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优化经济结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区论文,优化经济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总量的扩张与经济结构的优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既定的经济规模是结构调整的基础;经济结构的优化又为总量扩张创造条件。广大中部地区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性的买方市场已见端倪。然而与此同时经济缺乏活力,企业效益不佳,增长缺乏后劲等问题也日益显露。这固然主要是体制因素,但经济结构的次优化性是其重要原因。优化中部地区经济结构,为经济增长创造强有力的内部支撑,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实证分析
(一)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以其与生产力水平的适应性而决定经济增长。1979年体制改革之前,以公有制尤其是全民所有制的高度化为标志的价值取向,以及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僵化和单一化使经济缺乏活力,是经济增长迟缓的深层次原因。1979年以后,非国有经济包括城乡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国投资经济等作为第二次改革的成果异军突起,并在许多地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成为经济比较活跃的一个领域。非国有经济在运行机制方面能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形成了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够依靠自身的机制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着力调整所有制结构,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沿海地区的经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1997年在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中,中部地区国有企业占52.5%,不仅比东部沿海地区的34.0%高出18.5个百分点。也比全国的42.3%高出10.2个百分点,详见表1。
表1 1997年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比较 单位:%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股份经济 外商投资经济 港澳台投资经济
全国 42.3 30.3 7.2 12.0 8.2
东部 34.0 30.2 6.8 16.4 12.6
中部 52.5 33.2 7.9
4.2 2.2
资料来源: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以下各表资料来源同此表
中部地区非国有经济比重偏低,不仅可利用的民间资本、港澳台资本少,市场发展缓慢,而且经济生活中的新的增长点也比较少;国有经济比重偏大且实现形式单一,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大,应变能力差,回旋余地小,另一方面,受传统体制惯性影响比较大,经济缺乏活力和生机。
(二)产业结构
与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偏低。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根据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论是创造的产值或容纳的就业人员,依次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由提高到降低,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目前,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为50%左右,低收入国家为35%左右,我国只有31.1%。从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发达国家就业人数占整个社会就业比重60%左右,发展中国家达到40%,而我国只有26.4%,差距是明显的,在全国较低的产业结构格局中,中东部地区又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详见表2和表3。
表2 1997 年中部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国民生产总值结构)
单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18.7
49.2
32.1
东部
14.1
45.7
40.2
中部
21.87 41.47 36.66
表31997年中部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较 单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全国 49.9 23.726.4
东部 44.27 27.95
27.78
中部 53.45 20.64
25.9
从表2和表3看,中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在产值结构中第一产业比全国高3.17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7.77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中,第一产业中中部比全国水平高3.55个百分点,比东部高9.18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中部与全国基本持平,但比东部低1.8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经济特色比较突出,第三产业落后。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从所创产值还是从所容纳的劳动力来看,中部比全国和东部地区都有较大差距,并且从内部结构来看,中部地区长期以来扮演着东部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工业中大多数属于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薄弱,产品的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以电子、信息、金融、科技、服务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相对滞后,致使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较低的工业化程度难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的生产要素传递网络,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比较松散,辐射能力较差,而东南沿海地区,不仅产业结构相对合理,而且工业化程度较高,这突出表现在加工工业结构所占比重较大,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这种差异使中(西)部地区丧失的大量附加值流向东南沿海地区。
(三)投资结构不合理,可利用资金不足
投资额的不断扩大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因,无论是经济总量的扩张或经济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投资的强大支撑。东部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1978年的45.2%,提高到1997年的63.9%,19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同期,中部地区则由1978年的33.3%下降到1997年的21.7%,下降了11.6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差距明显,而在投资结构中,中部地区也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详见表4。
表4 1997年中部与东部投资来源结构对比表 单位:%
预算内 国内贷款 利用外资 自筹 其他投资
全国5.9
23.2 14.0
46.110.8
东部4.9
16.7 19.5
50.68.3
中部7.9
26.4 8.844.712.2
从表4可知, 中部地区依靠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国内贷款主要来自国有银行)达34.3%。不仅比东部地区的21.6%高出12.7个百分点,也比全国水平高出5.2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投资,中部只有65.7 %,比全国水平低5.2个百分点,比东部低12.7个百分点, 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国家投资比重过大,一方面说明中部地区尚未形成良性的投资基金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一定时期国家财力供给的有限性,直接制约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张,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对国家依赖过大,会直接受制于政府不同时期财政、金融的干预,而忽视市场机制的动用。
中部地区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上,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资产存量是过去各期投资增量积累的结果。各产业每年资产存量的增加,大致反映了社会在各产业的年投资量。所以,各产业现有资产存量的多少和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投资结构的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固然有其历史的以及经济的因素,但根本的还在于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这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所体现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同时也表现在产业结构所体现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供给能力不高,即产业结构尚未达到优化和高级化。
