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_国际大都市论文

对外贸易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_国际大都市论文

对外经贸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经贸论文,广州论文,大都市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外经贸在国际大都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经济活动国际化是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

经济活动国际化是国际大都市同其他城市甚至大都市相区别的基本标志。所谓经济活动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资源配置和产品销售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中外理论界尽管对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在认识上很不相同,但都无例外地把经济活动国际化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标志之一。例如,美国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判断国际性城市的首要标准,就是“城市与世界经济体系相结合的形式与地位”,即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程度。国际大都市同世界经济的关联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各类城市和地区。

经济活动国际化之所以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标志,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国际大都市具有很强的经济优势,生产力发达,技术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经济辐射力由国内延伸到国际。二是国际大都市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高,信息获得迅捷,往往成为跨国公司的云集之地,跨国公司通过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把该地区经济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国际大都市经济活动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有二:

其一,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外贸依存度,有的国际大都市还是世界性或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例如,按照美国主要海关所记录的进出口值,纽约海关区占美国整个对外贸易的1/7,居首位;洛杉矶海关区占美国整个对外贸易的1/10,居次席。香港则是一个世界性的国际贸易中心。1994年香港出口总额为1527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进口总额为1631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被称为亚、非、欧经济文化交汇点的意大利米兰市也是该国的国际贸易中心。根据1988年的统计,米兰工业制成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6以上,高技术领域则占1/3。米兰博览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览会之一。美国《幸福》杂志评出的1994年世界十大贸易城市—香港、纽约、伦敦、亚特兰大、芝加哥、新加坡、多伦多、旧金山、法兰克福和迈阿密——皆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这绝非巧合,而是充分说明了对外贸易在国际大都市中的重要地位。

其二,跨国公司云集,国际投资比重大。纽约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有关资料表明,1977年外国企业在纽约大都市区进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在某些部门中占1/4到1/3。到1982年为止,该地区1/3以上的就业以及总产量增长日益依赖于这些企业。香港的跨国公司也很多。截至1990年底,海外投资累积额达到了39.65亿美元,占香港全部投资的20%。香港还是许多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指挥中心,到1992年海外公司在香港设地区总部588家,办事处755家。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也开始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性营业总部和区域性服务中心。截至1992年9月,在新加坡设立的跨国公司区域性营业总部共有47家,区域性服务中心中,有49家国际石油交易服务中心、22家国际贸易服务中心、1家国际海运企业和200家区域性材料收购服务中心。

(二)对外经贸是国际大都市形成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对外经济和贸易活动在国际大都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世界上许多国际大都市尤其是港口型的国际大都市,包括纽约、洛杉矶、伦敦、巴黎、神户、香港、新加坡等,都是在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纽约是在18世纪北美殖民地和欧洲大陆的贸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伦敦、巴黎则分别位于泰晤士河和赛纳河畔,在中世纪就是欧洲各国的贸易中心。香港和新加坡更是利用其航运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通过发展转口贸易才得以发展壮大的。

对外经贸对于国际大都市的作用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作用机制一:使都市由小变大。一般而言,国际大都市最初都只是面向国内的小城市,规模很小,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而发展成为大城市,而后才变成国际大都市。在这一过程中,对外经贸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之一,是推动国际大都市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重要的是,对外贸易在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初期起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为工业化和整个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对外经贸使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动空间由国内扩展到整个世界,弥补了国内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不足,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城市经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作用机制二:使都市由封闭型变为国际型。对外经贸在都市由封闭型变为国际型的过程中,成为主要的直接的经济力量。对外经贸通过其跨国界的活动把都市的经济功能由国内延伸到了国外,经济活动国际化的关联效应又导致整个城市的国际化。对外经贸的这一作用,城市的任何其他部门都无法替代。作用机制三: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对外经贸活动直接形成国际大都市。这主要是指那些以对外贸易起步、并且长期把对外经贸作为支柱产业的国际大都市,例如香港、新加坡等。这些城市并没有经过一般国际大都市所经历的由小变大、再变成国际大都市那样的发展阶段,而是通过对外经贸活动直接成为国际大都市。因为对外经贸活动可以发展城市经济而使城市由小变大,同时它本身又是国际化的,从而使这两个过程合而为一,对外经贸的这一作用机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但也需要特殊的前提条件,例如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可以长期发展转口贸易及周边地区经济繁荣从而贸易需求旺盛等。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迫使当代城市发展必须重视对外经贸的作用。

