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摘要: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对我国翻译界的影响已有百年,且仍是众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标准。本文以简·奥斯汀的长篇小说《爱玛》为例,从词、短语、句子及篇章的视角,对其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信、达、雅” 在文学译本中的实现情况,旨在对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达、雅”;《爱玛》;中译本
一、引言
《爱玛》是19世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奥斯汀一向以观察敏锐、描写细致著称,在《爱玛》中更体现地淋漓尽致。我国著名翻译家孙致礼在《爱玛》译本序中提到:“《爱玛》在描写世态人情方面,似乎比奥斯汀的其他作品更有深度,因而被不少评论家视为作者最成熟的小说”(孙致礼,2014)。本文选取孙致礼和祝庆英、祝文光译本(下文简称“孙译”和“祝译”)进行比较,分析“信、达、雅”在这两个译本的体现,对比两位不同时代译者翻译风格的区别。
二、“信达雅”翻译标准
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其著作《天演论》中的“译例言”中提到:“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忠实于原文,译者要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背景等信息,尽可能展现文章原意;“达”指在“信”的前提下,用一种流畅通顺的方式把译文呈现出来;“雅”指译者选用的词语在符合“信和达”的前提下要做到优美得体,增加文章的魅力和吸引力(李佩裕,2016)。总之,译者首先要保证译文忠实可信,不可随意增删内容;其次,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相差甚远,译者需跳脱出源语的结构和表达,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再次,译文的选词要得体、优美,译者要选择最符合原文表达和语境的词,尽量让目标语对目标读者的效果与源语对源语读者的效果相同。若译文忠实原文,自然顺畅,符合原文美感,且少有翻译痕迹,则是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高效运用。
三、“信、达、雅”视角下《爱玛》两个中译本中的比较分析
为了研究“信、达、雅”在《爱玛》两个中译本的具体体现,下文将在所选文本中,从词、短语、句子和篇章四个层面对两译本对比分析,以期了解不同翻译风格在文学翻译中“信、达、雅”的实现情况。
3.1从词的角度分析
1.Emma Woodhouse,handsome,clever,and rich,with a comfortable home and happy disposition,seemed to unite some of the best blessings of existence;
孙译:爱玛·伍德豪斯又漂亮,又聪明,又有钱,加上有个舒适的家,性情也很开朗,仿佛人生的几大福分让她占全了。
祝译: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有,还有舒适的家庭和快活的性情,生活中一些最大的幸福,她似乎都齐备了。
小说开篇连用三个形容词“handsome,clever,rich”描写主人公爱玛·伍德豪斯的性情和她与生俱来的优越家庭背景。“又”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孙译连用三个“又”,更能体现出爱玛令人艳羡的背景,为小说的发展做铺垫。祝译连用三个两字词语,选择简洁的译法。两译文都体现了意义的忠实性,符合翻译首要原则“信”。
2.Sorrow came--a gentle sorrow--but not at all in the shape of any disagreeable consciousness.--Miss Taylor married.
孙译:令人难过的事——令人略感难过的事——终于降临了——但又绝非以令人不快的方式出现的。泰勒小姐结婚了。
祝译“悲哀——一种淡淡的悲哀——来临了,但是绝不是以任何令人感到讨厌的形式出现的。泰勒小姐结婚了。
a gentle sorrow”中“sorrow”为可数名词,表示“an event or situation that makes you feel great sadness”,即某一事件或情况让人感到极度难过。孙译中“sorrow”表示为“令人难过的事”;祝译为“ 悲哀”,虽也能体现出“great sadness”之感,却没有表明让人感到难过或产生悲哀这种情绪的实际上是一个“event”或“situation”。泰勒小姐结婚本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对于爱玛和其父亲来说是件“令人难过的事”,祝译的“悲哀”不能准确体现“sorrow”背后实指一件喜事。相比之下,笔者更倾向于孙译,因为孙译更符合原文背景且忠实于原文,更好地体现了“信”。
3.2从短语的角度分析
3.Mr.Weston was a man of unexceptionable character,easy fortune,suitable age,and pleasant manners;
孙译:韦斯顿先生人品出众,家境优裕,年纪相当,举止优雅。
祝译:威斯顿先生品性端正,家境优裕,年龄适中,举止谦和。
同开篇描写爱玛的性格特点一样 ,作者简·奥斯汀用类似的写作手法,连用四个短语形容泰勒小姐(爱玛的家庭教师)的丈夫韦斯顿先生。句中“unexceptionable”原意为“无可指责的;无从挑剔的”。孙译和祝译分别将“unexceptionable character”表达为“人品出众”和“品性端正”,两个译文都表达出韦斯顿先生人品正直,但是“unexceptionable”的含义不仅局限于“正直”或“端正”。结合原文分析,它更有出类拔萃,无可挑剔之意。相比之下,孙译的“人品出众”比祝译的“品性端正”所指范围大,更符合原意,因为作者塑造的韦斯顿先生本就是个相当可靠,值得托付终生且能给爱玛朋友带来幸福的人。因此,孙译更忠实原文,符合“信”,其次,其译文流畅通顺,符合“达”,另外,两译本都采用四字表达,贴合原文结构,使译文优美得体,体现了“雅”。
4.She dearly loved her father,but he was no companion for her.He could not meet her in conversation,rational or playful.