(四)企业结构不合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相互协作的效应
企业结构是产业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保护竞争、规模经济和资源的有效运用是企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中部地区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不经济,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少,小企业多,缺乏具有强劲竞争力的集团企业和“航空母舰”。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详见表5。
表5 1997年中部与东部企业结构对比表 单位:个、%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单位数 比重 单位数比重单位数比重
全国 7199
1.3 16751 3.1 510417
95.5
东部 4442
1.6 10456 3.8 258300
94.8
中部 1781
0.1 4366 2.5 166655
96.4
从表5可以看出,东部的大型企业占全国的61.7%,中部只占24.7%。在全国企业中东部的大型企业占其总数的1.6%,中部只有0.1%,而小型企业东部为94.6%。中部达96.4%。其实以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并没有违反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在经济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问题在于过小过散的企业结构所暴露出的明显的竞争劣势以及对经济增长推动的乏力。首先,它表明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即不是靠大企业的裂变组合、要素利用率的提高,而是靠中小企业数量的扩张。其次,优势企业难以迅速扩张,优胜劣汰机制不易形成。现在企业普遍达不到规模经济要求,众多中小企业面对同一市场而成为竞争对手,必然都要付出昂贵的竞争代价。同时,对于有限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拥有优势产品的企业不仅自身达不到规模经济,还会被生产同类产品的其它企业拖跨。第三,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过小的企业规模不可能参与国际竞争。
中部地区企业结构不合理的另一种表现是企业间缺乏一种相互协作的精神。众多的中小企业间只有竞争没有合作,过度竞争的结果产生了过高的竞争费用。其实,经济运行中各主体间不仅有竞争而且也有合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费里德曼指出:价格制度使人们在他们生活的某个方面和平合作,而每个人在所有的其它方面则是各行其是。中部地区企业间缺乏合作的原因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两个方面。经济的是对市场经济的狭隘理解和对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非经济的是传统体制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
(五)产品结构不合理,名牌产品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间无论是技术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或服务的竞争,最终都是通过产品的竞争反映出来。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很多,但市场占有率的大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密切相关,而市场占有率与产品的品牌有关。由于历史、经济、科技以及地域分工的缘故,广大中部地区过多地扮演了东部地区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产品供应者的角色,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加工工业相对滞后,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原材料、燃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偏低,致使中部地区大量的产品发生了价值转移。一些资源大省、经济穷省的局面迟迟难以改变。
中部地区名牌产品少、竞争能力差、市场占有份额少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另一种表现,据有关部门1996年对60个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沿海开放地区占41个,中部地区只有11个,分别占68.3%和18.3%。与世界名牌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1995年评价的我国64个品牌中平均销售规模为23.59亿美元,约合196亿元人民币,1996年评价的我国60个品牌,平均销售规模25.85亿美元,即使是前20位,平均也只有50.06亿美元,仅仅是世界名牌平均规模的1/4。
二、中部经济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部地区主要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起步迟,发展缓慢,加之中部地区地处内陆,水资源相对缺乏,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工业,都受到严重的制约。而且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条件的交通、通信等也相对落后,受本地区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条件、华侨人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中部地区对外交流不便,交易、运输成本高,投资见效慢,回报率低,经济发展缓慢。总量的不足制约了中部地区结构调整的空间范围。
(二)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失衡
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计划经济根深蒂固,资源配置变成一种政府行为。在政府配置资源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失真,资源配置不仅浪费严重,而且结构的优化调整也失去功能。尤其80年代实施的地方包干的财政体制强化了地方经济利益和自主机制,“诸侯经济”应运而生,各地为一方之利,不惜重复投资、重复引进、重复建设。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计划配置资源的功能本应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下降,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即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行自主性的生产结构调整,但由于旧的传统体制的惯性,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受到诸多限制,在宏观调整不力、政企职责不分、企业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各地之间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大而全”、“小而全”结构趋同现象仍旧非常严重。
(三)“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使存量资产难以流动
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增量投入,二是存量调整。由于中部地区资金有限,经济基础薄弱,加之现有的存量资产庞大,单纯依靠增量投入来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应把资产存量调整与增量投放结合起来,以资产存量的调整和重组为主。这就要求存量结构中的资源要素能跨产业流动,要素流动的渠道规范、畅通,也即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差异导致要素生产率出现差别时,生产率低的要素,很快会被生产率高的要素所取代,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但中部地区现有的资产存量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局部利益割裂了经济间的内在联系,使企业内部资源要素难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流动和合理配置。
(四)投资增长缓慢,结构调整缺乏财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国有经济投资和国家预算内投资份额不断下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单位的投资份额由1978年的86.4%下降到1997年的54.4%,下降了32个百分点,国有预算内投资的比重更是直线下降,由1978年的62.2%下降到1997年的3.1%,下降了近60个百分点。 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金的市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强。中部地区由于国有经济比重大,受大环境的影响,很难吸引市场化资金,导致投资增长缓慢,份额下降。而且在利用外资方面,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加之又无政策优惠,引入外资数量十分有限,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制约着中部地区的要素流入和利用,妨碍其经济结构优化和高级化。
三、中部经济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对策措施
(一)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实践证明,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使人们的思想又一次得到解放。应当明确,对公有制来说,什么实现形式更有利、更有效,就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实现形式。检验和判断公有制实现形式正确与否,主要应看实现形式本身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为此,在调整和完善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过程中,积极而又大胆地探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贯彻和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的方针。
