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增值潜力分析--基于物流优化的视角_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管理的增值潜力分析——从物流优化角度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应链管理论文,潜力论文,角度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对大多数生产企业来讲,物流成本占商品成本的较大比例[2],并且直接影响到生产与销售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通过降低物料消耗和劳动消耗取得利润的潜力越来越小,而通过降低物流费用取得利润的潜力越来越大。在利润驱动之下加之经济、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进入20世纪 90年代以来,物流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焦点是如何使产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和最低的费用满足市场需求。由于物流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其已成为提高供应链管理增值潜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对物流优化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之下得到迅速发展。

许多学者在物流优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献[4]与文献[5]分别研究了供应链的优化策略与核心;文献[7][8][9] [10]分别研究了供需双方单级或两阶段订货数量折扣模型;文献[6]从库存、选址、运输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物流管理中的各种优化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可以看出,上述文献或者只侧重于从加强企业管理、信息沟通、改善流程等角度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并未对物流优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文献[4],[5],[7],[8],[9],[10]),或者没有从纵向角度阐述物流优化的发展及其动因(文献[6])。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企业间物流优化的发展也有其内在规律性。本文以文献[6]为基础,通过一对一供需模型,着重从企业间物流优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分析并指出企业间的物流优化存在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供需独立决策期、供应商决策引导期、供需双方协作期;通过说明不同阶段的物流优化给供应链带来的优势与增值潜力,进一步指出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目标集成、运作集成与策略集成三种物流优化方式,并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阐明它们在最大程度地挖掘供应链的增值潜力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企业间物流优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供需独立决策期

在企业物流优化的初步阶段,生产商(供应商)和零售商(进货商)的生产和销售决策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的。供应商根据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等制定既有利于产品销售又能获得较多利润的价格,目的是使自身的利润达到最大化。由于供应商的利润不仅取决于产品的价格,也还取决于产品的销售量以及物流运作成本,其获得的利润与进货商的进货策略有关。而理性的进货商也在追逐自己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利润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市场份额的扩大,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物流运作成本的下降。因此进货商通过分析运作成本与缺货损失,制定使自身的利润达到最大的订货策略,而各个零售商订货策略的制定影响到供应商的运作成本和利润。

下面,我们以只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进货商,并且进货商所面对的市场需求为稳定的一简单供应链系统为例,说明供需双方在供需独立决策期的关系及物流优化的作用体现。

我们假设需方市场对某一产品的单位时间需求量为λ,为保持生产的连续性,供应商也以稳定的生产率λ制造该产品。由于需方市场稳定,所以双方利润的拓展空间主要来自于物流运作成本的降低。因此,理性的进货商将采用经济订货批量公式(EOQ)来制定使各项物流成本之和达到最低的订货策略。我们用分别表示进货商的平均物流成本和平均利润,则:

其中,为进货商每次订购的固定成本,包括组织管理、订单传送、运输过程的成本;为进货商单位产品的进货成本,即供应商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s为进货商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进货商单位时间内存储单位产品的成本;Q为进货商的订货批量。将(1)式对Q求导,可得到使进货商平均物流成本达到最低的订货批量:

另一方面,当进货商每次发出订单时,供应商也需付出相应的物流成本以处理订单及组织产品的发送。我们用 (Q)来表示与进货商的订货决策相关的供应商的物流成本,用表示供应商的平均利润,则:

其中,为进货商的每次订货所引发的、供应商的固定成本,包括组织管理、订单传送、运输过程的成本;为供应商生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供应商单位时间内存储单位产品的费用。将(4)式对Q求导,可得出使供应商的平均物流成本达到最低的订货批量:

从公式(3)与(6)可以看出,并不相等,因此,供需独立决策期的物流优化仅体现在进货商订货批量上,在整个供应链中没有得到有效体现。

2、供应商决策引导期

在供需独立决策期,由于进货商只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并依此制定订货策略这常常使进货商的批量和订货周期出现疏密不均等现象,导致供应商的物流运作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如果供应商能够从“被动”接受进货商的订单转变为通过一定的策略,引导进货商制定对双方都有利的订货计划,则企业间的物流优化也就进入了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供应商决策引导期。

