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民族与多元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来西亚论文,民族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5月,笔者赴马来西亚访问,受到该国学界盛情接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一、绿色王国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南部,由西马(马来亚)和东马(加里曼丹岛北部)两部分组成,分13个州和首都吉隆坡直辖区。面积近33万平方公里。人口1900万,82%居住在西马。全国主要有三大民族,其中马来人(又称巫人)最多,有700余万;次为华人,有500余万;印度人,有200余万。官方语言为马来语,通用英语与华语。首都吉隆坡,有人口180万,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5世纪时马来西亚建立了若干小邦,自16世纪初开始,先后为外国殖民者占领。葡萄牙、荷兰、英国先后统治了这里的一些地方,二战期间又沦为日本的属地。1957年马来西亚宣告独立。1963年组成马来西亚,实行君主立宪联邦制,由九个州的苏丹(王)轮流担任国家元首。目前由国民阵线执政。该阵线是一政治联合体,主要由巫来由统一机构、马华公会和马来西亚印度人国民大会等三大党及一些较小的党派组成。上述三大党分别代表三大民族,即巫人、华人和印度人的利益。自国民阵线执政以来,在全国推行民族和睦、信仰自由和多元文化政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已成为亚洲新兴国家之一。
马来西亚属执带,雨量丰沛,适宜植物生长。当我们乘飞机进入国境,但见其国土几乎为森林所覆盖,一片翠绿,郁郁葱葱,生态环境极佳。就连首都吉隆坡这些大城市,也到处是林木花卉宛若公园。全国森林占总面积的75%,这还不包括种植的橡胶、油棕和椰林在内,真不愧“绿色王国”的美称。马来西亚原以橡胶和大锡出口为主。近年来工农业有很大发展,主要产品有电子电器、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橡胶、油棕、木材、稻米、椰子、可可等。国内生产产值人均达3530美元,在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中位居第三,仅次于新加坡和文莱。我们在各地可见到“2020”的标语牌,即争取那时可达现代化国家标准。马来西亚对外奉行和平共处与独立自主的政策,受到赞誉。
二、各族共居
马来人是马来西亚的土著居民,在政治、军事方面占居主导地位。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各州的首长是苏丹,也是该州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马来西亚独立以来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同时确定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从而使伊斯兰教享受特殊的地位。比如全国修建伊斯兰寺院可享受国家的资助。而其它宗教的寺庙则没有这种殊荣。在学校中也设有伊斯兰教的课程,但对非马来人则不强求。
马来西亚的华人就其来源而论都是移民,且有新、老的区别,但就现实来说他们基本是该国的公民,享有马来西亚的国籍,而“唐山”——中国只是他们祖先和同种同文的亲戚居住的地方。华人较大量地移居马来是15世纪明成祖时期。1406年明皇朝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曾访问过马六甲王朝多次。此后就有一批华人移居这里。相传1460年明朝英宗皇帝将他的女儿丽宝公主嫁给马六甲苏丹满速尔莎(Mansur Shah),苏丹便将马六甲的三宝山一带赐给公主的五百随众居住。这五百人多是男子,便娶当地马来人为妻,在此繁衍后代。这件事在我国的史籍中没有记载,但当我们到三宝山访问时,见到华人坟场中许多墓碑,确实可以追溯到明代。现在三宝山麓有座祠庙叫宝山亭,当中供奉着郑和像,祠旁与祠后有一口井,名“公主井”与“三宝井”,相传为公主与郑和所掘。
明代移居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华人的后裔,现在已形成另一民族共同体统称“嵛嵛娘惹”(当地读作“巴巴纽亚”),而有别于清代以后移居的华人。他们已讲马来语,但居住、服饰及风俗习惯方面,仍保留着明代的许多特色。华人大量移居马来是近代清末以来的事。当时英国殖民当局招募大量中国沿海华工前来马来种植橡胶和开采锡矿,久而久之才形成浩大声势的移民。华人到马来后定居下来,往往是同乡聚族而居,带去了固有的语言与风俗习惯。现在马来华人仍讲华语,保留着各家族的宗亲会,信仰汉传佛教或道教,甚至民间的许多信仰如妈祖与关圣等也毫无例外地照样搬去。因之,我们来到华人聚居区,甚为亲切,犹如置身国内,毫无异国他乡之感。目前,马来西亚有多种华文报刊,华人子女可在华文学校就读。华人在马来的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当今马来西亚的首富林桐梧,原籍福建安溪,算是第一代移民。现今的华人也注重政治生活,马华公会已由原维护华人利益的社团发展成为现今全国的第二大政党。马来西亚议会众议院副议长、马华公会负责人翁诗杰这次就对笔者说:老一辈的华人多是侨民,所以只注重经商致富,然后衣锦还乡;新一辈华人已是本国公民,故关心政治的愈来愈多。但华人的先辈在中国,所以也很关心中国,支持中国的现代化。
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主要是泰米尔人。近代马来西亚与印度都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马英当局有感于马来西亚的地广人稀也鼓励印度人到这里来种胶挖矿。同样,印度人来马以后,也实行聚族而居,保留着他们传统的文化与语言。我们这次在吉隆坡附近就访问了全马印度教的圣地黑风洞,洞外与洞内塑满了印度教的神像,许多印度人在神像前虔诚膜拜。
