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03)06-0083-05

最早的教育形态是什么?是职业教育。理由简单而充分,因为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从事生产,而首要的生产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尽管还说不上有什么职业的划分,但那时已有了社会分工,因而职业教育的萌芽业已出现,比如,狩猎技术、原始农作技术、原始手工业技术的传授。然而,职业教育的发育却是缓慢的。随着产业革命的出现,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加剧,职业分类愈来愈多,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职业学校教育才应运而生。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那就更晚了,大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迄今为止,就全球的状况来说,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之,职业教育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职业教育的研究队伍也在日益壮大。但由于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形态出现的历史相对较短,其研究的历史则更短,这便导致了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困难或问题,诸如研究人员没有形成共有的“研究传统”,没有共同的“理论框架”,没有形成共同的“职业教育观”等等。概括地说来,就是缺少共有的研究范式。由于缺少范式,就导致了研究者相互之间沟通的困难,造成合作机会的缺乏,不利于研究的深入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出现。从而制约着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水平。不仅如此,还使得职业教育的实践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这种缺少共同的研究范式的状况,在一门学科创建之初的存在是一种正常的情形,但这一情形继续发展到一定的时期,便需要改变,应该逐步形成一些共同的范式。综观历史上众多的科学研究,学科研究的范式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差别仅仅是或迟或早的问题。就职业教育目前的状况说来,完全有理由有一些“范式”出现,尽管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理解不完全一致。但无论如何,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对于职业教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是职业教育研究共同体所共有的“研究传统”、“理论框架”、“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信念”,以及对职业教育的根本看法或根本观点。职业教育研究的“范式”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与其完善程度的标志。虽然说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可以形成一个“职业教育研究范式族”。但在探讨职业教育研究范式之初,还是搞清在该“范式族”中处于基础地位的、对职业教育研究起着主导作用的研究范式为首要。满足该条件的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应该是与职业教育观直接相关的概念——“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论述这些范式。

一 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我们研究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应从职业教育的历史实际和现实实践出发,立足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中外已有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观点或论述,集中体现在对职业教育概念所做的不同定义之中,以及一些专门研究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论述里。在职业教育理论界,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论述可以概括为“老三性”和“新三性”之说。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就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后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适应性、中介性和产业性”。无论是“老三性”还是“新三性”,其观点的核心内容都已包含在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的定义里面。为什么呢?因为专家们给职业教育下定义的基础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因而我们的分析只需分析有代表性的定义就可以了。

目前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定义1:“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两类。”[1]

定义2:“凡是通过言传身教、口手相传、世袭家传以及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是广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2]

定义3:“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3]

定义4:“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就业者所进行的一种不同水平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育。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的目的或就业后易于提高的一种教育。”[4]

定义5:“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按社会的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训练职业能力,谓之职业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5]

定义6:“适用于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旨在为工业、农业、商业和相关的服务业等领域提供人才准备的所有的教育形式。”“是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某一职业领域做准备的一种手段;是继续教育的一部分。”[6]

定义7:职业教育是指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提供一系列的课程,直接针对个体当前或未来从事不需要本科或更高学历的有偿或无偿服务的工作做准备。这些课程是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性学习,旨在充实个体的学科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开发一般职业技能与特定职业技能,以使个体能够从经济上独立,成为有效的生产者,并为社会做出贡献。[7]

对上述定义的简要分析:定义1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受教育者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其实是职业道德)的传授和培育。定义2指出职业教育的广义和狭义理解。广义的是强调职业教育的形式上的多样性,狭义的是指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形式的正规性。但都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传授为目的。定义3强调某种具体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定义4强调在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层次性,职业教育的基础是普通教育,以及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定义5也指出了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还指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职业兴趣和职业技能,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同时还强调职业教育是在不同层次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不同水平的职业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育,强调所传授的知识的基础性、实用性以及技能的实用性。定义6强调职业教育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来实施,其目的是为工、农、商与其他服务业培养人才,是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定义7既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组织性和课程的系统性,又强调了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目的在于使社会成员经济自立并为社会做贡献。

在上述定义中,无论是哪一种定义,也无论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职业教育的定义,其对职业教育实质的理解的共同点也是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即强调职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的传授或培养。至于其他方面的差别则是次要的、非本质的。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职业教育的本质,我以为要科学界定职业教育的本质应以发展的眼光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系统考察。在教育目的方面,职业教育的本质体现在:强调培育和提升人的职业素质、改善受教育者的生活状况;在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方面,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实质在于:直接推动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表现为直接的相关性;在教育运行实践方面,职业教育的过程本质表现在:强调教学实践的专一性和实用性;在与整个教育体系的关系方面,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本质表现在: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既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又是推动学习化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坚力量。

