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公路路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是公路路桥施工的关键环节,是整个公路路桥工程的基础。文章对现阶段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做了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公路路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公路路桥事业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各地区物质文化的交汇和繁荣,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发展带来了空前便利,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内容,公路路桥建设和发展为国家繁荣富强增添了更多动力和支持。在公路路桥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同时也是最为常见的问题那便是如何高质量的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因此探究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十分必要。
一、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含水率高、抗剪能力弱以及压缩性强势软土地基的几个突出特点,因而在对其进行处理时,施工人员必须要注意其流变性以及粘土特性。由于软土含水率高,其水分析出慢,其固结也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还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在公路路桥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时,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技术标准及压实要求,严格施工作业流程和标准,合理利用压实度以达到工程所需的软基结构及其强度。实际施工中,压实度的影响并没有在部分施工单位当中得以重视体现,容易出现路桥基础不稳定的情况。而在处理软基的过程中,会用到排水固结的方式,这种施工方式要注意软基分布是否均匀,若不是很有可能在对深层及中层抽水后造成附近建筑塌陷或路面沉降,因此在处理软土地基时所采用的方法必须要根据地质特点类选择,另外软土地基也有薄厚差别,荷载强度也就有所区别,若同等对待肯定是不可取的。
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重要意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公路路桥建设当中同样如此,地基是否牢固决定着公路路桥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尤其是软土地基路段更是如此,因而路桥建设必须要首重地基处理,其中软基施工又是关键,通过对软基特点的分析明确的认识到软基施工极大的影响到路桥压实度,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路面及桥梁沉降。一方面,软基施工处理是开展路桥基础建设的先决条件,软件处理不当关系着路桥建设质量,也为后期养护加剧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维护成本;另一方面,稳定的软基能够减少路桥发生沉降的几率,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降雨明显,加之树木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这就使得软基建筑强度有限,其所诱发的路桥沉降问题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是致命威胁。因此重视软基处理不仅仅是路桥工程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对于工程质量安全的必然要求。
三、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一)软土地基加固处理
一般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在软土地基的可用处理方法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诸如抛石挤淤、粉喷桩、碎石换填、加载法、置换土质等。第一,抛石挤淤顾名思义就是将石料抛投至地基底部用来挤压出基底淤泥,从而达到增强地基强度的目的。应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地表水抽离,必要情况下还要采取围堰方式来进行排水,并注意处理挖换处理范围之内的积水,防止其影响施工效果。第二,粉喷桩则是将粉体加入到原土当中,并和一定量骨料加以搅拌,固化后形成强度较高哦的混合柱体。粉喷桩固结法在当前公路路桥施工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施工机械无法在不平整的地基上作业,所以首先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处理,使场地平整度满足施工要求,整平之后对其进行检查,如发现仍有个别区域不平整,可采取加垫砂石的方法进行处理。通过加垫砂石的方式,不仅能使地基的表面更加平整,还能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粉喷桩施工质量,应对材料的选取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特别是水泥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正式施工之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参数配置。施工阶段应按照规程应用各类施工技术。第三,碎石换填法则是将地基范围内的软土进行挖除,换填为碎石来提升地基强度,在换填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石料的强度以及换填厚度。第四,加载法能够有效防止已经完成填土的路面发生沉降,并有效提升软土路基自身的强度以及相应的抗压性能。一般情况下,使用加载法大部分都会利用填土加减法或者使用降低地下水的方法。利用填土方法能够有效增加地基内部总体压力。降低地下水只适用于具有砂层的中间部分地基,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只能对施工区域及时打入相应的钢板对整体施工进行有效地维护。利用填土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控制路面铺完之后可能会造成的沉降,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全面的观测,控制沉降量保持在稳定的可控范围内,有效防止对地基造成的严重破坏。
(二)连接段的处理
1.路堤与桥梁连接处的处理
在现代桥梁建设中,桩基础的应用较为普遍,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不存在太多争议的,稳定性也强,而软土地基所凸显出来的问题就是桥梁与路堤的连接处,由于桥梁和路堤二者存在强弱差别,桥梁的强和路堤的弱则导致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错台”。错台的出现很容易导致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跳车现象,而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解决错台问题势在必行,而前提就是要消除桩基负摩擦阻力。所谓平衡压路堤法就是在预压法后在已经完成预压的路堤上进行钻孔置桩,用以防止桥台移位,消除不均匀沉降和桩基负摩擦阻力。
2.通道、涵洞与路堤连接处的处理
通道和涵洞施工在路桥建设中并不少见,常用的处理工序是先修筑通道和涵洞然后再修筑两侧路堤,通道和涵洞的修筑通常是不会用到桩基础施工工艺的,而通道和涵洞又是不均匀沉降容易发生的部位,导致涵洞淤塞和通道积水,使通道以及涵洞失去应有功能,对此可以考虑借助反开槽法或者预留拱度法来进行施工。反开槽法本质上就是预压法,先进行通道和涵洞软基预压,待地基稳定后再开始修筑。反开槽法通常会结合砂垫层铺垫以及排水板,从而加快软基沉降,缩减预压时间,提升预压的效果,这种方法在消除不均匀沉降方面效果显著,规避了错台问题的出现,同时也适合成本控制,然而这种方法的使用则会占用一部分工期,还要在通道及涵洞修筑过程中新修临时便道和管道。支承桩法的选择是为了应对赶工期的需要以及预压法难以开展的情况,而预留拱度法虽然在消除不均匀沉降方面难以展现其作用,但是却能够保证通道和涵洞发生沉降以后功能的正常发挥。
综上所述,我国公路路桥是涉及到民生经济的基础性工程,而软土地基则是横亘在公路路桥面前的一道屏障,而如何突破这道屏障,消弭软基危害就需要多样性的施工技术,增强软基强度,保障地基稳定。尽管在软土地基的处理方面,已有很多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有很多方法可供选择,而这些经验不能照搬,方法或有瑕疵,软基施工依旧需要不断探索才能确保公路路桥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马飞.公路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05
[2]王志刚.公路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J].中华建设,2015,11
[3]曹金海.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路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2016,03
[4]王咏梅,王志谦.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路桥施工中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01
[5]苏志龙.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地基的处理要点分析[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2
论文作者:杨自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土地论文; 公路论文; 地基论文; 涵洞论文; 路堤论文; 预压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