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护理策略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效果分析论文_王园梅,练玉颖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 目的:对精准化护理策略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化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护理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精准化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流感染率1.6%低于对照组的10.9%,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患者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准化护理策略的应用可有效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 精准化护理策略;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心静脉导管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184-01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病死率都较高的恶性肿瘤,临床长采用全身性化疗联合多药方案进行治疗,由于患者需长时间接受输液治疗,因此会有静脉炎、静脉高营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若是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创建静脉通路,便可以避免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也会诱发很多问题,其中感染便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点,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更高[2]。所以,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预防感染的发生意义重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血液科接受化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12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护理组,每组64例。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龄区间25岁到53岁,均值年龄40.3±3.2岁,病程:Ⅱ期21例、Ⅲ期29例、Ⅳ期14例。护理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区间37岁到55岁,均值年龄42.1±3.3岁,病程:Ⅱ期20例、Ⅲ期32例、Ⅳ期12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未见显著差别,临床表现可见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维护,并常规进行消毒处理。对护理组患者则实施精准化护理策略:①手卫生落实:严格按照手卫生制度要求,在置管、使用和维护中心静脉导管上,均规范、系统性的按照“七步洗手法”落实手卫生,以避免经手造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②环境控制:置管时,整体温度调控在22~24℃左右、整体湿度把控在50%~70%,保持室内光线的充足、无灰尘。③消毒落实:规范依据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穿刺点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范围以10×10cm为标准。④在做导管穿刺操作时,规范建立无菌屏障,在极大程度上避免穿刺时发生导管污染。⑤积极引入超声引导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保证并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以此来减小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感染风险几率。⑥敷料更换:敷料更换时要保证无菌性操作,在导管置入后24h及时更换透明贴膜,之后每周定期2次更换贴膜,予以持续性的观察,发现贴膜有可疑的污染,或者是已经遭受到的污染等情况,要及时更换。⑦贯彻落实导管维护制度:对科室护士定期做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能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导管的维护工作。⑧给药:给药时应规范依据操作流程来进行给药,以无菌操作来预防导管感染,初置管24h内不允许输入化疗药物;给药前后都要对导管进行冲洗。

1.3 评估指标

对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方法之后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置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所得到的关于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下治疗指标有关数据,使用t与χ2分别检验计量与计数资料,相应的以例(n)、率(%)及(x-±s)的模式阐述。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

护理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流感染率1.6%低于对照组的10.9%,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比较

  

3.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的预防作为一项整体性工作,需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来实现[3]。运用精准化护理策略,从手卫生、环境把控、规范消毒等方面,来保证置管的成功率。本次护理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护理组置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精准化护理策略的应用可有效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秦勤,吴玉娟,唐菊英等.精准化护理策略对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9):1414-1416.

[2]宫美萍,林成华.持续改进护理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44,52.

[3]陈红艳.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PICC感染干预中品管圈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59-160.

论文作者:王园梅,练玉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精准化护理策略预防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效果分析论文_王园梅,练玉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