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郑丹晗 610101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获得、保持工作以及获得晋升职务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融合了态度、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是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就业能力;面向现代化;价值取向
随着科技的逐步发展,社会发展到现代化面临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双重压力,企业雇主在引进新鲜血液来带领企业跟上社会发展大潮流,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成才和需求成了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转型的最主要需求。然而大学生在四年教育之后具备的能力和现代化的需求要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议题。许多教育学者都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相关方面的研究反映出大学生的整体择业选择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具有从众的盲目性。大学生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的倾向性折射出来一些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全社会在宣传就业信息,营造良好氛围,让大学生有目的的提高社会需求的能力方面具有滞后性;二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体系还仍然不健全;三是多数大学生自身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过多的脱离社会环境只会对就业能力大大折扣。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缺乏正确的择业观。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群体对利益的追求加剧,这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择业时偏重于工作稳定、工资待遇与环境较好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对未来的自身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不去考量。2.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被动地等待别人为其传递就业信息,甚至一味地靠家庭资源等去获得就业。然而,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是客体,在劳动市场上是供方,是否学会向单位推荐和展示自己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获得和提升。3.专业技能不足。专业技能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入职的关键,一些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扎实地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就业过程中常常被问得哑口无言,手足无措。大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4.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企业单位期望招聘的大学生一入职就能够立刻胜任工作,所以大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大学生在校期间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使许多大学生有资格证书、学历,却不会运用。5.创新能力不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只会读书考试,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的,也是毕业生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加强的同时也让其就业能力得到提高。6.社会适应能力尚有差距。随着经济结构向服务业的转型,与“人”相关的自我调节、沟通合作、组织规划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学生作为职场新人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当环境变化时,在校大学生对社会怀有恐惧、逃避感,职位适应缓慢,往往导致大学生不能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要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考虑学校,企业,大学生三方面的一个负责的系统,涉及到信息,能力,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在此重点分析就业人格,社会文化背景和就业实践导向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1)就业人格。不同环境培养出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就业人格,这决定了人们在相同环境及相同的条件刺激下个体具备不同的行为,是基于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的体现个人品格独特反应在求职实践活动中的集中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的非智力性因素影响最大。培养爱岗敬业的尽责是大学生具备的最首要的因素,其次是具备适应社会变化的外倾性行为。无论是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都要求需要一种与外部密切关联的性格,这是一种主动性的社会人格。
(2)社会文化背景。大学生不能离开社会以独立个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生活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心理社会机制影响到个人的认知结构、动机以及行动的能力。社会文化背景对其中的影响一直贯穿其中,尤其是对心理活动方面的影响,能够有效的保证社会成员的互动和合理的沟通。
(3)就业实践导向。企业是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下去,这也是保证大学生具有就业机会的前提。经济的发展必须通过实践的导向和应用才能创造价值。就业实践导向意义要求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水平,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转化的意思和驱动性,这也是体现自身价值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在就业是否成功的衡量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结束语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定制定合理的发展路径和培养方案。既注重大学生专业理论方面的学习,也要让大学生了解实际的现代科技发展情况,同时学会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转化的能力,确保就业能力教育真正符合不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大学生要在就业及以后的职业中拥有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具备充足的就业能力。为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从中找出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系工程,本文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期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作者:刘邱祖 张琳 郑长胜 袁弘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景安磊.世界大学生“就业力”评价的发展背景、特点和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3:83-88.
[2]黄兆信,张中秋,谈丹.创业教育:大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1:24-28+50.
[3]吴御生.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3):54-57.
[4]马宁,李红英.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动态跟进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8):3-7.
[5]李伟.基于择业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112-114.
论文作者:郑丹晗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能力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 社会论文; 环境论文; 因素论文; 需求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