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境界--解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境界--解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境界——解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社会和谐论文,属性论文,新境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以及社会主义的特征、属性等外在表现形式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乃是本质论的核心内容与终极追求,是要在深层次上回答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社会。自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的会议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最新概括。新论断继承前人更超越前人,将社会主义本质论推至一个新的发展境界。

一、“中国特色”明确了探求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根基

本质在哪里?它存在于事物的具体形态之中,离开具体的形态和确定的情境描述本质,往往显出“任意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对本质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我们要从具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形态中去观察本质,把握本质的存在。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具体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非常丰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它的重要理论基石,因而,新论断的立足点之一也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新论断在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时,其视角就有两个鲜明的现实特征:一是立足于国内即中国范围的社会主义;二是立足于当前即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立足于中国范围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经济建设上、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一度成就卓著,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曾被普遍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一般形式,成为中国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效仿的样板。虽然,毛泽东较早看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提出要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在改革开放前,我们并没有真正摆脱苏联模式,这是将一般和特殊相混淆的历史教训。这里并非否定社会主义的共性,而是否定不切实际的照抄照搬。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更要强调中国的特殊性,更需要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人民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以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新论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研究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视角明确地转到中国国内,进一步从一般社会主义转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转换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更反映了本质论自身存在发展的客观要求。

立足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描述了共产主义的一般特征: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其它特征的必要条件,缺少它,其它特征终将是空中楼阁。因而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生产力不发达,就不可能完全具备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有所体现。但过去,我们曾经超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用未来社会除生产力之外的其他特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标准,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甚至取消商品和商品生产,犯了“左”倾错误。实践证明,过去许多超越现实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证,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本质领域,还造成了严重危害。经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其基本立足点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同时又明确了将来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突出强调“中国特色”,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明确地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使本质论的研究视角进一步从未来社会转到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而且这种回归并不囿于当前,因为构建和谐社会有具体的步骤和重点,和谐因素的不断增加,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又使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可以从现实不断走向未来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社会”和谐拓展了探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视野

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指经济、政治、文化之外的其他部分,广义的社会指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狭义社会在内的社会有机整体。与此相对应,社会和谐也就具有了两个维度,即狭义的社会领域的和谐与广义的整个社会体系的和谐。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理解,把“社会”和谐标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对拓展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视野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广义方面来说,社会和谐是要构建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狭义社会在内的整体和谐的社会有机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社会是指“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共产主义社会则是能够保证生产力高度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高度和谐的社会整体,但这样的整体社会还处于抽象化的理论探讨。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后,在实践中人们对整体社会普遍缺乏统筹考虑,往往只强调社会主义的部分特征。苏联模式将社会主义主要特征描述为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共产主义甚至被简单化为“土豆加牛肉”。从新中国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总体上沿袭了苏联模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但在一些领域也还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当前形势下,我国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步入了矛盾凸显期,社会总体和谐但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因素。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综合考虑,不仅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部分内部和谐发展,而且要求各部分之间和谐发展,努力构建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有机体。至此,对社会主义的描述经历了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即从理论上关注整体到实践中注重部分再到实践中强调整体。因而,从广义上说,将社会和谐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克服了以往认识上的偏差,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设想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高起点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方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突出强调了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所以,新论断将社会和谐标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在相当程度上强调了狭义的社会和谐。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普遍存在着把发展单纯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倾向,对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尤其是社会建设缺少足够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十六大以来,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明确地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即由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被提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从本质论的角度来看,无疑也拓展了我们探求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视野。

三、社会“和谐”彰显出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可以定义为:直接影响着人们工作态度和行为的、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受到人们所处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不同,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会产生显著差异,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社会和谐使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得以彰显。马克思从人的发展出发透视人类社会历史,提出人的发展的三阶段论,即“以权为本”的自然经济阶段、“以物为本”的市场经济阶段和“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阶段。[2] 三个阶段分别具有三种不同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也即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阶段才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准备时期,因而其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建立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以权为本”的价值观还很有市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以物为本”的倾向,这些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因而更需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谋发展、促发展,其根本着眼点就在于以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本,和谐社会是“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它的本质特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人学角度来说,就是要在社会和谐中体现“以人为本”,这样就使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得以彰显。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以往社会主义探索的超越突出表现为两个“统一”:一是实践主体作为个体、群体与整体的统一;二是实践主体与自然载体的统一。传统社会主义过于强调集体主义,排斥个人利益,甚至把讲个人利益等同于利己主义,导致对个人正当权益的忽视与侵犯。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维护集体利益需要调动个人、群体的积极性,对个人权益的忽视其结果使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也受到了严重损害,甚至成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衰亡的诱因。“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和谐社会关注的是“全体人民”,是每一个具体个人的“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并且人与人之间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也要利益协调、和谐相处,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这样就使实践主体可能实现个体、群体与整体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矛盾是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矛盾,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为了主体的目的,人改造着客观的自然世界,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载体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才能使自然为人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反之人类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的自然本性的需要,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关系中的集中体现。

四、新论断折射出探求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路径和方法

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探求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路径。本质与现象相对,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内部相对稳定的联系,此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正是由于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事物的质的存在。而客观事物的表现往往不是一个方面,而是多个方面,其本质也有初级的本质、二级的本质乃至更深层的本质。属性一般指事物的本性,即属于事物本质方面的特征,它既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又表现事物的外部特征。事物具有无限多的属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属性,某些属性是可以消失的,而本质属性是反映事物根本性质的标志性特征,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有根本性的改变。相比较于本质,本质属性相对外显和易于把握,而通过对本质属性的逐步揭示,蕴含在属性中的事物的本质也必将为人们所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标志性特征。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多方面经验的丰富积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将会逐一显现,因而,研究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探求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路径。

“和谐”折射出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常用方法。既然社会和谐是我们的目标,也就意味着现实社会离和谐还有一段距离,或者说我们社会中的各种“冲突”还相当多,这些冲突表现为当前集中凸显的社会矛盾。和谐与冲突是一对反义词,新论断在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同时,又为我们折射出研究社会主义本质的常用方法,即对诸多现实矛盾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从中把握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本质属性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

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常常是围绕着解决现实矛盾问题而获得突破与飞跃的。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的自由人的联合体[3]。为什么要以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呢?正是由于资产阶级旧社会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新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正是通过与资产阶级旧社会各种矛盾的分析比较而得出的。列宁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但是俄国是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产生的,缺乏马恩设想的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所必备的物质前提,针对生产力比较落后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列宁又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强调社会主义就是按计划组织的社会化大生产。新中国建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落后状况,毛泽东不是不想发展生产力,只是由于违背客观规律而事与愿违;同时针对社会主义出现的种种矛盾,毛泽东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进入新时期,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针对理论界的种种思想禁锢与改革发展的冲突,邓小平突出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第一次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基本达到小康,但同时也进入了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的关键阶段,针对各方面利益关系的矛盾交织,需要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针对新情况,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可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常常是围绕现实社会矛盾展开的,因而我们要从具体的发展阶段分析社会的各种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社会主义本质,这是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常用方法。作为冲突的对立面,和谐在经意不经意之间把这一方法展现在我们面前。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寥寥数语凝结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最新探索成果。它立足于中国,立足于当前,舍弃了令人迷醉的空洞词藻,踏实诚挚地回应着时代诉求,将理想与现实融为一体,使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标签:;  ;  ;  ;  ;  ;  ;  ;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境界--解读“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