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风论文,潜移默化论文,力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风,社会学叫做“家庭文化”,心理学叫“心理气氛”或“精神风貌”,是指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共同具有的相似的生活习惯、思想方法、道德准则、行为表现等的总称,是家庭成员文化修养、人格品质、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上,有的家庭生活清苦,但精神富有;摆设不多,却井然有序;相互关系,和睦友好;待人处事,文明礼貌。而有的家庭虽生活优裕,但精神空虚;摆设豪华,却杂乱无章;言谈举止,轻浮庸俗;相互关系,格格不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个家都有每个家的“家风”。它是每个家庭中家庭成员的情趣修养,理想追求,思想作风和相互关系的体现。
家风虽然是无形的,但对子女的影响却非常之大,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社会环境(包括教育)起决定作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一种“建构论”,即认为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人、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慢慢建构起来的。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性,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而家庭教育的奥秘全在“潜移默化”四个字上,或者说,家庭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就在于加强家长的自身修养,努力优化家庭环境,创建良好的家风。
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家风,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正确的治家目标
正确的目标是治家的基础、动力和方向。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一家人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否则各行其是,同床异梦,就会矛盾丛生,“内战”不息。家庭中,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的一致特别重要,可以说是治家的灵魂和核心。明智的家长,应时时处处以自己的崇高理想、勤奋精神、顽强毅力和乐观态度去影响子女,建立一个精神充实富有、永远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型家庭。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教育子女的先决条件。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之中进行的,所以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父母的关怀,家庭成员彼此给予的温暖,民主平等的关系,文明礼貌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积极的动力因素。
3、创造优美的家庭环境
优美的家庭环境不是时髦、豪华生活用品的堆集,而是在于其整洁化、条理化和知识化,使孩子置身其间,能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从而产生愉悦向上的动力。为了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受到更多的教育,你不妨也让他们自己动手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充满生机的小天地。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环境美的过程中,享受美的欢乐,珍惜美的环境,进而养成尊重和热爱劳动的品质及办事井井有条的好作用。
4、树立家长榜样的作用
孩子摸仿能力很强,他们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可出口污言秽语,举止粗俗野蛮;要让孩子爱好读书,家长就不能不看书报,更不可搓麻将打牌通宵达旦。总之,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就得首先从自我做起,自尊、自重、自爱,不断提高自己为人父母的本领和素质,有远见、识时务、严以律己、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子女学习的楷摸,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