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跨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叶芳[1]2001年在《跨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跨国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乃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跨国银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问题。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界定了“跨国银行”及“银行国际化”的概念,回顾了跨国银行的发展历程,并对跨国银行的发展趋势做出了一定的预测。第二部分着重对银行跨国经营的动机及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第叁部分探讨了银行国际化的战略模式,从定位选择、地域扩展、业务拓展、组织调整等方面总结了可供我国银行国际化借鉴的一般规律。第四部分先对我国银行业跨国经营进行了必要性、可行性研究,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而后立足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现状,提出了恰当的发展战略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措施。

王扬[2]2012年在《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银行国际化经营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政府对金融和外汇管制的不断放松以及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施,金融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各国银行业逐渐放开其海外扩张的步伐,纷纷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发海外市场与业务,银行国际化已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银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银行纷纷开始筹划海外扩张计划,因而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银行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银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首先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决定因素做了相关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之后从不同方面对国际化的具体选择进行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即:在市场区位选择方面,中国银行业应以港澳地区作为窗口,重点发展亚洲地区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市场,对扩张地区进行谨慎选择;在路径上应继续选择新设投资,策略性的进行跨国并购;在分支机构形式上以设立分行为主,有选择的开设子行,并且尽快升级代表处;在经营上应不断吸取国际经验,在产品业务、人才培养、组织管理、风险监管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实力。

杨丽华[3]2012年在《基于学习效应的中资银行国际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于新兴国家企业国际化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对企业国际化学习效应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进行了梳理。围绕着银行国际化“学习效应”这一主题,本研究超越了OLI范式的研究框架,突出了“学习动因”、“国际化经验”与“国际化学习”等变量在模型构建中的地位,沿着从宏观到微观的演进逻辑,分叁个专题对学习效应作用于银行国际化进程与国际化行为的作用机理,并对国际化学习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实证考量。专题一构建了经验知识作用于银行国际化进程的分析框架,考量了学习效应对银行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向国际化经验和外向国际化经验作为学习效应的两种传导途径,对银行外向国际化进程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相对而言,银行业对外开放所获取的内向国际化经验对其国际化程度的促进效应要比银行海外经营所获取的外向国际化经验的促进效应明显得多。这也许与中国银行业外向国际化历程较短、学习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这一因素有关。就银行层面的实证结果来看,中国银行外向国际化经验的回归系数高于整个行业层面的回归结果,而工商银行的回归系数明显低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更低,这验证了银行学习效应的释放与其外向国际化历程的长短有关。专题二构建了基于学习动因的银行区位选择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学习效应对银行国际化行为的影响。本章超越了OLI范式的框架,基于我国银行企业国际化行为特征,着重对学习动因与银行区位选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更适合解释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跨国公司(以下简称EMNCs)的FDI行为。基于行业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叁个解释变量中,学习动因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最显着,其次是市场寻求型动因,而顾客追随动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最小,且贸易追随型动因的影响要大于投资追随型的。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动因具有EMNCs所显现出来的双重性特征,既有EMNCs所特有的学习导向型动因,也有如发达国家MNCs一样的机会寻求型动因,但学习动因的作用效应更明显。从控制变量的实证结论来看,文化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性变量在两种模型下的回归系数均显着大于零,说明母国与东道国的市场相似性对于促进我国银行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具有重要正向影响。当东道国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时,尤其是我国香港地区时,该效应更明显,说明“进程论”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专题叁基于寡占反应视角构建了银行国际化学习行为模型,进一步探讨了银行国际化中的学习路径。本章在Dunning(1981)的经典折衷模型基础上引进了寡占反应变量,对银行学习行为进行了量化考证。研究结果表明,模仿主要竞争对手的行为是中资银行进行国际化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区位选择还是进入模式方面,工商银行的模仿学习行为最明显,建设银行次之,说明国际化历程越久的银行,寡占反应越明显。鉴于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这3家银行的国际化历史较短,其区位选择与进入模式尚未呈现出某种趋势性特征,其寡占反应是否成立,有待持续跟踪其后续扩张行为才能做出判断。本研究验证了中资银行追随行业的领导者而进入海外市场,可以为后来者获取东道国特定市场经验提供有效的分享渠道。从国际化经验作用于银行进入模式选择的实证结果可知,国际化经验的增加会促使银行采取卷入程度更高的子行模式。但与寡占反应相比,国际化经验的回归系数并不高,且特定市场经验对银行进入模式的影响未能得到验证。这可能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历程较短、国际化经验的作用效应还有待逐步释放有关,也可能与中资银行在国际化扩张中对分行模式的偏好有关。从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仅有3个变量的作用效应得到验证,即母国制度变量对外向国际化水平的作用机理(H3-b)、东道国制度变量对银行进入模式的作用机理(H15)以及东道国法治治理水平对我国银行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正向影响(H13),也印证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中的学习导向动因。但银行所有权优势对其外向国际化程度或行为的影响,在本研究中都没有得到验证,这可能与考察期较短、银行业的股改效应未能完全释放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银行国际化中的非经济因素(如政府主导的带有政治性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有关。这也论证了EMNCs国际化理论比传统的折衷理论对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行为更具有解释力,所有权优势不必是EMNCs国际化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超越了传统的OLI范式的研究框架,突出了“学习动因”、“国际化经验”、“国际化学习”等变量在模型构建中的地位,是对新兴国家银行国际化研究视野的拓展与命题的深化。本文实证研究证明了基于“学习观”视角的国际化理论对中资银行国际化行为更具有解释效应。本研究的政策启示可能是:其一,支持银行业“引进来”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决策应坚定不移的贯彻下去。外资银行的进入及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为中资银行建立国际社会关系、了解国际市场、获取知识外溢效应和国际经营机会等,提供了机会,由此获取了内向国际化经验。这种经验比外向国际化经验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的促进效应更明显。此外,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比双边贸易渠道更能带动我国银行业到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尤其是当东道国为APEC成员或香港地区时,效应更大。其二,追随行业的先行者进入海外市场,与先行者聚集在一起,是其他银行国际化扩张的一种有效战略,为后来者获取特定市场经验提供了经验分享渠道。其叁,在我国银行具有垄断优势或文化差异较低的区域,可以尝试以高涉入度的子行模式进入;而在高度发达和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银行应尽量避免以子行的形式存在。在学习导向的银行FDI中,进入模式选择应有助于战略资产获取的效果、知识学习效应的提升及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若银行是基于市场寻求型动因进入某东道国,则要评估银行在该国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所有权优势,如果没有,则不适合采取子行的形式进入。

