目前化肥供应比例的情况下,若提高化肥施用水平,粮食单产仍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四)改善和扩大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和生态农业
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其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的2/3。由于水资源不足或利用不合理,每年实际灌溉面积小于有效灌溉面积,据统计多年平均要小15%,相应减小的灌溉面积近1亿亩,加上非灌溉农田,每年近60%的农田无水灌溉,这也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和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途径除加强水利建设和跨流域调水外,还必须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据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在河北省粮食高产地区的栾城试验站进行的地下水位观测,从1990年1月至1994年1月,地下水位累计下降了12.02米,问题十分严峻。节水农业(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是缓解水资源不足的根本出路。十分缺水的以色列,单方水的效益比我国高一倍以上。国内各地的实践经验,同样显示了节水的巨大潜力:在井灌区,采用管道灌溉一般可节水30%,喷灌可节水30-50%;在引水灌区,改大水漫灌为细流沟灌或小畦灌可节水20%,采用渠道防渗和田间配套工程可节水10%;在水源不足的北方地区,采用湿润灌溉法水稻田可节水65%。目前节水农业尚未大面积推广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投入和管理不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搞好规划,逐步付诸实施,仅此一举约可增产粮食200亿斤以上。
近几年来,生态农业发展很快,从生态户发展到生态村、生态县。其模式多种多样,有农牧结合、农果牧结合、农牧渔结合和农副结合等许多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促进了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相结合,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政府已作出要“继续搞好环境示范工程和生态试点”的决定,应当积极贯彻执行。
(五)加速优良品种培育与推广
生产条件的改善与品种的改良是相辅相成的。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作物品种多数已更新换代四次,每更新一次大约增产10%左右。在2000年前,“八五”期间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将发挥重要增产作用。近年来,在改良品质、提高抗病和抗逆性方面成绩卓著,其中谷类作物高产育种正处于攻坚阶段,望政府继续给予稳定支持,以期早日获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防治病害、虫害、鼠害,增加农业机械动力,加强田间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等都是实现粮食增产的重要保证条件,均需加强与落实。
(六)增加科技投入力度稳定农业科技队伍
近十年来,粮食生产增长缓慢也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稳和农副业科研队伍缺乏活力(青年人不愿学农,学农的也不愿干农)有关。最近几年,棉铃虫大发生与虾病大流行,同监测与防治的科技力量削弱和缺乏科技贮备有关。据统计,1993年这两项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分别为60亿和30亿元,间接损失更大。因此,增加科技投入已十分紧迫。科技投入是产出比最大的投入,农业生产水平越高,创汇农业越发达,就越显示出科技投入的重要意义。以色列科技参赞在全国政协报告时说:“我们的农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了科技的作用。我们对科研与生产的安排顺序是:研究,扩展或示范,种植者或农民。”这个经验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目前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中的中老年科技工作者居多数,急需加强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增加新生力量,培养跨世纪人才,以迎接新的挑战。
农业生产涉及的面很广,必须充分发挥多部门、多学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组织跨部门的联合,分工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奋斗,才能使科技兴农的工作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以迎接新的挑战。
四、面向全部国土广开食物来源
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增加到16亿,即按人均粮食800斤计算,亦需要粮食12800亿斤。如何满足未来的粮食需要,仅靠14亿亩耕地将难于支撑。因此,从现在起,应着手制定计划并进行广开食物来源新途径的研究。
