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与知识价值链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论文,生产要素论文,价值链论文,属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知识探索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教育部门、科研部门、生产部门的技术机构以及生产部门在“干中学”形成的强大知识生产能力,是任何一个物质生产部门都无法比拟的。但到目前为止,知识所创造的无形价值始终也没有被更好地揭示出来。 经济短缺时代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劳动创造的价值;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要素价值论”、“资源稀缺性价值论”强调了“土地、资本、劳动”三要素以及物质资源的稀缺性价值;市场经济时代的“主观消费价值论”、“供求稀少性价值论”和“均衡价格理论”则从消费与市场的角度揭示了价值的产生。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的独立分工以及知识分化成独立的生产要素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价值,由此“创新理论”、“信息价值论”、“知识价值论”相继出现,使价值理论开始向着价值创造的知识源泉迈进。 1997年,马修·威格曼提出了知识价值链概念后[1],李庆琦等建立了包括知识管理基础和知识过程基础的知识价值链[2],蒂姆·帕沃研究了知识价值链的适应与重构过程[3],霍尔斯阿普尔与辛格从组织内的知识和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出发构建了知识价值链[4],丹妮拉·卡鲁斯等运用知识过程轮和知识资产地图来描述知识管理[5],陈永隆等以多个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包含知识输入端、知识活动端与价值输出端的知识价值链[6]。李健与赵澄谋通过文献梳理后认为,大多数学者仍侧重于知识链的研究,知识价值链没有与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和企业的实体价值联系在一起,存在一定的片面性[7]。 现实世界中,生产要素大多数都是知识与劳动、资本、物质等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复合生产要素”,知识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包括知识分化成独立生产要素所创造的“独立价值”,更应该包含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且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复合价值”。传统价值理论侧重于实体价值以及实体价值链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代价值理论侧重于知识的独立价值以及单纯的知识价值链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复合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出发,揭示生产要素的知识特征和知识价值,并由此构建知识价值链和企业的综合价值体系。 二、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 人类社会是在知识的进步推动下实现发展的,一方面知识的分工与分化①促进了知识的发展并创造了独立价值;另一方面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广泛结合,产生了新的复合性生产要素,在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以及市场实现中创造复合价值。知识通过活化或物化②路径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后,知识不再具有独立的形态,而是使复合生产要素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属性。知识属性为复合生产要素创造的“无形价值”难以直接观察也无法直接计量,这为研究知识价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复合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来揭示知识所创造的无形价值。 (一)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广泛结合 当今时代,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就是知识的广泛渗透以及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8]。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后,复合生产要素具备了更多的知识属性与知识特征,从而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演变,也拓展了知识的范畴。 (1)知识与信息和技术相互关联,知识是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有价值的应用便成了知识,技术是知识应用的体现,技术是知识的应用方式,从经济意义上讲,广义的知识可包含信息和技术。(2)人力资本是知识的主体和载体,人力资本之所以成为特殊资本,是因为它承载了知识和相关技能,并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人力资本更具有典型的知识特征。(3)制度和管理是利用知识和认知所进行的管理安排,是一种非物质化的手段和方式,是相关知识在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从大知识的角度讲,制度和管理可以看作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类泛化了的知识,是“知识”的一种具体体现[9]。(4)知识可通过技术路径物化到产品中,使物质要素具有了知识属性,从而使产品的属性和特征发生一定的改变。产品特性的改变、质量的提升、性价比的提高、产品更新换代以及新产品的出现,归根结底都是知识作用的结果。 从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复合关系可以看出,知识在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中广泛活化或物化于各种生产要素中,使之具有一定的知识属性,当某一要素的知识属性远超过其物质属性,且这一要素或生产方式主要以其知识属性创造价值时,我们就可以将其看作是泛化了的知识。