可以看出,实现供需双方的“共赢”是供应商的引导策略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下面,我们仍以“供需独立决策期”小节给出的供应链系统为例,分析供应商如何通过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数量折扣策略,引导进货商制定有利于双方的订货计划,并对该策略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1)最优折扣批量。供应商制定一种数量折扣策略,相应的就会引起订货商订货批量的一种变化,而订货商订货批的量改变又会引起供应商数量折扣策略的进一步调整,所以最优折扣批量的取得应当是供应商与进货商之间多次博弈的结果。而通过折扣策略,当供应链的利润潜力得以充分挖掘、供需双方对获得的收益均为满意的情形下,博弈将会保持稳定。

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与进货商的订货决策相关的、供需双方的总平均物流成本为:

对式(7)求导,即可得到供需双方的最优订货批量为:

显然,是供需双方的总平均物流成本达到最低的进货商的订货批量。即,当供应商给出产品销售价格折扣,引导进货商制定批量为的订货策略时,则供应链通过价格策略而取得的利润达到最大。

(2)价格折扣区间。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供需双方的“共赢”是供应商产品销售价格数量折扣策略得以实施的前提,因此,需要分别从供应商和进货商的角度考虑供应商产品销售价格数量的制定范围。针对批量,设供应商给出的销售价格折扣为Δq,即为进货商的订货批量为时,供应商单件产品的销售价格,则只有当:

时,供需双方才会采纳该数量折扣策略。

从不等式(9)和(10)可以计算得到,Δq应满足:,其中:

式(13)表明,价格折扣的区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产品销售价格数量折扣策略在供应商决策引导期是有效的,能实现双赢,而Δq在中的具体取值取决于供需双方的博弈力量以及双方对供应链业绩提高的贡献大小。

(3)增量折扣与减量折扣。令,则有:

由(14)式可知:如果,我们称之为减量折扣。即供应商给出的折扣批量既可能比进货商的最优订货批量高,也可能比进货商的最优订货批量低,具体由供应商、进货商平均库存成本与每次的固定订货成本之比大小决定。这也是符合现实的,如订1.2车货可能不如订1车货经济。

在本部分,我们通过分析所考虑的一对一供需模型可以看出,着眼于使供应链利润达到最大的目标,供应商可引导进货商制定使供需双方达到“共赢”的订货策略,有效挖掘供应链管理中的增值潜力。由于供应商引导策略的制定是着眼于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我们称之为供应链上的目标集成。

除了上述提到的产品销售价格数量折扣策略外,供应商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与手段来引导进货商制定对双方都有利的订货策略,如滞销产品的回购策略文献[3]等,在此不做详述。

3、供需双方协作期

(1)运作集成。在供应商决策引导期,虽然供应商引导策略的制定有利于双方利润的增加,但供应链缺乏在运作上的协调合作。因此,如果供需双方能够通过协调合作,使物流运营的一些成本参数得到有效降低,则企业间的物流优化就进入了供应链管理的高级阶段——供需双方协作期,比较典型的模式就是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下面,我们仍以“供需独立决策期”小节给出的供应链系统为例,说明供需双方合作采用VMI模式后,物流优化给供需双方带来的利润变化。在VMI模式下,供应商负责决定进货商的库存水平、订货量、订货时间等,并从供应链的角度考虑供需双方的总平均物流成本,即:

其中,为供应链(为进货商)组织一次发货的固定成本。当供应商独自担当订货与发货的工作后,一方面,可以减少以往需要在供需双方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任务交接的流程;另一方面,当供应商面对多个进货商时,可以通过统筹安排,带来订货与发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因此,当VMI模式良好运行后,应存在下列不等式:

根据式(16)可知,ΔV>0。即采用 VMI策略后,通过降低企业间不必要的耗损,双方的运营成本参数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的绩效水平。我们将这种把订货、运输与存储等物流动作环节的成本参数集成考虑的优化方式称为供应链的第二层次集成,或称作运作集成。