孙译:她非常爱她的父亲,但是父亲毕竟做不了她的伙伴。无论是正经交谈还是开开玩笑,父亲跟她总是话不投机。
祝译:她深深地爱着他的父亲,可是他不能作为她的伴侣。在谈话的时候,不管说正经的还是开玩笑,他都没法使她感到满意。
爱玛和其父亲年龄悬殊,另外因其父亲体质和生活习性的原因,两人之间存在一些隔阂。第二句中“meet her in conversation”,从字面意义看是指爱玛的父亲和她在交谈中“遇见”,但结合语境分析,该短语实指父女二人话说不到一起,不能“愉快地”交谈。祝译“他都没法使她感到满意”不够“信”,对具体的语境了解的不够深入,颇有隔靴搔痒之感。孙译采用译语读者熟悉的表达习惯——“话不投机”,不仅忠实、流畅且富有文采,兼具“信、达、雅”三标准,实属妙译。
3.3从句子的角度分析
5.The want of Miss Taylor would be felt every hour of every day.
孙译:泰勒小姐一走,她每天将无时无刻不思念她。
祝译:每一天的每一小时,她都会感到失去了泰勒小姐。
译者在把握原文精神之后,行文可以有一定自由(李德荣,1987)。对比时间状语“every hour of every day”的译文发现,孙译跳出了原文的形式,采用了强化语气的双重否定,将其表达为“无时无刻不”,体现了爱玛对泰勒小姐的不舍之情;祝译表达为“每一天的每一小时”,译文虽紧贴原文结构,然而这种亦步亦趋,字字对应的表达却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相比而言,孙译对该短语的理解和表达更胜一筹。
但孙译的“她每天将无时无刻不思念她”这一小句中出现了两个“她”,指代不明,如将第一个“她”指明为“爱玛”,可避免歧义。另外,祝老将“The want of Miss Taylor ”译为“她都会感到失去了泰勒小姐”,但下文是爱玛回想起和泰勒小姐之间的过往:闲暇时陪她玩耍,授课时耐心教导,生病时悉心照料等,泰勒小姐对她的情义之真、之深,让爱玛难以忘怀。如今泰勒小姐即将嫁为人妇,原文内涵义即表达爱玛“对过往念念不舍”。祝译和孙译分别采用直译和意译的方式,但祝译未能透彻地理解原文;孙译反映了原文精神和风格,实现了译文的畅晓通达。
6.and many a long October and November evening must be struggled through at Hartfield,before Christmas brought the next visit from Isabella and her husband,and their little children,to fill the house,and give her pleasant society again.