因此广义的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泛化的知识包括制度、管理、人力资本和知识性产品。当某种生产要素的知识含量增加到一定比重、且知识特征成为该要素的主导特征时,该要素就会逐步从传统要素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性”要素。例如,劳动要素分化出了智力劳动,资本要素分化出了人力资本和无形资本。目前这种知识性生产要素已被经济学家用来更好地解释经济增长③。这样,根据知识属性和知识所占的比重,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生产要素、知识生产要素和具有一定知识属性的复合生产要素三类(见表1)。这三类要素的知识含量会影响生产要素的自身价值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能力和价值创造水平,也影响这类生产要素在总生产要素中所占的比重。 (二)复合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 知识分化成独立的生产要素后,知识要素更加活跃,也创造了较高的价值。由于知识性要素作为独立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一次价值比较独立,所以容易被考察和度量。而知识活化或物化到其他生产要素后,知识不再具有独立性,知识所创造的二次价值就不容易被剥离出来进行考察。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复合要素的知识属性,用知识的“结构含量”对知识价值进行评价。 生产要素具有从内核到外延的层次结构以及由不同功能区构成的功能结构。内核层面的核心属性是生产要素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生产要素存在的理由,如果没有核心属性,生产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外延属性是生产要素外延价值层面的属性,外延属性依托核心属性而存在,丰富了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功能属性是生产要素所具有的多种功能的体现,功能属性存在于生产要素的核心层次和外延层次中。不同知识作用于不同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区,将产生不同的推动作用。不同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区中,知识含量不同,价值水平也不同。这样,根据生产要素属性的层级结构和功能结构,可构建一个由核心功能属性集和外延功能属性集构成的二元简化模型(见图1),对模块知识与生产要素结构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图1 复合性生产要素的结构属性与知识属性 式中V为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后所创造的复合价值,可在实践中进行计量。知识所创造的二次价值V′也可以利用价值增量在实践中进行测量,通过“V′/V”的测量值可评价出知识含量“K/M”所代表的价值水平。 不同的模块知识作用于生产要素不同的结构区域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同的。核心功能的价值权重一般会大于外延功能的价值权重,知识物化越贴近于生产要素的核心属性,所产生的进步推动作用就越大,知识所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大,如电视机从模拟成像到数字成像的技术进步价值远高于外观、尺寸等外延属性上的技术进步价值。同理,作用于时代核心生产要素、稀缺性生产要素、前沿生产要素的知识创新,对社会发展和经济推动的作用也会更大。 (三)复合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益特征 知识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增,物质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复合性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益特征会同时受到知识边际效益递增和物质边际效益递减的双重影响。知识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增与知识的活性相关,物质的边际效益递减与物质的惰性相关,知识物化到复合生产要素后,复合生产要素中的知识属性仍具有一定的活性,其边际效益递增也会随之作用于复合生产要素中。随着知识的老化,复合生产要素中知识属性的活性逐步降低,物质化特征逐步上升,知识属性的边际效益递增随之减弱,如图2左侧物化知识的边际效益变化曲线所示。 知识物化后存在从知识特征逐步向物质特征的衰变过程,这种知识属性向物质属性的衰变也就导致了物化知识的边际效益从递增到递减的逐步转变。反过来,随着物质要素中知识含量的增加,物质要素的边际效益也会产生递增期的向上漂移或递减期的后向延缓(图2右侧曲线)。如边际效益已经递减为零的废弃垃圾,资源化利用后又产生了新的边际效益;再如体力劳动的边际效益递减,人力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增,其边际效益产生变化的原因在于物化知识或活化知识的影响。 图2 复合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益特征 由于知识广泛地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产生了复合性生产要素,复合性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有显性表现时,复合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就会在经济增长中产生更加广泛性的影响。(1)知识内置到生产方式中,形成了技术水平与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生产方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或减少了对传统资源的消耗与依赖,如无纸化网络传送;(2)知识推动了产品创新,新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替代了部分传统物质,产生了新的边际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得到缓解,如工程塑料对部分钢材的替代;(3)知识活化或物化到其他生产要素后,提高了这些生产要素的知识含量,延缓了边际效益递减的发生期或降低了边际效益的递减率;(4)随着知识、技术、人力资本、信息等无形要素在总生产要素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报酬递增规律也从一个或某几个领域向其他众多的领域延伸,普遍性日益凸显[10]。 