1.通过产权改革和资产重组,促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中部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时,要把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优化经济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主要从解决企业规模不经济、专业化程度过低、地区经济结构趋同等问题入手,加快企业产权改革和重组步伐。为此,一是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骨干,组建和完善企业集团,走集团化经营之路,二是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导形式大力推进国有和集体中小型企业改革。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地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一,在政策上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并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扶持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二,对于引进的外资,中部地区应将重点放在优势产业方面,特别是以农牧业、能源和原材料为主体的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为此,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优惠。
3.积极接受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逐步失去优势。为了实现结构升级,这些产业要寻找出路,中部地区应积极接受这些产业的转移。这样,既有利于本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育和成长,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因经济体制转轨而形成的就业压力,而且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中部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能激活需求和生产,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二)科学界定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来实现的。但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存在着“缺陷”,完全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仍达不到最优。为此,政府应该或必须介入。但需指出的是,政府介入的领域有限。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介入的领域应为:(1 )存在“外部经济”性的领域,市场价格不能反映其边际生产力的行业;(2 )垄断性很强的行业,市场难以自动形成其边际生产力的行业;(3 )为实现某些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政策目标,如政治控制、民族自立、社会公平、国家安全等。根据此理论,中部地区在调整其经济结构时,政府涉及的领域主要为:( 1)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包括军事工业、航天工业等。(2)大型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外部性的建设项目, 包括大江大河治理、重点公益事业等。(3)大型不可再生资源,如油田、 大型煤矿等的开发项目。(4 )对国家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高新技术的开发,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等。
(三)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中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无论是从存量方面调整,还是增量角度投入,都需要资金。由于中部地区基础薄弱。当前制约中部地区经济优化和高级化的根本问题是资金短缺。而这种资金短缺除有经济总量方面的原因外,财政、金融体制不合理,也是重要方面。因此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社会资金向中部地区倾斜,显得非常重要。
1.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1994年,我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改革后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制的基础上,增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目的在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实际运行的结果,中央财政宏观调控由于财力不足,财政困难甚大,功能并未发挥出来。原因在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额的确定, 采用的是基数法, 即以1993年地方财政的实际收入额和税制改革确定地方向中央的净上交额全部返还给地方,以保证地方的既得财力,并以此作为以后年度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这种转移支付制度既没有考虑各地区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又没有比较合理的客观标准,而是以维持各地区原有资金分配格局为前提,很难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促进中部经济加速发展的作用。因此,逐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成为加速中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高级化的当务之急。改革的核心是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额的确定,由目前的基数法改为因素法,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1 )标准支出要求:由若干项政府的公共服务作为计算因素确定。(2)标准收入能力:由各地的经济状况确定。(3)转移支付额:为标准支出要求与标准收入能力的差额。鉴于目前中央财力有限,一步到位有困难,可采取渐进的方式。目前应将义务教育、公安、消防、司法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项目纳入确定各地标准支出需求的计算因素,以后再逐步推进和提高。
2.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金融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体制虽然进行了重大改革,但国有银行的主体地位仍未改变。而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信贷规模分配也以行政区划为界限。所有这些使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源、通信等基础产业的投资项目往往很难得到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更多地受到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从而使各地重复建设成为可能;企业跨地区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不易得到银行的资金支持,跨地区的产业调整和资产重组受到限制等,现行的金融体制已不适应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中央与地方金融关系已成必然。新型的中央与地方金融关系具体包括:(1)中央银行职能与地方政府行为分开。(2)将全国性银行与地方性银行分开,全国性大商业银行主要为跨地区的大中型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地区性银行主要为地区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构造经济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
市场是经济运行的载体。无论是企业的日常运行,还是增量的投入、存量的调整等都需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灵敏的市场机制。然而,包括中部在内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生活资料市场发展较快、已具雏形,而其他市场则发展较慢,特别是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重组,也影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因此,完善市场体系,在继续大力发展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重要市场的同时,还必须把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作为重点着力发展。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规范资金流向,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从而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成为可能。与不均衡的市场结构相适应,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利率机制、供求机制、工资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破产机制等对相关市场的供求变化具有较低的弹性供给,这不仅产生了较长的信息传递时滞,而且信息传递失真。因此,中部地区在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除积极培育市场体系外,还必须注意市场机制的健全,使结构调整有一个良性、健康的微观基础。
收稿日期: 1999-05-02
标签: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存量资产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