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际分工和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企图摆脱国际经济联系,走自我封闭、自我循环的发展道路都是不可能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把41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按贸易战略分为强外向型、中等外向型、中等内向型和强内向型四类。研究表明,贸易战略愈是外向,经济实绩愈优,充分证明了对外经贸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世界各国经济越来越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也必须高度重视对外经贸的作用,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分工,走向国际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方面的缺口,以保证本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样,就既实现了由“小”变“大”,又实现了国际化,从而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

二、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中对外经贸发展的基本目标

围绕2010年建成国际大都市这一中心目标,结合世界上主要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和本地区的条件和特点,广州对外经贸的发展目标为:高外贸依存度、高外资利用度和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一)高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比重。它由三个指标构成:一是进出口依存度,即进出口总额战略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二是出口依存度,即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是进口依存度,即进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活动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是否能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标准之一。国际大都市由于城市的吸纳功能和辐射功能强,因而具有较高的外贸依存度。

由于广州是一个传统的贸易口岸,更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目前广州的外贸依存度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基本上是最高的,甚至高于上海,说明广州经济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较高。但是,广州和香港、新加坡相比,外贸依存度的差距却非常大,1994年进出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仅是香港的23%、29%、16%,相当于新加坡的24%、29%、18%。这表明广州经济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距离国际大都市尚有很大差距。考虑到广州具有比较大的国内市场,外贸依存度不可能也没必要提到香港和新加坡那么高的水平,但按照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广州的外贸依存度仍需大大提高。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广州的进口依存度同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太大。按照一般规律,一国或地区进口和出口的发展水平应该基本是同步的。例如,1994年世界前15大出口国同时无一例外地也是世界前15大进口国。1993年香港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之比为1∶1,新加坡这两项指标之比为1∶0.87,而广州则为1∶0.55,进口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出口的发展。这既意味着外汇这一稀缺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也说明进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高外资利用度

外资利用度是指国外资本在一国和地区经济中占的比重和地位。它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的另一重要指标。衡量外资利用度的指标分为两类:一类是量的指标,即外资在经济中的比重。该类指标主要包括吸收外资与国内资本形成比率、外资所提供的就业占社会就业总量的比重和外资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另一类是质的指标,即反映对外资利用的质量。它包括外资的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地区来源结构等。从充分发挥外资作用的角度来讲,质的指标更重要。广州要建立国际大都市,就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资利用度,使外资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外资同内资剌为一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量的指标情况来看,广州的外资利用度已经很高,1994年外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2.3%,外资提供的就业占社会就业总量的10.6%,外资存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4%,同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差距。但从质的指标考察,广州的差距又非常之大。第一,从外资的地区来源结构看,港澳台资比重大,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太少,直接限制了外资在引进先进技术、输入现代文明成果和加速本市经济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第二,从外资的产业结构来看,产业占了绝大部分,而现阶段急需发展的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部门比重却很低;第三,从外资的技术结构来看,以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简单和一般的技术占绝对比重,而先进技术的比率太低;第四,从外资的规模结构来看,小型企业太多,而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比重太小;最后,从外资和内资的关系来看,两者的运行基本上是各自独立的,经济联系不紧密,远没有融为一体。外资经济仍然属于“飞地”经济,它的各种外部经济正效应受到严重限制。

(三)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贸易中心即国际商品流通的枢纽。它既是众多跨国界流通的商品集散地,又是大规模的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根据广州的特点和条件,可以把区域性的国际贸易中心作为其对外经贸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

一般而言,成为国际贸易中心的条件至少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自身和周边地区经济繁荣,既存在丰富的出口货源,又拥有广阔的进口市场。第二,地理条件优越,是国际贸易运输的枢纽。由于当代国际商品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海运,所以国际贸易中心一般都拥有吞吐量巨大的港口。第三,交通发达,便利于贸易商品的集散和从事贸易人员的进出。第四,基础设施雄厚,能充分满足各种国际贸易活动对场地、能讯、市内交通、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以上条件分析,在可预见的将来,广州作为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是有充分理由的。第一,广州自身经济比较发达,又地处我国目前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省,存在着丰富的出口货源和巨大的进口市场。第二,广州港地理位置优越,实力雄厚,功能齐全,目前,广州港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主枢纽和物资集散转运中心。第三,广州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四通八达,已初步形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第四,广州的基础设施比较雄厚,作为国际贸易中心所需的场馆、仓储、通讯、生活服务、环境保护等设施都已初具规模。第五,广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这一优势是我国其他城市包括上海都无法比拟的。

