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分析论文_高丽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分析论文_高丽

高丽 青岛市黄岛区香江路第三小学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英语学科在小学阶段各学科的渗透德育方面更占优势。无论从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还是从小学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是从小学英语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上,都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本文所要探究的关键。这些丰富的德育渗透优势,必然使得英语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德志全面发展的摇篮。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也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这就决定了英语课程本身蕴含思想性与情感性,它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必定富含丰富的德育素材。

一,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它对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导向性,也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所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及目标的达成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及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也要借助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承担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英语课程标准》也规定了英语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目标制定的三个维度来看,我们就能非常清晰的认识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明确本课让学生掌握哪些语言知识点、培养哪些语言技能,还要在目标中罗列出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要求罗列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情感。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促使英语教师要在传授学生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优化学习过程,逐渐形成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

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都是7--12岁的小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小学英语教师就会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孩子的喜好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儿歌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对话表演法、情景创设法等,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的礼仪,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1. 儿歌教学法渗透德育。小学牛津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 chant,儿歌、歌曲。这些内容朗朗上口,曲调优美,学生易学易记,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老师也会在教学中创编一些富有节奏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通过这些儿歌、歌曲或者 chant 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轻松掌握优美的语音语调,还能体会到这些内容所包含的情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也更加深刻。如小学英语教材中一些有关见面问候的句子,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他们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来运用这些句子。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学习了这些内容后编成儿歌的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早上见面 Good morning!Good morning!下午见面 Good afternoon! Good afternoon! 晚上见面 Goodevening! Good evening!告别要说 Goodbye! Goodbye!通过这些富有节奏的儿歌吟唱,学生们边说边做动作,既练习了语言知识,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儿歌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同时儿歌内容也牢牢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2. 游戏教学法渗透德育。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好玩,所以他们不喜欢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经常会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游戏来进行教学。游戏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把课本上乏味的学习内容融入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精神财富。如:规则意识的学习、竞争意识的培养及合作精神的培养等。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在游戏中遵守规则,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游戏。

3. 角色扮演法渗透德育。小学英语牛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数以对话形式出现,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操练语言知识。这样的教学形式既可以巩固语言知识,又可以让学生体会自己在该情境中时的真实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小学牛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购物、问路、野餐、上课、看病等,当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成功扮演完一个角色时,他们由此获得了成就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在创设的各种情境中又体现了生活中各种生活态度、礼仪习惯、道德情感等问题,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不同情感的同时也学会了体谅别人,培养了合作精神,而且在无形中对他们的道德观念进行了强化,道德行为得到了演练。

4. 创设情境法渗透德育。创设“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语言、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设备,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方法。在此过程中,真实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而且可以让学生“触景生情,融入情境,营造真实的德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地情感体验。”

小学生还处于思想的启蒙阶段,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还缺乏自主性,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营造真实的德育氛围,对学生在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进行循循善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三,教材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载体,也是道德内容的载体。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所涉及的主题广泛,如:家庭、学校、购物、动物、饮食、景点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大量的语言知识中包含着积极的道德内容、正确的礼仪举止,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思想性,是教师教书育人,塑造学生良好品德的媒介。但小学英语教材中主要呈现的是英语的语言知识,其中包含的德育思想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教师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并在课堂教学中把德育因素和教学内容巧妙的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的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入德育渗透是时代发展需求,也是历史给予英语老师的责任,这种德育渗透对于学生人格的完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武荣.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分析[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6(Z1)

[2]陈波.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科技视界. 2015(05)

论文作者:高丽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分析论文_高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