三、多元文化
为了各民族的和睦共处和长治久安,现政府推行多元文化政策,受到各民族的拥护。
在语言方面,国家规定以马来语为国语,并于1957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了马来文推行全国。但英语、华语与印度语同样受到尊重,在全国普遍使用。在节日方面也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马来西亚规定的全国性假期是:阴历正月初一、初二(华人旧历新年);5月1日劳动节;5月佛祖节;5月或6月开斋节;6月3日现任国家元首诞辰;7月或8月宰牲节;8月或9月伊斯兰教新年;8月31日国庆日;10月或11月屠妖节(印度教节日,东马不举行);11月穆罕默德诞辰;12月25耶稣圣诞节。此外,各州亦有本州的特殊节日。在风俗方面,由于伊斯兰教是国教,且所有马来人都信仰这种宗教,因此所有游客在马应遵守伊斯兰的礼仪。但是,在华人、印度人或其他民族社区则不受这种限制。在饮食方面,马来菜以香辣著称,味道浓郁,而椰子是烹调的主要配料。同时,中国菜与印度菜在马来也很普遍。比如华人的肉骨茶、海南鸡饭等已成为所有马来各民族喜爱的食品。
马来西亚三大主要民族自身的一些特殊文化在这里也受到尊重。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因之伊斯兰文化已成为当今马来文化的主体。马来西亚是个法制国家,许多法律受伊斯兰文化传统的影响,一般都偏于严峻。加之执法的认真,所以社会秩序很好。比如禁毒就很有成效,对贩毒者要处以死刑。一般认为在东南亚国家中,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禁毒是最严格的;马来人禁止参与赌博,也禁止卖淫嫖娼。伊斯兰教徒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但马来人中却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的自然崇拜以及固有的巫师。有的州巫师甚至在苏丹的宫廷中还享有崇高的地位,这也可说是顺应民族传统吧。
华人文化在马来西亚可说基本上仍是儒家文化,不过这种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有所变异。华人进入马来西亚以后,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仅团结友爱,而且都顽强地保留着固有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的华人多来自福建、广东、海南,因之他们至今仍讲福建话、广府话、潮洲话、客家话和普通话。由于他们的来源不同,在英国殖民时期基本分为广东、福建两大派别,乡土观念极浓,各有各自的聚居区、同乡会与“义山”(坟地)。与此相辅相承的是各姓氏宗亲会的大量存在,族规与族权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宗族内部提倡“孝道”与“仁义”,以此来维系同宗的团结。英国殖民时期,华人自成社区,聚族而居;马英当局通过委任的华人首领——“甲必丹”以统治这些华人。目前马来西亚的华人基本成为该国公民,原地域的派别与观念已大为淡化,但宗族的观念与宗亲会的组织却仍然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作用起着维系华人作为一个民族在马来西亚赖以存在的功能。
面对着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土著马来民族,华人原本较淡漠的宗教观念,在马来西亚却有了强化的倾向。笔者在马六甲访问过明末清初修建的华人寺庙青云亭。这座壮观的寺庙从内容到形式与国内同一类型的可谓毫无二致,至今香火极旺。在吉隆坡原来没有像样的华人寺庙。马来西亚独立后,华人在该市内一个小山顶乐圣岭上修建了一座备极壮观有数重殿堂的天后宫。其门联为:“海外开圣域,荣昌百代;天南惠慈恩,沾润千秋。”由此可见,在这里这种形式的宗教,或可谓之习俗,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维系华人的纽带作用。最为有趣的是马来西亚首富林桐梧,在经营云顶高原娱乐城致富以后,也没有忘记在云顶山上修了座华式寺庙蓬莱阁。该庙供的是林氏老家福建安溪县一名和尚——清水祖师。寺中有一塔,供佛教的佛和菩萨。在寺内还塑有道家的八仙像以及儒家倡导的二十四孝的石刻,真可谓儒释道三教合一。看来在马来西亚一些华人中,已将这些视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以及居住在东马的原住民达雅克人等,都保留着自己传统的文化。印度人以讲泰米尔语和旁遮普语的居多。东马原住民也有自己的语言。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和锡克教。达雅克人不久前还停留在万物有灵和多神信仰的阶段。其中有的部落死后用树葬,将遗体存放在一个经过雕刻的类似图腾柱的树柱中,任其自然干化。这可谓是一种特有的丧葬文化。马来西亚当局对于这些非马来文化概予保留。
由于各族的共居,文化的相互涵化,形成了一些混合型文化。“拿督”信仰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例。在全马随处可见小型的“拿督公庙”,其中供奉着一个穿马来服装的“拿督公”像。“拿督”本系马来语,有“祖父”、“地方神”的含义,后又引伸为马来的一种爵位。华人到达马来西亚以后,将本地信仰的“拿督”作为土地神供奉,甚至创建华式小庙,既有塑像又有牌位,固定了这种信仰的形式。一般在神主牌位上写着:“唐、番拿督神位”。有的小庙还有一副门联:“拿管威灵生意旺;督理出入保平安。”由此可看到马来西亚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无比深厚以及这种信仰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