这样,知识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增产生了双重贡献:第一,代表知识的技术和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边际效益递增,很大程度上抵消物质要素的边际效益递减;第二,知识通过活化或物化的方式内置到其他生产要素中,改变了其原有的边际效益递减发生期或递减率,使之在“新组合”中遵循“新的边际效益递减”。由于复合生产要素的边际效益发生了变化,使得物质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11]。 (四)知识推动对效用价值和均衡价格的影响 知识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对生产要素的积极推动方面,还可对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间产品或商品以及市场实现产生同样的影响,而且通过生产的传导机制和产品的转移机制,知识对前端要素或生产环节的推动影响最终会传递到市场端。这样,知识价值创造体系与传统价值创造体系的有机融合,构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经济价值体系 在知识的直接推动或复合生产要素的间接作用下,产品的结构、功能、质量会发生目的性的改变,从而引起了产品效用和效用价值的变化,使产品效用具有了异质性和差异化,由此也改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水平。产品效用变化以及市场竞争水平变化进一步影响了该产品相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主观效用,同时也影响了该产品在市场中的均衡价格。 在现代营销观念指导下的知识开发和利用总是从挖掘市场潜在需求、满足消费偏好开始的,所以知识推动的产品效用变化一般总是朝着满足市场潜在需求以及迎合消费偏好的方向进行,知识推动对后向效用价值的影响也基本上是正向的。挖掘潜在需求后的改进产品或新产品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边际欲望,因此在提高边际效用的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的主观效用价值,而满足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效用变化会更直接地促进主观效用价值的提高。知识推动的产品效用价值提高还会通过市场竞争力提升来影响市场均衡价格,知识拉动的主观效用价值提高也会通过市场需求的增加来影响市场均衡价格,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市场动态均衡将市场竞争力强、消费需求旺盛的优势产品推向价值顶端。 三、知识价值链与企业综合价值体系 (一)知识推动的全要素生产过程 人类从客观世界隐含的未知中挖掘出已知知识并进行一系列应用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人类在知识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广泛[12],隐性知识常常也比显性知识更重要。在企业创新活动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还可以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知识生产的一个微循环过程[13]。活化到知识工作者、技术工作者等智力性生产要素中的知识也会形成知识的再生产,活化知识的再生产属于知识生产的另一个微循环。 知识生产过程虽然也是一个不断挖掘、不断积累的过程,但由于知识具有无损耗性和无限次的可利用性,已取得的知识不需要再重复进行挖掘生产,所以知识的生产过程不存在简单的重复再生产过程,只存在领域扩大或深入挖掘的创新生产过程,知识的这种生产特征使知识生产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脉动式发展。 物质产品具有私人属性和消耗性等特点,需要通过连续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以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这种连续生产又包括两种相互结合的生产方式,一种是通过规模化的发展方式进行重复再生产以满足社会的数量需求,另一种是通过差异化或质量、性能改善的发展方式进行改进再生产以满足社会的进步需求。前者可以在原有技术条件下通过物质投入进行简单再生产,后者则需要知识的推动来改善要素或生产的技术条件。也就是说,没有知识进步参与的物质生产过程仅仅是一个重复再生产过程,只有在知识进步的推动下,物质生产才可能实现质量和水平上的转变。 现实的生产过程不是单一的知识或物质生产过程,而是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相融合的生产过程,因此现代企业交替在两个世界中运作,一个是物质生产的实体经济世界,另一个是知识生产的知识经济世界[14]。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通过知识物化和知识活化相连接,形成如图4所示的“知识推动”+“物质生产”的全要素生产过程。“知识的螺旋上升脉动生产”+“物质的循环往复连续生产”推动全要素生产呈“波浪式前进”。 图4 知识推动下的全要素生产过程 在全要素生产过程中,知识的动态推动还体现为知识的不断创新以及知识的老化与更新,知识创新促进了知识增长,也就意味着推动了知识的老化。现代社会,人们常以“知识爆炸”来形容知识的几何级增长和知识的创新速度,人类从电子管到晶体管换代用了43年,从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用了14年,集成电路广泛应用后又诞生了摩尔定律。很多信息科学领域的专家认为,信息领域知识的半衰期只有3年。知识创新速度的加快,促进了知识量的积累、质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改变,缩短了知识推动下的物质生产进步周期,使知识的动态推动作用更加显著。 从知识生产推动物质生产的动态过程可以看出,在未取得知识进步的发展周期内,社会生产主要为“一定技术和管理条件下”的简单再生产,知识所创造的二次价值体现在知识物化后随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积累价值。在取得知识进步并对物质生产产生创新推动阶段,知识创造的价值更主要地体现在了知识推动的生产进步上,知识推动使社会生产进入到更高水平的技术周期内发展,直至进入下一个“知识创新-物质生产”的推动循环[15]。为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推动过程,本文通过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知识生产对物质生产的推动原理以及知识的价值创造过程。 