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生们惯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展现学生主体地位、有效促进师生间的良性互动等作用。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分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学生可以通过组内优势互补的条件,督促自己学习的进度,以保障自身的学习热情,促进自身综合发展。但是在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仍受到了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弊端,本文将谈谈如何顺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一、科学合理分组,创造学习氛围
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科学的划分小组,遵循“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保证人数维持在4-6人较为合理,进而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之间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要时刻考虑小组内学生水平的变动,及时的调整组内学生的构成,方便学生能够融入到学习的团体里面,永不掉队。
例如,教师在讲述“全等三角形”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小组明确的规定各自的身份,轮流担任操作者和检查者,营造一种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学习的氛围。操作的同学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放一块三角板并紧紧按住,然后沿着三角板画出它的轮廓痕迹,再用剪刀照着线条剪下来,这时检查者可以检查操作者剪切的白纸能否与三角板重合,从而证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之后学生们可以互换身份,操作者在白纸上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将三角形分别进行平移、翻折、旋转三种变换,之后检查者细心检验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能否全部重合,从而判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班级里的学生全部沉浸在积极学习的氛围中,有效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二、明确分组目标,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在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共同合理制定一份小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的目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则要根据小组目标,严格的给自己在小组内定位,从而有效的全方位的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产生更高效率的学习成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在教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定下帮助同学迅速消化本章知识的目标,之后可以引入一个生活中的经典案例来展开教学,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在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中,胜利一局得2分,失败一局得1分,已知曾经在比赛中某个班的得分是30分,参加比赛的次数是了16场,那么这个班赢了几局,输了几局呢?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示意允许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且最先得出答案的小组可以派代表阐述做法和思路,此时小组目标可以定为最快算出结果,与此同时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投入了讨论和计算中去。紧接着拔得头筹的小组给出了解答方案:假设赢了X局,输了Y局,之后可以得出方程组为X+Y=16,2X+Y=30,计算可知X=14,Y=2,同时刚才在小组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消元法”是最简单的解题思路,进而完成小组内学习的目标。
三、分组鼓励评价,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分别针对各个学习合作小组的学习进度采取有效的鼓励评价,最大作用的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优生自发帮助学差生,形成协同学习进步的效果,同时教师应全面记录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而让学生能够在评价的内容中看到自己的进步,然后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由于该章节的部分知识对于一些学差生来说较为复杂难懂,尤其是涉及到负数和分数的时候,很容易搞错符号的判断。如,判断-4X>3和2/5X<50时,学差生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答案是X<3/4以及X>125,此时在小组内学优生的帮助下,学差生及时更正答案为-3/4<X<0和X<125。长时间的协助学习,学差生们的学习状态明显提升,学习时注意力和态度变得更加专注,同时也开始变得敢于提出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解决,教师针对这种进步的表现要加以鼓励的评价,让学生进步的效果能够跃然于表面。另外,对于热心帮助的学优生和积极争取进步的普通学生也要进行鼓励,让他们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决心,从而提高全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综合上述,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这就也同时要求教师做到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以及合理评价,进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学生们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方便之处,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完善,达成提高自己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荟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0):14-14.
[2]张文.初中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和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孙军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师论文; 目标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