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长红
兰西县人民医院 15200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患者,以随机方式分成两个组别,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前者应用单独的西医治疗方法,后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E2(雌二醇)以及FSH(促卵泡成熟素)有怎样的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E2、FSH水平,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临床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临床推广应用意义较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妇科内分泌失调;月经紊乱;雌二醇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gynecological endocrine disorders. Methods:200 female patients with endocrine disord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ne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the other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former applied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Western medicine alone,the latter used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and observed the E2(estradiol)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of change in FSH(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E2 and FSH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endocrine disorders,clinical improvement effect is more obvious,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er significance.
[keywor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gynecological endocrine disorders;menstrual disorders;estradiol
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症较多的疾病,在妇科中更为常见,妇科性内分泌失调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女性患者出现乳房肿块、面部出现黄褐斑、出现免疫系统、发现子宫肌瘤等问题,传统治疗方式为单一的西医治疗,康复时间较长,并且纵观整个治疗过程,有着一定局限性,因此一些医学研究学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疾病。本文选取了来我院治疗给疾病的200例女性患者,对其实施区别治疗,观察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效果,下面就具体观察效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内分泌失调的女性患者200例,将其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以随机形式,分成了两个组别,一个是对照组。一个是观察组,每组各有10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26.5±4.2)岁;平均病程为(2.8±1.4);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5±3.6);平均病程为(3.2±1.5)。对两组患者都做了分泌物检查与宫腔镜检查,可以确诊这些患者为内分泌失调患者,并且伴有异常的卵泡发育、黄体功能较差、高泌乳素血症等病症。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个性体征上没有太大差异(P>0.05),因此可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受试者知晓实验过程,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并且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还同患者家属沟通过此次试验,家属并无异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下西医治疗,指导患者用药,用药时间为月经,或者撤退性出血,这两种情形的第五天开始,每天给患者服用50mg到100mg的克罗米芬,需要不间断地给药5天;当患者处于月经第10天到15天范围阶段,到卵泡直径大于18mm的时候,每天要给患者肌肉注射人绒毛促腺激素,用量为每次5000U到10000U之间,每天一次即可。
观察组实施新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的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另外辅助中医治疗,主要以中医的中草汤药为主。第一副中药,患者月经的第一天到六天之间口服,药方为;艾叶10g熟地10g当归10g郁金10g丹參10g益母草15g该药每天一剂;第二幅中药,患者月经第六天后的第七天,开始服用,连续使用四天到五天的时间,药方为:山楂30g、菟丝子12g、女贞子15g,紫河车10g、当归10g、山茱萸10g、覆盆子10g、五味子10g,山药20g、熟地黄20g,外加其他药材组成。
1.3 观察指标
主要对两个组别患者的治疗疗效做对比分析,并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E2(雌二醇)以及FSH(促卵泡成熟素)有怎样的变化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采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中的例数、(%)百分数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37%,对照组治愈率27%,观察组患者的内分泌失调问题有明显改善,总体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2、FSH水平,仍然有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内分泌细胞和内分泌腺共同组成了内分泌系统,人类全身调节系统均有分布,在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系统起到稳定人们身体环境的作用,发挥作用的机制是其分泌出的不同种类激素,能够影响到人们生殖这一方面,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一般情况时,人们体内的内分泌系统会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但是,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一些因素影响到,人们内分泌系统则会失调,发生在妇女身上,就会出现更年期综合症,或者表现出月经紊乱,还有就是乳房肿块、面部有黄褐斑、出现高血脂症、骨质疏松、子宫肌瘤等,严重的情况就会患有不孕症、免疫系统疾病。探究女性患者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主要包括这些,第一点,营养不能正常供给,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情况下的生理功能,最终导致该系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二,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生活环境不佳,会让人身体受到影响,比如过热的环境、潮湿的环境、寒冷的环境中,都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导致身体气血不和,从而患上这一疾病;第三,肾气出现了衰竭的问题;第四,人们自身情绪影响,不稳定地情绪,将会对人们正常的气血运行产生影响,导致出现这样疾病。
此次疗效观察试验中,对照组一百例患者单独应用了西医地治疗方法,观察组一百例患者应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西医运用克罗米芬,能够使得卵泡同促性腺激素出现反应,进而对脑垂体产生一种刺激作用,分泌出更多的促卵泡成熟素,更加有利于机体排卵。观察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在女性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中药汤剂,对于女性患者衰退的肾气、气血和气机的失调、劳伤脾土,这类的中医所说的失调症状进行治疗,能够将女性患者存在不足气血的问题进行调节,起到益气补肾、调经活血、养血滋阴等作用。不同阶段的给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内分泌失调问题有明显改善,总体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2、FSH水平,仍然有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有着更加明显的临床改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兆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疗效观察[J]. 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942-944.
[2]路文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的效果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5(a02):1347-1347.
[3]黄瑞华.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14(6):1068-1069.
论文作者:金长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患者论文; 内分泌失调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妇科论文; 卵泡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