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不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富足,追求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基 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是搞好基层群众文化的重点,各地文化部门要认识到这点,在抓好专职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的同时注重培育壮 大兼职群众文化队伍,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指的是基层群众以娱乐和满足精神生活为目 的,自编自导的文娱类的文化活动,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化解各种利益 之间的矛盾,同时,还能消除基层群众心理上的矛盾。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工作,文 化活动满足着人们的精神需求,对基层群众的自身有着很大的影 响。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做得好,能够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 奠定了实现社会主义强国的基础。
一、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这就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高请求,既要保证“以人为本”的准绳,又要做到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 的实践需求相符。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做好了,人民的根本文化素 养也就得到了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前进了一步。
2、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使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得 到很大的提升。在各种基层文化活动中,人民群众可以接触到、学习到新的文化理念,感受到现代文化带来的种种益处,从而产 生新的思想,本身的道德文化素养也在活动中得到提升,民主法 制建设能得到很好的推进。
3、基层群众文化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业余时的精神文化需求。 若缺乏必要的文化活动,人民群众就会产生空虚感,由于本身的 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了“精神饥饿”。所以展开好基 层群众文化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精神家园,满足人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在 GDP 快速增长的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 来越强烈。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 活动,增加文化配套设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正处于 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经济,而基层群众文化不 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文化设施的欠缺、陈旧,没有 引起上级的足够重视,缺乏硬件,以至于文化的发展存在滞后。 还有一些部门只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组织一些形式化的文化活 动,只看重文化工作的短期效应,并没有做长期的计划,忽视了 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了解。
2、经费来源单一。目前发展基层群众文化的活动经费来源 比较单一,都是依赖政府投入资金。有限的经费很难使基层群众 文化发展起来。在当前形势下,要转变思想,依靠一部分招商引 资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上来,有了经费保障,能大大提高组织者、 参与者的积极性。把文化推向市场,让市场参与文化建设,可谓 互惠互利。
3、缺乏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够让群 众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并丰富业余生活。可是目前的基层群众 文化活动,数量少,内容不新颖,没有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活 动开展后效果甚微。
4、缺少专业人才。当前许多的基层文化部门,缺乏专业的 文化专干,工资待遇、年龄限制、工作环境等都会制约人员的发展。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1、培育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在 队伍建设上,加强后备力量的培育和各层次在职人员的培训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应对院校有关资源进行整合、 重组,在相关院校开设群众文化或文化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和研 修生班。在群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育上,也应拓宽思维,创新方式, 如由相关学校承办,面向群众文化以及文博、图书馆系统的优秀 青年专业人员举行长期性的文化管理研修生班。另外,对文艺人 才的评价不应仅以职称、学历为规范,而应结合业务技艺和业绩 综合评价,营造不拘一格评价和运用人才的行业标准和社会气氛, 这也是队伍建设特别是文艺人才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保证。抓好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要加大人事制度变革,搞活乡村文化管理机 制。上级文化部门要把为乡村培训文化业务主干作为一项工作内容列入方案之中,鼓舞和扶持农民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 并加强业务指导。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协助乡村搞好文化队 伍建设和业务交流。树立乡村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展开城市社 区与乡村结对子,继续开展“三下乡”等活动,支持乡村文化建设。
2、因材施教,群策群力,改善基层群众文化设备。基层文 化设备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给人民群众提供了 享用文化生活的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 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逐步凸显出基层文化设备资源 的缺乏。所以,要依照当地的生活环境来量体裁衣,增设文体活 动室、图书馆等,改善体育活动设施,使其发挥出更多的附加作用, 让人民在文娱的过程中获取学问和教育。要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 金,可采取企业投资、租赁、民办等多种集资方式。
3、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基层群众文化事业要顺利开展, 就要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在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力度,政府要设 立专项资金,制定管理制度,对投入的资金进行规范的管理使用。 另外,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向群众文化事业投入资金,把各 地区各阶层都调动起来,从而拓宽群众文化活动资金的来源途径, 使政府在财政投入上减小压力,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变得多 种多样。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募捐和赞助,通过这种方式筹集 资金,把这些资金有效地进行利用,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好,使 基层群众有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
4、增强带头引导机制
(1)要分类进行引导,针对性处理问题。由于各级单位的 文化基础与经济条件不一,在施行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中也要分 类执行,注重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制定妥善的运作计划,各 司其职,针对执行。
(2)做好示范,树立典范,推进工作的展开。在基层群众 文化活动中采取以点带面且点面相结合的方式,选出一些基础条 件优越的示范单位,带动本地域其它单位的基层文化工作的开展。
(3)建立高效的运作体系。在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正常 运转的条件下取得应有的社会反响。在制定工作计划的阶段,要 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列入到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内容当中,使其作 为文化建设的考核内容,增设鼓励制度,鼓舞和奖励在基层文化 建设中获得成果的工作者。
5、加强对群众文化的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群众文 化工作和其它工作一样,摒除了传统思维和形式的束缚,工作方 式、内容、范围都发生了量与质的转变,而且发展之快令人振奋。 就其内在来说,由从前与计划经济相顺应,转化为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相顺应,由昔日的封锁型转为开放型,由昔日强调教育功 用转向为教育与文娱相结合。就其发展范围外延之普遍也是史无 前例的,再也不是单纯的节庆活动,近几年来出现了家庭文化、 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速,以愉悦身 心为目的的老年文化异军突起,成为一种不可忽略的文化现象。 面临日趋新奇的群众文化,必需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所以,我们 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系统研究,指导群众有组织、有规划、有纪律、 有益于身心安康的方式。城市要以社区为中心,乡镇要以文化站 为主阵地,村屯以文化室为阵地。分门别类,区别研究,使群众 文化健康发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更有高度。这样,群众文 化才能面向将来,走出群众文化活动的旧框架,构成群众文化的 创新项目,顺应新形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颖 . 论墓层群众又化的发展 [[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学报,2011(02).
[2] 刘芳兵,李路 . 论群众又化管理 [J]. 科学社会主义, 2010(10).
[3] 农炳光 .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J]. 经 营管理者,2013.
[4] 陈洪雷 . 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大 众文艺,2014.
论文作者:孔令发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科学》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群众文化论文; 基层论文; 文化论文; 群众论文; 文化建设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工作论文; 《大众科学》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