我们探讨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目的在于给职业教育下一个科学的定义。首先要给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下一个科学的定义,或者说给出一个在职业教育理论界被普遍认可的范式——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就必须辩证地考察职业教育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我们要从变化中找出其不变的东西(指职业教育的性质),再进一步从不变中找出本质的东西来。

科学的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理应是一种属于职业教育的多方面的本质的总和。在上面我们对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的概念的概括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可以合乎逻辑地得出如下的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的定义:所谓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性、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直接相关性、教学实践的专一性和实用性以及与整个教育体系的不可分割性的总称。

二 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

从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观点来分析与考察职业教育的起源问题与漫长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本质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或某几种职业技能、职业知识与职业道德的社会化过程。迄今为止,职业教育经历了从最初的学徒制形态发展到后来的职业教育的学校形态再到当今意义上的多元职业教育形态——职业教育的学校形态与培训形态并存的形态。该漫长的历史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

目前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一种相互渗透的趋势,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而这种态势又是一种国际化的趋势。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或正在失去其原有的一些特征或属性,比如,教育方提供某种职业教育服务的目的不限于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社会成员,而接受某种职业教育的社会成员的学习目的也不一定是从事该职业或打算从事该职业。其实,学习某种职业知识与能力和从事该职业原本就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两码事。如有的人去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打字排版技术,他或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自己日常处理文字的方便,而不是去从事印刷出版业。他或她所接受的仍然是地道的职业教育,因为在职业学校里,他或她是按照职业学校特有的一整套高效集约实用的教学方式来学习该项技术与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教学特点为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一体。这样的学习在普通教育的学校里是无法或难以获得的,这就是职业学校的魅力之所在。职业教育的高度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广泛的和多样化的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性质。在新技术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已经成为整个大教育体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换言之,职业教育原有的一些属性或特征正在弱化并向普通教育趋同,比如,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种类和知识量趋于增长,职业技术或职业技能的知识含量愈来愈高。但是,这种趋同性并没有削弱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恰恰相反,说明了职业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逐渐改变其存在的形态和内容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基本矛盾关系(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得其生命力更加强盛。比如,目前国内的一些发达城市和地区正在全力培养大批符合知识经济要求的“灰领”人才。在这一方面,上海已走在全国的前面。“灰领”的产生源于产业结构的提升。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无论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出现了大量要求劳动者既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岗位。“灰领”是指既能动脑又能动手,还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技能的新兴技能人才。这类人才兼有“白领”和“蓝领”的共同特征。[8]而普通教育的学校也在强化其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以使其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这里不包括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为它们已经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了。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形式相比较,其本质属性正如上所述,是一个包含四个方面属性的复合体(复合属性)。这样的本质属性足以与其他形态的教育相区别,足以使职业教育自立于整个教育体系之林。

现在,我们依据逻辑学下定义的规则给出职业教育概念的定义。所谓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性、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直接相关性、教学实践的专一性和实用性以及与整个教育体系的不可分割性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外延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企业或事业单位、社区乃至个人所提供的有益于社会稳定和进步以及提高或改善社会成员职业素质和生活状况的职业教育服务和培训。

三 关于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重大的理论问题。正因为如此,在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这一问题又是一个常常被混淆或误解的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的重视不够,也就直接影响到科学的职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直接影响到职教实践健康而深入地发展,进一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9]因此,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职业教育理论界的一个基本范式。

一般说来,对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可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析,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因而,通常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方面的基本问题;另一种是职业教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基本问题。由于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层面的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实际就蕴涵了职业教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在职业教育研究过程中,当我们谈到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时,就应该是已经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才有资格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呢?

首先,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应来源于职业教育本身形成与发展的实际过程。它是一根在更高层次上贯穿职业教育学全部内容的红线。否则,基本问题的“基本”体现在哪里呢?

其次,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应具有这样的特质:第一,由对它的分析可以推演出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壮大、衰落和消亡;第二,它规定着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

再次,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任何一种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都应有其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问题。这样的基本问题只能有一个,否则,便不成其为基本问题。这样的理论基本问题蕴涵着整个理论大厦的全部信息。作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也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多个。在此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作为构建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前提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发展中(实际存在)的具体问题加以区分。

最后,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要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具有最强的解释力,同时还应具有与世界职业教育相接轨和对话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很好地解释或说明世界职业教育的实际。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尤其如此。

合乎上述条件的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的状况与社会化中的社会成员的职业素质之间的关系问题。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与社会生活服务对社会成员的职业素质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的职业素质对社会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的反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在这方面,德国始终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秘密武器”,日本的经济腾飞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毫无疑问,德国和日本的职业教育理论界的研究人员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这一范式的直觉是正确的。虽然他们没有专门的表述,但他们的相关见解和实践业已证明了这一点。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概念和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在职业教育的研究过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科学界定对于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以上是笔者对职业教育研究的三个基本范式的初步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大方之家不吝指正。

标签:;  ;  ;  ;  

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_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