李鹏总理指出:要把发展农业从仅仅依靠现有耕地、搞好种植业的观念,转变到既重视现有耕地,又重视充分合理利用全部国土资源的观念上来。实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1993年我国总耕地面积为14.2652亿亩,而国土面积为144亿亩,耕地仅为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此外,我国的海域面积为53.1亿亩(354万平方公里)。耕地之外的国土和海洋,可为我们提供食物来源的广阔天地。
陆地、草地和海洋被称为人类食物的三大来源。因此除粮食外,我们还对草食畜牧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增产潜力进行了预测。将这两项所能增产的肉类折算为粮食,大致相当于235亿斤。现分述如下:
(一)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有草地60亿亩。据统计,1993年全国牛羊肉总产74.18亿斤,其中产于北方牧区和南方草地的仅占33亿斤,平均每亩草地只产半斤肉,草地畜牧业仍处于极低水平,尚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北方草甸草原的牧草生产力与北美的温带草地相似,而单位面积畜产品仅相当于北美的1/27。这是靠天养畜,掠夺式经营的结果。据统计,1949年至1988年,对草地的投入年亩仅2分钱,加之超载过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致使载畜量日趋下降。因此,不加大草地投入,难以扭转这种局面。
在60亿亩草地中,条件较好的约10-11亿亩(其中北方6-7亿亩,南方2亿亩,沿海滩涂草地2亿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7.5%-19.3%。据国家统计局1992年的资料,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六个省区(内蒙、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草场面积为41.13亿亩,总载畜量(包括农区)按羊位计,为2.35亿只。据有关资料,在条件较好的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地区,一般12-15亩地养一只羊。我院内蒙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通过人工草地建设、改良退化草地和围栏集约放牧等措施,使典型草原区的12亩草地养一只羊,减少到6亩养一只羊,其载畜率提高一倍。1984年1月中央1号文件提出“到本世纪末,种草面积达到5亿亩”,如果这一计划实现的话,仅北方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则可增加5000万只羊,按胴体重34斤和出栏率40%计,可增产肉6.8亿斤,相当于节省饲料粮34亿斤。加上南方草地和沿海滩涂的开发,大约共可节省饲料粮60多亿斤。
农区草食畜牧业也有很大潜力。目前,过腹还田秸杆利用率为30%,如提高到50%,则可多养牛3846万头,按出栏率14.1%计和每头牛胴体重372斤,可增产肉类19.5亿斤,相当于节省饲料粮97.6亿斤,扣除育肥期消耗饲料粮41.92亿斤,可净省粮55.7亿斤。山东禹城市在改造中低产田、提高了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利用秸杆大力发展肉牛生产,1989年出栏量为10.6万头,1993年增长到20.4万头,1994年达到26万头。
到2000年,预计牧区与农区的草食性畜牧业所增产的肉类折合粮食115亿斤。
(二)木本粮油发展前景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近70%,林业用地近40亿亩,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占世界总量的10%以上,发展木本粮油潜力很大,大有可为。
我国木本粮油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不少资源为我国特有,如板栗、银杏、核桃、枣、柿、油茶等,并广泛适种于我国大多数地区。据预测,如果全国用5%近2亿亩的林地发展木本粮油,每年可增产木本粮食近400亿斤。
据科学测定,在木本粮食林中,有90多个树种的果实内淀粉含量在20%以上,其中板栗、枣、柿等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其发热量与大米、面粉相近,既是高档优良的食品,又是很好的粮食替代品,还可为国家创汇或换回粮食产品。根据林业发展规划,1995年至2000年,在现有林地中如拿出3500万亩建设木本粮食林基地,每年可增产木本粮食105亿斤。目前我国现有4100多万亩木本粮食林,因经营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如板栗,全国平均亩产只有30-40斤,而日本亩产300斤,我国高产地区可达到200-300斤。如通过综合技术改造,可供现有木本粮食林单产提高2-3倍。每年可增产120多亿斤。按热值计算,相当于增产粮食160多亿斤。
发展木本油料,可以节约耕地,增产粮食。在木本油料中,仅我国特有的油茶林有6000万亩。根据规划,1995年至2000年在现有林地中新建木本油料林500万亩,在正常情况下,项目建设1至2年就可取得成效,每年可增产食用油1.5亿斤。目前我国木本油料林经营水平低,单产低而不稳。如油茶林全国平均亩产茶油仅6斤左右,而一般大面积高产油茶林平均亩产茶油30-40斤。如加大力度继续对4000多万亩油茶进行综合技术改造,每亩增产茶油20斤是完全可能的,每年增产食用油4亿多斤,以此计算,全国木本油料可增产5.5亿斤,替代耕地2000万亩,按亩产500斤粮食计算,相当于增产100亿斤粮食。