1960年,袁隆平在早稻试验田找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发现水稻具有杂交优势,于是便展开了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历时16年,攻关小组研究出了整套杂交水稻的制种技术,即完成了知识生产过程。这项知识成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这项知识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就可知道该成果所创造的独立价值,如果将这项知识进行成果转让,就可实现知识价值的经济转换。1976年,“三系杂交水稻”技术物化到种子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进入知识进步推动下的物质生产过程,知识价值开始体现为知识物化后随物质生产所创造的二次价值。20世纪80年代起,科研团队又开始推进“两系法”的研究,进入了新一轮的知识生产过程。1995年,“两系杂交稻”成功研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使杂交水稻的生产又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1976年全国杂交籼稻首年种植面积达13.8万,到1991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达0.17亿(此后,一直稳定在0.17亿左右),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单产达7.5t/hm[2]左右,增产在20%以上[16]。根据上述数据,通过增产水平,利用公式便可计算出“三系杂交水稻”技术物化后所创造的二次价值,其中S(t)为“三系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Δ(t)为“三系杂交水稻”的增产量,P(t)为“三系杂交水稻”的当期价格,积分上下限为“三系杂交水稻”的技术生产周期。 (二)知识价值链与企业综合价值体系构建 从知识推动的全要素发展过程可知,知识生产既是相对独立的生产领域,又与物质生产紧密结合。人类从探索浩瀚的未知世界中获得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形成知识产出,并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以及知识活化这两个微循环中形成另一部分知识产出。产出的部分知识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创造一次价值后再进入物质生产;另外一部分知识产出通过知识活化,或者活化在知识微循环生产中,或者活化到智力性生产要素中参与物质生产;还有一部分知识产出经过物化途径参与到物质生产中。通过上述途径,知识最终都参与到了物质生产中,在与其他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产品及市场实现广泛结合后创造了二次价值。知识的这种双重价值创造方式构成了如图5上部分所示的知识价值链。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价值链不但比实体价值链覆盖的价值创造范围更广,而且也逐步超越了实体价值链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方式。现代企业可以看作是一个知识积累的组织或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而且由于内部组织结构、人员特征、分工特性以及管理手段等不同,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积累与协调机制,造成了不同企业之间所积累的知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进而决定了企业之间不同的知识优势,最终形成了企业以其特有知识为代表的特有资源形式,企业的竞争优势便产生于企业知识积累所形成的特定知识优势[17]。不但企业的成长表现为企业内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产业的组织协调所依赖的也是企业间的共同知识积累,知识积累的质和量的差异决定了现实企业之间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和成长潜力[18]。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还同时在两个世界中运行:一个是管理者可以看到、触及到的由资源组成的物质世界,称之为“市场场所”;另一个则是由信息所组成的虚拟世界,称之为“市场空间”[19],虚拟价值链将知识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拓展到了信息化的虚拟发展空间④。在经营层面,现代企业可以超越产品边界、超越时间边界、超越空间边界、超越运作边界在更广阔的虚拟空间中发展;在管理层面,现代企业可以超越垂直边界、超越水平边界在虚拟网络中运行;在操作层面,现代企业可以实现虚拟研发、虚拟制造、虚拟销售、虚拟物流,从而使企业在超越实体边界的过程中实现虚拟运营[20]。 知识价值链提升了实体价值链的发展水平,衍生并推动了虚拟价值链的发展;虚拟价值链为知识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拓展了虚拟发展空间,并搭建了知识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的虚拟运营平台,使企业的知识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实现无边界发展。这样,知识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三链合一”,共同构成了企业综合价值体系,如图5所示。 图5 知识价值链与企业综合价值体系 传统价值链仅解释了实体要素和生产过程所创造的价值增值,而引入知识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的企业综合价值体系可解释企业投入产出以及市场实现的全要素、全过程的价值创造,并且将价值创造空间拓展到了信息化的虚拟世界。传统的生产要素论、价值链理论、生产函数理论、效用价值理论和均衡价格理论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价值的形成,而“三链融合”的企业综合价值体系不仅包括了生产全要素,还完善了知识和信息与实体生产相结合的现代生产方式,同时拓展了企业运行空间,是一个更为完善的企业综合价值体系。企业综合价值体系不仅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特征,还预示着知识价值链将占据企业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并推动虚拟价值链发展到极致,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的智能化发展时代。 四、主要结论与相关建议 (一)几点结论 (1)现实世界中,大多数生产要素属于知识与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而产生的复合生产要素。