尽管广州目前已经具备了成为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基本条件,但还不能说广州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有些条件还不具备,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同时,随着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建立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广州的现有基础条件将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对外贸易活动的需要。广州应该立足于现实,加快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尽快成为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国际贸易中心。

三、广州对外经贸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的原则,实现对外贸易的发展。

在出口方面,就目前而言,广州还必须大力发展具有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和产品。当然,这类产品也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该在提高质量和档次上下功夫。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自身比较优势的变化,再适时地调整出口产业和产品结构,淘汰旧的劣势产业和产品,建立新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广州在今后若干年的出口发展中,还应该以港澳地区和发达国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再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发达国家市场方面,要瞄准所有发达国家,而不能仅仅盯着一个或少数几个。在开拓新的出口市场方面,应该依据经济的互补性和市场容量大小的原则,优先考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接着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东欧和中亚国家,然后是周边国家。

在进口方面,必须高度重视进口在国际大都市发展中的繁荣市场供应、克服资源瓶颈、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的重大作用,积极发展进口。但也不能采取“来者不拒”的消极态度,而应该适度发展,在保证国际收支动态平衡的前提下,优先进口国内没有生产优势又能满足居民合理消费的商品、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所需的商品、国内市场无法供应的原材料、优先发展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所需的技术装备等。

(二)以“优化、深化”为原则,继续积极利用外资。

所谓“优化”是指,第一,优化外资的地区来源结构,在继续引进港澳台资本的同时,重点引直欧美日发达国家的资本;第二,优化外资的产业结构,在土地出租、信贷、税收、市场等方面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外商向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发展的产业投资;第三,优化外资的技术结构,采取优惠措施,大力引进能带来较高技术水平的外资,但要注意克服片面追求技术高新的倾向,对外资技术水平的要求必须切合实际,符合本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优化外资的规模结构,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大型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在广州设立区域性的营业总部或办事处以及区域性服务中心,以同广州未来的国际大都市形象相适应。

所谓“深化”是指,第一,消除对外资的不合理限制,修订关于外资投资产业和范围的规定,拓展外资的生存空间,规定除少数必须由国家专营的行业或产品外,其余产业或产品都准许外资进入;第二,逐步实行符合国际规范的国民待遇原则,在银行信贷、人员招聘等方面做到外资和内资一视同仁,同时取消对外资的不合理优惠,鼓励两者在市场上平等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第三,打破内资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隔离机制,鼓励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员工培训以及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兴共荣;第四,积极利用外资嫁接和改造落后的内资企业,实现资源存量的优化配置。

(三)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为对外经贸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首先,深化企业改革,重塑外贸体制的微观基础。第一,按照“抓大放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搞好国有外贸企业的改革。对外贸活动应该进行分类,以市场有效性为基准,明确哪些领域必须由国家专营,哪些领域国有企业必须退出。对于退出的国有企业要做好“改制”工作,要么通过“转营”进入国家专营的领域,要么通过拍卖变为非国有企业。对于保留下来的国有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国家严格监督、企业自主经营”的企业制度;第二,打破目前外贸经营企业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等局限,鼓励不同外贸经营企业之间的联合和竞争;第三,以大型工业或商贸企业为龙头,组建综合商社或外贸企业集团,以团体优势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其次,深化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第一,建立和完善外贸经营秩序,规范外贸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第二,加强对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管理和调控,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尽量降低其负面效应,如可能导致市场垄断、投机过盛引起国内经济动荡、通过“转移价格”损害我国利益等;第三,规范外贸管理部门自身的行为,防止在管理出口时容易发生的“官员寻租”行为。

(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对外经贸的发展提供“硬件”保证。

广州现有基础设施在许多方面已无法满足对外经贸发展尤其是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要求,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目前,尤其是要重视解决如下关键问题:第一,把目前每年举行两次的“广交会”改造成“广州博览中心”;第二,加快广州地铁、环城高速公路等市内重点交通设施建设,早日克服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市内交通“瓶颈”;第三,争取早日建成新国际机场,为广州“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提供“空中通道”;第四,重点解决广州港的发展问题,如沉重的企业债务、珠江航道的疏浚、同香港和三角洲内其它港口的协调等。

标签:;  ;  ;  ;  ;  ;  ;  ;  

对外贸易与广州国际大都市建设_国际大都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