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民素质教育 展现北京文明风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北京论文,市民论文,风采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引领,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这一核心内容,在全市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首都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持续提高,社会文明风尚逐渐形成。
一、全民动员,“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成为首都市民的行动口号
1997年,中央文明委在全国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掀起了全国人民踊跃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热潮。2006年中央文明委、北京奥组委在全国部署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首都文明委结合北京的特点,提出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主题口号。在迎奥运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欢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效果。该主题口号既突出了市民群众的主体性,“我”字蕴含着每一个市民都是筹办奥运、参与奥运的主体,都是北京奥运会的主人,又突出了北京奥运会广泛参与的特点。同时突出“奥运惠及人民”的活动主旨,人民群众是“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主体,理应成为享受活动成果的主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文明委向全市发出“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号召,动员和激励首都各界群众积极为国庆60周年做贡献。
二、全面覆盖,五大文明行动扎实推进
礼仪文明行动改变市民生活。从2003年开始,全市逐渐兴起全民参与礼仪文明行动的热潮。组织编写了《文明礼仪普及读本》,免费发放到430万个市民家庭。制作了数百集《身边的故事》、《文明三十秒》、《奥运的故事》等文明礼仪宣传片。组织专家、学者、道德模范、基层领导成立宣讲团,在5000多所文明市民学校和农村文化大院开展文明礼仪培训讲座上万场次,受教育群众达800余万人,组织了数百场礼仪知识竞赛。组织开展了 “首都十大道德模范”、“社区(村)文明之星”等评选活动,营造见贤思齐、崇尚模范的社会风尚。
环境文明行动改善城乡面貌。按照公共秩序良好、公共卫生整洁,公共服务优质、公共管理规范、公共环境优美、公共参与积极的标准加强综合治理,创建公共文明示范地区。组织志愿者和城管部门联合成立“纠正不文明行为联合宣传检查队”,开展“假日文明行动”。开展义务清理城乡环境脏乱死角,清除“小广告”,清洁市政设施的“清洁城市”、“迎奥运环境清洁日”、“中外友人环保公益”等活动,在远郊区县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
秩序文明行动引领社会风尚。以“文明乘车”、“文明出租车”、“文明赛场”为突破口,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评选出千余名“的士之星”,带动了出租车行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过路要看红绿灯,开车礼让斑马线”宣传活动强化交通法规意识。今年,开展了“文明行车、文明停车”宣传活动,10万车友张贴文明车贴,自觉承诺文明行车。
赛场文明行动提升欣赏水平。通过发放《奥运项目规则和礼仪》和《文明观赛礼仪手册》等普及读物,举办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社区奥运大讲堂”,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等活动,在近千万市民中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发挥各专业体育单项运动协会和球迷协会的力量,广泛开展了文明观赛培训。利用“好运北京”测试赛活动,以排队购票、秩序入场、热情助威为重点,开展文明赛场大演练,积极营造和谐、热烈、文明的赛场文化氛围。
服务文明行动树立城市形象。2005年以来,全市以优质服务为目标,以奥运培训为载体,整合6万多个参培单位、200多个培训机构、5000多名培训教员,印发《北京奥运会窗口行业员工读本》等各种培训教材700余种上百万册,分阶段对公安、旅游、商业、卫生等22个窗口行业的216万名员工进行了全覆盖式的奥运培训,着力提高首都窗口行业员工的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全力打造,“排队推动日”活动成为品牌
每月11日的“排队推动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队。从2007年2月11日起,全市按照一月一个主题,先后在公交站台、医院、商场、道路与停车场、公园、体育场馆、校园开展了30次大规模“排队推动日”宣传推广活动,百万志愿者、千万市民参与其中。
如今,4500多名文明乘车监督员在公交和地铁站台引导乘客秩序乘车,全市1882个公交、地铁站台85%实现排队候车,100多个市区两级“过路要看红绿灯,开车礼让斑马线”示范路口前人车都排队,商场、公园里随处可见自觉排队的游客和顾客……随着排队日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市民积极参与,涌现了文明乘车监督员夫妻岗、“一家三代”岗等。奥运会后,持续开展了“传承奥运精神,建设文明北京”主题活动。
“排队推动日”活动的成功经验,使得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沈阳等城市前来取经,并纷纷开展了排队活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形容市民自觉排队为“北京一道新的文明风景线”;把“排队推动日”活动称作北京的“新文明运动”。
四、全员参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近几年,北京市制定实施了《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动规划》、《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发动、招募选拔、教育培训、公益实践、激励表彰等工作,建立和培训了规模宏大、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服务水平高的奥运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以党员干部志愿者为先锋、各类专业志愿者为骨干、以社会志愿者为主体、以外籍志愿者为补充的全民志愿服务网络。奥运赛会志愿者报名总人数突破93万。奥运会比赛期间,10万赛会志愿者、40万城市志愿者、20万志愿者啦啦队为各国运动员和中外观众微笑服务,尽显文明风采。在赛场外,参与各类公益服务的社会志愿者达到120多万人,来京务工人员志愿者30多万人参与治安巡逻志愿服务,全市20多万共产党员回社区报到参与平安奥运志愿服务,服务时间超过300万小时。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力推进了首都社会文明风尚建设。
五、结出硕果,首都公共文明指数持续攀升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多年的努力,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首都市民的生活方式,随地吐痰的人少了,公交站台排队候车的人多了,乱按喇叭、加塞的汽车少了,问路时遇到的笑脸多了……
除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客观的统计数据也在见证着首都文明社会风尚的形成。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由2005年的65.21,2006年的69.06,2007年的73.38,上升为2008年的82.68,四年时间提高了17.47个分值。其中,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发生率分别从2005年的9.1%、8.4%下降到2008年的1.1%和0.75%。等车拥挤现象由2005年的38%下降为2008年的2.2%。行人乱穿马路现象发生率从2005年的24%下降到2008年的0.49%……通过广泛开展的礼仪宣传教育,培育了首都市民开放、文明、热情、友善、包容的精神风貌,推动了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今天,一千多万首都人民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现文明北京、礼仪之都的风采。
标签:志愿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