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亚低温(MH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方文琼

方文琼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MH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常温组55例患者接受常温治疗,亚低温组45例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局。结果:监测结果显示,入院后2d亚低温组CRP浓度以及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亚低温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及CRP水平,对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45-01

随着近年来交通、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外伤、事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其中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部意外损伤,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病情较为危急,并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病情,临床预后结局较差,患者死亡率较高。亚低温治疗是目前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降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的主要手段之一[1],能够提供足够的脑保护作用。本组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探讨亚低温MH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常温组55例患者接受常温治疗,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5.2±7.8)岁,入院GCS评分3~8分,明确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10例,脑挫伤36例;亚低温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5.0±9.4)岁,入院GCS评分3~8分,明确硬膜外血肿7例,硬膜下血肿9例,脑挫伤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温组患者接受常温治疗,包括监护病情、生命体征以及对症治疗,常规抬高床头15~30度,急性期避免镇静剂及呼吸抑制剂的使用,限制液体摄入,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d,如出现呼吸道梗阻、血氧饱和度降低需加大氧流量;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患者,可采用短时间过度换气,脱水治疗使用甘露醇125~250mL,每4~6h重复1次,15~30min 内快速输入;亚低温组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首先置入脑实质型探头,诱导阶段:采用全身物理降温法,将患者置于冰毯上并持续泵入丙泊酚,根据患者实际血压、呼吸、心率调整药物剂量,3~5h内将患者直肠温度控制在32~35℃;维持阶段:丙泊酚持续泵入,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并调节泵入剂量,保持生命体征评分,但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复温阶段:当患者ICO将至正常后24h,恢复患者体温至36~37℃,停止亚低温治疗,可采用自然复温法恢复体温,本组研究降温治疗仪采用RC2000II型医用电脑控温仪进行实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d时血CRP、颅内压水平,同时评估两组患者预后结局,包括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状态、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颅内压水平

监测结果显示,入院后2d两组患者CRP、颅内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亚低温组CRP浓度以及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常温组,P<0.05,结果见下表。

2.2 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比较

亚低温组45例患者中结局良好29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4,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常温组55例患者中结局良好22例,中度残疾10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9例,亚低温组患者预后结局良好率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亚低温组患者颅内压、CRP水平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亚低温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实验回顾分析可知,亚低温治疗是在常规颅脑损伤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物理学降温手段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2~35℃,进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颅内温度降低2~3℃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亚低温疗法正是基于这类理论,通过物理降温控制患者体温处于亚低温状态,能够给患者提供明显的脑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而亚低温治疗对患者CRP浓度的影响则表明可有效控制机体炎性反应的发生程度[2],CRP是机体受到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时,一般以炎性反应最为常见,导致肝脏细胞合成分泌的急性相蛋白,而颅脑损伤作为机体的严重损伤可在短期内导致CRP的急性升高,而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肝脏合成分泌CRP,进而降低脑组织的继发性应激损伤,提供脑保护作用[3]。

综上所述,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及CRP水平,对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战祥青,滕文荃,刘霞等.亚低温治疗中重度颅脑伤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3.

[2]黄福献,张凤莲,杨晓辉等.亚低温治疗临床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1):74-76.

[3]蓝欢,周志宇,李光亚等.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15,10(6):833-836.

论文作者:方文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  ;  ;  ;  ;  ;  ;  ;  

探讨亚低温(MHT)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论文_方文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