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的生命感知是文本解读的理想境界_文学论文

深刻的生命感知是文本解读的理想境界_文学论文

对生命进行深度体察是文本解读的理想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度论文,境界论文,文本论文,理想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已经谈了太多的文本解读之“法”,而笔者认为,对生命进行深度体察是文本解读之“大法”,也是“无法之法”。文本解读,如果只见白纸黑字,而不见生命的温度、活力和斑斓色彩,任你再用什么“法”,注定这是没有吸引力和神采的文本解读。同时,因为生命的形态千姿百态,即如人们所说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因而又不是一个“法”字可以了得的。

所谓“对生命进行深度体察”,说的是,一个文本,从本质上看,是作者对自己或他人的一段生命历程的记录,或记录生命存在的状态,或记录生命片刻的情绪,或记录生命的感悟思考……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从本质上说,就应当成为对作者笔下这段生命历程的体察,体察得越深入,对文本的解读便愈深刻。

一、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度体察

文学即人学。人是文学表现的对象,人类生命的种种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经典文本所呈现出的生命存在状态往往是饱满的、深刻的、含蓄的,因此,要想对这种生命存在状态作出深度体察,就必须做足相应的功课。

以解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例。人们通常认为,此时辞官归田的陶渊明真正解决了思想上的矛盾,确立了自己要走的生活道路,在田园生活中获得了内心的愉悦和宁静。其实,只要我们深入文本,细致体察作者此时的生命存在状态,就不难发现,尽管陶渊明此时“觉今是而昨非”,享受着闲适之乐和田园之乐,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仍会时时涌起焦灼和不安:“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也就是说“算了吧!寄身世上还有多少时光,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心意或去或留?为什么要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可见,即使在归隐生活刚刚开始,即使在陶渊明对田园生活还不胜欣悦的时候,他也未能让自己的心彻底踏实平静下来,未能让自己忘我地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和田园生活之中,他还要不时和自己的“遑遑”之心作斗争。这一点在他后来的《杂诗》中更有明朗的揭示:“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当我们对诗人生命的存在状态作了以上的解读之后,就不难发现,陶渊明身上有着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鲜明的共性,那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激励着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价值取向鞭策着他们;入世进取、经世济民、建功立业的理想人生召唤着他们。但是陶渊明还是在40岁刚出头就归隐了,这就更加表现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山水自然和农村劳动生活的喜爱,对远离俗务权势的自由心境的追求。诗人这样交织着欣然自得和矛盾纠结的生命存在状态才是真实的、饱满的、深刻的,才是能够真正打动人、启迪人的。

要想对生命存在状态作出深度体察,就要求我们:第一,知人论世,尽可能多地了解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包括作者、背景等;第二,不迷信成说,立足于对文本独立的精到的解析;第三,有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体察者”视野的宽度和文化的厚度决定其眼光犀利的程度。

二、对生命片刻情绪的深度体察

人类的情感世界如同一个无法探明储量的矿藏,任多少文人墨客挖掘采用也难以穷尽,这大概也是文学之于人类具有长久魅力的一个原因所在。通常所谓五味杂陈,所谓百感交集,形容的也是情感的复杂丰富。因此,对生命片刻情绪的深度体察就应当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解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胡适曾在《追悼志摩》一文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在徐志摩看来,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在康桥边的生活,正是他“单纯信仰”得以实现的生活。康河边、康桥上,徐志摩曾和被他视为灵魂伴侣的林徽因度过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时光。所以,当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时,想到当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已如梦似幻,都已远离自己而去,他怎能不思绪万千,心潮难平?于是,在归国途中,诗人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康桥是如此的静谧、温馨、安详,诗人不忍打扰,因此“轻轻的”来。康桥是诗人的精神故里、灵魂圣地,诗人不敢打扰,因此“轻轻的”去。康桥是诗人“单纯信仰”实现的见证,诗人对康桥爱得真挚、深沉,因此,和康桥再别时依恋、难舍、失落、怅惘等等心绪萦绕不去,诗人唯愿借举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来平静地告别他曾经的单纯信仰实现的美好日子。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任过往多么美好,任自己多么依恋不舍,但生活的车轮碾过过去,碾过现在,还要碾过将来,诗人只能挥一挥衣袖,将曾经的一切的美好留在康桥,留在他精神灵魂的圣地,而他自己则要惆怅地、孤寂地、坚韧地走自己将来的路。

要对生命的片刻情绪作出深度体察,需关注文本的细节处、微妙处或异乎寻常处,这些地方常常是解读生命片刻情绪的钥匙,由“此”进入,常常可以快捷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知人物内心的每一次跳动,从而清晰明了地解读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对生命感悟思考的深度体察

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思维,会思想。人不仅有感觉、知觉,还能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内部联系。因此,作者或者文本里的人物,常常会面对感觉和知觉到的事物生发出自己的某些感悟和思考。

以解读《春江花月夜》为例。当诗人张若虚面对着由“春、江、花、月、夜”在天地间织就的恬美如幻的景致时,不禁生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悟思考。显然,这是一位充满哲思的了不起的诗人,他在此时此刻悟到了时间、生命的无限和有限的问题。一方面,时间和生命是“无限”的,即所谓无始无终,无论向后追溯多远,没有开端;无论向前探索多久,没有尽头。因而诗人料定无人能够回答“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问题,于是强调自己“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慨。而另一方面,时间和生命又是“有限”的,即所谓有始有终,物质世界存在的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因而都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比起“无限”来,显得短暂而又渺小!

其实,诗人不仅悟到了时间和生命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还悟到了无限与有限的关系: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由有限所构成;有限包含着无限,体现着无限。每一代人的生命由生到死,是有限的,但一代一代人的繁衍生息,使得生命呈现出了无限的趋势;每一轮明月由升到落,是有限的,但一轮又一轮相似的明月,使得自然与时间呈现出了无限的趋势。有限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因此,当诗人把他的遐思冥想从感慨生命与时间的无限、永恒中抽回来的时候,当诗人把眼光投向眼前这轮有限、短暂的明月的时候,不禁想到天底下无数有限、短暂的个体生命,“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今年的这轮圆月又将看见怎样的人间离愁别恨。是啊,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个人的一生,不就像这东逝水一样吗?但在今晚这样的良辰美景下,天下不知有多少思妇在苦苦思念着远方的游子,忍受着情感的折磨?天下不知道又有多少游子在思念着家人,思归而不能归?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珍视生命,让人生少些缺憾,多些美好吧!此时的诗人张若虚已然由一位审美者、哲思者成为了一位推己及人、胸怀天下的仁者。

要对生命的思考感悟作出深度体察,就必须厘清人物思想情感的脉络、走向,体察人物情感的流程,弄明白这思考感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还要弄明白这思考感悟的深刻内涵。所谓思考感悟,通常是作者或人物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的理性认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普遍的意义。再就是弄明白思考感悟在全篇中的作用,或提升境界,或过渡转折,或画龙点睛,或生发开去等等。

标签:;  ;  ;  ;  ;  

深刻的生命感知是文本解读的理想境界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