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文化论文,十六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0;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6-0005-07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创新,反复强调文化建设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动着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一、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基本概况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出版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研究专著较多,代表性的有张瑞才和范建华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董凯锋的《变量共生、组合创新与意识形态:多维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林出版社,2012年);王列生的《文化制度创新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董四代的《传统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邹徐文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成胜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论》(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孟宪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冯天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俞思念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章传家的《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张小平的《和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7年);肖贵清、赵学琳和闫晓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魏恩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赵长青和马树勋的《边疆民族地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曹泳鑫和赵平之的《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文章的《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夏兴有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张景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本任务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罗文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朱旭东的《全球化历史进程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由周向军、傅永军二位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最终研究成果有六卷本丛书《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
此外,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论文多达370余篇,还有一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研究选题的博士论文,包括杜开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1);万是明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06);田贵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2006)和谭吉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2004)等。这些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时代背景、阶段划分、主要内容、特征、意义、基本经验、战略地位、发展道路等等,内容广泛,视野开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概览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献、著述、论文等主要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含义
1990年1月10日,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命题,并强调要重视和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1]276次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和基本要求,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1]182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内涵,并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科学论述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2]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深入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3]
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是围绕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展开。有的学者直接引用党的十五大报告的概念,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是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4]有的学者则从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科学论断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指出所谓先进文化,就是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5]还有的学者从先进文化的特点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民族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文化,是反映人民意志、代表人民利益的文化,是把弘扬科学理性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的文化,是适应并引导、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是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6]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体包括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中华文化三大文化形态:强调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导向,是“魂”;和谐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是“体”;中华文化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坚实基础,是“根”。[7]此外,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三层含义:它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并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社会主义的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它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就其本质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新文化。[8]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阶段划分
党的十六大以来,专家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以中央集体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划分标准。这方面学者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三段论划分,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三个发展阶段,即邓小平提出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提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胡锦涛提出的“和谐文化观”三个阶段,分别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逐步形成、成熟和完善。[9]第二种观点是四段论划分,有的学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萌芽、发展、成熟、完善为考察对象,认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逻辑起点;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成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文化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进一步完善。[10]第三种观点是五段论划分。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命题的提出,到党的十六大深刻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发展和逐步完善。[11]
第二,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会议为划分标准。有的学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文化建设显现出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发展与变革: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恢复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蓬勃发展与全面推进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上全面拓展与深化的阶段。[12]还有的学者认为,“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在真理标准大讨论背景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大力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事业的领导,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科学概念,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和作用,建构起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初步框架,到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全面地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基本方针和重要措施,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基本成熟;从党的十五大系统阐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入了全面的理论阐述和实践阶段。[13]
第三,以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方针政策的变化为划分标准。有学者以此为标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初步形成,它经历了以文化范式转换为核心制定新的“二为”方针;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命题,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内涵;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等三个过程。第二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和成熟,它经历了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新命题,进一步转换文化范式;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命题,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新命题,阐释了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等三个过程。第三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逐步完善,它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等三个新命题构成。[14]
另外,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到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再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继往开来、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15]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推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主要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出发,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调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江泽民主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先进文化的角度,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眼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创新[16]。胡锦涛主要从建设和谐文化的宽广视野,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包括文化建设的首要对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坚持“二为”,“双百”,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7]
有的学者从改革开放的总体历史进程中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第一,思想理论建设、理想与道德建设,发展教育事业、科学技术事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8]第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努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19]第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作为基本动力,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目标任务。[20]
还有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战略地位、目标任务、实现途径以及发展趋势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明论、先进文化论、文化国力论、文化产业论、和谐文化论、以人为本论等,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21]也有学者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它包括:以实践为根基的文化本质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基石;以人为本的文化主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软”“硬”兼具的文化功能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现代性、民族性的文化特征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价值取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的文化发展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现实构建的基本路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22]
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和表述。从总体上看,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握的不断深入,我们党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表现出许多独有的历史特征,即相继性与发展性相统一、阶段性与前瞻性相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大众性相统一。[23]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立足于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实践,吸收借鉴了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有益成份,体现出先进性、民族性、开放性的特征。[24]有学者从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视角,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是中国特色,具有民族性;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具有阶级性;是先进文化,具有发展性;是大众文化,具有人民性;是和谐文化,具有包容性。[25]有学者提出,继承和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重要特点,表现在文化建设的范式、指导方针、地位与目标上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一脉相承,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和发展。[26]还有学者从先进文化的高度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二是坚持涵养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三是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群众性;四是坚持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五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坚持批判基础上吸收借鉴超越,具有鲜明的建设性。[5]也有学者认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一方面具有当代文化现代化进程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自身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27]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特点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结构严谨的系统性、立足国情的民族性。[28]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呈现出新的特征:以培育“四有”公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以“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8]
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当今时代是文化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文化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它对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宝库,把对文化建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了新的高度,建立了更为完整的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传统文化转型、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着直接的、根本性的作用。[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科学发展之路、强基固本之路、以人为本之路、改革创新之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29]二是从文化生产力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有学者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已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生产力。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0]三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意义重大。[19]有学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造社会坚实的精神基础,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1]也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更好地满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需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好地满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扩大国际影响力;更好地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形成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5]四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当代制度变迁作用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的趋势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制度变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思想导引,同时赋予了中国制度以合法性,并为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文化软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当下正在进行的制度变迁作出评价,并以这种方式引导未来中国的制度变迁。[32]
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可以从多方面审视和理解。有学者总结为: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二是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三是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33]也有学者概括为: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二是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是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34]也有学者从三个方面解读:一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二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必然选择;三是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文化的时代性,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要求。[35]还有学者从六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即:一是要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四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针;五是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六是坚持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36]
三、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术界虽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成果,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应关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性与阶段性研究
整体性研究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历史实践进行宏观描述,从总的方面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阶段性研究主要是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置于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考察,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文化建设的旨向、内容、任务和特点划分为不同阶段进行研究。事实上,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范畴都作过深刻阐述,尽管侧重点不一致,但就整体而言,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的动态发展整体。因此,系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轨迹,深刻剖析其在各个阶段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本质特征、运行机制和规律,努力揭示其内在的统一性、差异性和时代性特征及蕴涵的理论价值,是今后学术界更要关注的方向之一。
2.应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规律性和路径选择的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是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从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方面展开对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的论述。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社会变革对文化的发展与影响极为深刻,如何在尊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体现文化发展时代性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以保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的活力与生命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则需要我们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本质内涵、基本属性、战略地位、历史任务等基础上,确立新的文化发展的科学理念,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路径选择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3.应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的评估研究
从目前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成果来看,绝大多数属于理论描述性的文章,缺少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而获取生动可信的具体数据来揭示文化建设的发展成就,以至我们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实际效果作出理性的科学评估时感到困难。因此,学界和业界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深入社会基层和人民群众中展开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效的实证调查,通过具体生动的数据,充分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坚实的实践与理论依据。
标签:先进文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文; 党的十六大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江泽民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