(三)水产养殖增产潜力预测
我国是世界内陆水域最多的国家之一,又是海洋大国。开发“两水”,发展水产业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
1、淡水
我国有内陆水域面积2.66亿亩,其中可供养殖的面积8793万亩,现利用率约2/3,尚有3000多万亩亟待开发利用,其中尤以大中型湖泊水库为甚。如武汉东湖推广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渔业增产及优化模式,该湖的渔业总产量由1971年的36.5万公斤上升到1993年的300万公斤,净增7.2倍。到本世纪末,预计淡水产品总产量达1150万吨,可新增400多万吨,按饵鱼比1.5:1计,可节省饵料粮60多亿斤。
2、海洋
我国东、南两面濒临辽阔的海洋,海域总面积427.7万平方公里,归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54万平方公里(53.1亿亩),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负15米等深线的浅海和海滩涂面积分别为1.86亿亩和3275万亩,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进行人工养殖的浅海和海滩涂各为1000万亩。部分渔场也有适合人工放流增殖的场所,特别是69.3万平方公里的内海,更适于增殖放流。到本世纪末,预计海洋水产品可达到1476万吨,其中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将比1993年分别增加200万吨左右。
淡水和海洋水产品增产,共可节省120多亿斤饵料粮,到2000年人均水产品估计可达20公斤,远远超过食物结构大纲人均9公斤的标准。
五、响应党中央号召 为农业发展做新贡献
我院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十分关心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从五十年代起,就承担了我国农业资源的大规模综合考察任务,根据考察发现的问题,设立了有关研究机构和试验站,再加上应用基础性研究所,目前已承担有为大农业服务项目的研究所共有49个。我院有各类试验站、观测站66个,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了支援农业,中国科学院先后派出科技副县长共千余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实际贡献。
回顾1987年,当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三年徘徊时,我院曾急国家所急,主动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省政府分别协商讨论,根据中国科学院在黄淮海地区二十多年治理盐碱地、沙荒地、涝洼地和砂姜黑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开展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治理中低产田的报告”,向中央请战,并得到了国务院的重视。国务委员陈俊生同志,在亲自视察了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区后,又陪同李鹏总理去禹城视察。视察后,李鹏总理指出“禹城的经验不仅适用于黄淮海地区,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1988年以来,在地方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把河南省延津县的贫瘠的沙荒建为林茂粮丰、瓜果飘香的绿州,为该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此,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于1994年12月14日做出了“开展向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所延津试验站学习的决定”,号召全省在农业综合开发第一线的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他们是继中国科学院在黄淮海地区的三个老试区(禹城、封丘、南皮)之后,成长起来的新的农业综合开发样板。通过他们的工作,可以看出,在党和政府需要的时候,我院的科研队伍是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
根据上述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分析,我们初步提出了2000年前我院为农业发展做贡献的计划如下:
(一)继续坚持在黄淮海与其它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与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工作。
(二)在近十年粮食单产徘徊不前的高产地区,进一步加强试验研究与调查工作,重点解决高产地区粮食增产的限制因子与打破这种限制的技术措施。
(三)面向144亿亩国土和海洋,继续为广开食物来源开展研究、示范与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包括北方草地、南方草场、山地、沙地、沼泽地、淡水与海水水域等。
