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410000)
摘要:目的 讨论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在医院人事改革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对护士进行配置、岗位进行设置,护理部门将统筹全护士的绩效考核,考核手术室、门诊的结合量化,从而实现对临床夜班护士系数等。结果 实施后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为98.57,实施前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为85.71,实施后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眼科护理人事改革中,可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也有显著的提高,实施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岗位层级管理模式;人事改革;眼科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和概念,是由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1],应根据护士工作表现、专业培训、学术水平、证书、能力、工作经验、学历对护士进行划分[2],同时制定出相对应的晋级制度和准入,护士如果晋级成功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3],比如学术地位、赋予权利、薪酬等,从而达到对护士核心能力、工作积极性提升的目的[4],从而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率以及临床护理质量,而护士薪酬往往和人事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相关[5],我国卫生部门反复强调,改革护理模式是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的关键问题,要求是以对在岗护士的管理作为切入点[6],能够合理的对护理岗位进行设置并且能够将岗位职责明确以及明确上岗条件,对绩效考核进行完善,完善内容与护理服务的技术难度、数量、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率相关,上述护理条件和绩效考核相挂钩。而医疗体制的改革,是广大群众话题热点,为了能够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以及提高医疗服务的技能和水平以及医疗人员的待遇问题,我院在护理人事中进行了改革,为了能够全面的推动医院体制改革能够迈出大的步伐,为护士管理新型模式,能够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我院床位共有200张,每年门诊量约为191500例次,每年手术量约为21000例次,我院现有在岗护士人数140人、护士性别均为女性,年龄为20-55岁,平均年龄为(33±2.3)岁,其中23-30为100人、31-40岁为30人、40-55岁为10人,护士59人、护师70人、主管护师10人、副主任护师1人、,其护士学历为:中专20人、大专75人、本科45人。
1.2管理方法
1.2.1对眼科护士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方式如下:(1)在护理部门进行建立岗位调查小组,对各个岗位的临床风险以及工作难度、数量、性质进行详细评估,将其分成一、二、三、四等四级临床技术小组,小组成员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护士长等,对其岗位进行明确,将病床区护士配置为1:0.4、将手术室护理配置为1:(2.5-3.0),并同时对供应室、门诊、住院部、手术室护士实施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护士的弹性调配,对护理部统一调配全院护士;(2)对病人进行分小组包管患者责任的延续性护理、个性化护理、制整体护理,并且能够将品管圈等科学管理工具进行利用,并且能够持续对各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改进,能够积极的利用医疗助理对技术含量较低的护理工作进行完成,例如:病区助理协助医生出诊、分诊导诊、门诊查视力等,将修订出版的《眼科各级护士岗位职责说明书》、《眼科护理管理工作规范》、《临床眼科护理技术规范》等书籍,人手一本,将涵盖于我院眼科护理工作全部内容,适用各级的眼科护士使用。书籍内容主要包含培训要求、各班职责、岗位职责、指引、流程、规范、工作制度、考核评分标准、标准操作程序、各项技术操作要点说明。
1.2.2对眼科护士实施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构建,方式如下:(1)将护理专业能力晋级评审小组进行组建,护士岗位晋级要求、任职资格、层级设置;护士岗前培训评价表、个人基本情况表;护士进行个人规划职业;集中技能培训及理论登记表;参加业务学习/查房/护理个案登记表,结合我院情况,将我院护理层级设定为六级,其中N0-N5级,每级均需要有相对的能力核心要求,制定层级时不能够拘泥护士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主要应以完成眼科培训情况、培训后对核心能力的掌握作为重要的依据,工作权限、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层级不同所对应的薪酬也有所不同,在聘用护士时,应与层级、岗位能力、专业技术职称相结合。
1.2.3对眼科护士绩效分配考核:护理部应将全院护士绩效进行统筹分配,手术室、门诊应对量化考核进行增加,将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给予实施不同系数,我院一级考核、护理部二级考核,护士的护理质量考核结果应于绩效分配相关,其考核的内容应与患者满意度、护理数量、工作质量等相关,并且能够细化绩效考核至个人;岗位系数有较高的贡献、较重的责任、较高的效率应对其进行倾斜绩效管理政策,从而有效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夜班护士岗位系数。
1.3观察评价
观察实施前、实施后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情况。
2结果
实施后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情况优于实施前,见表1。
3讨论
护士工作岗位改革,是我院重要的工作内容,完善和建立护理岗位培训可以起到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对护士职业发展起到有力的制度安排,护理部门弹性的分配护理资源,可有效的缓解单位时间内,护理人员的短缺问题,在保证了临床工作的同时,有效节约人力成本,并且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能够真正的做到将护士还给患者,在眼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岗位之后,患者得到了更好照护,更加的明确了护士每层级岗位工作职权,健康宣教以及健康宣教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增加护士与患者沟通,患者对生活照顾、床旁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综合方面的满意度有所提高,护患关系更为融洽,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肯定,保障了护理安全和质量,护士在工作中更加的积极上心,有着更高的工作效率,实施管理后,管理效果理想。在本次实施后发现,实施后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为98.57,实施前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为85.71,实施后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眼科护理人事改革中,可实施岗位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护士对岗位工作的满意率也有显著的提高,实施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吕海琴.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06):142-143.
[2]余辉,吴鸿珠.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分级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1):90-92.
[3]李慧玲.探讨实施临床护士分层级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在NICU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67-69.
[4]黄履芳.分层级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06):739-740.
[5]吴杰倩.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14):3140-3142.
[6]花芸,吴庆艳.儿童专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6):691-694.
论文作者:余丽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护士论文; 层级论文; 岗位论文; 眼科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护理部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