(2)策略集成。在供应链的供需协作阶段,除了可通过运作集成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外,供应链的合作伙伴还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扩大市场份额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水平。对于所考虑的供应链系统,假设市场上的需求量与产品的销售价格呈现如下关系:

图1 市场需求量λ与产品的销售价格的关系

其中,a,b,c为需求常量。公式20作图如图1所示。

供应商与销售商可通过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把物流成本下降的这部分利润部分或全部回报给消费者,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提高供应链的利润。我们将这种通过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扩大供应链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利润的优化方案,称之为供应链的第三层次集成——策略集成。

4、算例分析

以某饮料生产厂(以下简称供应商)向某中型超市(以下简称进货商)供应瓶装饮料为例,认为中型超市所处地区的市场需求是稳定的,λ=50箱/日,,s=150元。现分析在三个不同阶段,进货商订货批量及供需双方利润的变化。

(1)供需独立决策期根据公式(3)计算并进行圆整后,得到:箱。根据公式(2)至(5)得到的供需双方单位时间内的利润见表1的第一行。

(2)供应商决策引导期根据公式(2)至(14)进行计算并圆整后,得到:=400箱,供应链的利润为4225元,Δq的取值范围为[0.75,2.25]。在不同的Δq取值下供需双方的成本利润变化见表1。

表1 不同下的成本及利润

供应商 供应商 进货商 进货商 整个供应链整个供应链

Δq成本利润成本利润 的成本的利润

02962.5 2037.5 5387.5 2112.5 3350 4150

0.75 28502112.5 5387.5 2112.5 3275 4225

1.0

2850210053752125

3275 4225

1.5

2850207553502150

3275 4225

2.0

2850205053252175

3275 4225

2.25 28502037.5 5312.5 2187.5 3275 4225

(3)供需双方协作期当采用VMI后,由于信息共享、订货流程简化及规模经济效应,认为=1800元。根据公式(17) (18)计算并圆整后,得到:=300箱,供应链单位时间内的利润均值为4400元,与供需独立决策期比较ΔV=250元,与供应商决策引导期比较ΔV=175元。

为吸引更多的顾客购买该产品,供应商与销售商把物流成本下降的这部分利润全部回报给消费者,每箱饮料的售价s下降为145元,经过一段时间,λ增加为70箱,则此时=350箱,整个供应链单位时间内的利润均值增加为 5940元。可以看出,策略集成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的收益非常显著。

对供应链三种集成优化方式的进一步总结

从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得出供应链管理存在三个层次上的集成:一是目标集成,参与主体的各方(或其中的核心企业)的决策出发点是使供应链的总体利益达到最大,而不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这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第二是运作集成,即寻找使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成本参数最低的方案,而不是仅考虑单个企业的运作成本最低;第三是策略集成,即决策的目标是进一步开拓市场,使整个供应链的总体利润进一步增加。我们用图 2来说明这三种集成之间的关系。

图2 供应链的三种集成及其对绩效水平的影响

图2表明,在供应链的三种集成中,目标集成是基础,这是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这种集成的作用至少要被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认识到,以制定相应的决策计划;在目标集成的基础之上,运作集成或策略集成都可以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水平。其中,运作集成着眼于降低物流的运作成本,从“内部”挖掘利润,策略集成则着眼于扩大供应链的市场份额,从“外部”挖掘利润。而这两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供应链的绩效水平,如上图中的最右部分所示。

结论

本文采用具体的一对一供需模型系统的分析了企业间物流优化的发展历程;并指出企业间物流优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追逐利润最大化所必然采用的一种策略。并分析了在供需独立决策期、供应商决策引导期与供需双方协作期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间物流优化给整个供应链带来的增值潜力。提出了供应链管理中目标集成、运作集成与策略集成三种不同优化方式的概念,通过分析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阐明了他们在最大程度地挖掘供应链的增值潜力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今后的研究方向将是随机需求下的供需合作以及多个进货商,多层供应链的优化方案。

标签:;  ;  ;  ;  ;  ;  ;  ;  ;  ;  ;  ;  ;  ;  

供应链管理的增值潜力分析--基于物流优化的视角_供应链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