孙译:十月和十一月间,爱玛只得在哈特菲尔德熬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等到伊莎贝拉两口子带着孩子来过圣诞节时,家里才会热闹起来,她也才会高高兴兴地有人做伴。
祝译:伊莎贝拉下一次来将是在圣诞节,她和她的丈夫带着他们的小娃娃们回家来过节,使家里又住满了人,并且再次愉快地跟她团聚,可是在这之前,她在哈特菲尔德还得苦苦熬过十月和十一月的许多漫长的黄昏呢。
圣诞节之际爱玛家里热闹,那是她翘首以盼的日子。祝译改变了原文的语序,先描述圣诞节热闹的景象,为“喜”,然后再说出现状“还得再熬两个月”,为“忧”,类似“先扬后抑”,烘托出爱玛此刻的低落心情和寂寞难耐,因此在语序选择上,祝译略胜一筹。但选词方面,祝译仍有个别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long October and November evening”译为“十月和十一月的许多漫长的黄昏”。从词义角度分析,“evening”有“夜晚,傍晚,晚上”等义项;从语用的角度分析,“黄昏”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通常人们认为最难熬的并非黄昏,而是夜深人静之时,因而有“长夜漫漫”这一说法,所以“evening”译为“傍晚”不够符合原文语境。做翻译时,不能孤立看待一个单词,而应结合上下文做具体的语境分析,因为语境对语言的使用(理解和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刘绍忠,1997)。总体而言,孙译选词精准,表达流畅,一气呵成,如果将孙译语序做适当调整,让两位名家的译文各尽其妙,采用祝译的语序和孙译的选词,译文会更符合“信、达、雅”的要求。
试译:等到伊莎贝拉两口子带着孩子来过圣诞节时,家里才会热闹起来,有人给她做伴。可是在这之前,她在哈特菲尔德还得苦苦熬过十月和十一月的许多漫长的夜晚呢。
3.4从篇章的角度分析
7.The evil of the actual disparity in their ages (and Mr.Woodhouse had not married early) was much increased by his constitution and habits;for having been a valetudinarian all his life,without activity of mind or body,he was a much older man in ways than in years;and though everywhere beloved for the friendliness of his heart and his amiable temper,his talents could not have recommended him at any time.
孙译:伍德豪斯先生结婚较晚,他和爱玛因为年龄悬殊而造成的隔阂,由于他体质和习性的缘故,而变得越发严重。他一向体弱多病,加上既不用脑也不活动,还未到迟暮之年就已老态龙钟。虽说他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喜欢他心地慈善,性情和蔼,但是从来没有人夸赞他的天赋。
祝译:他们父女之间的实际年龄相差太大(因为伍德豪斯先生结婚并不早),而他的体质和习惯更大大加深了这种年龄悬殊的不幸。他一生体弱多病,身心两方面都缺少活动,论年纪还不怎么大,可已经暮气沉沉了。他心地善良,脾气温和,所以到处受人喜爱,但是他的才智却从来没有使人觉得可取。
从语篇角度分析,孙译连接词使用较多且衔接得当,例如:由于、而、既不...也不、虽说、但是等,从而使各分句之间关系紧密,句意连贯。祝译也使用了连词,可选词不够精准,造成译文不够通达,例如:“到处受人喜爱”,“才智却从来没有使人觉得可取”等表达值得商榷。祝译照搬原文格式,表面上虽忠实于原文,但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和印欧语系的英语本身就存在诸多差异,若译文过度拘泥于原文表达,跳脱不出原文结构,则会让译文晦涩难懂。因此,在追求“信”的基础上,要让译文尽量通达,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让读者对作品产生更多共鸣。
四、结语
总体而言,祝译偏直译,孙译为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孙致礼先生曾在《爱玛》的译本序中表示:“我做翻译走的是‘第三条’途径,就是直译意译不分厚薄,交错运用。简而言之,我的原则可以概括成十四个字:可能时尽量直译,必要时尽管意译”(孙致礼,2014)。事实上直译意译本无优劣之分,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只要能使译文更加符合“信、达、雅”标准就是好方法。分析上述实例发现,祝译虽贴近原文结构和表达,但未充分理解原文语境,因而一些表达不够地道,相比之下,孙老对原文的内容和语境把握更好,大部分的选词上都颇有考量,表达也更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孙译更“信”更“达”更“雅”。这也说明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不可为了所谓的忠实原文而忽略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还应充分理解语境,考虑特定词汇、短语的语用问题,并站在读者的角度考虑,尽量让译文做到既信又达还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Jane Austen.Emma[M].Hertfordshire:Wordsworth Classics(UK),2003.
[2]李德荣.《爱玛》两种译本比较[J].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08).
[3]李佩裕.关于朱自清《匆匆》的英译本中体现的“信、达、雅”的探究---以张培基和朱纯深的《匆匆》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6.10:107-108.
[4]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03).
[5]孙致礼.爱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6]祝庆英,祝文光.爱玛[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朱娜(1995-),女,安徽合肥人,硕士在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语用翻译,跨文化交际翻译。
论文作者:朱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爱玛论文; 译文论文; 泰勒论文; 原文论文; 语境论文; 奥斯汀论文; 译本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