许乐生[4]2012年在《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风险分析及防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国际化,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成为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欧美银行巨头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挫,中资银行迅速跻身于世界大行之列。然而,对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的转型经济大国,全面开放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为了选择出适合自身的国际化道路,就需要对国际范围内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和相关的经验教训,并用以指导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实践,从而达到少走弯路,获取最大收益之效果。对比分析发现,虽然我国银行业的经营能力相对稳定,且近年来的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但与国外大银行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偏高、创新能力不足、当前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偏低等。中国银行业应当充分利用国内丰富资源,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同时要注重国际性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其国际化经营能力。全文共分7章。首先提出问题并做文献综述,接着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历程进行回顾、对现状进行评价并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来对各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再对银行业国际化的两条路径进行比较,指出银行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及如何防范。最后是结论与展望。

许竹青[5]2003年在《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银行国际化为参照系,全面考察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的成因、进程及效应,并结合加入WTO的背景,对中国未来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进行了预测。 本文首先从银行业国际化主体的特征出发,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方法,以国家效用函数为核心,构建了一个进行银行业国际化研究的综合分析框架。然后以此作为逻辑基础,全面考察了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和特征,概括了各自的银行业国际化模式。本文指出,由于各国内在制度结构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上的差异及其变迁,各国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银行业国际化的形式、特征也是不同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通过相应的机制影响着各国的银行业效率及银行业的稳定性状况,经验证据表明,银行业国际化效应的发挥要受到该国银行业市场初始结构状况以及银行业国际化主体的宏观经济状况的制约。 在全球银行业并购大潮中,全球性银行在银行业国际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球性银行对一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国银行业国际化载体的选择范围及其对银行业的控制力。中国二十多年来的银行业国际化实践表明,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是随着中国发展战略转轨的进程而不断推进的,在这一进程中,外资银行在某些领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面临了新的环境,鉴于特殊的国情,在未来一段时期里,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进程仍将呈稳步推进的态势,但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难以出现大幅跃升的现象。当然,这需要中国继续保持稳定的宏观环境和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孔庆洋[6]2010年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两个层次,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为线索研究商业银行国际化问题。并应用相关结论分析了商业银行地域选择理论和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策略。主要创新包括,建立了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国家选择方法;提出了以契约成本的角度来选择机构国际化的组织形式;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资金成本是外资银行在东道国信贷市场竞争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资金成本是商业银行业务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投资选择影响因素模型,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组合投资的因素。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选择可分为机构国际化途径选择和组织形式选择。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的途径,即选择新设机构还是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扩张。国际化的途径包括新建机构、并购、合作、联盟和联营等五种形式。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组织形式一机构国际化的载体,商业银行需要在代表处、代理行、分行等形式中做出选择。根据国家选择模型,银行机构国际化取决于东道国政府的目标和国内及外部约束条件,所以不同类型的国家所选择的外资银行进入的模式不同。我们把国家分为叁类,分别为转型经济国家、非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通过分析和总结发现,在转型国家由于东道国的特殊经济环境,给了外资银行选择最低成本进行机构国际化的机会,外资银行以并购和重组东道国银行的方式快速完成了主导市场的目标。而在非转型经济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只能适应东道国的发展目标选择新设机构的方式逐步进行机构国际化。而在发达国家则外资银行机构国际化的选择方式逐步由新设机构向并购转化。在契约的视角下选择机构组织形式即是选择一种契约,而契约是在约束条件下的契约成本选择。契约成本分成叁部分,固定成本、监督成本和风险成本。代理行、分行和子行叁种契约成本各不相同。代理行的监督成本较高,而分行的固定成本最高,子行的风险成本高于代理行和分行。跨国银行应综合分析各种契约成本,再结合叁种组织建立后的经营成本和收益做出合理选择。