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经济论文,传统产业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F0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33(2002)06-043-05
我国西部经济跨越是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和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传统产业尚具有一定优势的背景下提出的。在这种条件下,西部的现实之举是传统产业主动融入网络经济,在融合中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西部经济跨越。
一、西部经济跨越的提出背景
(一)网络经济迅猛发展
从20世纪后期以来,处于“朝阳”阶段的网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从1997年10月到2000年6月,我国网站数量增加17倍,上网人数激增26倍。据高盛咨询公司预测,到2003年,中国的上网人数将达到8000万[1]。另据2002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1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达到1245万台,比2000年同期增加40.6%;国际线路总容量达到7597.5M,比2000年同期增加1.7倍;网民数量达到3370万人,比2000年增长1100万人[2]。上网人数的成倍增加是发展网络经济的良好契机。这组数据还阐明,网络经济的快速成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的高新技术改造热潮,最终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
网络经济的核心是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周振华撰文指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经济,具有高强度创新性、广泛渗透性、高度效率倍增性和深度产业关联性等四个明显特点[3]。因此,网络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排斥传统产业部门,相反,却是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深度改造。也就是说,一方面,传统产业必须在主动接受网络经济改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也只有在聚敛了大量的资本、知识等资源后,依托于现有传统产业实体,才能寻求进一步的扩散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整合传统产业及其资源,从而带动产业调整,并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这一形势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解:一是西部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二是经济跨越对西部提出的严格要求。
1、西部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
经过建国后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大规模建设,西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总量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嬗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改善[4]。但西部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并有逐步扩大之态势。主要表现是:(1)西部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呈下降态势。东部GDP占全国的比重不断提高,在1978、1990、1995和1998年四个年份分别是50.1%、15.9%、57.7%和58.3%;西部地区该指标则呈下降趋势,在上述四个年份分别为15.6%、15.9%、14.0%和13.9%。(2)人均收入差距加大。东西部人均GDP之比,由1978年的1:0.52(以下东部地区为1)扩大到1995年的1:0.43和1998年的1:0.42。(3)综合差距扩大。东西部在经济发展、观念、体制、管理、信息、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距,全国近600个贫困县,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落后了整整一个阶段。西部面临的艰巨任务主要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等。一句话,西部地区必须奋起直追,实现经济跨越。
2、经济跨越对西部经济增速的要求
经济跨越式发展是指欠发达地区为快速缩小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引进、吸收和应用发达地区甚至是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聚合成高成长性的区域主导产业,从而高起点地发展本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这种发展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本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经济跨越式发展客观要求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据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朱欣民教授的测算,四川要实现经济跨越,在2001-2010年每年至少要有11.42%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全国同期预计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7%而言,四川必须有4.42个百分点的超额经济增长速度。这就是说,经济跨越式发展迫切要求寻求增长依托。对西部地区而言,这种依托有两种:一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地域依托,即必须依赖部分重点地区进行重点区域开发;二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依托,即必须依赖一些区域主导产业和先导产业进行重点产业建设。而后一点对西部地区而言,更有现实可能性。因为,着眼于传统优势产业及其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可以实现经济后发优势,从而实现经济腾飞,满足跨越式发展对超额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
四川是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西部要真正实现经济跨越,所需的发展速度确实要求四川传统产业必须要有所作为。
二、西部地区的产业特征
整体讲,我国西部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必须接受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改造,主动融入网络经济,从而提升西部传统产业优势,实现西部经济跨越。
西部的产业结构目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层次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先后经历了“一五”、“二五”等几个五年建设时期、大小“三线建设”时期以及西部大开发时期国家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其结果是,西部地区基本形成了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
但是,毕竟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起点较低,而且,“一五”、“二五”等几个五年建设时期和大小“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的投入形成的产业体系没有及时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梯度演进理论的盛行,西部地区主动接受了相当数量东部地区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出的产业,但这些转移的产业层次多半不高。西部大开发的起点虽然较高,但毕竟刚刚开始。所以,西部地区的产业层次总体较低。
就目前而论,西部地区工业技术老化,产业结构畸形,基础设施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差,储蓄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沿海省份。从表1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储蓄率、投资率和人均投资额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不用说东部沿海省份了。
表1 我国东中西地区储蓄和投资指标的比较
储蓄率(%)
投资率(%)
人均投资额(元)
全国平均 42.048.2
2039.8
东部地区 52.157.8
3662.6
中部地区 40.640.5
1237.9
西部地区 33.446.4
1218.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各省数据整理得出。
