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幼儿园科学;科学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探究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科学知识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幼儿塑造科学的学习习惯与情感态度,注重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科学课上逐步提高幼儿的科学感悟能力。那么,教师在开展的过程中应如何具体实施呢?下面,笔者将自己在教学中总结的有效方法,与各位同仁进行分享,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所帮助。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科学课堂,使幼儿燃起学习科学的热情
科学来自于生活,从生活中获得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总结规律最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注重从生活中,寻求科学规律的现象,让幼儿在生活中,获得科学知识的真谛。课外实验生活是实验课堂上最重要的延伸和过渡,课外实验对于课堂实验规律的总结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课外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出发,运用生活的知识来讲解科学规律,然后再让幼儿回归生活实际,形成幼儿的实验一切从实际出发, 而一切又返回实际的发展历程。通过这种有效的模式,幼儿的科学能力能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和完善。幼儿园阶段的实验关键在于幼儿正确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的形成,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 要让幼儿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科学小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是科学实验的本质。
例如,教师在做关于“传声筒”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家中的一次性水杯,来制作课上要用的传声筒。教师可以让他们制作两种传声筒,一种是空心的,另一种里面塞进纸团,然后通过课上的传声游戏来观察实验现象,得到正确的结论。幼儿园科学实验课堂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完善自身科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幼儿可以从实验课堂上发现无限的趣味,同时自身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他们会从科学实验课堂发现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并且学会用最基本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与幼儿在科学课堂中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科学实验本来就是一门沟通类的科学,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加强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不能一味地传授。教师应该与幼儿做好交流,在交流中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幼儿通过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得到正确的结论,从而学到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起科学的观念。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在课堂上积极地沟通交流,加强互动,双方在实验过程中一起探索,寻求进步,这是科学实验能够正确传授的基础。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实验问题,让幼儿在做完实验后都能积极地回答,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幼儿的学习动力和激情。
譬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冰块上的绳子在冰块撒盐后就能粘到冰块上?”然后让幼儿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然后结合课本得到正确的结论。实验课堂的有效性同时依赖于建立以幼儿为主,以教师为辅导的沟通交流模式方法。课堂上教师作为实验的辅助对象,要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合理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积极地探索,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教师应该让幼儿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科学实验能力,让幼儿主动留心那些科学实验,形成自己正确的科学观念。
三、遵循趣味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课堂氛围
科学是一门探索科学世界的学科,它涉及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科学实验原理。科学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反对照抄课本实验内容;应该联系实际,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去帮助幼儿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原本是一门设计性的学科,注重实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幼儿能够在探索中完成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同时,科学实验也要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和安全性。教师要注重实验的趣味性,考虑幼儿的兴趣所在,不要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应该考虑幼儿的兴趣。同时,科学实验的安全性必须充分考虑,一个实验最重要的是安全性。所有的科学知识必须以安全为基础,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实验的安全性,建立起合理的预防措施,防止意外的发生。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观,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与之相关的各种实验现象,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进行解决。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将幼儿那种在实验课堂上通过实验的结论来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幼儿求真务实的态度和思想。
参考文献:
[1]焦东林.浅谈幼儿园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67.
[2]王秀荣.幼儿园科学教学的课堂有效提问探析[J].幼儿园科学(教师版),2017(4):27.
论文作者:王泽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幼儿论文; 科学论文; 教师论文; 科学实验论文; 课堂论文; 幼儿园论文; 正确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