商业银行业务分为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在信贷业务国际化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外资银行取得信贷竞争优势的方法。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外资银行相对东道国银行如果有资金成本上优势可以通过抵押品技术获得低风险企业市场。同时论证了外资银行资金成本低于东道国银行的条件,即母行技术和资金支持使外资银行资金的固定成本和交易成本低于东道国银行。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跨国银行资金成本与国际化程度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较低的资金成本有助于提高国际化程度,说明降低资金成本是外资银行化解信息不对称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跨国银行核心业务和利润增长最快的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的因素分外部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有东道国中间业务范围准入的限制、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从内部因素来分析,影响中间业务的因素可以分为叁类,第一是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这是其开展业务的基础,第二类是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第叁类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能力。通过实证分析表明,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和流动性都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国际化的发展,规模、网络和品牌是中间业务的支撑;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反应了银行的业务选择战略;金融市场的繁荣是双刃剑,正常繁荣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支撑,但过度泡沫化却是灾难。商业银行投资国际化主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合投资。在商业银行投资分析中通过创造性把直接投资和组合投资纳入到一个模型分析了影响商业银行国际投资选择的因素,为商业银行投资业务提供参考。模型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GDP等因素的影响后,劳动成本、流动性、市场信息透明度对投资选择有显着的影响;较高的生产成本、投资者流动性较差和较不完全的市场信息都使投资更偏好组合投资,实证结果支持国际投资选择模型的结论;发达国家倾向于吸引组合投资,原因可以理解为发达国家的市场信息透明度更高;当投资者出现流动性短缺时组合投资更有吸引力。结合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和业务国际化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践经验总结了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地域选择参考指标。影响银行国际化的因素包括,经济增长潜力、成本、信息、自身流动性及资金能力和金融市场状况。各种因素对投资选择的影响不同,要求商业银行在选择投资地域时,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选择,以增加预期收益。结合国际化研究结论,还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可以参考的策略。在讨论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历史进程、经验、借鉴国外跨国银行经验得出: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需要谨慎,在国际化过程中以新设机构为主。在并购时选择有发展潜力而文化及政治冲突较少的地区,防止收购后整合失败。为提高国际化能力,建议在发达国家的开展业务和参股银行,通过学习来为发展奠定基础,也可以通过客户跟随来提高生存能力。

程雨璐[7]2017年在《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各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多市场机遇,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在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全面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为了面对来自国际银行业的挑战,满足国内企业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需求,充分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海外业务空间,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商业银行尚存不小的差距。因而,通过对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我国商业银行与大型跨国银行的差距并发现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叁个方面对中外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对中外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历程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国际化现状、国际化起步时间、国际化动因等方面对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得出有益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启示。第二,在分析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外商业银行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展开国际化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银行自身跨国经营经验、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银行母国与东道国的经贸关系密切程度。结合“走出去”的中国银行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对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第叁,选取了我国商业银行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银行与全球领先的跨国巨头花旗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国际化指数、国际化路径选择、国际化扩张的区域选择和业务多元化程度四个方面,对花旗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国际化程度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并探索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在对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性建议。