2、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西部地区的部分省区劳动力资源尤其丰富而资本资源缺乏。基于这一现实,西部地区发展起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表1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储蓄率、投资率都既远远低于东部,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投资额也是如此。因此,西部地区的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相对地偏低。而且,不容忽视的是,这是在西部地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显著偏低。这几项指标综合地说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较低而且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3、传统产业占据主导成分
西部地区虽然在各个时期陆陆续续地都有国家的大规模投入,但是在“一五”、“二五”和大小“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入形成的产业部门,到今天基本都已经成为了传统产业部门。而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梯度演进理论的影响下,西部地区主动接受东部地区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和转移出的产业,其产业层次也多半不高。所以,目前相对于世界各国和国内其他相对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仍然是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三、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理由
西部提升传统产业优势,实现经济跨越,有两个基本途径。其一是西部传统产业实现自身的升级,或者通常所说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其二是西部传统产业接受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改造,融入网络经济,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西部经济跨越。
应该说,西部地区在当前条件下,更应该着眼于第二个途径。原因如下。
1、发展网络经济已成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跨越的潮流
网络经济的载体是网络产业,其内核是网络信息技术。有不少学者指出,网络经济的发展,粗略地讲,就是信息化过程。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化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自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经济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网络经济及其产业的建设可以助跑西部经济跨越,或者说,西部要实现经济跨越应该借助于网络经济的发展;而且要与信息化同步推进。正是在这一层面上,有学者分析道,西部经济跨越必须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5]其主要论点,一是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工业化实现方式,二是信息化为高起点推进工业化提供了可能。网络经济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不再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不再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某些技术发展环节,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是必须将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缩短时间,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的渗透、增值和应用特性,为高起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是改造传统产业提供了可能,使我们能够跨过某些发展阶段,节约巨大的研究开发投资和宝贵的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跨越。直接地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在新的起点上用更短的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实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化,这正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跃的合理内涵。
2、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优势决定了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一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可能指望一蹴而就,大规模地发展网络经济;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一味地步别人后尘,这难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更别说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个性化突进以及创新性发展。西部地区必须依托现有优势,现实地选择经济发展模式。
网络经济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的过时或淘汰,相反,它将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巨大动力。实际上,众多学者认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目前仍保持着相对优势。[6]所谓传统产业,目前通常是指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农林牧业、机械设备、汽车、冶金等产业部门。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的国家,传统产业部门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极为重要。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是我们重要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也只有在传统产业部门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3、传统产业融入网络经济可以发挥更大优势
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是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新经济增长理论并不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单纯为技术而技术的改造不可能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相反有落入技术追赶的陷阱。因此,针对我国的现实情况,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循环,乃是问题的关键。[7]这一关键问题很好地体现于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其着眼点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或是重塑竞争平台基础,培养核心竞争力。正是在此基础之上,传统产业融入网络经济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为传统产业融入网络经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的过程,就是不断采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的过程,也就是在更高起点上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的过程。
四、西部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形式
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融合的形式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从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关系角度讲,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传统产业向网络经济新产业延伸,具有网络产业的某些特点。一些传统企业如汽车产业借助网络开展柔性制造和形成全球营销服务网。二是网络经济向传统产业渗透,具有实体经济的相应依托。比如电子商务顺应潮流而发展起来的物流业。三是二者结合创造新兴产业,形成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到目前为止,传统产业与网络经济结合已经培育出了一些新的行业,比如某些ICP(内容提供商)、ISP(服务提供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