(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示范推广工作,我们从“八五”期间的科技成果中筛选了10多项适用技术,分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1.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
(1)长效碳酸氢铵:是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制的一种改性新氮肥,与普通碳铵相比,其氮素利用率提高10%,肥效期由35天延长至90-110天,增产13%左右。已推广350余万亩,新增产值2800万元,创经济效益约1.75亿元。该项技术已获国家专利。目前已有17个小氮肥厂采用这项技术。化工部与科学院已联合组织了成果鉴定,并拟在全国的几百个碳酸氢铵厂逐步推广,预计可增产粮食100亿斤以上。
(2)涂层尿素:是一种新型的尿素氮肥,与普通尿素相比,氮素利用率提高6-8%,可增产10-13%。1993年河北省已推广442万亩,增产粮食3.04亿斤,皮棉1004万斤,创效益1.38亿元。目前我国尿素年产量约1200万吨,若改为涂层尿素,相当于每年增产尿素200多万吨(此项成果首先由广州氮肥厂研制,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与广氮合作主持了在北方地区的试验推广并完善和改进了涂料配方)。本世纪末,如果将尿素中的一半改为涂层尿素,约可增150亿斤粮食。
(3)专用肥料:根据我国各地的土壤条件,作物需肥特点,南京土壤所完成了各类作物专用肥配方,完善了生产工艺与技术。其中蔬菜专用肥可增产26-40%;菸草专用肥可增产14.7%,上等菸叶产量提高30.7%,已在黄淮海平源和西南地区推广应用。新研制的多功能复合肥,花生增产170-243%,大豆增产21-104%。
(4)节氮施肥与计算机指导施肥技术:我院封丘试区的研究,将稻田传统有水层施肥法改为无水层混施法,可减少氮肥损失29-35%,每公斤氮多增产稻谷8斤,这项技术已在东北、黄淮海、南方和新疆等地区推广214万亩,节省氮肥100-200万吨,增产粮食600-1200万吨,创效益近亿元。与此同时,还建立了施肥咨询系统,进行作物产量和利润估算,它不受农业地区限制,可指导各国各地合理施肥。
2.新型地膜;
(1)BDM生物降解膜:该膜降解性能好,覆盖期可控制在20天至75天,一年内完全降解,不遗留残物,不污染环境;拉伸强度超过美国和接近英国同类产品;断裂伸长率分别超过美国和英国的1.8倍和1.2倍。与普通地膜对比,土豆、玉米分别增产21.3-32.3%和12.1-37.0%,棉花、葡萄分别增产35.8%和68.0%。
(2)超薄型光解聚乙烯地膜:该膜的特点是超薄(5-8μ),比一般光解地膜(10-15μ)可节省50%的聚乙烯原材料;且无公害,可自动光敏降解,裂成碎片,继续被微生物降解。
(3)光转换薄膜: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离退休科技人员,在青岛新桑达经济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组织下,引进与改良了俄罗斯的光转换膜技术,试制成功了将紫外光转化成红光的光转换膜,可提高蔬菜产量20-40%。产品已经通过青岛市科委组织的鉴定,并开始投产。
3.优质高产良种
1986年以来,我院遗传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共育成35个新品种。近三年累计推广4400万亩,增产粮、棉、油46亿斤,新增产值17亿元。“八五”以来,又选育出棉花新品种“石远321”,经在黄河流域国家区试名列前茅;大豆新品系“诱处4号”的亩产首次突破600斤大关;饲料玉米科多号亩产12800斤,粗蛋白6.35%;H165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达国家标准以及优质小麦品种等,将在“九五”期间推广。
4.白对虾与全雌鲤:近十年来,我院海洋所继引种与繁殖海湾扇贝取得成功,在沿海各省推广取得巨大经济效益之后,最近又引种成功了南美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已经成熟。白对虾是世界水产养殖业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具有繁殖季节长,对水环境的抗逆能力强,生长快,肉鲜美,病害发生率低等优点。最近已通过开发可行性论证。全雌鲤是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用生物工程技术育成的新鱼种,具有生物迅速,肌肉丰满和高产等优点。在同样饲养条件下,比普通品种增产20%以上。
5.棉铃虫性诱剂
1993年以来,我院在山东省汶上县、嘉祥县、高唐县、齐河县、济阳县等5个县,推广棉铃虫性诱杀剂500万支左右,按每支日均诱杀雄性棉铃虫100头计,则每天诱杀蛾量达8.4万斤。1994年已推广165万亩,节约药费2000万元,棉花增加产值超亿元。此外,还研制成功玉米螟和地老虎两种昆虫性信息素及其高效仿生诱蕊;经北方几省试用,效果良好。
(五)组织一支农业宏观研究队伍,在以往国土资源考察、国情分析、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科技扶贫以及各台站网络对各种农业资源动态观测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及时为国家提出咨询意见。
在最近召开的1995年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上,各研究所领导响应中央号召,为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作贡献的积极性很高,希望政府将我院的支农工作纳入国家计划,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从各有关研究所组织科技队伍投入农业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