周迪菁[8]2005年在《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策略选择》文中指出本文主题是研究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战略,从四个决策阶段进行:银行竞争优势分析战略、海外市场选择战略、市场进入模式战略和优势业务选择战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优势分析战略,利润率和银行规模是跨国银行竞争优势最重要指标,利润率高、规模大的中国银行业可有更强的海外扩张战略;(2)海外市场选择战略,中国银行业应以东道国利润机会为最主要决策依据,并需关注中国与东道国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东道国体制特点;(3)市场进入战略,中国银行业应主要选择绿色领域进入模式,若选择控制性兼并进入模式则要关注兼并后的效率;(4)优势业务选择战略,中国银行业应慎重选择全能化与专业化业务、批发与零售业务,零售业务将是未来跨国银行竞争的新市场,中国银行业不可忽视开拓零售业务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创新如下:1、从战略内容中市场产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战略中竞争优势分析、市场选择、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和优势业务选择四个决策阶段,旨在启迪银行业应通过对内外环境和自身优势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符合自己特色的海外扩张战略,从而配套相应的资源、组织结构及管理能力改革,达到系统性的海外扩张战略制定及实施方案,而不能脱离市场进行片面的资源、组织机构、管理能力的改革;2、较系统地整理银行海外扩张理论,总结国内外理论和实证上关于竞争优势、地域选择、市场进入模式、优势业务的研究结果,为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提供理论基础,并补充国内在这方面系统文献整理的不足;3、提出中国银行业分析竞争优势、分析东道国地域优势和分析优势业务的量化指标,为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的决策分析提供量化标准;4、纠正了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对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的一些片面理解,如:客户跟随说是主要海外扩张的依据,跨国银行经营零售业务难与东道国国内市场竞争,主张跨国经营要全能化等观念。

张晓青[9]2012年在《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以及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和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伴随着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出去”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发展我国大型跨国公司和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银行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迫切需要配合国家战略实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综合平衡市场机会、全球化能力、全球展业需要和市场竞争压力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开展国际化区位布局,加快国际化经营的步伐,不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共有七章内容。本文第一章导言部分阐述了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和内容,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主要构建本文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对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银行跨国经营理论、跨国并购理论、跨国公司子公司理论、金融地理理论等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第叁章中,对汇丰、花旗、渣打银行等国际跨国银行的国际化区位布局实践进行了分析,从发展历史、内在动因、布局模式、全球化管理体制等方面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从第四章到第七章,主要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第四章主要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历史、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对影响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规律性结论。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动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重点对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策略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国际化区位布局应遵循的原则、区域选择决定因素,提出了区域拓展策略、组织机构形式选择、国际化区位布局路径选择、配套措施等建议。在第六章中,从宏观政策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议,包括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环境,加强对境外机构的监管,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与协调等。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展望。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基本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化区位布局、加快跨国经营步伐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化区位布局时要与中国经济和产业的全球化布局相吻合,以服务中国“走出去”企业和全球客户为目标,以符合监管要求为前提,以自身跨国经营发展战略为依托,追求全球布局广度、深度和效度的协调统一。要将港澳地区作为国际化区位布局的基地和窗口,优先将亚洲国家和地区作为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重点区域,在欧美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实施战略性布点,有选择地进入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在国际化区位布局中,要因地制宜选择组织机构形式,坚持自建机构、跨国并购和其他多种路径相结合,同时要完善国际化区位布局的配套措施,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也要对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给予支持。

冯启涛[10]2012年在《华夏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始“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下,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具有多重意义。但是由于体制制约、经验欠缺、技术落后、人才短缺以及银行内部管理规则与国际规范还存在诸多差距等原因,中资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商业银行将会与更多的国家建立业务往来或是在国外新建分支机构,将遭遇更多的国家风险;所面临的外汇头寸暴露也会进一步加大,将会遭遇更多的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跨国经营,也会给中资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等带来挑战,导致操作风险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风险、保持稳健经营已成为目前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遵循这一要求,本文将研究对象设定为华夏银行,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思路、内容和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试图从理论上对商业银行国际化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主要类型和技术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介绍。第叁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以及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实际,通过分析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特点和现状,采取PEST框架论述了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第四章在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介绍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了华夏银行进行国际化的优劣势,重点论述了华夏银行在银行业务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识别、评估、预警、防范和控制。第五章通过介绍目前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跨国银行——美国花旗银行在国际化经营中的策略和风险防范方法,对比和分析了其可资华夏银行国际化经营借鉴的地方。第六章针对华夏银行实施国际化之后可能带来的新变化,以及所应采取的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得出最终的结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之下,华夏银行国际化战略应与自身整体发展规划和业务定位相适应,可以考虑采取多重模式,因地制宜,实行机构新设与吸收并购兼顾,有重点、分步骤地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布局。同时应进一步加快制度和战略调整,采取灵活机动的各类风险防范策略,以应对银行经营国际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跨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D]. 叶芳. 浙江大学. 2001

[2].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 王扬. 天津财经大学. 2012

[3]. 基于学习效应的中资银行国际化行为研究[D]. 杨丽华. 湖南大学. 2012

[4]. 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评价、风险分析及防范[D]. 许乐生. 暨南大学. 2012

[5]. 银行业国际化进程及效应研究[D]. 许竹青. 复旦大学. 2003

[6]. 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D]. 孔庆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 中外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比较研究[D]. 程雨璐.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8]. 中国银行业海外扩张策略选择[D]. 周迪菁. 厦门大学. 2005

[9].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布局研究[D]. 张晓青. 武汉大学. 2012

[10]. 华夏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防范研究[D]. 冯启涛. 山东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跨国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国际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