由于知识可无限积累于其他生产要素中,这使得复合生产要素的知识属性逐步递增,复合生产要素的价值创造水平也随之得到提升。(2)知识通过活化或物化两种途径内置到生产要素、生产方式或各类产品中,成为其他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产品本身不可分割的本质属性,知识的边际效益递增特征由此也会相应地在其中体现出来,从而改变了其他生产要素、生产方式或物质产品的边际效益递减率,并通过传导效应对消费者和市场产生正向推动,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3)结合于生产要素核心功能区的知识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往往大于生产要素外延知识属性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因此生产要素核心层面的知识属性所产生的技术进步往往会使生产要素取得绝对竞争优势,同时推动生产要素产生长周期的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外延层面的知识属性所产生的技术进步也会使生产要素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并推动生产要素产生短周期的技术进步。(4)社会全要素推动的发展过程可分解为知识创新推动和物质再生产两个维度。知识生产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脉动式生产过程,其中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以及知识活化过程中的两个微循环,物质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连续再生产过程,知识创新推动是促使社会生产产生升级的根本动力,知识创新推动与物质再生产相融合使社会生产呈现波浪式前进。 (二)相关建议 (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物质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基础生产方式,知识生产以及知识与物质的结合才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高级生产方式。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取得长足发展与竞争优势,必须依靠内部资源和外部网络建立相应的知识创新体系,从而依靠知识价值链提升企业的实体价值链发展水平,依靠知识价值链提高企业的整体价值创造水平。(2)当今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空间已经拓展到了信息化的虚拟网络空间,因此企业应同步构建虚拟价值链以丰富企业发展手段、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拓展企业发展空间、迎接智慧时代挑战。(3)知识主导和全面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推动企业构建知识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相融合的企业综合价值体系,同时知识分工和信息化发展还极大地推动了价值网络的发展,所以企业不但要构建“三链融合”的综合价值体系,还要构建企业外部的价值网络,使企业在更大的价值网络中实现发展。(4)在知识冲击和信息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无论是沿着“价值微笑曲线”还是“价值网络结构”进行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路径是知识化和信息化发展,即从有形价值向无形价值迈进,实现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有机结合,从实体经营向虚拟运营迈进,实现实体经营与虚拟运营的有机结合。因此,构建知识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实体价值链相融合的企业综合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知识分工是指产生了独立的知识生产部门,其中包括企业内部独立的知识生产部门和社会独立的知识生产部门;知识分化是指知识不再仅仅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知识分工促进了知识向经济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演变,知识分化使知识从一个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中的非主导要素逐渐演变成以知识为主导的生产要素,从一个非独立的生产要素逐渐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 ②知识活化是指知识转移到了知识工作者、技术工作者等智力性生产要素中,使知识工作者继续创造新的知识,使技术工作者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知识物化是指将知识内置到物质性生产要素中,使其成为物质要素的知识属性。 ③由于复合生产要素的大量存在,知识价值又很难从复合价值中剥离出来,所以新古典经济模型中的“索洛残差”和“丹尼森余数”只能用综合生产率、技术进步、知识进展等笼统的概念来解释。在最新发展的内生增长模型中,经济学家分别用“干中学”模型、物质生产部门和人力资本生产部门或教育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人力资本”、“R&D”等知识要素或知识性要素来更好地解释经济增长。 ④Rayport和Sviokla将信息增值活动以及通过信息渠道为顾客“重新创造价值”的活动归属于虚拟价值链所涵盖的价值创造活动,本文将广义知识的概念拓展到信息范畴后,这部分价值创造活动更应该纳入到知识价值链的覆盖范围,这并不影响Rayport和Sviokla对虚拟价值链研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标签:边际效益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论文; 价值链分析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效用理论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虚拟商品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产品属性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人力资本理论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