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河卫生院 江苏泰州 214500)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寿命持续延长使得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传统单一的家庭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本文借鉴国外相对完善的长期护理模式,对我国现有的非正规长期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张建立分级护理形式的长期护理保险来逐步完善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模式,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社会、家庭和机构共同承担对老年人的长期护理,对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完善服务机制、实行社会化管理及监督机制、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事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老年人;长期护理;护理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293-03
A Research of China’s Elderly Long-term Care Cai Xiqun .Houhe Public Health Centers, Taizhou 2145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nd medical technology upgrade, a longer-living population means the problem of aging becomes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traditional single elderly home care model can not meet the current demand for long-term care. This paper draws lessons from the long-term care mod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alyzed the problems of existing informal long-term care mode in our country.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mode of China’s elderly long-term care is to build a hierarchical nursing care for the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A long-term care system which guided by the government, rely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pension institutions and families would be advocated. Carry on the key study on establish the elderly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mprove the servi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At last,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lderly long-term care career.
【Key words】Elder;Long-term care;Mode of long-term care;Analysis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人老龄化的世纪,老龄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对于在上个世纪末便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其在初期就已经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应对措施来解决人口老龄化衍生出的各种难题。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老年人口总数甚至超过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这就意味着我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课题。
长期护理又称为长期照护(Long-termcare,简称LTC),美国健康保险协会曾将其定义为:在较长的时间内,为患有慢性疾病或部分生理机能残缺的人提供持续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医疗救治、家居看护、运送服务、社会互助和其他支持性帮助的服务[1]。在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并非是特有的社会政策体系,而是以传统的家庭观念的形式存在,以子女照顾父母的方式对老年人年老以后的日常生活进行长期照顾。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及计划生育的施行,面临着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下的年青一代,长期照护多位老年人已是力不从心,因此国家支持和发展相应的社会养老长期护理服务已迫在眉睫。
1.老龄人口长期护理的国内外现状
目前老年人长期护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以上世纪末便已完成城市化发展的发达国家为主。美国是最先开始实行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家,通过两项政府提供的长期护理医疗保障计划以及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推行双线发展计划;德国护理保险主要包括居家护理、半住院护理、完全住院护理三种不同形式,由国家、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缴费,每隔三年对护理保险给付待遇做指数化调整,届时发放的护理保险金也将随着医疗、人力成本等提升得到相应的调整;日本护理保险提供服务包括居家护理、设施护理服务、为老年人提供轮椅、推床等福利用品三种方式,同时将按照不同的护理等级来制定不同时间的护理服务和护理内容[2]。
相比国外较早就开始对长期护理问题进行研究来说,我国的长期护理理论研究仍处于对制度体系研究的初级探索阶段,我国国内学者关于长期护理的基本观点主要可以总结为:认为不论是以商业模式还是以社会保障模式发展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都具有较大潜在需求;认为在我国发展老年长期护理十分有必要,是对老年福利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应该分步实施;国外一些实践经验和改革对我国发展老年长期护理模式有很多帮助。
2.老龄人口长期护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的主体目前以子女照顾居多,老年夫妻间相互照顾为其次,很少会选择长期居住在养老福利机构。然而随着家庭结构的日渐缩小与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家庭对老年人护理的方面的功能已然捉襟见肘。机构护理在我国主要有社会福利院与商业养老机构两种,然而带有福利性质收费较低的护理机构由于经济与人力成本不足,不仅条件较差,看护人员也并不具备扎实的医疗护理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对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一般只能选择收费高昂的民营养老机构,收费低的养老机构又无法为其提供所需的长期护理服务,这也是老年护理机构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2.2 老年人口的护理模式较为单一
由于制度体系及配套设施的缺失,我国现有的家庭、社区及机构护理服务方式显得很单一。家庭护理侧重于日常生活照顾,平常在老人身体不适时才会带着他们就医治疗,可能将小病拖成大病,无法做到最初的疾病预防。社区卫生服务中普遍存在着“重医治,轻预防”的倾向,对疾病工作的控制及预防落实不好,造成医院的医疗拥挤和资源浪费的问题。而养老机构则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与心理安慰不甚重视,缺乏沟通造成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使得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养老院缺乏家的感觉,情绪上也就有抵触心理,这也是许多老人不愿接受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主要原因之一。
2.3 缺乏正式的长期护理体制
纵观其他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事业的发达国家,均对长期护理的具体对象、护理所具有的内容、建立档案分类管理及长期护理标准划分等级等来全面综合的进行管理。而我国的老龄人口长期护理并没有被提到制度层面上,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体现不到,仅以习惯的形式存在于家庭当中,并且社区和机构护理也缺乏国家的大力支持,举步维艰。资金不足、服务面狭窄、基础配置落后、服务人员素质偏低都是目前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事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建立正式的老年长期护理制度体系[3]。
2.4 区域间的资源分配有待优化
如同其他社会保险所存在的问题,老年长期护理资源分配也因多元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一方面,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达地区所掌握的医疗护理等资源均优于欠发达地区;另一方面,相比拥有优质医疗资源的城市,农村整体上老年人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普遍较差,难以吸引民间资本去投资创办养老护理机构,使得农村地区缺乏长期护理所需的最基本硬件设施,再加上“民工潮”下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逐年增多“留守老人”也使得创办老年护理机构所需的人力资源更加紧张。
3.针对老龄人口长期护理的若干建议
由于老年长期护理在我国的需求与供给间存在着巨大缺口,所以我国发展老年长期护理模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国家以立法高度将长期护理制度体系化,动员广大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广泛监督,对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给予政策支持,财政投资以解决资金缺口,使老年长期护理事业走向制度化、规范化[4]。
