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中国传统论文,地位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产部门,作为农业生产实践产物的农业文化是人物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文化形式。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创了独特的、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是在农业社会里形成的,无不带有农业文化的特征。在最近几年的文化讨论中,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在种种的文化热中,农业文化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是同农业文化的地位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缺少对农业文化的认识,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困难的。
1 农业文化及其基本特征
1.1 农业文化的界定
我们这里讲的文化,是指人类劳动成果的总和。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劳动创造活动,也就成为最古老的文化类型。它包括三个层次,即农业物质文化,如土地、工具、作物、家畜;农业制度文化,如土地关系、农村社会组织、家族制度;农业观念文化,如农业发展观,农村生活价值观,农业艺术等等。农业文化发端于原始农业时期,鼎盛于传统农业时期。在中国,农业文化不仅是农村的文化、农民的文化,而且也是城市文化,是官、工、商、兵、仕等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它贯穿古今,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的文化。
1.2 农业文化的特征
农业文化的特征是由农业生产活动的特征决定的。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基础性和务实性。农业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土地、农作物、家畜,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对象;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组织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人类最早的观念形态也直接来源并表现着农业生产实践。基础性,就是从时间性和结构性说明农业文化的地位。这样一种基础地位的农业文化并非人们“主观选择”的产物,而首先是农业生产实践的需要。农业文化的最初功能十分简明,就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更好地耕作土地,更多地生产农产品,更有效地协调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农业文化发展起来后,其功能也开始向多方面扩展,但务实性仍是其基本特色。第二,持久性和稳定性。农业文化与农业生产一样悠久长远,这是其它文化形式无法相比的。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宗法家族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重农轻商的经济观念一代一代的延续发展,这集中表现了农业文化的持久性。稳定性是指农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基本表现形式长时期的固定在一定范围之内。重复而封闭的小农生产,造就着保守、狭隘的文化传统,如土地制度的分散和集中,经济观念的农本和商末,政治思想的仁与义,道德伦理的忠与孝无不讨论了几千年。虽然它们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十分有限。第三,多样性和地域性。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水平、自然条件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农业文化区和农业文化类型。以起源和发展过程划分,有黄河流域文化区和长江流域文化区;以主要生产资料和手段不同划分,有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村采猎文化,江湖海洋渔业文化;以空间地域分,有赵燕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
2 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
2.1 农业文化是一个以伦理意识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基础
人们现在基本肯定中国文化是一个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而这一特征是与农业文化的基础性、务实性紧密相联的。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土地制度,这一制度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基本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分封制并一直延续下来。周人在击败商人以后,将其子弟、亲属及有功之臣分封到各地,形成以血缘关系和土地关系为纽带的家国一体制度,封建宗法制度开始形成。土地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是按血缘关系规定的,维持血缘关系历来靠的是世代相传的伦理道德规范,这是最早的农业观念文化之一。为了维护和发展这种规范,封建时代的众多政治家、思想家们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来论证和阐发它,这就是伦理意识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发达、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原因。
2.2 持久、稳定的农业文化,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顽强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的钥匙
人们一直在探讨世界许多古老的文化形态要么中断了,要么彻底消亡了,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沧桑,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而且不断推陈出新,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生命力是与农业文化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的。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战乱不止,动荡不息,但是超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宗法伦理观念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生存。战乱平息,王朝更迭以后,新的统治者自觉不自觉地继续延续着过去的农业文化传统,照搬着前人的土地制度,沿袭着过去的宗法伦理观念,这是维持新的统治秩序的最有效、最现实的途径。因此,每一次社会动荡之后,中国文化不仅没有消亡,而且还向前迈进了一步。
2.3 农业文化的务实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价值观和顿悟、直观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型特征在一些人看来是与务实性的文化传统相矛盾的,其实不然。相反,正是农业文化的务实性造成了整个文化传统的政治性倾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型,并不是西方那种民主自由政治型,而是“伦理——政治”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体,其本质是要将宗法家庭制度中的伦理规范推广到全社会。君臣关系就是父子关系,家庭中的伦理扩大到社会就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政治型文化也是地地道道的务实文化,即维持封建土地关系和伦理纲常的伦理文化,是直接为封建土地制度服务的。
思维方式的顿悟型、直观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是以小农经济立国的,经验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不发达,范围狭小的农业自然经济,往往仅赁经验就能进行。我国传统的农书一般都是经验型农书,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都是农业生产直接经验的收集、归纳和介绍,很少有科学的分析和理论的抽象。人们对世界的把握,仅仅靠经验是有限的,在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又习惯于经验思维的情况下,从有限到无限,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过程中只有求助于传统的顿悟、直观的思维方式。如所谓“阴阳”、“五行”、“天人”观念等等莫不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物。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古老的“天人合一”观。不管人们对这一观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天人合一”观的基本思想,这一点多数人是同意的。这一思想仍可以在古代农业文化中找到根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十分强,天时、地利、物性、人力的关系,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关系,天、地、物都是自然现象,人的作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才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样一种农业生产的经验,上升到理论抽象,就是人的意志与自然的关系,古代思想家用顿悟、直观的方式完成这种高度的理论抽象,用“天人合一”范畴概括了这一思维成果。虽然后续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这一范畴进行了新的加工和发挥,使其具有更多的内涵,也使这一范畴变得扑朔迷离。但是最基本的含义仍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自然与人力的和谐统一。
24 农业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性,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是大一统的儒家文化体系,又以空间地域划分出不同的地方特色。这一特色直接来源于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特征的农业文化。如岭南文化,总体上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它既有不同于其它地域的特色,又在某些方面与传统的儒家文化有所区别。岭南文化是与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业文化氛围相联系的。岭南的热带、亚热带气候使其物产丰饶,辽阔的珠江流域与内地相通,交换和贸易很早就成为岭南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构成其它地域少有、正统儒家文化排斥的商业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岭南地区森林茂密,毒蛇猛兽和“瘴疠病毒”多,加上贸易的风险,使岭南人在注重发挥人的力量的同时,又往往好求助于神灵,笃信鬼神,祈求超自然力量的保护。所以一般人认为岭南文化又表现出鬼神迷信特征。
总之,文化是一个系统,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很多。从文化系统自身内部结构而言,农业文化是基础文化,是影响其它文化发展的基本因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其它方面,则是在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文化寻根,一寻文化发展的源头;二寻文化发展的根基,农业文化既是这一源头又是这一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