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曹琨

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曹琨

国源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 250000

摘要:清水混凝土工程指的是将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原表面来美化表面的一项工程。相较于一般混凝土而言,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具有较高的浇筑质量。并且无需对外墙再添加装饰。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还有节省了施工作业时间。为此,本文将在笔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 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广大同行交流与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技术;应用

清水混凝土是一次成型的,它具有结构紧密、耐磨损、耐腐蚀的特点,而且其外观文理很清晰、无色差且永不褪色。它是绿色混凝土,无需任何的涂料装饰,不仅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施工成本,还具有生态环保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我国掌握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施工企业数量有限,清水混凝土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模板的制作安装、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浇筑、透明保护喷涂施工等工艺发杂,增加了施工单位开展土建施工的困难和挑战,而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而言,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各个工序都需要遵守严格的工作规范。所以,为了充分的利用清水混凝土技术,施工单位在土建施工的初始阶段,就要制定与清水混泥土技术相关的明确的质量标准以及科学的施工方案,从细节着手,关注各道施工工序,严格把控施工质量,提高土建施工的效率。

一、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技术基本概述

清水混凝土技术运用于土建施工中,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材料,减少工程投资成本,并且还能够防止由于装饰而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将清水混凝土应用于土建施工过程中,还可以有效杜绝竣工后产生的墙壁裂缝问题,实现整体土建工程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应用清水混凝土时,必须认真按照相关规定流程来进行,方能将清水效果有效凸显出来,而无需进行任何装饰,增加了建筑物的古典美。与一般的混凝土相比,清水混凝土不仅省去了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后的修饰环节,而且由于其具备光滑、平整的表面,展现了混凝土的本质特色。当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忽视了施工工艺的具体操作程序,就会严重影响其装饰效果。

二、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土建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配问题

清水混凝土主要是用水、水泥、掺合料等不同材料通过一定的比例调配而制成的。然而这个调配过程却来不得半点疏忽,一旦原材料调配失误,就会出现材料颗粒过大、水泥碱浓度过高等问题,这就会导致清水混凝土的外观甚至是性质发生变化,增加了土建施工的困难。

2. 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问题

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主要是涵盖摊平、捣实、抹面和修正等环节,而且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都会影响清水混凝土的最终性质,达不到理性的应用效果,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其中,常见的浇筑问题就是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高度与相关的规范高度不符而导致混泥土出现离析的现象等。

三、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土建施工应用中的质量控制

1. 配合比的控制。

在配制清水混凝土时,应当将施工要求的抗离析性与流动性考虑在内,并且需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或振捣成型,以实现混凝土结构的致密性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仅如此,还需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确保混凝土耐久性,并且还应重视混凝土干缩的控制,防止开裂的现象出现。

2. 严格控制模板的安装程序

在安装模板前,需要仔细的核对模板与安装面的各项数据,比如,核对相关配件的规格以及数量、核对建筑基层里外各模板的控制性与规定的标高等等,同时要检查安装面的清洁度,及时的清除残留墨线以及油渍和锈迹等,而且要均匀的喷涂脱模剂,对模板的表面要采取保护措施,比如说安装防漏浆装置等,确保模板的顺利有序安装。

3. 分层有序的开展清水混凝土浇筑

遵循分层有序的原则,逐层逐步的开展浇筑工作,合理控制浇筑的速度,特别要把控好两层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要再第一层情书混泥土充分凝结的基础上开展下一层浇筑,当然,浇筑的间隔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两小时以内。此外,还应该从分考虑已安装模板的承载力度,适当的挑战清水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以达到良好的浇筑效果。

4. 调整好清水混凝土的振动捣实工序

清水混凝土的振动捣实可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在具体的土建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浇筑层的具体特点来调整振捣方式。一般情况下,若浇筑层的厚度和振捣机的长度比例为八分之一,则采用机械振捣方式;而当浇筑曾厚度为150mm时,采用人工振捣比较合适。而且,在具体的振动捣实工作中,需要明确振捣机的施工位置,检查振捣机插入点的分布是否均匀,查看振捣点区域的浮浆是否出现沉淀现象,待检查确认完毕,方可开展振动捣实工序。

5. 定期的养护清水混凝土

清水混凝土在土建施工的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定期的开展养护工作,避免清水混凝土的凝结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具体的养护工作包括:初始阶段的结构构件的拆卸,一般相关的结构构件在土建施工完工后二十四小时之内要拆除,而且要严禁使用粗麻袋等具有色差污染的材料覆盖在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尽量采取喷涂专业的养护液或者是简单的加盖塑料薄膜来保护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而且这一养护过程要持续半个月左右。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预防清水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避免出现建筑墙面出现开裂、断层现象,破坏清水混凝土的整体美观性,而且还会降低清水混凝土的耐用性,所以有必要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定期的洒水以保持水分平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清水混凝土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在土建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清水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表现出表面平整光滑和色泽均匀以及棱角分明,使得其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备受青睐,并且清水混凝土还有着无污染和节能的优势,

尤其是其无污染的优势对于现代的建筑工程建设来说极为重要,其有效的实现了现代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然而清水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而且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所以,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进程中,我们要积极的推广清水混泥土技术的应用,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断的挑战和完善该技术,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勇, 张帆. 浅谈民用建筑中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甘肃科技, 2008, 24(16).

[2] 张渝忠. 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研究[J]. 大科技, 2015(24).

[3] 陈丽全. 浅述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13).

论文作者:曹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论文_曹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