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教育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论文

全面性教育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论文

全面性教育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李佳洋1刘文利2

【关键词】 全面性教育;情绪调节能力;儿童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采用生理、行为和认知等方面的策略对引发的情绪进行维持和修正的过程。[1-2]情绪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情绪的这种功能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力,即情绪调节能力。[3]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际关系及社会能力的发展。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需要父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孩子出生起开始进行

婴儿最初通过哭泣等宣泄的方式调节情绪,后来逐渐发展为通过简单的肢体运动、视觉注视、语言吸引等一些较为主动的方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分散调节。[4]这个时期,婴儿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主要依赖于外界的帮助,而父母在帮助婴儿调控情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婴儿通过与父母及其他个体的接触,发展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并且为整个生命阶段的情绪调节、社会关系建立、适应性功能培养等奠定基础。[5]婴儿从出生起,就已经能够接收父母传递的情绪信息,这种情绪传染体现在家庭的情绪表达中,尤其是父母的消极情绪可能会诱导婴儿的消极情绪体验。

因此,父母要关注自身的情绪表达对孩子的影响,如是否对孩子的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孩子交流时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是否包含积极的情绪态度,是否有目光注视;是否善于理解和回应孩子的行为,能够敏锐地“解读”孩子的情绪状态;能否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合适的支持。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需要在家庭性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帮助孩子发展情绪调节能力,直至学龄前儿童最终达到情绪控制的内化。

2、提高林业企业资源支配的科学合理化。地方政府部门应提高国家林业资源开发相关政策的贯彻执行力,扩大当地林业资源的优势,实现当地林业资源价值的最大化。相关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招标工作流程和标准来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强的考核目标。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林业企业资源开发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企业运营目标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此外,林业企业还应根据不同的季节变化来开展相应的工作,最大程度的提高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避免林业资源被大规模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二、充分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父母自身的情绪调节策略会引起孩子的模仿,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情绪调节策略。[6]研究者认为,父母养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匹配运用多种策略,包括直接干预、榜样、选择性强化、控制环境和言语说明等,管理和指导孩子的情绪经验。在家庭性教育中,比起知识的传授,父母在应对及处理情绪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于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情境,都可能成为孩子学习情绪调节策略的内容。如父母因为孩子拖拉散漫、学习成绩不良等情况责备、打骂孩子,夫妻或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争吵,孩子就很难学到有效的情绪调节模式。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观察父母的情绪反应,并明确在类似的情境中应如何调节情绪,[7]进而内化,逐步形成自身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建立温暖和谐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常常与父母讨论情绪问题的儿童有更多的情绪调节策略和更积极的社会适应行为。[9]研究发现,父母在讨论家庭成员的情绪问题上花的时间越多,孩子的情感观点采择能力越强,越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两三岁的孩子,特别是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会对自己和异性小朋友的生殖器官产生好奇,这种好奇会带给他们情绪上的困扰。如果此时,孩子向父母提问:“这(阴茎)是什么?”“我是怎么出生的?”父母因为害羞和尴尬而斥责孩子,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那么,孩子会从父母的排斥和紧张的情绪中接收到焦虑、疑惑等不安全、被隐瞒的感受。父母自身对性的理解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发展及性观念。[10]父母越早与孩子谈性,越容易与孩子建立真诚的亲子关系,消除“不自在感”,取得孩子的信任,引导孩子以自信、坦然的态度面对与性有关的话题。

情况 6.3 若f3(v)=2,此时最坏的情况是v点关联6个6-面,两个不相邻(3,3,8)-面,v的非三角邻点均为3-点,且它们各自还关联着一个3-面。由R1,R2.1,R3.1或R3.2 或R3.4及最坏3-面8-点情形得

四、积极回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

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接受—拒绝”作为一种稳定的教养行为,与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显著相关。如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接纳、对孩子出现情绪时的即时反馈,都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研究显示,儿童感受到的父母温暖的程度能够正向预测其认知情绪调节能力。[8]开展家庭性教育有助于促进父母形成民主关爱型的教养方式,也是建立温暖和谐的亲子关系的基础。因为,尊重、接纳和包容是父母对孩子开展家庭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沟通、聆听和协商是父母进行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方式。家庭性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帮助儿童获得积极的情绪调节能力,更能促使父母与孩子在家庭性教育的动态过程中共同成长。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农民信用合作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融通动力。金融已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信用合作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桥梁纽带。

五、生活即教育

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游戏,最好的教育形式是生活教育和机会教育。有效的家庭性教育需要父母与孩子在相对自然、非结构化的情境中进行。[11]如当孩子要走进没有开灯的卧室时,他不敢进去,抱着妈妈的腿说:“妈妈,我怕黑。”妈妈应该立即蹲下身抱抱孩子,给予他安慰。在这一过程中,孩子无法对自己产生的恐惧进行有效的调节,妈妈及时的安慰可以帮助他排解消极情绪。父母帮助儿童调节情绪时的行为决定了儿童的自我调节方式,如当孩子不懂得如何处理愤怒情绪时,父母没有及时帮助,等到孩子变得极端恼火时才介入,这会使孩子容易产生快速而强烈的沮丧,父母以后就很难平息孩子的伤痛,并且孩子也很难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家庭性教育除了对儿童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对儿童的价值观和生活技能进行培养,而情绪调节能力正是走向社会的必备生活技能之一。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需要父母言传身教、给予正确的榜样。

【参考文献】

[1]BRIDGESLJ,DENHAM SA ,GANIBAN J M.Definitional Issu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Research [J].Child Development,2004,75(2):340-345.

[2]CRUGNOLA C R ,TAMBELLI R ,SPINELLI M,et al.Attachment Pattern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Second Year [J].InfantBehavior& Development,2011,34(1):136-151.

[3]黄安琪.儿童情绪能力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4,29(Z2):76-78.

[4]ROTHBART M K.Self-regulation and Emotion in Infancy [J].New Directionsfor Child& AdolescentDevelopment,2010,1992(55):7-23.

[5]THOMPSON R A.Emotion Regulation:A Theme in Search of Definition [J].Monographsofthe Society for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2008,59(3):25-52.

[6]KELLER H,OTTO H.The Cultural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Infancy[J].Informal Logic,2009,16(2):35-47.

[7]MORRIS A S,SILK J S ,STEINBERG L,et al.The Role of the Family Contex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J].Social Development,2007,16(2):28.

[8]AMINABADIZ,KHODAPANAHIM K,DEHGHANIM.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Parenting Style Dimensions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2011,5(2),109-117.

[9]KERNSKA,ABRAHAMMM ,SCHLEGELMILCH A,etal.Mother-child Attachment in Later Middle Childhood:Assessment Approach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Mood and Emotion Regulation[J].Attachment&Human Development,2007,9(1):33-53.

[10]刘文利.性教育:父母的天职[J].大众健康,2016(9):27-28.

[11]杨丽珠,董光恒.依恋对婴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6(4):5-9.

【中图分类号】 G446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48-0040-03

【作者简介】 1.李佳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博士研究生在读;2.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性发展与教育、儿童健康教育与促进。

标签:;  ;  ;  ;  

全面性教育中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