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六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江苏泰州225400)
摘要:一般来讲,所谓的地基处理技术,就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改善地基条件的技术。鉴于地基在工程中的重要性,该技术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目前,随着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地基处理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地基处理的方法与手段分很多种,但每种适用的工程条件都不一样,在具体项目中应慎重选择。本文对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某工程地基处理实例作了说明。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前言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显著提高,无论是采用的工艺,还是施工管理方法,均与以前有了明显不同,建筑工程质量也因此有了很大改观。地基处理的目标是将地基条件改造的与工程要求相符,可使用方法主要包括碎石桩法、IFCO强制固结法等,在具体工程中,应根据施工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1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
1.1必要性分析
一般意义上的地基处理,指的是采取各种方法改善地基条件,直至其符合工程要求,当前比较常用的措施包括排水措施、夯实措施、挤水措施等。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地基处理主要具有下述特性:(1)地基处理可以改善透水性能。地层下的水流运动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在施工时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人为调整”,以改善其透水性。(2)地基处理可以改善压缩特性。这个方面指的是借助有效措施,将沉降程度尽量减小,并将地基模量提高。(3)地基处理可以改善剪切特性。通常而言,地基是否稳定与其抗剪强度存在密切联系,所以,为了提升其稳定性,建筑施工前通常会先采取措施改善其抗剪强度。(4)地基处理可以改善动力特征。房屋施工中,出于提升建筑抗震性能的考虑,一般都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改善其动力特征,以确保建筑安全。(5)地基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地基土的某些特性消除,使其符合工程要求。
2.2技术探讨
从总体上看,目前房屋建设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包括夯实加固法、胶结加固法、挤密加固法等。具体来讲,地基处理技术可分为三种:(1)地下连续墙处理技术。此种技术的一般应用方法为侧向支护。(2)桩基处理技术。此种技术是通过传导荷载的方式,达到改善地基的目的。(3)地基加固处理技术。此种技术在防止地基变形以及沉降问题方面可发挥明显的积极作用,其具体应用主要是指通过加大承载力的方式,实现对地基特性的改善。
3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技术
3.1传统技术
3.1.1碎石桩法联合强夯法
碎石桩法与强夯法搭配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应用可分为两步:(1)把碎石桩置于填土层内,并进行适当处理。这么做是为了达到排水和挤密的目的。(2)确定强夯点,并借助冲击能把桩体击散,使碎石能够沿着桩径进入护土层。这样一来,复合地基就形成了,地基强度将显著提升。所以,施工中采取这种方法进行地基加固,是比较有效的。在此类施工项目中,强夯法对施工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施工应用时必须格外重视。但也必须明确,强夯法是一种需要准确把握的技术,夯击过程中必须做好控制,尤其是夯沉量以及夯击的次数、深度等,必须尽量精确。如果施工中没有把握好上述几项,那么就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夯击效果,地基加固效果也将受到影响。从理论角度来讲,夯击深度的确定应以土层厚度及其湿陷等级为依据;夯击量的确定需以夯击预期深度、土壤特性为依据;夯击次数应以地基土的特点为依据,夯击时一般是从高能量到低能量依次夯击,前者最好2次到3次,后者1次即可。夯击过程中,必须确保每两次之间的间隔时间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碎石桩联合CFG桩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桩基法进行地基处理,根本目的是通过传导冲击力的方法,将桩基的承载力提高。然而,施工中若仅采用碎石桩,那么承载力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要想确保承载力与工程要求相符,施工中可用CFG桩代替。这样一来,CFG桩可以保证承载力,碎石桩可以防止土液化问题,地基沉降就会比较均匀,建筑安全得到了保证。
3.2创新技术
3.2.1 DDC灰土挤密处理法
此种方法可将不适宜直接施工的地基改造成符合工程要求的复合地基,具体应用时步骤为:(1)借助螺旋钻机分层注入灰土。(2)进行分层夯实,至其成桩为止。(3)反复锤击。(4)扩大桩径。(5)获得复合地基。该方法能够将地基土的某些特性(比如湿陷性)消除掉,所以,该技术在地基土为湿陷性土的建筑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经过改造后的复合地基,能够改变地基特性,在防止地基变形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有工程实践证明,施工时若能够合理应用该技术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强度最大可增至原来的7倍、处理深度最大可比一般处理深度深40m。所以,该技术值得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推广应用。但结合应用实效来看,该技术适用且仅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区域的工程。
3.2.2粉煤灰吹填技术
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施工材料,粉煤灰最大的优势在于透水性强。所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若将其作为吹填土使用,对于改善加固处理效果将是大有益处的。粉煤灰特性突出,且具有成本优势,因此,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可在保证地基处理效果的基础上,合理缩短工期,对于提高工程效益非常有利。在具体应用中,此种方法并不复杂,只需将其与淤泥按照合理的比重混合、吹填即可。但要注意的是,混合比例一定要合理、吹填一定要均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粉煤灰的优势,达到改善地基土固结性质的目的。
3.2.3 IFCO强制固结法
此种方法的施工应用中,主要环节有两个:(1)加压系统。该系统能够借助真空压力的作用,使固结更快,有助于缩短堆载时间。(2)排水系统。该系统与加压系统一样,可使固结更快,除此之外,还可以扩大通道,提升其排水能力。上述两个系统均对保证砼的质量比较有利,且都能够缩短工期,有助于工程效益的合理提升。
3.3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
上文介绍了几种房屋建设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但在实际工程中,上述方法并不是全部适用,而是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与施工要求进行选择。
以某工程为例,该工程为6层框剪结构住宅,地基土比较特殊,表土层以房渣土为主,最大厚度为5m,不适合直接进行建筑施工,所以,施工前需进行地基处理。按照要求,经过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应至少达到160KPa,且建筑沉降不能超过0.08m。施工场地地面标高在31.66m~32.77m之间,地下水埋深在1.6m~2.0m之间。
考虑到房渣土具有不均匀性,极易导致地基沉降,所以,施工前需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备选方案有下述几种:(1)强夯法。该技术能够满足处理深度要求,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振动,对周围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也会扰民。(2)CFG法。此种方法可显著提升地基承载力,比较符合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要求,但是,此次施工中若采用该技术工程造价就会偏高。所以,此方法可行,但不是最佳方案。(3)长短桩法。此种方法在应用中能够充分利用桩体达到改善地基条件的目的,且对资源节约、降低造价均比较有利。但其不足之处在于计算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实践应用风险较高。(4)冲孔夯扩挤密灰渣土桩法。在经过慎重的比对后,此次施工最终选定了这套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够满足地基处理要求,在施工时也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太大影响,且污染较轻、造价较低,是此次施工的最佳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属于非常必要且关键的环节,所以,出于对建筑安全、质量可靠的考虑,施工中必须重视并采取有效方法对地基进行改善,以保证地基条件满足工程要求。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以强夯法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和以DDC灰土挤密法为代表的创新技术两大类,具体工程中应结合工程造价要求、施工条件等实际情况,综合比较,选择最佳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李保方.试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5(19)
[2]侯建.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及地基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5(29)
[3]丁小强.孔内深层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5(29)
[4]胡世界.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2015(08)
论文作者:叶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方法论文; 碎石论文; 此种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