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品德课堂教学观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品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次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要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融合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重新赋予它应有的魅力。而要让这种“回归”落到实处,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共同运动的过程,充盈着浓厚的生命色彩。制约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就品德课堂教学所反映的现状和新课标所强调的教学理念来看,我们一线教师的品德课堂教学观经历了一个全新的建设过程。
一、知识观与生活观的融通
课堂是传递与吸收知识的场所。所以,传统的知识教学观认为品德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传授道德知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教师俨然成了道德知识的传声筒,学生成了灌装美德的口袋。这样的品德课堂教学过于知识化、技术化、简单化,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枯燥、干瘪、僵化的困境。
陶行知认为: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是生活决定了教育。从效力上来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他倡导生活教育观,认为教育只有以生活为中心,使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才能让人获得“真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生活力”租“创造力”。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从这里获得启迪。
其实,这次新课程也已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品德课程和教材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儿童在课程中遭遇到的是他自己、他的伙伴们以及和他有关联的人,说的是他的事、他的生活以及他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想了解的事和物。课程向儿童展现的是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向他们灌输那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因为在那些抽象的道理中,具体的人和事往往都被蒸发掉了,成为一种找不到感觉的符号和话语。品德课堂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使儿童感受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才能与儿童的生命“同构”,当他们与儿童的生命“遭遇”时,彼此间就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体验。这就决定了品德课程必须创设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以引导学生走进预设的充盈着道德情景的课堂生活,鼓励儿童袒露自己真实的思想,让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生活中呈现出来,把自己的困惑亮出来,这才能使我们的品德课真实起来,与学生亲近起来,与生活接轨,使课程成为儿童自己的,使课程富有生命力而又真实可信。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浓郁的情感与蓬勃的活力,才能给学生真正的道德知识上的收获,也才能真正体现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
二、过程观与活动观的同构
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外在的显性的活动。课堂教学要通过充满“德行”的活动来完成品德课堂教与学的任务。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深刻阐述了“活动”在儿童智慧、思维、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则论述了动作及操作活动在学生认识发展中的重要性。这些研究充分揭示了活动与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在关系,证实了外在实践活动在人的思维、意识、个体形成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为我们合理设计、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心理学依据。本次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出,课程的实施是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主要体现为探究性活动、体验性活动、交往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等等。
活动化课堂的结构是由不同的活动板块组成的,如,游戏、讨论、交流、欣赏、练习、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调查研究。学生既是活动的主人,又是学习的主人。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儿童的身体、各种器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动的状态之中,这就满足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有人说:“低估学生比高估学生更可怕。”因此在课堂生活中,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机会,放心地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使得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参与的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如何达成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发展、颇具成效的发展呢?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地在课堂生活中愉快而积极地生活。我们应该在课堂上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注重活动过程、活动反馈及活动的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巧妙地引领、点拨,让同伴的智慧启迪学生,真正促进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写与完善。
我们来看一个“摘环游戏”的案例。
师:我知道小朋友都很喜欢做游戏,我们现在就来做个游戏好吗?请看!这是五个颜色不同但大小差不多的圆环。现在,它们被穿在了同一根线上,谁能够不拿下两边的环,把中间的这个红环摘下来呢?谁敢来试一试?(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还喊着:“让我试试。”教师邀请学生并板书课题。)
:(试了三次,没有成功。老师和同学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并鼓励他又尝试了两次,终于成功了。学生高兴得涨红了脸回到了座位上。)
:(上台后,显然是吸取前位同学的经验,三下五除二,摘环很快就成功了,兴高采烈地归位了。)
师:(面对小朋友,很自然地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能最终获得成功吗?我们来采访这两位同学,好吗?
(教师采访了这两位小朋友,第一个学生说:一开始我摘不下环,心里很着急,后来老师和同学们鼓励我,我心里就好像有了办法似的,又去尝试,后来就成功了。另一个学生说:“我看到前面同学成功了,我就很有信心,后来我果然很快就摘下了环。”)
师:听见了吧,刚才两位小朋友谈了他们摘环成功的秘诀,那就是——面对困难,要有信心去尝试。
该活动中,有的学生尝试失败了,教师仍耐心地等待并鼓励他“再去试试看”。这可不是简单的重复,这是一种巧妙的引领。如果教师只按预设的教案一步步走下去,而不善于捕捉这些新的生长点的话,不鼓励学生再去活动的话,那么课堂生活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就应该当好“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善于经营活动,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三、接受观与人本观的调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因此,我们应建立课堂教学的人本观。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增长智力,完善他的道德情感。
对于一个受教育的学龄儿童来说,他们的受教育历程本身就是生活,这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课堂上视学生为容器,“我讲你听”,我们只重视学生是否接受了,只追求教学的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自身作为生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教学只停留于人的认知、积累知识的层面,而忽视了教学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要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和净化,我们在教学的同时必须自己首先“捧出一颗心来”,努力去触及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发生变化。只有坚持课堂教学的人本观,创设心与心沟通和碰撞的平台,才能使师生的心灵在美好的“约定”中得以相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目中有人”,这是品德课堂教学人本观的核心。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教师应该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教师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依凭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的儿童。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最终引导儿童进入自己的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用美好生活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成为更加有意义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的回归现实生活的理念。
四、个体观与合作观的整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并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该课程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生生、师生互相合作的平台。
课堂生活是集体生活,充满了群体色彩,但是不能排斥课堂生活中也有学生自主的个体空间。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要由儿童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自己主动作出决定、表达的个体作业,这一切都会使儿童感到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课堂生活的快乐和喜悦。
这种快乐的获得、自我的实现,恰是在充满交往和沟通的课堂生活中习得的。《学记》云:“相视而善之谓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品德课程建构教材时,预设了不少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我们的教学要尽量满足学生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让学生在合作交往中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的感受。这样,不仅每个学生都会“活动”起来,而且学生间取长补短、相互启发,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在很多方面,我们的学生比教师知道得多,他们提出的问题相当敏锐,凭我们原有的道德知识和经验很难作出令学生满意的回答。面对这样一种事实,我们应放下教师的架子,把自己当做是一个学习者,在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把自己看做是与学生共同受教育的合作体,思学生所思、感学生所感、为学生所为。在这样的师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地震撼学生的心灵。
五、小课堂观与大课堂观的互补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明确阐述:该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根据小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再不能是“足不出户”的相对封闭的、仅仅局限于教室的小课堂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不能给学生真正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的。我们应该努力建设以教室为核心,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生活与社会延伸的“大课堂观”的教学。它由四大层次构成。
1.核心层次——教室,这是教与学的基本场所;2.辅助层次——各种学习活动室(包括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文化馆、纪念馆等等),是教室的有机补充;3.开放层次——自然课堂,这是课堂的拓展部分(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4.实践层次——社会生活课堂,将课堂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实践性和创造性。
当然,我们更应该引导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关注、实践和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只有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只有引导儿童关注和“实践”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意义的教学;也只有引导儿童学习和学会创造自己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浸润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儿童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