3.1 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
建立以提供免费公共产品性质的老年长期护理模式成本过高不适应于我国现如今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建立只面对贫困群体救助性质的护理模式又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利于长远的发展,因此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尝试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通过国家、雇主和个人共同承担来缴纳保险费用,在参保人达到退休年龄一直到死亡期间为其年老以后的日常生活提供长期护理服务[5]。覆盖范围应参照医疗保险,以“多层次,广覆盖”为基本原则,将符合标准的人口纳入护理保险范围内。扩大筹资渠道,如对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进行资助的民间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与运营养老护理机构的民营性质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对建立养老护理机构用地、建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兴办老年养老护理机构。为参保人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按照参保年龄适当的提高参保费率,对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分级管理,对身体状况不同的老年人按照标准划分为不同等级的被护理人,并按照护理等级来享有对应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服务的效率。通过详细的保险精算来制定参保费率,并实行实时费率政策,与经济发展和个人收入水平发展相挂钩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3.2 完善多样化的长期护理模式
老年长期护理需要完整的服务过程,要将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相结合而非单独依靠某一种形式来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不同需求。要严格制定一套方案来测量所需要的护理等级,再根据不同的护理等级来制定不同标准的护理内容。
对需要护理服务的老年人应按照其自身的护理需求状况设定护理等级来进行分类护理,而分级护理的标准可以参照德国长期护理分级标准,按照每日所的护理时间来进行划分,对身体状况不同的老年人护理分为相应的五个护理等级[6],如图1。护理所需时间可参考由美国 Florence Mahoney 和 Dorothy Barthel 设计的Barthel 指数来测量日常生活能力,即 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如表1所示。
图1 护理等级标准
Figure 1 standard of nursing level
表1 Barthel 指数测量 ADL
Table 1 ADL measured by Barthel index
在Barthel指数测量ADL中得到100分则为完全独立,75~95分为轻度依赖,50~70分为中度依赖,25~45分为重度依赖,0~20分为完全依赖。当然评分标准并不唯一,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分数区间进行调整,结果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观察和测量。
根据护理等级的不同可参考表2所示的护理服务内容。当然以上任何一种护理等级都需要精神慰藉服务,这也是长期护理与普通医疗的最大区别。老年人需要心理慰藉来应对年老以后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心理辅导、娱乐设施和关怀护理都是对老年人的一种精神慰藉。
表2 护理服务内容
Table 2 nursing service content
3.3 长期护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我国政府拥有较高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体系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监管和协调,政府作为老年护理事业的组织者也可以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想要得到长久、高效发展的老年长期护理事业,还必须要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对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和机构护理实行监督和管理[7]。当然,任何一项社会政策体制都离不开广大社会力量的支持,老年长期护理体系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不管是社会资金还是社会人力的帮助都是对长期护理事业的巨大帮助。
3.4 合理配置资源
老年长期护理作为对老年人日常基本生活照顾、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娱乐资源及心灵慰藉等多方面的服务提供,但现实中资源往往是有限的,所以如何把有限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也将是平衡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的重要体现。
合理配置资源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加强的前期财政投入也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方便后期建立社会化参与和管理长期护理模式。这不仅利于对老年人疾病的预防与康复效率,也可以有效保持区域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平衡[8]。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老年长期护理需求大,但普遍的低收入又存在着购买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应发展以家庭护理为主的护理模式,在家庭护理基础上发展社区互助式的护理和吸引创办养老护理机构。政府可通过为居家照顾者发放津贴减缓经济负担;鼓励农村社区互助形式的护理方式;在农村地区开展一批公办、公助民办的养老护理机构等方式,使有效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同时又能够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交流和互助平台。
当然,包括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事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专业化的护理人员、常规医疗器械、老年人辅助工具等诸多措施均是值得推崇的。
4.结语
我国老年长期护理模式存在制度和机制缺失、服务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不甚合理之处,本文通过对国外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分析求同存异,从我国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对我国在发展老年长期护理模式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创新性的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对老年人按照具体护理时间要求进行分级护理,通过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测试具体分为五个护理等级,并对不同护理等级的护理内容进行了说明。明确指出我国老年长期护理在当前阶段应以政府为主导、组织者和制度体系的建立者,以家庭、社区及机构护理为依托,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志愿力量的积极参与共同建立全新的老年长期护理模式。综上所述,老年长期护理事业在我国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和实际的需求,存在的障碍也不容忽视,各方面的条件都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完善,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立符合我国的老年长期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景跃军,李元.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J].人口学刊,2014,36(2):55-63.
[2]张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D].吉林:吉林财经大学,2010.
[3] GOPI SHAH GODA,EZRA GOLBERSTEIN,DAVID C.GRABOWSKI. Incom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long-term care service:Evidence from the Social Security benefit notch[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30(2011)719-729.
[4]蒋湘萍.护理服务进入市场的必然趋势和基本策略[J].护理学杂志,2000,15(4):242-243.
[5]杨红燕.发达国家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启示[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21(1):31-34.
[6]郑大喜,肖亚琴.新医改形势下构建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的思路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1,24(3):12-14.
[7]张民省.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问题探讨[J].公安研究,2014(8):96-96.
[8]王娇.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引发的问题[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108-110.
论文作者:蔡锡群(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老年论文; 老年人论文; 机构论文; 我国论文; 模式论文; 社会论文; 等级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